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臻情 » 第二十章初见刘一菲

第二十章初见刘一菲

    本来要等到五月初九日,才是贾蓉和秦可卿的正日子。

    只是,贾敬的夫人甄氏久病在床,奄奄一息,眼看着可能撑不到那天了。

    是以,贾敬亲自上门拜访,和秦家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把日子,提前到二月十六日。

    这样一来,甄老太太就能亲眼,看到自个乖孙成亲,喝一杯孙媳妇茶,也算了了一桩心事,走得安心些。

    当然,这其中未必没有冲喜的意思。

    怕秦业忌讳这个,宁国府开出了丰厚的补偿条件,秦业一听,喜的无可无不可,也不管秦可卿及笄未久,当即就同意了。

    秦臻骑行在花轿左边,一直送到宁国府,和秦业、秦钟父子,又被请到宁庆堂次席上坐,他都是晕乎乎的,脸色惨白如纸。

    大周成康元年二月十六日,这天风和日丽,春风习习,艳阳高照,杨柳依依,乃是宁国府嫡长孙——贾蓉,成亲的大喜日子。

    宁国府四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流水席一直摆到了街尾,上门道贺的达官显贵更是络绎不绝,堵得宁荣街水泄不通。

    三拜礼成,才喝完孙媳妇茶,给了秦可卿改口红包,甄老太太就坐在椅子上,就含笑而逝了。

    冲喜不成,红事变白事。

    一时间,宁国府大厅的气氛,变得很是诡异,众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稳坐高堂上一袭紫色道袍的贾敬,站起身来,深深看了眼已经仙逝的甄老太太,轻轻帮她合上了双眼。

    旋即,贾敬侧眸又扫了眼跪在蒲团上,不知所措的秦可卿,叹了口气,苦笑道:

    “孩子,苦了你了。”

    宁国府的流水席依旧,只是厅堂里的红绸,很快被丫鬟婆子们换成了白绸,喜字换成了奠字,

    露台上的戏班子撤下,换上了和尚道士尼姑做法事。府门口的大红灯笼,换成了白灯笼,

    守卫宁国府的丈二高的石狮子,胸前的大红花也被取下,换上了大白花,

    一切看上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好像宁国府早就为这一天,排练了无数次似的。

    亲奶奶死了,作为宁国府长子嫡孙的贾蓉,怎么也得守孝三个月。

    这期间,他想洞房肯定是洞不成了,娶了个漂亮媳妇,却是能看不能吃,当真是难为死贾蓉了。

    褪下大红嫁衣,穿上雪白孝服的秦可卿,更显得娇俏可人,让人忍不住想上去咬一口,

    楚楚可怜地跪在灵堂,娇弱不堪,好似一阵清风就能将她吹走。

    秦臻叹了口气,默默地为甄老太太鞠了三个躬,上了一炷香,暗道:

    “您真是个好人啊!”

    侧眸看了眼跪在贾蓉身边的秦可卿,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转身去吃席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对秦臻来说,没有什么比吃席更重要了。

    旁若无人地大快朵颐吃完酒席,百无聊赖地剔了剔牙,秦臻站起身来,正准备回家去,

    哦,不对,是回城南军营。

    秦府可不是他的家,在那里,秦臻的日子过得,连仆人都不如。

    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还嫌弃他干的太少。

    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却嫌弃他吃的太多。

    秦府上上下下十余口人,嘴里虽喊着“臻大爷,可除了秦可卿,从来没有谁,真拿他当主子看待。

    自从秦可卿出嫁的那一刻,秦臻就没有“家”了。与其回秦府受气,和下人们挤在一起睡觉,吃不饱,穿不暖。

    倒不如趁着天色尚早,去城南军营里,好歹有个自己独立的小窝,吃得饱,穿得暖!

    “臻大爷,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