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新差事(五)

新差事(五)

    对于富贵爹这句话,昌繁还算是比较认同的。

    可不,历朝历代两国之间的战争开启,受苦受磨难最多的不就是最底层的百姓嘛。

    不过他见自己的富贵爹此时此刻如此的担忧,又如此的伤感眼下的战事,昌繁还是耐着性子又给他讲解了一些事。

    “爹,你就放一百个心,好好的待在京城这里便可。

    此番出征土谷浑陛下可是足足派出了六万之数的大军。

    这已经是于敌人两倍以上的兵力了,还有啥好担忧的?”

    昌繁的话还没说完,回过神来的陈富贵便焦急道:

    “六万人马怎么够?最起码也得派二十万人过去啊。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陛下肯定也懂的呀。

    咱们大唐军队,不是一直都号称有近百万的人数吗?

    狮虎搏兔,亦尽全力。

    这个事情,你可得好好的跟陛下他说道说道,可得往西南那边多派出去一些军人。

    你年纪尚轻可能还不太了解那土谷浑的野蛮人,他们打小就在草原的部落上生活,也习惯了风餐露宿的恶劣环境。

    可以说他们普遍都是从马背上长大的,骑射之术也是异于常人,绝对不可小视他们。

    他们平日里也是吃着牛羊肉过日子,那些人的体质,也更优异于咱们大唐的將士。

    你到了地方可不要轻敌。

    戏文也有说,骄兵必败。

    既然你是代表了陛下,代表了皇家子弟去出征,那你可得把这份差新事给办稳妥了。

    切莫让那些蛮族之人,钻了咱们的空子,伤了自己。

    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

    此训,你可得牢记切记。”

    此时的陈富贵,俨然已经忘记了自己早饭也还没吃。

    他这种无比耐心的,给儿子昌繁说的这一些,他依靠经验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他只期盼,儿子出征之后能够平安的早日归来。

    “好的爹,我都记住了。”

    昌繁不断的点头,他心里头也是非常的感动,感动自己的父亲告诉他的这一切。

    哪怕对于他来讲,这些富贵爹看来无比重要的经验,很有可能没有多少的大用处。

    但他还是认真的记下了。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我想咱们大唐出兵六万,足矣。

    咱们大唐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很多区域的老百姓,平时的时候都是分别各自干着自己的活,有战争将要发生的时候接到兵部的号召,才会前去集结当兵。

    而且那些备用军人他们还会自备武器装备,除了咱们京城长安城这里有一支职业的强大军队之外,其余的各个地区大部分都会有着这样的情况。

    兵部号命,平民变兵。”

    “原来如此,不过如果是有百姓当中集结起来的兵卒,那他们的战力将如何保证?”

    陈富贵虽然年长,经商经验老到,但对于这些军队的制度他都是一直都不甚了解的。

    听着儿子这些话,他显然是相信的,但是对百姓的生活现状甚是了解了他,对他们上阵杀敌的战力,他却很肯定的认为那战力必定不强大的。

    这样的府兵,平时的那些日子都过得苦哈哈,那他们的伙食也好不到哪去。

    吃不好穿不暖的人,你临时把他们召集起来,哪怕是上了战场的话大多也是凑个数。

    体质不好,后来体力?

    体力如果差,那又何来的强大战力和敌人对抗拼杀?

    这一点,陈富贵很笃定。

    昌繁也是有些同意的,轻轻的连连点头。

    “是这样,大体不差。”

    “朝廷如此安排军制,也是有他们迫不得已的地方的。

    府兵制虽然能够保证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但是临时重新组织起来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确实是不怎么行。

    尤其是一些经济方面普遍较为落后的地区,兵部下属的折冲府到了这些年,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养闲人的部门。

    就拿目前咱们大唐遇见的这些情况来看,那边境地区估计也是抽不出来太多的人手。

    往朝廷这里递上来催促派兵过去增援的加急折子,据陛下所言已经来了一批又一批。

    我想啊,也许是因为大唐各个地区和平的时间太长了,许多人已经日渐忘记掉了、那随时备战随时作战,守卫国家的各项准备。

    当然了,根据我的猜测,估计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许会和朝廷户部的欠款有所联系。

    没有钱粮薪俸发放下去,过去的许多老兵,很大概率他们都是自谋生路去了。

    如若不然,仅仅是凭着土谷浑人那三万的骑兵,估计再给他们个半年时间,也是无法对咱们大唐国土的地界上面顺利的推进几百里的。

    我随大军前去,也只是替陛下分忧前去了解下情况。

    最多只是,尽尽人事。

    至于会有过什么结果,这个我目前也是说不好的。

    职责所在,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