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安古意 » 第二十四章 晴日方好听论书

第二十四章 晴日方好听论书

    两天无事,洛雨想起答应杨逸要带他去韦家藏书楼,就一大早去了晋昌坊找他。杨逸当即找朋友借了匹马,和洛雨出明德门,一路向南,行了数里,来至韦曲。

    韦氏的藏书楼建在韦曲的东侧,两层高楼,朱漆剥落的墙柱散发出沉静古老的味道。

    杨逸跟随洛雨走入楼中,只觉屋中陡然一暗,几十排书架,整齐排列于堂中。架子上陈列着各个年代的书籍,或记于纸张,或记于竹简,显然年代久远。每一册书又都吊着一支签,记载书名,所属类别,显见主人藏书之用心。

    杨逸走在其中,像是看到了历代著书人与藏书人的心血,连连惊叹:“我到此间,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多的书,韦家藏书之丰,大概只有皇家藏书可比了。”洛雨忽道:“要是我,即便喜欢书,看见这么多的书,也不会开心。”

    杨逸奇道:“为什么啊?”

    洛雨道:“就像一个人,他喜欢吃肉,但你突然在他面前堆上一座山的肉,他只怕早就吐了。”

    杨逸哈哈笑道:“姑娘说的是,这么多的书,平常人,便是耗尽一生,也读不完。”

    洛雨道:“所以韦家肯定也没人读完过。”忽然心生一个奇怪的念头:“你说他们也读不完,为何要建这么大一座楼,藏这么多书?”但不等杨逸回答,她自己就想明白了:“我知道了,肯定是想留着当古董卖钱,你想想,市面上那些书,一卷至少千文,这么多书,传个几百年,还不得价值亿万。”想到这,顿觉韦家老祖宗十分聪明。

    杨逸见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忍住笑道:“其实很多世家大族藏书,不是只为了自己子孙后代看,也是为后世保存学问。”

    “保存学问?”洛雨奇道,“怎么说?”

    杨逸道:“这世上,总会有些悟道早的人愿意著书立说,希望其学问流传后世,但书籍本身却很脆弱,只能靠手抄流传。所以很多书都是孤本,一旦损毁,就再也找不到。太平岁月里还好,朝廷,还有很多家庭都有藏书,但一旦遇上战乱,这些书就命运难测,常常是一把火,就把前人无数心血毁灭殆尽。”

    洛雨道:“我知道了,比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国家的史书就此失传。”

    杨逸点头道:“不错,所以很多世家大族,为了让学问流传下去,就很重视书籍的收藏,尤其在战乱中,多保存一本书,也许就是前人一生的心血,而自汉末至隋一统天下,四百年乱世,圣贤学问,就多靠这些大家族得以保存。”

    洛雨听着他的讲述,环顾满屋琳琅满目的书籍,想象着当年韦家,是如何费劲心力收藏这些书,又如何坚持了四百年,忽然第一次对这个家族,心生钦佩之意。

    这时,杨逸已拿起一卷书,翻看起来。洛雨便不打搅他,自己楼上楼下跑了一圈,发现书楼藏书不仅数量多,门类也多,除了平日常见的经史子集,还有天文、地理、农学、医药、占卜等书。洛雨知道,韦家向以修习儒学为本,如农学、医药一类的书,很少有人看。想是他们爱书已走火入魔,只要是写在纸上的,就一定要收藏。

    可惜无论什么书,她洛雨都不爱看,不多时就哈欠连天,趴在墙角的案几上睡着了。

    洛雨不知睡了多久,忽觉身上阵阵凉意,睁眼一看,阳光大亮,自己身上披了件男子的外衣,杨逸却只穿一件白色中衣,趴在窗口,正聚精会神地看书。这时,已近午后,金黄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映着他浓密的眉毛,高挺的鼻梁,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洛雨不觉看的呆了,心想:“他读书的样子可真好看。”忍不住将杨逸与杜若飞、韦如琢做一番比较,“若飞长得俊俏,却不及他沉稳端庄,六哥英武,有男子气概,但又不及他清秀。杨公子人品好,学问也好,可惜出身寒门,若是生在世家大族里,一定前途似锦。”

    她正胡思乱想,忽见杨逸扭过头,两人目光撞上,她这样痴痴看着人家,岂非十分尴尬。只听杨逸道:“我看你睡着了,想是陪着我看书,很没趣吧。”

    “没有。”洛雨低下头,装作满不在乎地道,“反正我从小也这样,要是没人在我旁边读书,我却睡不着了。”

    杨逸被她逗的一乐,忽然道:“我刚才看了一个故事,很有趣,讲给你听。”洛雨点点头

    杨逸放下书,坐到她身边,洛雨见他靠近自己,不禁脸上一红,忙低头四处打量。只听杨逸道:“汉成帝的时候,有个长安人叫刘根,此人好神仙之术,就去嵩山学习,后来,他渐渐有了名气,世间就传言,他能召鬼。当时颍川的太守听了,觉得刘根一定是个妖怪,就想除掉他。于是,把他召来,说道:‘听说你会召鬼,现在就召给我看,要是召不到,就是妖言惑众。’刘根说,‘那我就召两个鬼来。’于是,作法招鬼,过了一会,只见堂上乌云笼罩,鬼气森森,五六个鬼差就押着两个囚犯来到堂上,太守一看,不禁惊慌失措,原来那鬼囚犯竟是自己故去的父母,两人责骂他道:‘你怎敢得罪神仙,让我们在地府里受罪。’那太守赶忙向二老致歉,又向刘根赔礼,但刘根却忽然消失,不知往哪去了。”

    洛雨听完,咯咯笑道:“这个神仙好有趣,那太守想害他,反被他作弄了。不过我要是太守,听说他会召唤鬼,也会让他召给我看。”

    杨逸笑道:“你不怕他召个恶鬼来?”

    洛雨道:“那鬼要是像画里的,瘦骨伶仃,青面獠牙,我倒想看看。”

    正说着,忽听外面有人叫“洛雨,洛雨……”一个少女的声音由远及近。

    洛雨笑道:“瞧,说什么,什么就来。”她让杨逸别出去,自己迎出门去,刚一出门,只听一个少女道:“好你个洛雨,一回来连我都不见,带着你的小郎君跑这儿来了,你可真会挑地方。”

    她声音好听,宛如珠玉落盘一盘,清脆动人。杨逸躲在屋里,心想:“这样好听的声音,一定是个神仙一般的姑娘。”

    洛雨道:“别瞎说,什么小郎君?他是我朋友,我带他来看书呢。”

    那少女依旧不饶她:“呀,去一趟长安城,就开始喜欢书呆子啦?快给我看看,是什么样倾国倾城的书呆子,能让我们洛雨动心。”

    洛雨啐道:“别闹了,你吓着人家了。”那少女道:“我又不是鬼,怎么会吓着他。”两人笑作一团,似乎那少女要闯进来,洛雨拦着不让。

    那少女喊道:“喂,屋里那位,既然来了,怎么不露个面,你要是再不出来,我可把家里的人都叫来了,看你还躲不躲。”

    洛雨只好叹气道:“好好,姑奶奶,我可服了你……杨公子,你快出来吧,再不出来,韦家的姑奶奶可真要闹翻天了。”

    杨逸听的两个少女拿自己开涮,一时大窘,他向来见任何人都落落大方,此刻却脸色潮红,也不敢抬头,一揖到地道:“在下杨逸,拜见姑娘。”

    那少女噗的一声笑道:“既是拜见,怎么不抬头?怕我吃了你不成?”

    杨逸只好抬头,这一抬头,不禁呆住了,只见眼前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穿一件嫩黄襦裙,梳两个高鬟,生的肤如凝脂,目似点漆,再加上那娇俏的神态,就更加俏丽动人了,杨逸定了定神,问道:“请问姑娘怎么称呼?”

    洛雨道:“没听到吗?她是韦家的姑奶奶。”

    那少女呸了一声,一本正经地道:“听好了,我是洛雨的姐姐,叫韦欣妍,洛雨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到大,她吃什么,玩什么,都得听我的,如今她喜欢什么人,那也得经过我的许可……嗯,你这书生,看样貌还不错……”

    洛雨见她越说越离谱,嗔了她一眼,道:“姑奶奶,你就别逗他了,人家是来看书的,兹事最大,咱们别吵他了。”说着推着韦欣妍,就往院外走。杨逸早就哭笑不得,见状如蒙大赦,忙回到书楼里。

    只听韦欣妍嚷道:“你还护着他,哼哼……”两人声音渐小,一直出了院门,杨逸回到楼中,却再静不下心,只听得外面树叶沙沙,两个女孩的笑声,不时飘进来。杨逸向外一看,只见两人已并肩坐在院外的一棵大树下,树荫下,两人一个穿月白襦衫,石榴红裙,一个穿杏黄襦衫,湖蓝长裙,在斑斓的的阳光下,宛如一幅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