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爱你别哭 » 我爱你,别哭……(第九章)

我爱你,别哭……(第九章)

    第九章

    一

    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整合,方舱医院的加快建设。本着应收尽收,应医尽医的政府要求,越来越多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检测和治疗。

    父亲也被收进ICU,住在了三江医院城南新院六病区,和英少负责的一病区相邻。虽说离得不远,但特殊时期,院区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规定各病区人员在没有特别情况下严禁互相走动。

    在父亲住进来的当天晚上,英少抽空去看了父亲。父亲躺在床上,无助的像个孩子。已经上了呼吸机,由于戴着氧气面罩,不方便说话,只能简单做一些手式,证明自己还很好。

    父亲所在的六病区在住院部辅楼最底层,由江西医疗队负责,和一病区相隔大概600米的距离。由于是后期紧急扩建的,病区的医疗环境和条件相对一病区要稍差一些,毕竟不是专门为了ICU设计的。但在江西医疗队的努力下,救治成功率很高,死亡率在所有病区中也是相对较低的。

    不过英少所在的一病区情况就有些痛心,最近两天又相继走了好几个。总体说来,一病区属于危重症,病人情况比起其他病区确实较危险一些,但这决不能成为低抢救成功率的理由,为此,英少日夜守在病房,身上的压力比谁都大!

    看着那些躺在床上似乎只能听天由命的病人,英少就心如刀绞,就想起同样躺在相邻ICU病区的父亲,还有刚刚离世,仿佛昨天还在自己身边的母亲。

    闫家丽是江西医疗队副队长,也是第六病区主要负责人。英少没有和她说为什么要来看一个病人,更没有透露此时躺在那个床上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英少知道,无论是谁,在医生的眼里都是病人,医生都会歇尽全力!

    也许在六病区那边会更好一些。就像哥哥所说的,自已做这个医生在父母面前就是个耻辱,就是个天大的讽刺!可谁不是父母生父母养,谁不想救自己的父母!只是英少更知道,自己现在不但是一个儿子,更是一个医生!医生的眼里只能有病人,医生不能带着情绪去投入工作,去抢救病人,那样对谁都不好,对谁都不公平。

    英少只能在心里祈求上天赶快结束这场灾难,祈求父亲能扛过这一关。父亲身体一向很好,没有很复杂的基础病,他一定能挺住!

    愿望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几天后,英少再去看望父亲时,父亲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全身插满了管子,各种医疗仪器设备把父亲围着中间。英少已经不能进去了,医护人员都是对讲机交流,想着法儿避免面对面接触。

    英少知道父亲的病情已经到了最难挨的时候,挨过去人就会好起来,挨不过去人也就没了!英少非常了解这个过程,经过这么多生生死死,他只是对父亲的身体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父亲的身体能挺得住吗?

    无论如何,挺住就是活过来的前提!英少知道好些病例,有的人快不行了,监护仪的数据差到一踏糊涂,但经过一番努力,给药,插管,上ECMO,居然又活了过来。还有的病人,一会还好好的,吃饭,玩手机,一会突然症状恶化,来不及抢救,人就没了!

    父亲一定属于前者,英少不住的祈祷着,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堵在嗓子眼里又硬又酸,像喝了半坛子醋。

    二

    傍晚时分,一病区紧急转来一位很危重的重症病人。病人已无法交流,一开始还有呻吟的声音,后来就没有了,只能看见监护仪上的各种数剧速速的往下掉。

    送来的人说,病人是位做企业的,新加坡人,现在为中国藉。妻子是本地人,中学教师,一天前因感染新疫刚刚过世。早上医生查房的时候病人情况还很平稳,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小时前突然就喊着心里难受,继而在床上大叫两声,便呼吸急促,面色发紫,全身抽搐成一团。

    病人一向情况很好,身体也未见有其他明显的基础病。医生根据临床情况用了一些抢救措施但没有效果,限于普通病房的条件只能转ICU。

    ICU病房床位情况已经出现明显好转,不像前两天那样等床等医了。英少想起了当初第一次遇见这种病人的时候,由于缺乏抢救经验和自我保护,赵健医生不幸感染离世,那位病人最终也没有抢救过来。那种沮丧,那种无助,那种痛苦的自我迷惘自我怀疑,没有人能够理解!还有当初自我放弃的21床老爷子,他们都应该活过来。不管他武汉人,新加坡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也不管他是企业家,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抑或是什么都不是。

    病人很快就上了各种仪器,给药,呼吸机,CRT,监护仪的数据还是上不来。英少看着刚传过来的CT影像,急得一身大汗,大叫道,上ECMO!

    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以前如果一个病人需要上ECMO,必须经过专家医疗组的决定。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上有创插管,上ECMO的关口提前,但ECMO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工程,不但需要护心队护肾护肝队以及ECMO小分队等的相互配合,更需要大量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监护才能够完成。但英少不管这些,一边组织医护人员打通静脉,输液,心脏按压,除颤等抢救措施,一边要求ECMO等小分队火速赶到。

    毕竟病人的生命现在是按秒计算的,早一秒和晚一秒抢救的结果就有可能完全不同!

    护心队小组首先赶到,随后ECMO小分队各抢救小组以及医护人员速速到位。英少一边实施抢救,一边焦急的盯着监护仪上的数据,希望能有一些屏幕上的体现。但很可惜,没有。线很微弱,表示生命还在继续,还有一丝希望,哪怕不是希望的希望,只要不是失望就行。医学相信奇迹,虽然不是哪一次奇迹都会出现!

    护士长小陈有些懈气,防护面罩戴得很低。虽然有意不想让人看见她的眼睛,但能感觉到她的失落和失望。英少知道,医生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是信心,是必胜的信念,哪怕病人真的救不回来了,也要坚持到最后!

    有几个医生走过来,拍了拍英少的胳膊。英少仍在努力的调整着各种医疗仪器,密切关注着生命监护仪。终于,屏幕上的线随着“滴”的一声有了一丝跳跃的迹象,英少的心也随之跳跃起来!

    慢慢的,屏幕上的数据体现越来越有力,心率回来了,血压也回来了,氧饱和虽仍然较低,但已经达到医疗抢救的要求。回来了!英少终于把嗓子眼里的一口气吐了出来,兴奋的喊起来,终于给抢回来了!

    大伙儿重新兴奋的凑过来,一个个像得到了奖励的幼儿园孩子,差一点跳跃起来。小陈笑着,模糊的面罩里面,隐约能看见她发红的眼圈里噙满着泪花。

    英少靠在墙上,心里充满了胜利的感动。抢救过来,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要疫情不散,抢救就不会结束。

    外面有医生用对讲机喊过来,说有英主任的电话,是六病区的同志打过来的。

    英少看了一眼自己口袋里的手机,由于刚才抢救病人,手机已被自己设置为静音模式。有未接电话,一个小时前打过来的。还有信息,是半个多小时前闫家丽发的。她说她也是刚知道15床的英叔叔是英少父亲。她还说,对不起!伯父很坚强,一直很配合治疗,但是由于病情发展太快,没有抢救过来!请节哀!

    英少看了一眼时间,20:45分,殡仪馆的车子应该还没到。英少放下手机,就一路往六病区狂奔。600米的距离,好像那么漫长,怎么也奔不到头,却又好像一下子就走完了!父亲不是记忆里的超人,不是小时候眼里的大山,父亲终究还是没能扛过去,终究还是像平常人一样,说走就走,离开了这个世界!数日之内,父母相继离开,英少不敢走,也实在没有力气再走完这最后几步。远远的,英少看见了闫家丽和几个医护人员在六病区门口站着,远远的,英少也看见一辆黑色的加长面包车正发动着准备离开。

    英少知道,往殡仪馆送人的经常都是这种黑色的加长面包车。按时间推测,极有可能就是刚走的父亲!闫家丽迎过来,拉住了英少的胳膊,顿时间,一种刺骨的痛从头顶直插到脚心!英少想拖住面包车,想再看父亲一眼,可面包车已经越走越远……

    英少木然的站着,像片淹没在暴雨里的纸糊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也许做什么,怎么做都没有用。母亲已经走了,父亲也走了,这场疫情到底还要带走多少人?

    英少告诉闫家丽自己没事,自己能挺住!该接受的不该接受的都要面对。医生,生生死死看的多了,但见的再多,也不能代表医生没有感情!医生也是人。当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处,英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抖抖索索着哭得像个三岁的孩子!他不敢放声,只能嘤嘤呜呜的像个女人。虽然明明崩溃的一踏糊涂,但他也只能选择坚强!英少知道,他不能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脆弱,因为在自己的背后有几十位医护人员,自己的面前还有更多的重症病人在等着自己去救治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