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与国公之论农(一)

与国公之论农(一)

    秦‘国公’此话一出,昌繁顿时就感觉有些愣住了。

    这个话…他可不好接呀!

    况且,私底下去讨论这些话语和问题,在这个时代可是一件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时候的言论,可是没有后世那般的自由和开放。

    要是被人听了去,没准很有可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现在,可是封建社会。

    昌繁下意识的转头,对着门口处外边警惕的望了望。

    然后,他才转头看向坐在自己上方的国公大人。

    “国公大人,这话可不能说呀,咱们讨论这个话题,可是对当今陛下的大不敬。

    要是被有心人听去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国公大人可能…您也保不住我的啊?”

    昌繁神色稍微紧张,虽然他没有像其他百姓那样的特别畏惧皇权。

    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有快一年的时间了,加上他自己肉身自带的记忆,他可是非常了解,随意讨论说当今陛下说那大不敬的话,有很大可能都会被来个斩立决的。

    他一脸苦瓜状的看向坐在前面安安稳稳的国公大人。

    作为朝廷的命官,他不应该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都说的这么直白了,听到他的这些话之后,国公大人依然还是摆摆手的对他说道。

    “无妨,无妨。”

    “我是当朝国公,在朝中的地位也算是举足轻重。

    陛下他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小家子气,他心胸大着呢。

    这些问题,我也会时常的和陛下提起来商量讨论。

    即便是陛下本人在这里,他也不会阻止咱们商讨对于大唐社稷有利的一些话题。

    你大可以放心的,有什么想法看法、畅所欲言就行。

    我只是说…假设,假设你在那个位置上的话,会制定一些什么类型的,利百姓、利社稷的策略出来?

    又不是真的让你,去做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国公’大人目光炯炯,直勾勾的盯着昌繁。

    他有些期待,他希望昌繁可以说出一些不同的见解来。

    因为在此之前,昌繁他自己本身就有信誓旦旦的说过,他所懂的事情…挺多。

    既然他懂得挺多,那么对于朝堂制定下的策论,兴许也会有一些和其他的言官的不一样的看法与见解。

    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这可是秦‘国公’一贯的风格。

    他是听得进去,那些比较逆耳的忠言。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不计前嫌的重用魏征这个言官。

    魏征在朝堂之上,可是一个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他都敢怼的主。

    当今的陛下能够一直重用于他让他直言进谏,并在他的辅佐之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一蕃大业,这便说明了当今陛下的心胸是非常的宽广与包容。

    一般的上位者,轻易是受不了这样的谏议大臣的。

    仅仅是这一点,也让昌繁在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很是佩服这一位开创盛世的君主。

    秦‘国公’看着昌繁,带着一丝期待的笑而不语。

    有能耐的能人异士他见得多了,可是他今天,就是想和这个年纪轻轻的小陈先生论一论这天下大事。

    因为秦‘国公’他知道,这初生牛犊最不怕虎。

    更何况,眼前的这个昌繁现在连自己秦‘国公’就是当朝陛下的事情,都还不知道呢。

    那么,他说起话、发表起言论来毕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其他想法和顾忌。

    如有不同的声音,更好!

    见昌繁低头思索不语,‘国公’自然以为,他心中或许还有着不少的顾虑。

    也或者是,他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国公’继续道:

    “现在,咱们就来说一说你刚才对我夫人想说、但还没有机会说出来的…农事。

    还有,你擅长的商之道。

    无论说的好不好,我可以给你保证,不会有任何的部门和任何人会怪罪于你。

    这下,你总放心了吧?”

    秦‘国公’他自己心中很是清楚,无论是历朝历代,也无论是哪个国家,农事,定然就是国之根本。

    农业兴,则国库充盈。

    每一位当朝的上位者,最头疼也是最急需解决的,定然也会是农业方面的重要问题。

    其他的行业的问题,毫无意外的都会放在农业的后面。

    在秦‘国公’看来,如果对方的看法没有把农业,放在了所有行业的最前面,那么他的看法大概率上就会是荒唐的。

    因为一国的百姓,如果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的话,那么他自己的命都是半吊着的。

    半条命的人,何谈抱负?

    再去说其他的远大追求,那必然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雅问之内,除了秦‘国公’他自己之外,他的夫人,实际上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大唐策令也是略微有所了解的李丽质,她有些担忧的看向昌繁,她自然是希望昌繁回答出来的问题,是符合他父皇预期的想法的。

    但是…这可能很难。

    因为昌繁的看法和想法,往往又和常人都不一样。

    因此,一旁的李丽质此时又是满脸的担忧。

    她最最担忧的,并不是昌繁的无计可论、无策可商,他担心的是昌繁太多超于常人的论调想法不切实际的情形,而入不了自己父亲的法眼。

    她自己的陛下父亲,可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能文能武又饱读诗书之人。

    昌繁年轻,文才韬略方面毕竟是非常的有限。

    特别是治国大道方面,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人言传身教和经过大量的读书学习,根本就不可能懂得透彻,更不要说在这些方面有出彩的表现了。

    而且昌繁的那些,不要说读书学习了,直接就只能够用不堪来予以形容。

    与父皇论道…难为他了。

    自己的太子哥哥,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吗。

    太子大哥德明,从他被立为太子开始,慢慢的就帮着自己的父皇处理奏折,但是经他手处理的很多事情,依旧是没能得到父皇的十分满意。

    太子哥哥挨她父皇的批,倒是一件常有的事情。

    李丽质紧张兮兮的看向昌繁的那张白净小脸,但从他的脸上却没有看出任何一点的慌乱之色出现。

    反倒是,更加的淡定了。

    这令她、很是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