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安古意 » 楼中高手

楼中高手

    康国使节用生涩的汉语道:“英雄赢了我康国武士,按康国规矩,请受明珠一枚。”交给韦如琢一支木匣,韦如琢谢过,打开来,只见一枚鹅卵大的明珠,熠熠生辉。

    角力结束,更多人涌进场中,加入泼寒胡戏,洛雨正想离开,忽听身后有人叫道:“洛雨……”

    她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却是杜若飞。只见他快步走来,到了近前,迟疑不定地问道:“你……你可是洛雨?”

    洛雨没想到,自己头戴面具,他还认出自己,心里倒很开心,粗声粗气地道:“什么落雨,落雪,我不认识。”

    原来刚才洛雨溜进场内时,被杜若飞看见,他见她身形和洛雨极像,又会武功,隐约猜到可能是洛雨,但此刻一听声音,不禁大失所望,忙道:“失礼了,是我认错了,只是兄台好像我的一个朋友。”

    其实洛雨个子本就不矮,又戴着面具,穿着很厚的男子衣服,若说是个少年人,倒也没人怀疑。

    洛雨见他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就道:“你朋友叫洛雨?”杜若飞点点头道:“不过她是个女孩。”洛雨粗声道:“你这人可真奇怪,我哪里像女孩?”杜若飞笑道:“是是,是我认错了人,兄台见谅。”

    洛雨不敢多说,点点头,转身走入人群中。她身上衣衫已湿,被冷风一吹,登时冷飕飕的,就回裴家换了件衣服,又四处逛了会,不知不觉,已到了半夜。

    只见明月皎洁,星斗灿灿,而城中热闹不减。她信步而走,见巷口有个馄饨摊子,白雾蒸腾,香气阵阵,就捡个位子坐下,要了碗混沌。

    老板是个三十来岁,十分干练的妇人,她见洛雨腰间别着面具,就笑道:“小姑娘,刚才去玩泼寒胡戏了?可看见那打败康国人的英雄?”

    洛雨道:“见了,你怎么也知道?可是去看了?”

    那老板娘笑道:“守着摊子,哪有功夫去?不过刚才听几个客人说来着,听说打败康国人的,是国子监的学生。”

    洛雨见街头巷尾已在谈论此事,不禁替韦如琢感到骄傲,就道:“是啊,就是国子监的学生。”

    “哎呦,那可真厉害。”老板娘笑道,“连我这开在国子监旁的小摊子,都觉得跟着沾光。”

    洛雨一听,这才发现自己竟走到了务本坊外,务本坊北对皇城,东接平康坊,最是个热闹所在,此刻虽至深夜,路上依旧人马喧腾。

    一辆装扮艳丽的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车后跟着一大群年轻人,有的骑马,有的步行,都紧追不舍。洛雨看的奇怪,问那老板娘:“这车中坐的什么人啊?怎么这么多人跟着。”

    “还能有谁?”老板娘道:“住在狭斜那边的呗。”

    洛雨依旧不懂道:“什么是狭斜?”

    那老板娘噗嗤笑道:“小姑娘不懂这个,我看不懂也好。”说着吃吃而笑。

    洛雨更觉莫名其妙,那马车走的极慢,到近前时,只见车窗上挂着丝绢的帘幕,隐约可见里面坐着一位丽人,再见众人痴狂之态,洛雨明白了:“原来是平康坊的名妓。”

    那狭斜是平康坊內的一处地名,因长安的倡优、女伎多居于此,长安人便以狭斜代称娼妓,洛雨只知平康坊,却不知狭斜。

    每逢上元、上巳、中秋这些热闹的节日,长安名妓常乘车而出,既为过节,也为招揽生意。而沿路一些好事少年,便尾随其后,争睹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名伎的芳容。

    这时,车中抛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众人便轰地一下拥上去,你争我抢,却把路边一些行人也裹挟了进去,你推我搡间,忽听一人大骂道:“嘎拉奥西,胡二哈赤。”

    洛雨一愣,听出是突厥语,暗道:“怎么还有突厥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黑衣的汉子正跟几个少年推搡,想是刚才争抢间发生了争执,那汉子脊背厚实,身形魁梧,但众少年仗着人多,也不怕他,有的叫:“哪来的野汉子?”有的道:“他刚才说的什么意思?”有的道:“这厮骂人呢,”

    眼见要打起来,靠墙边一个商贾打扮的男子拉住那汉子,对众人拱手笑道:“各位小哥,消消气,都是我这家奴脾气不好,冲撞了各位,今天上元节,大家勿动脾气,得罪得罪,我替他给各位赔礼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众少年见主人一力赔罪,也就不再理会,吵嚷几句,追着马车离开了。

    洛雨听那商人声音有些耳熟,借着灯火望去,只见他身材微胖,四十岁左右,生的高鼻深目,胡子浓密,竟是在朱雀门下见过的康国使节——康居明。洛雨不禁惊奇,暗道:“他怎么会在这儿?为什么扮作商人?”

    转念一想,此时已至深夜,可能皇帝已令百官和使臣们散去了,这康居明带了随从,穿了便服,也许是来逛长安夜市的。

    人群散去,街上有逐渐恢复了平静。康居明站在路边,身旁还有两个黑衣汉子,,过了片刻,忽见远处快步走来一个男子,走上前,对康居明微微躬了下身,便附耳说起话。

    男子说完,又躬身一礼,便折向西边,匆匆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而康居明则立刻向东而去。

    洛雨心道:“这个康国使节,扮成商人,不知要搞什么把戏?为何他的随从里,还有突厥人?”她左右无事,忽然好事心起,心想:“不如去看看他们要做什么?”于是起身付了饭钱,悄悄跟上。

    三人快步向前,一直出了务本坊东门,隔着一条街,对面坊內彩灯招展,人头攒动,正是长安城有名的平康坊,三人径直入内。

    洛雨见对方神神秘秘,原以为想搞什么阴谋,没想到竟只是来寻欢作乐的,不禁泄了气。正想折回去,忽又想:“平康坊享誉长安,我却从没来过,既然来了,不如去见识下。”

    于是仍旧跟着三人,进了平康坊。

    一进坊內,只见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向前方,路旁是一座座宅院,规模不一,有的轩敞明亮,足可比上富贵人家,有的则只有简单的一进,但无论什么样的宅院,门前都挂着块木牌,写着“杨五家”、“方六家”……院內灯火通明,不时传来客人的笑声。街上路人则三五成群,看到中意的,就涌进去。

    康居明拐进一条街,走到第二家,径直而入。洛雨跟到门前,见门院宽敞,门口挑着两盏灯,木牌上写着“舒三家”。康居明一入内,立刻有个娇滴滴的声音叫道:“妈妈,来客人了。”

    洛雨不便再跟入,但她从未来过平康坊,心中好奇,就四处看了看,只见那院子共有四进,端的是富贵人家,墙内探出几棵花树,想见春光旖旎时,枝头胜雪。

    这时,院内不时传来笑声,什么“王郎,快喝了这杯酒”、“好郎君,快亲亲我。”伴着琵琶声,唱曲声,旖旎缠绵,洛雨听的脸红,正想离开。忽然,院内爆出一串叱咤声,跟着是女子的尖叫声,男人的惊呼声,响成一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十头野猪闯了进去。

    洛雨眼珠一转,跳上后院的墙头,隐在一片树枝后,向里探望。只见院内灯火散落,人影错乱,院子中间,五个青衣汉子倒在地上,不住呻吟哀嚎,想是此处护院。旁边站着三人,正是康居明和他的两个随从,廊下还有几个女子,满头珠翠,早吓得缩成一团。几个客人则围在门口,指指点点,却没人敢进来。

    院中已乱成一锅粥,正屋的房门却紧闭着,里面亮着灯,似乎有人。康居明负手而站,面对正堂,朗声道:“在下不远千里来访,阁下要再不肯相见,在下只好闯进去了。”

    没人回答,康居明冷冷一笑,挥挥手,两个随从闪身堵在门口,似乎要破门而入。

    洛雨暗道:“原来他们来这,不是要找乐子,而是要找屋中之人。”

    屋内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阁下说是朋友,却连名字都不肯报上,有这样鬼鬼祟祟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