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净霄正传 » 第二章 天师印

第二章 天师印

    等到石台停稳之后,赵雨禾才从石台上慢慢走了下来。

    打量了一下四周后,才发现,这里居然别有洞天,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封闭的石室,石室顶部是一颗光滑流转的夜明珠,把房间照耀的亮如白昼一般。

    赵雨禾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忽然他瞳孔猛的收缩,只见目光所至,室内的石床上面,竟然赤足盘坐着一位身穿淡紫色古朴长袍的年轻道人。

    道人大概三十岁的模样,却是满头白发束冠,发丝上插着一枚木制发簪。

    赵雨禾急忙行礼说道:“晚辈赵雨禾,无意到此,倘若冒犯前辈,还望前辈见谅”

    说罢看向紫袍道人深深作揖,片刻后,抬起头看着道人,见他没有一丝反应。

    于是便壮着胆子,慢慢走上前去,然后仔细观察起来,只见眼前的道人,紫袍白发,器宇轩昂,面色苍白却仍有血色,而且周身环绕一层淡淡的流光。

    看着道人散发出的超凡之气,赵雨禾觉得他像极了师傅口中,道教典籍中记载的那些返老还童的得道高人形象。

    看着一动不动的紫袍道人,他慢慢伸出手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向道士鼻息,嘴里还念念有词着:“无意冒犯,还请前辈,多多见谅一下,晚辈只是想看看前辈是人是鬼,是死是活而已”。

    然后经过一番查看后,赵雨禾发现紫袍人已经没有了呼吸,然后他才收回了手指。

    过了一会,他不信邪地,再次伸出手,这次他试了一下道人脖颈处的脉搏,然后连忙缩回了手。

    因为他发现,道士虽然没有呼吸,但是他的脉搏居然跳动了一下,只不过再次摸过去的时候,居然消失了,他以为可能的自己刚刚太紧张了,所以产生了错觉。

    这时候,他瞪大双眼看向道人的脖颈处,想要看出点什么,结果却发现道士红润的皮肤下居然透着一丝乌青,好像是身中剧毒一样。

    于是赵雨禾愣在原地,在脑海中思考着,这道士究竟是死是活的时候。

    道人周身的流光居然开始诡异的转动起来,不一会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

    此时赵雨禾也得出了结论,道人应该是早就已经坐化了,只是可能的得道之人,所以才能肉身不腐,就像活着一样。

    毕竟这道人能够以人力开拓出这么大的洞府,想必武功早就已出神入化了吧。

    就在赵雨禾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盘坐在石床上的紫袍道人猛然睁开双目。

    然后没有理会独自发呆的赵雨禾,慢慢闭上双目,开始自行运功。

    这时候赵雨禾忽然感觉到洞内气息突变,一股寒风扑面而来,只见紫袍道人原先雪白的发丝,此时居然已经开始变得花白起来。

    见此情形,赵雨禾吓得连忙后退数步,瞳孔放大,死死盯着还在运功的紫袍道人。

    片刻后,紫袍道人原本雪白的头发,已经变得乌黑,只是原本红润的面庞变得略显苍白,这时紫袍道人睁开双目慢慢看向赵雨禾。

    赵雨禾大吃一惊,对着紫袍道人说道:“前辈究竟是人是鬼啊,晚辈真的是无意之间来到此地的,前辈,你可别介意,晚辈这就离开。”

    紫袍道人笑而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赵雨禾,赵雨禾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出路,之前进来的平台根本没有办法在升上去。

    眼见无法离开,他再次来到紫袍道士跟前,这时候紫袍道士看向他,慢慢悠悠地说道:“你是为了天师印而来的吧,只可惜已经被人取走了。”

    赵雨禾想起爷爷带走的漆木盒子,难道里面装的那枚印章叫天师印?

    于是他看向道人,开口问道:“前辈,你说的天师印是那个紫色的檀木盒子吗?”

    紫袍道人只是诧异地看了一眼赵雨禾,然后开口说道:“没错,你见过天师印了?,那个檀木盒子里,装着的就是一枚天师印,但是我已经感应不到它的存在了,他应该被人取走了”。

    “不过既然你知道,看来你应该认识取走天师印的人了”?

    赵雨禾回道:“取走天师印的正是家师,只不过他已经离开了,等他回来,我一定让师傅归还给您。”

    说到这里,赵雨禾不然失落起来,:“只不过师傅和我约定好,让我在这等他,可是,都过了那么久了,他还是一直没有回来。”

    听完赵雨禾的话,年轻道士开口说,“无妨,天师印分为两枚,你师傅取走的的那是一枚阴印,而你用来打开密室的这一枚则是阳印”。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天师印的传说?”

    “我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听说过,师傅也没有告诉过我。”赵雨禾回答道。

    “阴印乃是一部功法,而阳印则的一把钥匙,当初贫道,不慎遭人暗算,深中尸毒,尸毒会一直腐败修士气海,根本无法根治,无奈之下,一路逃亡,而机缘巧合,居然逃到了这里。”

    “结果没想到,天不亡我,贫道通过望气术,发现这里是一处龙脉所在,而为了压住体内毒素,暂缓发作,于是就在此地打造了一座洞府,布置了一处阵法,利用这里的龙气,压制体内毒素。”

    “而天师印,就是我用来引来龙气的阵眼所在,印玺在上面吸收龙气,然后把龙气转化为灵气,源源不断的通过阵法输送下来,而我则是利用龟息之术,进入了假死状态,所以才活了这么久。”

    “而阴阳两印,既不能分开,也不能靠近,现在其中一枚被带走了,阵法也就失效了,我刚刚把凝聚地所有灵气全部吸收过来,才暂时压制住体内的尸毒,不过此刻也已经是回光反照了。”

    赵雨禾听完道士的话后,一脸复杂之色,片刻愧疚的说道:“这么说师傅把印玺取走,其实是断送了前辈的生路。”?

    赵雨禾说道:“前辈我从小是孤儿,是被师傅捡来养大的,没有师傅就没有我,师傅犯的错,就由我来替他偿还吧。”

    紫袍道人只是轻轻一笑,然后摆了摆手,之后说道:“你倒是有情有义,不过这都是天意如此,本来我在此就已经是苟延残喘,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一直没能死去,就是因为心中有所执念,为了找个接班人罢了,如此也好,正好了却这段因果。

    说着紫袍道人,给了赵雨禾一个拓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关于天师印的传闻。

    相传天师印是大秦国师徐福受秦帝之托驾船带着五百童男童女飘洋过海为武帝访仙偶然路过一处岛屿,毫无征兆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海上起了巨大的风浪。

    风浪中,游过一条庞然大物,居然和书中记载的蛟龙如出一辙,不禁大惊失色,只见这蛟龙出水,腾空而起,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吞噬船上的童男童女。

    就在这时,远方岛屿上,一位白衣仙人踏浪而来,以指为笔,在海面上画出一道符篆,画好符咒后大喝一声:“起”,这时海水忽然幻化为成千上万柄符剑。

    只见白衣仙人再喝一声:“赦”。

    海水化成的长剑向着蛟龙飞去,顷刻间蛟龙便幻化为一滩血水。

    徐福连忙向仙人表达感激之情,仙人得知徐福来意之后,邀请徐福到岛上做客。

    交谈后徐福得知,仙人自称徐玄策,是太上玉清宫的当代掌门人。

    这座岛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临行徐福选出五十根骨奇佳的童男童女留在岛上,拜在那位仙人。

    徐玄策从岛上摄来一座大山,倒悬之后形成一枚古朴印章,赠给徐福,然后说道:“既然人皇想要长生,不如将此宝带回去,由人皇自行定夺。”

    而印章便是太上玉清宫的传承之物道玄印,于是徐福带着其余童男童女,立刻动身返回大秦。

    而徐福为了防止走漏风声,途中路过一座名为扶桑的岛屿时,便将船上余下的所有童男童女全部遗弃在岛上,并为岛上居民留下了大秦先进的技艺。

    重新回到大秦后,武帝得知事情缘由后,立刻开始参悟长生之术,荒废政事。

    长久以此,百姓怨声载道,梦中,武帝梦见一仙人御剑而来,自称自己叫徐玄策,是扶龙之士。

    并告诉他,长生并非一定是肉体长生,也可名垂千古,武帝本就是真武大帝在人间的化身,自然早已长生。

    此后仙人,凝结国运,再次成印,并告诉他一句真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梦醒后,武帝看着手中多出来的印玺,恍然大悟,从此了却心结,将两枚印玺连夜送入皇陵,镇守帝国气运。

    此外,他按照梦中仙人模样,铸造了神像,尊为天师,供奉了起来。

    此后,他命令工匠打造了一枚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此勉励自己,精心治理国家,从此统一天下,被尊为千古圣君。

    多年之后,弥留之际,病榻上的武帝看着年迈的徐福说道:“朕要走了,要回到天国去了,徐爱卿你再帮朕去看一眼仙师吧。”

    只是当徐福再次去往那里的时候,海面忽然泛起迷雾,船只迷失了方向,不慎撞上海中礁石。

    等到浓雾散去,眼前忽然出现一座岛屿,竟是当初遗弃童男童女的扶桑岛。

    众人登上岛屿,徐福发现当初留在仙岛上大五十童男童女也在岸上,于是询问仙师的去向,而岛上众人,十分诧异,纷纷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蓬莱仙岛。

    徐福不仅感叹,时过境迁,原来不过的南柯一梦,没能完成武帝遗名的徐福,不久之后,郁郁而终。

    而蓬莱仙岛的秘密,则被他刻在石碑上面放在一只老鳌背上,希翼老鳌能将石碑带回大秦。

    直到大明朝国使郑和无意之间遇到这次老鳌,将石碑带回了大明朝,从此这个秘密才得以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