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生千岁时代 » 第十二章、探险海底

第十二章、探险海底

    潜水在桃花岛号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和广大居民所喜爱的一项运动。

    李德道说“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近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潜水运动有风靡全球的趋势。据说适当潜水能够提高并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对人体的均衡压力有助于血液循环,水下长时间的吸氧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并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在有些地方潜水运动甚至被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辅助手段。但因为潜水的费用较高,一般人承受不了。这里就不一样了,都是免费的。你们来一趟不容易,也体会一下吧!

    不过,我们也不要光想着潜水的好处,还要注意防止潜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一般习惯于在1个大气压(101.33千帕)情况下生活和工作。潜入水下,或在地下水位以下沉箱作业或深层隧道处工作,人处在高压空气环境中。健康人一般能耐受304~405千帕,相当于水下30~40米左右深度,超过此限度的加压过程中,由于外耳道受到压力,可使鼓膜内陷,耳朵有明显的充塞感,耳鸣、头晕等。加压过快,可使鼓膜破裂。在大气压增大时,氧分压增加,可使心跳节律变慢,血流减缓;氮气可溶解在体内组织和血液中。大于7个大气压时,溶解在血中的氮气会发生麻醉作用,使意识模糊,直至死亡。

    在高气压的环境中,肌体各组织逐渐被氮饱和,一般在高压下工作5—6小时后,人体就被氮饱和,当人体重新回到标准大气压时,体内过剩的氮便随呼气排出,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如果从高压环境突然回到标准气压环境,则脂肪中蓄积的氮就可能有一部分停留在肌体内,并膨胀形成小的气泡,阻滞血液和组织,易形成气栓而引发病症,严重者会危及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谨慎,防止大意失荆州!”

    刘明珠是阿香的教练和保护者,她们穿戴和佩挂的有面罩、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应急气瓶、潜水衣、腰铅、靴和脚蹼等全部轻装式装具就开始下潜。

    李德道要请两名教练,我和大成执意不让请,我们用浮潜,就是在能屏息的时间里潜泳,直到无法再憋气时浮出水面。浮潜仅利用浮潜三宝--面镜、呼吸管、脚蹼就可以进行。从小我和大成就下潜捉鱼摸虾,连面镜、呼吸管、脚蹼都没有就可以进行自由潜水,凭感觉就行,还要什么教练。‘自由潜水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体验,没有重力,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是一次进入灵魂的跳远。’

    我和大成亲自体验确认健康人一般能耐受304~405千帕,相当于水下30~40米左右深度是否准确。超过此限度的加压过程中,我们都没有体会到由于外耳道受到压力,使鼓膜内陷,耳朵有明显的充塞感,耳鸣、头晕等的感觉,也就是没有达到我们能够承受的极限。

    李德道示意我和大成不要再往下潜了,防止加压过快,导致鼓膜破裂。

    浮出水面后李德道告诉我们“没感觉可能是你们身体特别好,但也不要一次性挑战7个大气压,防止溶解在血中的氮气会发生麻醉作用,意识出现模糊会有生命危险的。

    每下潜10米大约会增加1个大气压。这时身体内产生的气泡会对潜水员造成严重影响,其身体的各器官,如肺、消化系统以及听觉系统都会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受到挤压。有些伤害是不可挽回的,如果达到极限,心脏必须收缩至一个李子的大小,血液不再在肢体内循环,以便集中在胸腔,避免肺部衰竭。与此同时,心跳可能降至每分钟10次左右,尽管目前潜水员自由下潜的极限200米,你们的身体情况有可能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极限,但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这里接近极限的两个人是经过近十年训练,不是一日之功。咱们可以多了解他们的信息。”

    大成说“我们人还是不行,无法与海洋哺乳动物相比,比如说鲸鱼是哺乳动物,但可以潜到比较深的水下。小型齿鲸的下潜深度在100-300米之间;长须鲸可以下潜到300-500米深处的地方;抹香鲸的下潜深度则会更深,可以下潜到水面之下千米的地方?”

    李德道说“最优秀潜水员可以在水下屏息长达7分钟,抹香鲸在一次呼吸过后,可以长达两个小时不再呼吸,这也是它们可以潜入较深处的主要原因。海洋哺乳动物可以把氧气储存在血液中。抹香鲸体内的肌红蛋白是人类的10倍,因为三级结构肌红蛋白是抹香鲸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抹香鲸热衷于大型乌贼、章鱼、鱼类等的食物不是它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要保证体内的肌红蛋白三级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

    抹香鲸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都富含虾青素,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的鱼类等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与大王乌贼拼得你死我活,其动因就是互相争夺对方的虾青素资源,以利于自己能够在深海中长期生存下去。所以抹香鲸的肉呈暗红色的原因不仅仅是富含肌红蛋白,而是同时也富含虾青素。

    鲸鱼能够承受深水的水压是进化的结果,它们的身体构造使得它们可以承受深水的水压。鲸鱼的肋骨、胸骨、脊椎骨的连接处是非常松弛的,它们的胸部比较柔软。在它们往水深处游时,由于水的压力,它们的胸部会收缩,肺也会收缩。在达到一定的深度之后,肺就会完全收缩,不会再有气体交换。此时,它们肺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其气管和支气管之中。

    鲸鱼其祖先和演化史一度存有争议,但随着相关研究不断进展,现已基本证实鲸类由5000万年前的陆生偶蹄目入水后演化而成。DNA测序显示鲸类与河马互为姐妹群,二者构成的分支又与反刍亚目互为姐妹群。

    为适应水下环境,鲸类的前肢进化为鳍,后肢退化,并生出水平的尾鳍。鼻孔移生至头顶,须每隔一段时间将鼻孔露出水面置换氧气。

    为适应深海环境,深海鱼的生理机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深海鱼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环境的巨大水压作用,鱼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深海鱼也不会被压扁的原因。另外,深海鱼类的眼睛也变得非常奇特。我们常见的金鱼,不仅颜色非常鲜艳,两只眼睛特别大,而且好玩。和金鱼比较,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其眼睛结构要比金鱼眼丰富多了。一般鱼的眼睛,多生长在头的两侧,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眼睛却长在头部的背部。从正面看两只大眼框,简直就像是竖起来的两只电灯泡。而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又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头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鱼眼能上下左右活动,其眼球的组织结构和一架望远镜差不多,而且还能自如地调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结构,几乎是深海鱼的一个共同生理特征。

    人类在适应深海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没有进化,因此可以下潜的极限也就是200米左右。为了能够下潜到这个深度需要呼吸与水中压力相仿的压缩空气。最糟糕的情况是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人体吸入越来越多的氮气,如果氮气在各组织内扩散超出了标准则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释放多余气体,这就是所谓的‘减压’过程,否则就会出现‘减压病’,体内各组织会产生气泡,使关节疼痛、耳鸣、肺部和大脑受损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为了能改善人类在水下的条件,除发明潜水艇外,科学家们还研究新型的混合气体以便帮助潜水员能下潜得更深。氦氧混合气可用于水下30米至250米的深度,有助于缩减减压的时间。但这种混合气体的不利之处在于会让身体失去热量。因此,科学家们又研究出了由氧气、氦气和氮气组成的三气混合体,能够在水下450米的深度使用。但是,如果真想延长下潜时间,最好的办法是采取饱和潜水的办法,也就是说数日乃至数周的时间内呼吸混合气体,习惯水下的环境。通过这种办法,各组织内的氮气达到饱和状态,潜水者就可以在水下逗留无限长的时间。但是,减压也需要数日的时间。人类要想像鲸鱼一样在水下自由活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时阿香浮出水面,脱下潜水装备后还激动不已,喜形于色地跟我们说“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潜水,我走进了水中这个童话般的世界,惊喜不已的浪漫,感觉到潜水的新奇,当徐徐潜入清凉明澈的水中,阳光被水折射成无数个星星,在眼前不断地闪烁、耀动。当五彩的鱼儿,亲昵的依偎在身边,欣喜地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一个美妙的新奇世界,尽情欣赏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海底生物;当成串的气泡,欢快地漂过耳际,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正轻松地扇动脚蹼,自如地悬浮于水中,体味水中世界的奇妙、浪漫、自在、开心。水中的奇异世界给人的精神带来的巨大享受。我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两、三万,甚至十几万地去好的自然海域潜水。”

    刘明珠说“潜水也上瘾,我原来恐惧水,是李德道硬拉我下水的,现在是欲罢不能了!

    潜水给人的好处一是曼妙的感受。人们所向往的休闲潜水是在一种类似失重的状态下,进人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让人彻底放松身心,让一切都随意而自然,在静谧的海底无言地观赏各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珊瑚和鱼类。用手势和眼神与同伴交流。这种感受是不可能在陆地上获得的,也是没有真正潜入海底的人无法体得到的。二是锻炼体魄。潜水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主要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游泳技能,锻炼体魄,甚至有减肥的功效。三是能获得知识。除了能够掌握许多有关潜水的物理、生理和医学知识及海洋生物知识之外,还能学到急救、溺水抢救等知识。四是健身、美容。由于潜水呼吸是经过压缩的空气,氧分子通过血液的流动能更好地渗透到皮肤中,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肌肤的效果。由于人在水里消耗的热能比陆地上大,所以潜水运动也成为减肥健身的好办法。五是磨炼意志。潜水可以磨炼意志,锻炼人的心理素质,让人学会如何面对陌生环境,增强处理危机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六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大同意识。潜水员和潜水教练无论水平有多高,都必须严格遵守潜伴制度,不能单独潜水,潜伴之间必须相互照顾和帮助。”

    聆听完刘明珠精彩潜水心得,我、大成、阿香、李德道热烈鼓掌说讲得好!

    李德道说“祝贺老婆第一次当教练就表现得非常成功!你也跟我们一起挑战地球上最难到达的最低点——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吧!”

    刘明珠说“我不是冒险家,胆小不敢去。特别是看到网上说有的冒险家还在这片无尽深渊的深处听到了恍如来自地狱的低沉呜咽,这里是一片荒芜的海底沙漠,怎么会有生物不间断的发出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说整个马里亚纳海沟像一个巨大的深渊巨口,源源不断地吞噬着海水,那些恍如地狱传来的恶魔语言就是海水被不断吞噬发出的声音。这些海水每年被吞噬的总量高达3千万亿吨,而马里亚纳海沟就这样吞噬了数千万年,但这千万年间不仅对海平面毫无影响,甚至近些年还有海平面上涨的趋势。被吞噬的海水究竟去了哪里?

    海平面为什么不降反增?

    有的人还说马里亚纳海沟通往地心?

    至今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合理的答案,马里亚纳海沟很恐怖!

    我真的很害怕!”

    阿香说“是的,网上有的还说马里亚纳海沟吞噬海水的情况与上古古籍《山海经》里《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又名‘归墟’非常相像,传说这条沟壑是天地所有河流的尽头,江河湖海都会源源不断的流向这里,但这里永远都填不满。

    《庄子》里面记载说东海的边上有一个巨大沟壑,世界上所有的水注入其中都填不满,不停使用里面的水,也不会枯竭。

    还有许多上古古书都记载着归墟的身影,其位于东海、渤海以东。我们再来看看马里亚纳海沟的位置,是不是恰巧就在渤海以东呢?

    如果马里亚纳海沟真的就是归墟,那么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些说法本身是那样的神秘,它驱动着我们的好奇心,激发着我们的探索欲望,我们要一如既往做不畏艰辛、敢于冒险、乐于奉献的探索者。希望在破解未知马里亚纳海沟奥秘的道路上,明珠姐与我们同路!”

    因为探访马里亚纳海沟很危险,原来计划只是我、大成和阿香去,后来李德道非要去,又怕老婆担心,索性动员老婆一起去。在阿香的说服下,刘明珠也一起和我们探秘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11°20′N,142°11.5′E,即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黄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岛、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据估计这条海沟已形成6000万年。海沟最深处的地方接近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这里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将不能露出水面。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探测深海却极其困难。海沟底部巨大水压,压力是海面的上千倍,对于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的感觉恰好与高山相反。深海中的高压对人体各生命器官都会造成威胁,好在我们有小天龙保障。

    我们一行5人乘坐小天龙,在马里亚纳海沟南侧海山珊瑚礁,偶遇令人惊叹的水下景观。这里拥有各种珊瑚和众多的海洋生物,约五六百种鱼类,二三百种珊瑚,还有玳瑁和绿海龟等五彩斑斓的珊瑚‘海底花园’。在这片贫瘠的海域海底捞针巧遇海底花园’,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不过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久留,欣赏拍照几十分钟后就直奔主题,用大约2小时时间成功下潜至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渊底部10929米深处。海沟底部是永恒黑暗,温度只有几摄氏度,水压相当于大约1100个大气压。虽然‘小天龙在设计上具有承受巨大水压的能力,但毕竟是它第一次下潜到最深处,对我们心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到了沟底鸦雀无声。为了调节气氛,我说“我们曾经说过,愿意‘龙’还活着,不远万里来太平洋深处会它,很遗憾,它不给我们面子,不出来接待我们,这漆黑的马里亚纳海沟里它随机栖息在哪,我们也没有办法找到它,也没法当面问问它‘小天龙’仿的合不合格啊!

    大成说“我替‘龙’回答,‘小天龙’不仅仅是仿的合格,而是仿的非常优秀”。

    阿香说“小天龙就是我心目中的‘龙’。”

    李德道说“有‘小天龙’保驾护航,我老婆以后就放心了!”

    刘明珠说“老李真能贫嘴!”

    我说“有的理论认为深海海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剧烈凹陷。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储存着大量碳,这意味着海沟在调节地球环境方面的作用很重要。马里亚纳海沟就像是个沉淀物收集器,被海沟里细菌转化的碳的量比6000米深的海底平原上的碳含量高,说明深海海沟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更强大。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等都是人类感兴趣的问题。以后‘小天龙’在保障科研人员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秘密一定能大显身手!”

    我们在洋底探险3小时有余,收集生物和地质样本、拍摄图片和视频。我们是人类头一次收集了塑料垃圾及比目鱼和小红虾等,给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标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