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娘惯坏我后,把我嫁给了她仇人 » 第十六章 都不简单

第十六章 都不简单

    安朝建朝虽不过两代,但当今君主英明,治下吏治清明、朝廷蒸蒸日上,是以百姓对生活的要求也不再仅限于活着,而开始追求起了其他更多的享受,只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所以还不如后世那般花样繁多。

    但那些“该有”的规矩,却已经慢慢显露了头角。

    “姑娘,快快换了外出的衣裳,不然怕是要误了时辰,你早膳可还没用过呢。”银绣一进门就支使守家的锦钏去拿衣服。昨日玉琴守夜,早上才同银绣交班去休息,是以今天守家的是锦钏。

    安朝的贵女,身边一般都配着两个贴身女使取好事成双的寓意,然后由这两个贴身女使里挑出一个掌管自己小院里的事,院子里还会有一干粗实仆役听她们指挥,但都不是能贴身伺候主子的。

    唯独旬玙不一样,她身边原本也只有两个贴身女使,也就是银绣、玉琴两人,后来因为她缠绵病榻食不下咽,蓟国公给她寻来了锦钏专门掌管厨房,也是享的一等贴身女使例,论起来已经逾制。

    但这是蓟国公府里的事,不夸张的说在府里旬玙就是最重要的。因此为了凑个双,姜夫人不仅许了旬玙有三个贴身女使,还给她留了一个贴身侍女的名额挂空。

    除此之外,旬玙身边还有一个宋嬷嬷管着她院里的事,不占大丫鬟的名额,份例还比她们高一截。因此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有为了避免外头传了风言风语,旬玙出门只会带两个丫鬟,留一个看家。

    而宋嬷嬷则是一直留守在院子里,几乎从不出门,即便是旬玙问她要不要一起出去逛逛,她也都不太答应,以致于京中各家都知道圣上赐了一个嬷嬷给旬玙,专门照顾、教导她的起居礼仪,却几乎没几个人见过这位嬷嬷的庐山真面目。

    而在宋嬷嬷掌管寿春院,不对,现在该叫琅玕轩了,在宋嬷嬷掌管琅玕轩之后,不知道旬玙是怎么想的,有一天早上起来,她突然就说要放宋嬷嬷自由,派人消了宋嬷嬷的奴籍。

    明明姜夫人细细嘱咐过她小心宋嬷嬷,可旬玙那天心里有种感觉,告诉她宋嬷嬷不会害她,还没恢复记忆的旬玙,把这种感觉又当成了是“仙人的提醒”,毫不犹豫地就消了宋嬷嬷的奴籍。而现在的旬玙,自己都说不清当时的感觉从何而来。

    想到这里,旬玙又想起了姜夫人当初对她说的话。

    作为蓟国公府上唯一的嫡女,旬玙住的琅玕轩有多么风光,多么有权,多么有油水,这些不需要去查,光是用想的就能想象得到。

    但银绣却好像没有对这些有丝毫的留恋,说放手就放手。即便是在见到宋嬷嬷的第一天,她也没有表露出对宋嬷嬷的排斥,反而像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一样,毫无情绪波动地直接带着宋嬷嬷去清点库房做了交接。

    非常奇怪,旬玙不着痕迹地通过铜镜看了一眼银绣,对方正低着头给她拆头上的配饰,手上动作没停,嘴上却突然开了口:“怎么了姑娘?奴婢有哪里不对吗?”

    旬玙一下收回了目光,这么敏锐的吗?这是一般人该有的警醒程度吗?还是说是做贴身婢女都会有的敏锐性?

    “没什么。”旬玙说:“只是突然想到,下个月就是银绣的生辰了,过了这个生辰你及笄了呢。”

    银绣低头浅浅的笑了一下:“不是什么大事,倒还劳累姑娘记着了。”

    旬玙回头:“怎么不是大事,及笄是女子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之一!出生、成年、结婚、死亡,这四件事儿能让我们自己经历的也就成年和结婚了。”

    她这一回头直接扯开了银绣手上拿着的头发,银绣赶紧顺着她把手向前伸了伸:“姑娘姑娘,快别回头,头发要乱了。”

    等旬玙回过头老老实实地坐着,她才继续梳理手上的青丝,边嗔到:“姑娘又在说胡话,你才多大呀就说什么死不死的,呸呸呸!咱们姑娘必定长命百岁!”

    旬玙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死亡是每个人都会到达的终点,这有什么不能提的?”

    “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银绣嘴里默默地重复了两遍这话,若有所悟:“咱们姑娘不愧是京中出了名的才女,出口成章呢!”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司马迁说的。”

    银绣疑惑:“司马迁又是谁?”

    旬玙答:“太史令。”

    银绣更疑惑了:“可当今太史令是吴大人呀。”

    旬玙说:“不是咱们安朝的,是我梦到的别国的太史令。”旬玙认为自己身上有神仙这事儿只跟银绣说过,但在外头的时候她不能总大大咧咧地提及此事,二人就商量了一个暗号。

    凡是旬玙从“身上的仙人”那里知道的,一律都说是做梦的时候梦到的。此刻她这么一说,银绣就明白,这司马迁又是姑娘口中所说的“仙界”的人物了。

    银绣是没再追问,但旬玙却在心里留了个心眼儿,银绣怎么会知道当朝的官员是谁?太史令可不像京兆尹那样,是老百姓天天都能看见的官。京兆尹在府衙升堂会大开府门,百姓可随意旁听。但太史令隶属太常寺,平时整日关在寺里撰史编历,等闲人轻易不得见。

    就连旬玙自己也只是在女学的课里知道有这个官职,却不知现在任上的官员姓甚名谁。银绣却一听司马迁的名字就知道他绝不是太史令,还知道现在任上是何人,完全不像是一个被关在内院的婢女应该掌握的信息量。

    同样不简单的还有宋嬷嬷。自打姜氏对旬玙的教育越走越偏之后,宋嬷嬷对旬玙的教导就显得越发重要。

    安朝不比前朝,由于开国公主的存在,女子的地位十分的高,可以读书、行商,甚至独立门户、入宫做女官,皇室公主甚至能有议政之权,只不过得非常优秀,超过寻常男子许多的那种优秀。

    是以,各家贵女平日要学的不仅是四书五经、琴棋书画那些,家中主母除了会教导管家事宜,还会指点类似如何根据目前的大格局做出对应的决策。

    有时候主母的一些决定,可能会在男主人做出错误决断的时候,起到坚强后盾的作用,避免全家遭遇塌天大祸。

    而这些姜氏都没有要教导旬玙的意思,可以说旬玙现在所拥有的政治素养完全是由宋嬷嬷一手培养出来的,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宋嬷嬷不是普通人了。

    只不过八岁的旬玙再聪明,眼光也还是局限于自己身处的圈子,分辨不出宋嬷嬷与银绣的特别之处,还以为她们明里暗里教她的都是寻常女子在家都会学到的。

    可二十八岁的旬玙,却能轻易地从她们的行为中抿到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来,但她们这些动作很明显都是为了旬玙好,这让她一时之间又有些迷惑。

    宋嬷嬷和银绣看起来都不是普通的下人,好像以前看的小说里说的那种暗卫、特务机关的人一样,但是为什么她们会在我的身边呢?《嫁给将军当继室》里面没说蓟国公家养了暗卫啊,不然女主哪能那么简单就给恶毒女配旬玙下套,让她身败名裂呢?

    记忆融合的第一天,旬玙确认了亲娘对自己不怀好意,确认了身边侍候的人不简单。疑点越来越多,像一个蜘蛛网一般,把她裹挟进去,旬玙依稀觉得自己的未来可能不只是要挣脱书里结局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