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甘露殿书房(一)

甘露殿书房(一)

    吐谷浑,在大唐西南边境以外,他们有着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

    他们通过把草原上的牛羊售卖给周边各国与物资尚且比较匮乏的大唐汉人,他们换回来了大批量的金子与银子。

    同时,他们也购买回来了无数锋利的武器与物资,再加上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天然优质马场,再有了那金子银子的帮助之下,便轻轻松松的强大壮大了他们原有的军队。

    与之同时,也慢慢的壮大了他们吐谷浑统治者的野心。

    当他们派往大唐国土的探子回来禀报了一些汉人境内的繁华之后,他们却坐不住了。

    他们自信的认为,那些汉人境内的繁华该属于他们,他们才应该是这个天下的主宰。

    也或许是和平的时间太长了一些,他们便都忘记了大唐国土上面汉人将士的战刀曾经有多么的锋利。

    他们甚至也忘记了,大唐汉人之吃苦耐劳与遇见外敌之后会适时出现空前团结的独特之凝聚力。

    因此,他们开始动兵了。

    他们土谷浑集结起了他们的精锐队伍,挥舞着大部分从大唐汉人手上买来的战刀,开始不宣而战的向汉土进发。

    吐谷浑的骑兵队伍,一路上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在短短的时间里,便靠着这种直接破格获取的手段便得到了不少原本不属于他们的物资与无数汉族商人手中的财货。

    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便更加膨胀了吐谷浑上下的信心。

    这便有了大唐陛下在夜里接到了来自西南边境的十万火急之边关急报。

    “陛下,现在情况如何?”

    房玄龄脸色有些焦急的连忙开口询问道。

    “房爱卿莫着急,先坐下来等等,我已通知了其余的几位将军和大人过来,等人齐了之后咱们再详细商议下对策。”

    “陈家小子,你也坐。”

    房玄龄和昌繁,都在李世民的示意之下坐了下来。

    昌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参与到朝廷的军国大事。

    今天,只是他的好日子。

    他与李世民打交道,一直以来也只是为了人家的女儿,想要成为对方的女婿而已。

    因此,他也没有跟这个大唐最高掌权者有过多的客气。

    他在甘露殿书房这里,显得也是非常的随意。

    看着陛下他偌大的书房,昌繁倒是有些好奇的,到处打量着各种各样的物件和摆设。

    他心里头思量着,书房里的这些各式各样精美的摆件,如果是放在后世的话,它们每一件到底又会值上多少钱?

    而此时的房玄龄,在停止谈聊国家大事的时候,他才再次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有些热。

    “陛下,我怎么感觉书房这里今儿个有些热呢?是不是臣的感觉错了,会不会是我之前小跑着过来找您的原因?”

    本身就穿着厚厚的衣服,此时房玄龄都感觉自己的额头上面微微冒出了些小细汗。

    这在往日,从未有过。

    李世民这时,才嘴角微微上扬笑着回道:“哈哈哈,房爱卿你过来看看,这陈家小子给朕安装了这个好用的小东西。

    铁制的炉子,专门用来烧柴火取暖用的。

    而且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不断的烧火取暖也不会担心会有炭毒,且也没那柴烟呛人。

    你来之前刚刚烧着,就咱们聊天的这些功夫,整个书房都已经变得很是暖和起来了。

    以后,朕在书房这里和你们商议事情,可就暖和多了。

    朕在这里批阅奏折,再也不用受那寒意袭扰之苦,你说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玩意?”

    李世民瞬间变脸,脸上之前因为边关战报所带来的那些不悦一扫而光,此时此刻又变得有些洋洋得意了起来。

    他脸上的那情绪瞬息之间收放自如,确实不是旁人一般可以随便就能够学得会的。

    其这样的本领,实际上都是可以够资格上台表演的了。

    他从书案上走出来,一边说着话介绍着昌繁给他安装好的铁炉子,一边带着房玄龄就来到了旁边角落的炉子旁边。

    一边做着介绍,一边还不断的在用手左右比画着设计。

    他那感觉模样,就好像是他们面前的这个铁炉子本就是他亲自设计制作出来的一样。

    很明显,他对此很满意。

    而在一旁认真听讲介绍的房玄龄则是不断地在点头。

    一直等到李世民手舞足蹈的说完了一大通话之后,房玄龄才笑着开口说道:

    “哦,原来是这个炉子所发出来的暖意,还是烧柴火的。

    有了这个物件,哪怕是连续不断的烧火,也很节约。

    这倒是一个,很是不错的取暖物件,我还说了,怎么今儿个我进来之后就感觉,全身上下都暖烘烘的,原来是它。”

    房玄龄一边赞许,一边又凑近了一些仔细看了看。

    然后,他接着再说道:

    “咦,这个是铁做的?看这个大小应该要费不少生铁。

    陛下呀,这个物件虽然非常的不错,但是咱们可还是不能够推广这个呀。

    东西虽好,但是太费铁。”

    房玄龄全部都是用铁制作而成的炉子之后,他马上又下意识的皱了一下眉头。

    他对此的担忧,确实也是完全发自真心的肺腑之言。

    现在整个大唐也是非常的缺少铁的,所有的铁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用来制作兵器。

    铁在大唐,是管制物资。

    在民间的百姓那里,除了比较必要的农用具所需,否则是买不到生铁的。

    房玄龄确实,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