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李泰的主张

李泰的主张

    李世民暗自轻叹了口气。

    而后,他又把目光移向太子旁边的魏王李泰。

    魏王李泰在最近的几年,是最得李世民欢心的,在很多事情方面,李世民也最宠他。

    只要因为,他聪明过人。

    而且还非常的积极向上。

    “青雀,我看你似乎今日好像也有话想要说?

    书房之内,皆是自己人。

    你若有话,可畅所欲言。”

    李世民在先前,他就已经看到了二儿子魏王李泰在那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是太子在前,凡事都有个先后与长幼之顺序,因此李世民就先询问了太子之主张。

    他看到李泰自信满满的那个样子,或许这个老二李泰会有一个不错的办法主张,那也不足为奇。

    李世民收起自己刚刚因为太子之言而不悦的情绪,一双犀利的眼神看向李泰。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应该与上一次土谷浑使者过来咱大堂的时候,向我大唐提出缔结姻亲之事,被我大唐婉言拒绝其要求有所关联,他们不宣而战进犯我凉州之疆域,应该与此事大致脱不了干系。

    他们这几年通过贸易,通过不断的把牛羊卖往其周边的大小各国,他们已经挣下了那巨量之银钱。

    有了大把的银钱之后,听说他们购买了无数的刀剑兵器回到土谷浑本土。

    眼下的吐谷浑,已经不可和以往同日而语了。

    他们厉兵秣马,最近的短短几年已经变得兵强马壮。

    咱们拒绝了他们之请求之后,这才没过去多少时间,他们竟然就忽的起兵向我大唐之边关要塞凉州进犯了。

    这大致应是,恼羞成怒。

    儿臣现在的主张,咱们现在不如诚恳修书一封,然后在朝中挑选出一名能说会道的官员前往土谷浑去出使,就给那土谷浑的可汗赐婚,跟他们结下这个两国之姻亲。

    如此一来可保边境无忧。

    咱们大唐上下,也好赢得那休养生息、繁衍人口与发展繁荣之良好契机。

    就用一女子,却退其三万之数进犯之骑兵,仔细想想的话还算是比较划得来的。

    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此时的李世民,从一开始对魏王李泰的殷殷期待,又再一次的转入了默默不语。

    他在认真思考,思考每一条被众人献上来给他的那策略的可实行性。

    只是迄今为止,都没有任何的一条策略,可以真正的说到他的心坎里,真正的能够打动他令他想要接纳的主张。

    这令李世民…有些恼火。

    当魏王李泰的话认真说完了之后,虽然在书房当中在场的全部武将们都不太满意,他们都是有些备受打击。

    但是,站在另一边的好几位文官们却是非常的支持。

    派遣出一名能说会道的官员过去土谷浑操办此事,如果真的可以让其退兵的话,那自然就是两全其美的。

    文武官员又安静了下来。

    每一个人,似乎要开始考虑起是打是和的策略主张。

    而此时的昌繁,依旧还是坐在最末位的角落当中,依旧还是闭口不言沉默不语。

    他一个无实权无实职的男爵而已,在这一大堆的庙堂高大上官员当中确实也算不上是值得他人一提的哪一根葱。

    不过,他也很清除,在整个大唐王朝存在的289年当中的二十一位皇帝手里,以和亲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问题,一直也算是一个比较主流的项目的了。

    如果遇到励精图治并强大了军队的君王,那么其在位的时间用来和亲的公主,数量便会减少许多。

    如遇到庸碌之辈当政,那外嫁出去的大唐公主,实际上也是不计其数的。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

    只不过很多时候,朝廷当中的某些官员,都是把那些弱女子推出去,用来作为两国谈判的一个小小资本而已。

    每当边境地区遇到有什么纠纷的事情以后,很多的文官们第1个想到的也就是和亲。

    与和亲之策来,解决那表面之上的暂时之和平。

    在他们的眼里,毕竟对一整个大唐国家来讲,这也算得上是最低成本的一种解决边关祸患的行之有效办法了。

    无非,只是牺牲出去的就是一个女子而已。

    排成左右两列的文武官员除了武将之外,大多数的文官都是在交头接耳交换各自的意见之后,在那很是默契的互相频频点头。

    对于魏王李泰的和亲来解决边关问题之主张,此时此刻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在场大多数文官他们的认同与赞许。

    毕竟两国和亲,和出去的是皇家的女儿,相对于朝中的许多人来讲这与他们家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

    反倒是两国开战,到时候会让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家族蒙受不少的损失。

    因为他们后面家族的买卖几乎遍布了大唐的各地,无论在哪一处燃起战火,多少都是于他们家族之利益而无益的。

    这或许…便是利益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