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七十一章 兵变

第七十一章 兵变

    隔日一早,张绣与赵云打马出了长安,往高陵大营而来。

    中午便到。

    过了三个月,赵云终于又回到了这座大营。

    二人先去中军营帐,向张济报到。

    张济两个月前就已回到营中,日常操练士卒,现在正坐于大帐中间的案几后面处理军务。见二人进来,张济努努嘴,示意二人入座。

    二人落座后,张济说道:“你们还没吃午饭吧,吃了午饭,下午便带着骑兵操练吧。子龙,你辅佐绣儿,多看多学。”

    张绣赵云二人抱拳称是。完了张绣说道:“叔父,我想表举子龙做军司马。”

    “准了!子龙先下去吧,绣儿留下,我有话说。”张济说道。

    赵云告退,出了大帐,走了几步后停下,等张绣一起去吃午饭。

    待赵云出帐之后,张济面带怒气地说道:“这小子差点害我叔侄两个丧命,你为何劝我自己过来,非得留在长安等他?”

    张绣离了座位,走上前去,以手往下按,说道:“叔父小点声。我把他带在身边,全为了在关键时候,让他拖住吕布。”然后便将赵云刺杀吕布的原因说了。

    张绣又说道:“吕布此人深不可测,比我想象的厉害多了,我不是对手。我们只能靠他了。”

    “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吃饭吧。”张济无奈点头。

    张绣便退出大帐,跟上赵云,二人一同去吃午饭。

    饭后,二人率骑兵出营。离此处不远,有个广阔的平原,适合骑兵冲锋,二人便带队去那里练习骑兵战法。

    这些骑兵装备精良,每人配备一把腰刀,一杆长枪,两杆抛枪和两轮的箭矢。遇到敌军,双方都发起冲锋的话,本方骑兵会先射出两轮的箭矢,再抛出两杆抛枪作为消耗,然后持长枪杀敌。若是敌军溃败,则拔出腰刀,随后砍杀。这是董卓军惯用的骑兵战法。

    赵云二人演习多时,便让士卒歇息会儿。赵云亲身经历了一下午的骑兵战法,正在回顾消化。

    此时已是黄昏,夕阳西下,映照在众人身上,全军都仿佛罩上一层橘黄色的霞披。

    张绣望着军队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忽然他又看向旁边的赵云,握着长枪的手紧了又紧,目光中有一丝杀意涌现,而后想到吕布,便又泄了气一般,没有了战意。

    张绣打马靠近赵云,说道:“子龙感觉如何?”

    赵云回答:“气吞山河,心情颇为激动。”

    张绣说道:“习惯了就好,以后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要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赵云抱拳谢道:“多谢师兄教诲。”

    二人又休息了会儿,便带队回去了。

    连日来,赵云一直跟随张绣出营练习骑兵作战,渐渐地学会了一些骑兵战法。

    一过又是两个月,时间来到初平三年四月。

    二十三日下午,赵云与张绣照旧去了离大营不远处的小平原,准备训练骑兵。

    忽然,大营方向传来厮杀声,远远望去火光冲天。

    “敌袭!敌袭!”骑兵部队骚乱起来。

    “又不是战场上,怎么会有敌袭!”张绣瞬间就反应了过来,立马呵斥到,而后大声下令:

    “全军成战斗队形,随我回营!”

    “师兄,事有蹊跷。”赵云骑马行于张绣右侧,低声说道。

    “你也察觉了吗?”张绣眯着眼睛分析道:“大营地处太师势力腹地,远离战场,怎么会有战斗,除非……”

    “你是说……”赵云也似乎想明白了,试探性的说道。

    “兵变!”赵云话还未说完,张绣便直接给出答案。

    果然,出大事了么。

    赵云心里只剩这一个想法。

    二人带领骑兵,马不停蹄地,往大营赶去。

    ……

    “居然渗透到这种地步了么?”张绣砍翻一人后,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不是问题所在!”张绣身后五步,被亲兵护住地张济厉声说道,“你听到他们喊什么了吗?”

    “奉皇帝旨意,诛杀董卓惨党!”张绣咬牙说道,“叔父,我们要投降吗?”

    前不久,张绣和赵云率领骑兵回营,才发现四面八方都是乱军,众士兵发了疯一般,见人就杀。二人一路突破,终于救出了被围攻在大帐里的张济。

    一开始,几人尚处于蒙圈中,都不知道士卒叛乱的原因,他们还以为只有极少数的人煽动叛乱。可张济张绣叔侄没有想到,整个大营,半数以上的士卒全都暴起杀人。吕布或是董璜,都没有这个能耐,能在西凉军中有如此号召力。直到叛军喊出口号,几人才知道,始作俑者居然是小皇帝。天子脚下,只有皇帝陛下,会有这等影响力。

    “绣儿,他们说太师已死,我不信!你护着我杀回长安,我要亲眼瞧一瞧!”张济大声说道。

    “叔父,我们先出大营要紧。”张绣回道,然后奋力向前方杀去。

    赵云在张绣身侧,也持枪往前,与他一同开路。二人都使用“百鸟朝凤枪”,勇不可挡,两只凤凰在战场上飞舞,时不时发出凤唳之声,所到之处,当者披靡。

    不多时,二人已杀出大营。

    张济对张绣说道:“你婶娘还在长安城内,今日务必要把她救出来!”

    “孩儿晓得!”张绣点头说道,随后看向赵云。

    赵云说道:“我也去!”

    “好!走!”张绣一点头,而后当先开路。

    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他们只有数十人,张济、张绣、赵云,还有几十名亲兵,乱军随时可能杀过来,所以便赶紧出发。

    一行人杀奔长安而来,到长安城时,已是晚上。

    长安城门并未关门,门口护城河旁躺倒了许多尸体,有士卒又百姓。从城门往里看,只见城中烈火熊熊,显然长安也发生了兵变,似是战斗了一天。

    众人赶紧入城,直奔张府而来。好在城中只是着火,沿路并没有遇到军队。众人顺利来到张府。

    张济喊开门。

    邹氏连忙扑了上来,在张济怀里大放悲声。

    张济好言安慰了起来。

    张绣喊众人入府,而后关闭府门,唤来管家王伯,询问城中发生何事。

    王伯叹息一声,说道:“公子,董太师……死了!”

    “什么!”张绣震惊。

    “主公啊!”张济在一旁听到,撇开邹氏,号啕大哭。

    董卓死了!

    赵云听到,心中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