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见生情自然飘 » 除了改变还是改变

除了改变还是改变

    从田里回城的路上,一健突然从城里的孩子想到乡村的孩子。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乡下是否有书店,如果有又是什么样子呢?

    想到这里,他突然调转车头,向乡间奔去,弄得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一健又病了?

    来到乡镇最繁华的地方,还真找到了一个书店。门脸不大,门前干净整洁,外面摆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新到的书名。一健的车一停下,这门口就没什么地方了。

    走进书店,一健对着老板说要看新书。老板带着他往里走,飘在后面跟着。店里有几个小学生有的站着,有的蹲着,还有的席地而坐。书店老板对读者都非常友好,还给坐着的小朋友拿了个垫放在屁股底下坐着。

    一健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家开的书店:沙发座椅、宽带网络、咖啡简餐,每逢周末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举办,不仅是文化消费空间,还通过与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共阅读和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他也要改变这里,让农村的孩子和爱读书的人都在读书中享受生活。

    虽然现在是金秋时节,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在广袤大地徐徐展开。

    他想到了教育就像种地一样。“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好种多打粮”“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一句句朴素而直白的农谚,道出一粒小小的种子重大意义。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颗种子,如何将他们培养成良种,那么就要看教育者的做法。

    当良种与土地相遇,丰收的希望便开始孕育。当孩子与教育相遇,祖国的希望便开始萌发。为了让田畴沃野处处升腾起这份希望,无数育种工作者在田间挥汗如雨埋头苦干。为了让祖国的强盛,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需要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一健给老板留下了一张名片,希望能进行合作,将自己的理念和他的经营连接起来,打造乡镇文化阵地。

    飘明白了,一健是让城里的孩子能到土地中来锻炼成长,同样他也想让乡村的孩子能够到文化的天地中去更好地受到熏陶。

    一路往回走,一健讲起了自家民宿开办的起因:

    以前每逢秋天,家里长辈都会到乡村自家别墅,吃烤羊肉。每次去的时候一定选择秋风轻拂,风和日丽的好天,一大早就会有口外的羊肉商人将自他们在张家口以北的草原上养的羊处理好,分好类送过来。草原上草的品质好,羊的膻腥味儿小。经过漫长的夏天放养,到了秋天羊肥嫩、肉鲜美。

    到了晚上,灯火交相辉映,院子里弥漫着扑鼻的肉香、“嘶嘶啦啦”烤肉声、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最后上主食,是一笸箩村里早点铺卖的芝麻烧饼,搭配着喷香的小米粥,现磨的豆浆,那叫一个美。

    别墅上空里袅袅的轻烟,火红的炭火,烧烤的醇香,使我们一大家人秋季的晚餐,变成了忘情的乡村欢享图。

    “你说得我都饿了,那跟你关心乡村孩子有什么关系呢?”飘咽了咽口水问道。

    “城里人到乡下享受美味,乡下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家门口接受城里文化的熏陶呢?”一健一边说一边从后视镜看了看飘,“如果咱们教育也是城乡结合,那么孩子们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你的想法很好,我同意。但是你只看了一个书店,就让他变有太大意义吗?为什么不直接跟乡村小学联手呢?”飘进一步追问。

    “这,你就不懂了。书店是为了盈利,但是利用他们想盈利的心理,将文化活动融入其中,是不是从这里就发生改变了呢?孩子们就会爱上读书,青年人也会来,成年人包括老人都会爱上这里。”一健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不知不觉到了学校门口,一健下车了,他帮飘打开车门,扶她下来,笑着说:“本来,我想请你去吃饭。可是,咱俩这浑身上下都是土,怎么也得先换件衣服,洗个澡再去吧。”

    “我不去吃饭了,先回家洗澡换衣服,凑合吃点,好好休息了。明天见吧,我去学校拿完东西就走了。”飘此时感觉格外疲惫,她一瘸一拐地往学校里走去。

    一健赶紧锁好车,追着她走进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