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秦始皇点赞 » 第三十一章 秦王破阵舞

第三十一章 秦王破阵舞

    “在玄武门对话天可汗,《对话古今》的节目组,请收下本人的膝盖!”

    “天空飘来五个字,六六六六六!”

    “这操作,属实风骚,本宫先点个赞!”

    ......

    直播间里的互动再次开启了刷屏模式,而屏幕中,对话也得以继续。

    “呵,呵呵呵呵。”

    “吾之功过,群臣皆可当面直谏,又何惧一千五百年后的你来品评?”

    “尔且说说看!”

    “后世,如何评价吾之功过?”

    萧杀静穆的屏幕中,突然传来威严男子的轻声嗤笑。

    他这一辈子,已经被太多人当面陈说不足,再多一个也无不可。

    关星深吸口气。

    当面评说千古帝王,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却难免还是会有些紧张。

    “陛下自少年起事,名号济世民,举兵定海内,以王平天下,恩威加四海。”

    关星刚说完第一句,静候在侧的禁卫就要张口怒喝。

    却被太宗随手一摆直接挥退。

    关星当着太宗的面,直接呼出他的名讳,在这些禁卫眼中,属实该杀!

    因为禁卫和唐太宗的动作,关星稍稍停顿了一丝,很快他也明白了自己干了什么,便冲着太宗李二拱了拱手,以示自己的不敬并不是故意。

    “后世大明洪武皇帝曾叹曰: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惟唐太宗皇帝!”

    “以传承三代算,后世历朝历代,治世之功莫盛于唐,而唐存于世,又莫若贞观之盛!”

    “陛下三德,谓之谦虚纳谏,知人善任,恭俭爱民。”

    “与陛下和陛下治下的大唐相比。”

    “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能过者;后世制度之美,莫有能加;后世人才之盛,莫有能及!”

    “凡帝王者,统统拜服于陛下之宏图伟略,自言能军出于陛下之右者,亘古无一!”

    “后世华夏帝王,无不敬仰陛下。”

    “陛下当为先秦始皇之后,又一千古一帝!”

    关星越夸越起劲,唐太宗李二却是越听越摇头。

    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大殿之上臣子们出言直怼,面对这么毫无节操的猛夸,太宗更是毫无压力。

    “什么亘古无一,什么千古一帝,呵呵,对吾来说,皆是虚妄。”

    太宗挥手斥退成群的禁卫,径自向前跨步,来到了楼观边缘。

    俯视玄武门外的两千四马军。

    军阵两端,早有百架大鼓摆好阵势,鼓手昂首肃立,眺望楼观。其后还有声乐琴师,各个侍立两旁。

    “古圣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于吾来讲,亦是如此!不足挂齿。”

    关星在太宗之后,也来到了楼观边缘,向着下方的马军阵列俯瞰。

    镜头随之而动。

    只见两千四马军,分作十二支,每支皆是两百骑,甲胄披身,铁戟在握,跨坐高头大马,当先一人手中执纛,静静肃立。

    太宗手臂轻抬。

    “后世,可有吾之军舞传承?”

    关星闻言就是一愣。

    太宗李二指着这些马军,这个时候说的军舞,关星自然清楚是指什么。

    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正在和李二讨论后世对他的评价,他反而跟自己说起了军舞。

    可也正是李二突然说起了这个,关星的脸上不由得一阵火辣。

    “后辈惭愧,秦王破阵舞的大名如雷贯耳,却偏偏在华夏境内,现今只见于史料典籍,反倒是番邦之中还有曲谱传承。”关星惭愧的答道。

    太宗的身躯明显一僵。

    龙目一滞,不可思议的看向关星。

    “你说,吾之军舞,华夏之中不复流传?却在番邦传承?”

    他曾是那么的自傲。

    就因为这军舞——秦王破阵舞。

    秦王破阵舞,乃是武德三年,李二率部大破刘武周所部,解了大唐危难,河东士庶载歌载舞于道旁庆贺,军中兵将便利用军中旧曲填了新词,用来欢庆胜利,后来统统被叫做了“秦王破阵”的曲子。

    再后来。

    贞观初时,太宗李二命魏征、吕才等重新收集编撰,制订了《秦王破阵乐》。

    一直到了贞观七年,李二感怀这一战的胜利对大唐日后的影响深远,便亲自制订《破阵舞图》,与之前的《秦王破阵乐》结合,如此便成就了记载于典籍之中的《秦王破阵舞》。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的骄傲,居然已经不传于华夏了!

    这一刻,太宗的脸上,有失望溢出眼眶。

    关星亲眼目睹,心下越加的懊悔和惭愧。

    他制作这个节目,面对上古先贤,别的倒是不怕的,可最怕的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当上古先贤问及自己在华夏历史中,留下的某一件,他自己引以为傲的事迹时,关星突然告诉他,这件事已经只留存在史料记载,而华夏大地上却已经早无流传的时候...

    自己面对的上古先贤,该是何等的难过?

    因为那,或许便是他们曾经为之奋斗了的一生!

    哪怕经过后人不懈努力,从番邦的遗存曲谱中解译,结合华夏留存不多的唐代凯乐组合成曲,重新命名为《秦王破阵乐》,却终归此乐非彼乐,已然不是原本的华夏传承了。

    关星的嘴唇发干。

    面对眼前并不如何高大的太宗李二,关星觉得自己应当说些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却仅仅变成了一个字。

    “是。”

    他实在无从辩驳。

    大唐盛极而衰,等朝代更迭,前朝用来歌功颂德的舞曲,华夏境内自然便不复流传,反倒是在番邦仍有遗存。

    这一点,也算是人之常情。

    ......

    与此时沉浸在惭愧和自责中的关星一样。

    正在观看《对话古今》直播的观众们,听到太宗所问,无不是心里一酸,莫名的感到有些伤怀和屈辱。

    “我华夏庆功之舞曲,却只是记载于华夏典籍,原始曲谱反而流传于番邦,这是华夏的耻辱。”

    “或许,又是曾经的血泪史,遗留下来这样的污点。”

    “身为一名曾经的战士,看到这里我心里犹如刀割,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太宗的问题,便借用先贤的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吧!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