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战略定(五)

战略定(五)

    议事厅中。

    逐渐的再次安静了下来。

    昌繁说的这些话,此时又像是一根根的尖针一样刺进了许多人的心里与肉里。

    因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此时的昌繁也感觉自己已经算是卷进了这件本不该他参与处理的事情,眼下也没有办法再摘身事外。

    所以,他见到他们这些人的争辩与一步步退让的骚操作他自己都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幅员辽阔的大国,难道就这样轻易的被那弹丸之地的土谷浑小国随便给欺负了?

    而且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军费消耗问题,说到底,一切的根源也只是在那贫穷二字的头上而已。

    李世民是大唐朝廷的当家主事人,一旦他的思想上有了动摇的话,便很有可能会确定了文臣们所主张的和亲政策,如果这个事情成了现实,那很大程度上可能将会影响大唐未来的二百年间的走向。

    那大唐盛世的景象,兴许永远也不可能还会出现。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昌繁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情。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那么自己就应该担负起自己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哪怕自己眼下人卑言轻做不到改变局势,既然事情被自己撞上了,起码也得先争取上一番才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

    “你这简直就是在危言耸听蛊惑人心,对那土谷浑与咱大唐的真实情况你根本不了解。

    土谷浑地理位置独特,将士们过去了会适应不了的。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那才能真正做到百战百胜。

    那兵书你可真正读过吗?

    现在你只会在这里大放厥词劝别人出手,如果你真的像你自己口中说的那样有骨气,那你就自己带兵去土谷浑,让你来当这个主战将军。

    坚决反对和亲,那你就领着兵卒去把他们打下来。

    此番壮举,你能做到?”

    虽然只有十三岁的年纪,但是自恃才华无双饱读各类诗书与兵法的李泰,非常不满意的对昌繁开口质问反驳说道。

    议事的一开始,李泰就有为了拉拢文臣与文官们站在一起同一阵线的想法,因此他所主张的就是和亲之政策。

    而和亲的政策,也是所有在场之人当中,就昌繁否决的态度最为激烈最为坚定。

    这件事,让他最为反感。

    用公主换和平,这在天下各国当中都是常有的事情。

    凭什么到了昌繁的嘴里,这件事情就变得如此之不堪。

    还极力反对?要是没有了朝臣的支持,你反得过来吗?

    “嘿嘿。”

    昌繁乜了一眼肺快要被气炸了的魏王李泰,他此时此刻反而是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生气的了。

    无论这仗打与不打,这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你们李氏皇家的天下与基业吗?

    这魏王小舅子俨然已经有些本末倒置,也有点在陛下面前故意与自己争风吃醋,这特么的都什么跟什么呀?

    你们皇家里的争斗,可别什么都把我给拉上。

    众臣目光炯炯看向自己。

    此时的陛下他,也再一次的把解释权交到了自己这边。

    认真的想了想,沉吟三息之后的昌繁还是张口说道:

    “我不敢说我能不能一定把那土谷浑打下来,但是我昌繁敢在这里对陛下和对文武大臣你们大家保证,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存在,我就不能让陛下的任一位公主忍受着那欺辱前去与外蛮人和亲。

    大唐好男儿无数,我等也该铁骨铮铮,男儿当自强,靠那女人换取回来的和平,必然会是短暂而不能长久的。

    即便是短暂的和平能够换取回来,那么多年以后呢?

    多年以后,在史书之上也将会是我们耻辱的一笔。

    那些后世文人,必然会唾弃咒骂咱们这些时代的男子。

    别人肯定会说咱们李家的男人没种,没能够保护住自己大唐皇室的公主女人,更别说去保护那些平民百姓了。

    在400年前,那汉高祖他也曾经与那匈奴人和亲,那最后他换来了和平了吗?

    在汉高祖故去没多之后,那匈奴王庭的大可汗,更是在书信之上毫不掩饰的对当时的太后吕雉极尽羞辱之言。

    还有文景两帝在国力尚未强大之无奈情况下,亦是继续推行了那和亲之政策。

    那么他们在位时的边疆,又几时曾经出现过较为长时间一些的安宁?

    所以,和不出来和平的!

    因此,我大唐真正的男儿应当向那汉武帝他去学习。

    汉武帝刘彻他的亲姐姐,也在他还是少年之时,就被迫嫁给了匈奴王庭的大可汗。

    汉朝的皇室,也算是蒙上了许多的无奈与羞辱。

    但是那汉武帝他并没有屈服,也并没有止步于当时现有的军力,反倒是一直从不间断的在强大自己。

    从那以后,汉武帝就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他掌管朝政的那些年里,他大胆的启用了年轻力富的将领卫青与霍去病等等本就默默无名的将领。

    硬生生的训练出来强大的汉人步卒与骑兵。

    其之胆略骨气值得效仿,咱大唐汉人…得站直那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