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逐鹿司马 » 第十一章弃世醉侯醉游黟山

第十一章弃世醉侯醉游黟山

    朝不容贤贤醉游,

    酒醉醉景见潜龙。

    沉湎于女色的晋武帝,对刚满十八岁就入宫的杨芷,宠爱有加。因其长得美丽清纯,温顺有妇德,晋武帝更加溺爱于她。不久,杨芷就生下了一个皇子,渤海殇王司马恢。

    283年,司马恢两岁时夭折了,可谓大不幸了。但杨芷的父亲杨骏、字文长却开始兴旺。依靠女儿成为国丈,被封为临晋侯,做了车骑将军。

    很快杨家,成为西晋“四大士族”之一。杨骏素无才干,也没有名望,曾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尚书郭奕上书劝晋武帝,说杨骏这人器量狭小,承担不了社稷重任。

    晋武帝不肯采纳,继续宠信皇后的亲族,而自己也不过问朝政。杨骏兄弟三人均居高位,权势显赫,时有“三杨”之称。

    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连成的七十二峰,绵延起伏,群峰竞秀;云烟缭绕,万壑峥嵘。

    山下来了,一票人马。四个骑马的士兵护卫着两辆怪异的轿车,牛牵着大一点的轿车,小一点轿车由两只梅花鹿牵着。牛车上坐着建威将军王戎,鹿车上坐着幕府参军刘伶。

    此二人,正是和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并称“竹林七贤”。在西晋名动遐迩,却都对朝廷上下极其失望,有言“人生,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王戎,字浚冲,出身琅玡王氏。身材短小,神采秀美,性格坦率而不注重仪表。巧舌如簧,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但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其独占四条。

    刘伶,字伯伦,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身高六尺,容貌丑陋,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常常沉默少语,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开心见肠

    ,非常投缘,常携手共游山水。酒后口头禅:“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无不彰显其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品行。

    初夏,烈日炎炎,山路崎岖坎坷,不好走,时而二人下车而行。刘伶手拿酒壶,王戎则拿了一把折扇。

    “青黑山岩挂银沟,绿松好似天上种。”王戎摇着折扇,看着远方,边走边吟。

    刘伶看着远去的一线天:“好句!”回过头来望着远远的瀑布道:“倒挂玉露何其难,犹如琼浆入口来。”

    王戎收起扇子道:“妙!”点着头笑道:“伯伦的句子,总能离不开酒,厉害厉害。”

    刘伶美美地喝了口酒接语道:“浚冲兄把岩松夸到天上,我叹莫能如。”

    “我,上奏朝廷,令你为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王戎问道。

    刘伶放下酒壶反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只是想你喝酒,无事可干,给你个差事打发日子。”王戎回道。

    刘伶自顾自喝着酒,随口说道:“唯有无官一身轻,喝酒才能到达: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解除苦读寒窗,五车之腹的痛苦。”

    刘伶看着不语的王戎继续说:“浚冲兄,你官至将军,能为之事可谓多也,而如今之朝廷你又能做些什么,你难道不痛苦吗?”

    王戎摇着折扇说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好过,日日把自己灌醉了好吧。”

    “屈老夫子有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我喝酒,这乃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举也。”刘伶拿着酒,继续说道,“夫欲免为形者,莫若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两个矮人,大笑起来,继续前行游历黟山。前路开始险峻难行,路上杂草丛生,偶有野花开放,小虫跳跃。远山雾气缭绕,峰峦如聚,或对望,或俯视,千奇百态。

    或许两人走的都有点累了,也或许是景色太过诱人,于是两人找了块大的青石坐下休息。王戎扇着扇子道:“传说的秫酒,伯伦可曾喝过。”

    “有耳闻,未曾喝过。酒儿,感觉有言过其实之嫌。”刘伶擦了擦汗道。

    王戎继续扇着扇子道:“嗯,就以伯伦喝酒斗盛,千盏不醉的酒量。区区三盏,何足挂齿。”

    刘伶接着道:“不知在那能找到,秫酒的出处。”

    “别人告诉我,在伊阳,有杜水,名康河之地。”王戎收起扇子认真道。

    秫即粱米、粟米之粘者。有赤、白、黄三色,皆可酿酒。秫米,初捣出淡黄白色,亦如糯,不堪作饭,最粘,故宜作酒。秫蘖(制酒用的糯黍与曲);秫稻(即糯稻);秫谷(黍米);秫黍(高粱)。

    由于不堪作饭,粮食丰产的年份,就被人们遗忘了。时间一久,粮食全部都腐烂了。

    传说,杜康,正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某日,杜康树林里散步时,发现有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动了把粮食存放在里面的心思,于是令人把粮食放在树干里。

    一段时间后,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就见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但都有呼吸,根本就没有死。

    他急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估计,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慢慢凑过去闻了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他不禁尝了下,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仔细观察动物都没事。杜康才放心地把浓香液体带回家,请人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杜康开始了做酒,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刘伶喝着酒随口道:“嗯,有机会,我去看看这秫酒,到底是我行,还是秫酒行。”

    王戎笑道:“伯伦喝酒,满敬业的。”

    学富五车不逢时,

    日日美酒解千愁。

    借酒消愁愁更愁,

    心苦身痛到何时。

    “哦。对了”刘伶突然想起什么,搜寻着远处道:“传说诸葛后人,在此处隐居,不知何地。”

    “自然是:一处上有琴棋书画,下有渔读耕樵,闲来了河边钓鱼,闷来了把琴敲的祥和安乐之地了。”王戎笑道。

    刘伶喝了口酒说道:“诸葛亮高才也,选地肯定不素。奇门八卦布局,估计我辈,用几世也难找得到的。也不知其后人,有无救世之才。”

    王戎叹了口气道:“此乱世,恐诸葛亮在世,也难妙手回春啊。”

    “云虎,添酒。”刘伶举着酒壶喊赶车的仆人道。

    王戎摇着扇子开玩笑道:“晕乎了,还喝。”

    “刻意强求,自寻烦恼。今朝有酒今朝醉,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也。”刘伶闭着眼睛自语道。

    “来了。”云虎上前换过酒壶回转。

    二人起身继续前行。来到山顶,极目远望。四处飞纱流动,云遮雾罩、雾涌云蒸。使人遐想联翩,兴致勃勃。

    山浮于云海,云浮着山峦。

    曲径披云纱,草木如云栽。

    烈日难刺破,随风拂面来。

    数山如数趾,犹如醉中眠。

    “秀峰披纱难见其真容,逝水追风打扰我倒影。”王戎边徒步行走,边赏美景出口赞道。

    “风戏花香扰吾酒香,树舞仙姿遮咱双眸。”刘伶也边徒步行走,边赏美景随口附和了句。

    刘伶赖在地上说道:“我得睡会。”

    王戎也躺在地上说道:“不知,酒候是醉酒,还是醉景。”

    “什么时候,真的醉酒就好了。数不尽的长日,挨不到边的酸楚。嗨!”刘伶叹息回道。

    天上太阳晒着,左右小风吹着,俩人好不惬意。王戎时不时摇着扇子,刘伶则时不时喝着小酒。两个家奴贵雨、云虎,坐在地上,扇着衣服。

    许久,王戎起身喊道:“酒候,差不多了该下山了。”

    刘伶伸着懒腰说道:“真是个好地方,你不说,我都忘了还要下山呢。”

    一行人,掸了掸身上的土,慢慢往山下走去。上山容易,下山难,家奴各自扶着俩人一前一后,往下走着,不时四顾观望美景。

    王戎的仆人贵雨突然喊道:“大人,看南面,天空有个东西在飘。”

    大家往南面天空看去,遥不可及远山,飘起一盏灯。

    “难道是传说的孔明灯吗?”王戎惊诧道。

    “是孔明灯,没错。”刘伶也惊诧道。

    王戎用扇子指着南方道:“我们过去看看,什么情况,难道......”

    据传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诸葛亮命人用白纸糊成无数个灯笼,观察好风的方向,组织少数人将一个个小灯笼升起,已达到引开司马懿部队离开。

    司马懿的营内士兵果然高呼着:“诸葛亮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

    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着部队向“孔明灯”的方向追赶。

    诸葛亮假以“孔明灯”,作调虎离山之计,使自己和部队得以脱险,成为世间美谈。

    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刘伶喝着酒慢条斯理说道:“看来传说的诸葛迷谷,要出来高人了。”

    王戎望着灯说道:“怎么说?”

    刘伶继续说道:“这是用灯,指路,破迷阵呢。”

    王戎回过神来说道:“好聪明啊。”

    一行人说着,望着向着“孔明灯”的方向迎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