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村外又来人

村外又来人

    翌日清晨,昌繁早早的就起来了,依旧围绕着自己的新屋子跑步锻炼,一圈又一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得坚持锻炼!

    直到满头大汗,才回到自己的工作室。

    喝了一口清茶以后,早餐也没有吃,就坐在工作台前的靠背椅子上发呆…

    回想着昨天吴天宝说的那些话,昌繁的内心有些五味杂陈,对于战争,他是很不希望看见的,毕竟每个人都是渴望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必去遭受那战火之苦,还有遭受那颠沛流离的痛苦,历朝历代,华夏人一直勤劳谦虚,都非好战之人。

    但是,根据过往多年的经验,战争的开启,往往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被动接受战争之国子民,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也总是不会错的。

    昌繁对于荒国人的历史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那些野蛮的荒国人也不至于能够打到碧水湾来,毕竟这里离长安算不上远,在大体来讲,这里还算天子脚下。

    但是,怕的就是边境起了战争以后,就会有流民和那些无恶不作的山头土匪,特别是那些刀口舔血的山野土匪完全没有道德底线,也总爱干些浑水摸鱼的事情。

    现在是封建社会,今年也不过是贞观四年,律法也多有空缺,百姓被保护到的力量还是非常薄弱的。

    只有加强再加强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好的出路。

    看来自己最近要回一趟长安了,自己规划的顺风镖局可是还没有得到合法的文书。

    还有自己源源不断制作出来的长中短黑刀,早就已经超过了看家护院的需求,也需要想办法拿到衙门的正式批文才行,还要想办法拿到军需的供给。

    这些事情种种都需要自己亲自去跑,无法派人去代办。

    要是长乐那个丫头在这里就好了,昌繁非常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长乐那丫头脑袋瓜子也聪明,家里又有关系背景,自己手上有那么多的好货,如果她帮忙的话,拿到正式批文和搭上军需供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就在昌繁浮想联翩发着呆的时候,张国平和张国立这兄弟俩一脚就跨进来了。

    “想什么呢那么入神?”

    “不会是村里的婶子又给你说媒拉纤向你推荐谁家的闺女了吧?”

    张国平开着玩笑说道。

    张国平平时帮忙管着砖窑瓷窑还有钨矿石和石灰石的运输方面的管理工作,正想过来向昌繁汇报一下平时的工作。

    “没什么!”昌繁回过神来笑了一下。

    昌繁正想开口问一下兄弟俩工作上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张国富的儿子张小勇和那个叫孬蛋小男孩又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陈先生,陈东家,村…村外又来人了,是带刀马队,已经到山路那里了,我们爬在树叉上看见的。”

    昌繁嗖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急忙问道:

    “带刀马队?来人穿什么衣服?有多少人?看得清楚吗?”

    张小勇看着昌繁答道:“距离太远了,我们是爬在树梢上远远看到,他们还没下山路,看的不大清楚,只能远远看见是骑马带刀的人!”

    昌繁连忙冲了出去,在院中大声的喊道:

    “光贤,紧急任务,马上集合卫队村口汇合,张虎,通知民兵,村中四面警戒。”

    “村外来了带刀马队!”

    邓光贤今天当值,一冲出来就马上领命离去。

    张虎今天休息,刚刚站到昌繁的面前正在整理身上的衣服。

    “虎哥,你通知完民兵之后就到铁匠工坊角落去,把上次的那八个炸雷竹管全带出来,动作小心一点,用竹篮子提过来,咱们村口汇合。”

    所有护卫,当值的和不当值的,全部都冲了出来,张国平和张国立也瞬间站到了昌繁的身旁。

    昌繁转头看向张国平,吩咐道:“国平,你马上去通知砖窑和瓷窑那边的男人,到铁匠工坊去领取武器,如果听到打斗声或者炸雷响声就前往村口打谷场支援。”

    “国立,你马上去工厂里通知女工停工,如果听到打斗声或炸雷响声就让女工护着全村老幼往村后的后山方向撤。”

    “好。”

    “好。”

    “好。”

    几人都领命而去,关乎全村人的安危,没有一个人敢有丝毫的怠慢。

    昌繁最后转头看向两个因为过于担心而有些脸色苍白的儿童团正副团长,柔声说道:

    “小勇孬蛋,你们俩都是好样的!不过你们现在也不用太担心,就像以前我和你们说过的一样,现在你俩马上去通知其他的小伙伴,把他们都带到我们之前就准备好的那个山洞里藏起来,注意隐蔽好,等没事了我会让人去通知你们,你们再出来。”

    两个小家伙都是脸色铁青的重重的点点头。

    这村外又来人,来的还是带刀马队,真希望这又是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