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尊:少年只想单身 » 19.糟糕,万一他不喜欢呢

19.糟糕,万一他不喜欢呢

    开书单是个技术活儿。

    尤其是书单的第一本书,有时会决定了学生会否爱上这个专业。

    许多大学老师,甚至初高中老师在开书单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其知识性,而忽略了接受专业书籍之前,需要严格的知识训练。

    就好像一个刚刚出生在新手村的萌新勇者,连握住武器都是难题,立刻就被要求消灭中级boss,而且对方头上还挂着免疫物理攻击buff,只会基础物理攻击的萌新,多半会被劝退,退款走人。

    一些小学生动辄被老师要求阅读一整本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那根本不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让对方讨厌读书。

    要人家看古文,人家又没读过蒙学,连最基础的句读也没学过,查一个名词都要需要专业的古文字典,甚至一些小学老师,还按本科生的要求给小学生布置上千字的读书笔记。

    这不是劝退,又是什么?

    因此,就传授知识来说,许多开书单的老师,可能远远不如一些畅销游戏的设计师。

    毕竟人家严格遵循着人类认知的规律,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操作系统。

    开头就让你看《脑筋急转弯》,把你逗笑,学点儿一语双关,借代手法之类的小技巧,给你补充些常识。接着才是《修辞学小窍门》,这可比一见面就塞你一本《诗经》,大谈“比兴之道”,“德性之学”,故弄玄虚,要友好得多。

    至于一出生就明白一切知识的,那就不是人类,那是佛祖。

    向晚秋虽然是一位出版过自己专著的博士,但她可不会像刚才某个姓宋的语文老师一样,直接让隔着好几个行业,拜读自己的学位大作,更不会让自己的学生这么做。

    一切高级知识都有其门槛,历史学也不例外。

    要让对方读懂自己的著作,首先要让自己的读者具备专业知识。

    遵循着,趣味科普书籍——专业教材——权威专著,由浅到深,从业余迈入职业,这样的阅读次序,远远比开头就塞几本难啃的超级大作要好的多。

    想到这里,向晚秋就先列出了四本科普类趣味读物。

    字不多,统共也就十万。

    插图有上千张。

    有了这四本趣味科普打底,之后才是《儿童可以看的妖族兴亡史》这类半只脚跨入专业领域的科普书籍。

    然后才是《凰国通史》、《妖魔族发展史》、《考古研究方法》、《妖魔种类学》这类纯文字的入门级教科书。

    接着才是《魅魔生理学》、《魅魔社会学》、《魅魔灭绝史》这类专到不能再专的枯燥大作。

    遵循由浅入深,由博到窄的路径,把一个一无所知的小白,领到专业中去,并使他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不至于被“魅魔学”三个字蒙蔽。

    这才是循循善诱。

    这才是发展的眼光。

    至于写论文?

    那是把教科书学完以后,老师带你做课题的时候,让你接触到前沿领域,才该传授你的文体。

    不做课题,不搞研究,没有创新,写论文纯粹就是累赘。还不如读书笔记实在。

    而学术界的学阀啊,关系啊,人脉啊,学统啊,山头啊,话语权啊,这些江湖上的是是非非,尔虞我诈,都是建立在一位博士能够独立完成一项重大课题的基础上。

    若连做科研的本事都没有,那还当什么学阀,还混什么圈子?博士也不必读,趁早退出学术界为好。

    再次明确了科研人的升级路径,向晚秋很快就把书单写好,并递交给楚楠。

    “一定要按次序看,不要因为第一本是给小孩子看的,就小瞧这本书。”

    楚楠当然明白这些事情。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通读了《魅魔生理学》、《魅魔社会学》……达到了所谓的“超前学习”,而对这些儿童读物不屑一顾。

    三字经,千字文是最浅显的蒙学,但要说微言大义,真没几部比得上。

    更重要的是一点。

    对方列出的书单,遵循着一套“学统”逻辑,每一本书的后面,都会专门标注出作者的xx大学出身与xx学派立场,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向老师肯定每一本书都读过,而且是精读,才做了推荐。

    楚楠根据这张书单,大概能看出,向老师所遵循的一套研究范式以及研究理念。

    从生物学到社会学,进而是史学,这应该就是楚老师的研究路径。

    而这种潜移默化的传授,远比耳提面命,主动点明要高明许多。

    众所周知,一位好老师,他会把学生教得比他自己更优秀。

    他该做的,绝不是只给你一个冷板凳,让你自我发挥。而是在给你一个冷板凳,让你自我发挥之前,把你的底子打厚,把你的眼界拓宽,充当前期引路人的工作。

    越是名师,越是明白此事紧要,越是有一套自己的“学统”,靠着一套“学统”逻辑,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形成特色,这样的办法一旦形成通用的教育方法,就极容易形成一种学派,进而使其领头人成为“学阀”。

    城南大学历史学院的十二室,根基深厚,源远流长,其桃李开遍天下,早已把“一家之见”升华为“众人之见”,再通过科普读物与教科书,逐层下沉,进而从高高在上的学问,变成一种普罗大众也已接受的常识。

    从这份书单其实就能看出,向老师就是遵照这一套“学统”逻辑列出的,并不是胡写瞎指,剑走偏锋。

    而一旦接受了这套“学统”,由低而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也就意味着,自己成为了向老师的门人,选择了城南大学历史学院的道路,

    至于能否走到学派核心。

    一看自己是否努力,能否做出一番成绩,

    二看自己师长的品德、能力与人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的楚楠不仅需要骨头,也需要肉。

    “那么,我去图书馆看书了。”

    楚楠一个鞠躬之后,转身离开。

    向老师也没有挽留。

    而是彻底代入到老师的角色。

    “好的,你要是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去网上查,但我更建议你来咨询我,毕竟网上的人,冒充专家的,实在太多。除非你主动给一位专家写邮件。否则,还是先从我这里咨询为好。”

    这话说得不错。

    网络上指点江山的伪人确实不少。

    有些没什么常识的家伙,冒认专家,随口乱扯,反而把一些有知识有常识的青年,忽悠地团团转。

    一旦被带歪,想再回来,那就难了。

    看着楚楠离去,向老师一阵欣慰,恩师把小楠托付给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孩子培养成才,现在终于看到点儿曙光,她当然是要大力支持,给小楠铺路。

    等她看到日历上写着“生日”两个字,立刻惊慌失措。

    “啊,忘记,今天是小楠的生日,要送他生日礼物的!”

    “啊,想送他一套小西装,可那样就显得我不够关心他,也不知道这套正太专用的白色死库水,他会不会喜欢。”

    说着,她从办公桌下面拿出一个包装华丽的礼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