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城中困局(三)

城中困局(三)

    就在陆亚逊百思不得其解又愁眉苦脸的时候,手下的一名禆将匆匆赶来。

    进了大帐之后,马上就一脸笑意的禀报道:

    “禀报大将军,咱们骑兵队的小吴将军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批粮食。”

    “小吴将军?”

    陆亚逊一直在想着城外后山上那些神秘人事情,他也是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对,就是咱们骑兵队的小吴将军吴天宝他回来了。”

    这一名裨将赶紧补充道。

    “吴天宝,好,快快请他过来叫你说话,我有事情问他。

    对了,刚才说什么?你说吴天宝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陆亚逊前面走神,没有完全听清楚手下所说的意思。

    但是他似乎听到,说吴天宝带了不少什么东西回来?

    “粮食,满满的十大马车的粮食,人已到营地门口,弟兄们正在搬走搬运粮食。”

    他满心欢喜的说着,在大将军威严的面前也掩饰不住他那心中的那一份喜悦。

    只要有了粮食,大家就不用挨着饿上阵去杀敌了。

    最起码,他们作为普通士兵也能够有粥喝,不用饿着肚子双脚都发软。

    拿着笨重的武器,还要面对那些穷凶极恶的荒国人,着实让大家很是吃力。

    “好,好,好。”

    陆亚逊也是开心的连续说了三个好字,这可也是他眼下最迫切想要解决的,其中的一个大问题。

    吴天宝原来就是他手下骑兵队里的一名百夫长,是巡防边境线的一名猛将。

    这些年以来,一直带着城中的骑兵队在边境线上作为机动人员使用。

    他带领着骑兵队的弟兄,曾经多次瓦解过敌国骑兵对大唐边境附近百姓的骚扰。

    他也带着骑兵队的人,多次的抓捕过荒国人派过来青州城这里打探消息的细作。

    实际上,吴天宝也算是他的左膀右臂了。

    虽然只是一名百夫长,但是他率领的队伍,也是为边防的安全,立下过无数战功的。

    不过,后来…

    自从荒国人把他们的大军集结到了青州城外之后,陆亚逊就把吴天宝派回了长安。

    因为陆亚逊非常的了解朝廷兵部的办事效率,他另外特别派吴天宝回去也是为了多一个小小的保障和希望而已。

    城防告急,敌国大量陈兵于城外,他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按正常渠道上奏给朝廷的。

    他一直在向上面上书申请诉求,请求兵部协调工部尽快把长矛利剑,还有长弓箭矢多批一些送到青州城来。

    因为这里,随时都可能开展激烈的攻守大战。

    陆亚逊派吴天宝回去的真正目的,就是预防兵部的那些老谋深算的大老爷们办事过于拖拖拉拉,担心他们批粮批武器还有批援兵久久不到位。

    所以,有了吴天宝回去长安城找他以前追随过的那些老将军们,让他们在援助青州方面帮着出出力,多多在权限之内为青州的守军说说话。

    这一着棋的安排,在陆大将军想来,还是非常的必要。

    这不,作用就体现了。

    根据可靠消息,据说东西两路援军的调动之前,在朝中文武大臣双方也曾经是吵得不可开交。后来,还是在众多位老将军的的强势联名上奏之后陛下才决断特批的。

    前一段时间里,吴天宝带着陆亚逊的信物,可是不厌其烦的跑了好多位老将军的府邸去求见游说,这才加快了两路大军过来援助青州的速度。

    朝廷兵部的一些制度,想来陛下也是应该需要着手去改一改了。

    如果连这种情况,出兵也还需要受那些文臣夫子们的意见过多的去掣肘制约,朝堂上那些国公老将军们,那也是实在太憋屈了一些。

    边关军情紧急,就应该特事特例的去办才对。

    不过朝堂对国公老将军他们手中兵权的约束,这个暂时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各个国家朝堂当中,大多数情况也是如此。

    没过多久之后,正当陆亚逊心中叨念着援军出动方面的事情之时,吴天宝就快步的走了进来。

    “报告大将军,骑兵队百夫长吴天宝前来报道。

    幸不辱使命,大概的完成了陆将军交代给我的任务,请陆大将军训示?”

    吴天宝严肃认真的行了个军礼听大声的说道。

    “来,快过来坐下说话,不必多礼,一路上辛苦了。”

    看着眼前相比以往更瘦更黑的吴天宝,陆亚逊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阵泛酸。

    这么些年了,把这些边防军的部下们,由年轻的小伙子都熬成了沧桑的中年大叔。

    但是大家,一直就是不离不弃的舍命跟随着他。

    就为了,保家卫国。

    这其中有多少人,都是连续多年都没有回过家乡的。

    更有甚者,奉献完了青春岁月之后连命都留在这里了。

    “不辛苦,我虽然人在长安那边,但我心中一直都是惦记着这里的弟兄们。

    离开兵营的这些日子,我甚至常常都会睡不好觉。

    在这里没日没夜拼命的老弟兄们,才是真正的辛苦。”

    吴天宝不太会说话,在大将军面前就罗罗嗦嗦的说了这一些。

    “很好。我听他们说,你这次回来还带回来了粮食。

    发往这里的军粮,不是随着东西两路大军一起运来吗?

    你归队回来,怎么还会带着粮食?”

    “回大将军,我这一趟带回来了十车粮食。

    这个可以说算军粮,也可以说不算军粮。因为,我带回来的这些粮食并不是朝廷拨划给我的。

    而是,另外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