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生千岁时代 » 第十八章、寻根非洲

第十八章、寻根非洲

    我们难舍难分地告别了艾孜买提和嫂子古丽夏,来到位于地中海南岸明珠城市阿尔及尔接我的同学哈桑·布哈里法,哈桑·布哈里法在陈设华丽和装饰美观的餐厅接待我们,我们边用餐边欣赏阿尔及尔地区流行最广泛的婚礼舞。该舞只有一个基本的步法,但队形复杂多变,加上人们不断发出“哟……”的喊叫声,气氛热烈并具有特殊的情调。

    哈桑·布哈里法领我们游览了阿尔及尔。阿尔及尔有新市区和老市区之别。新市区沿海边排布,并顺山坡向上发展,街道与海岸平行,多欧式建筑和街头公园。老市区位于山上,是公元10世纪建立的古城,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民族特色,古趣盎然。市中心有以民族英雄埃米尔·阿卜杜勒·卡德尔命名的广场;奥拉西旅馆和具有摩尔人建筑风格的大邮局是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建筑;西郊的“松树俱乐部”是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厅、通讯设备、服务设施都是第一流的;南郊的奥林匹克体育城是非洲最现代化的体育场之一;“非洲圣母院”为罗马式建筑。市区以东的埃勒·杰姆斗兽场是著名的罗马古迹。市内还有1879年创办的阿尔及尔大学、巴尔多史前人类博物馆、穆斯林艺术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和动物园、植物园等。市内教堂和清真寺极多。位于东北部的卡斯巴区是阿尔及尔最具魅力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几十万穆斯林,白色的阿拉伯长袍是最时髦的服装。这里到处都是用稍加雕琢的石头砌成的低矮石楼,密密麻麻沿山而上。古香古色的城堡遗址、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高高耸立在石屋之上,格外引人注目。几百条石子小路狭长曲折,多为台阶式,汽车无法通行。街道两例店铺相连,按老传统进行贸易。出售富有民族色彩的地毯、毛毡、彩绸、茶具、铜盘、首饰等等,生意最兴旺的是小吃摊、饭馆、咖啡店。这一带的阿尔巴吉大街是闻名的阿拉伯市场。清晨和傍晚,高耸入云的宣礼塔里传出的祈祷声在空中时隐时现,为卡斯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阿尔及尔气候宜人,满城遍栽花木果树,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哈桑·布哈里法领我们游览了阿尔及尔后,就领我们向撒哈拉沙漠进发。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

    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

    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在称为前寒武纪(6亿年前)和奥陶纪(约4.5亿年前)末的两个地质时期之后,冰河时期出现。撒哈拉沙漠见证了冰河时期。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里仍可以看见奥陶纪冰河时期的遗迹——广大地区的石头上有被磨损的痕迹,那是冰块经过时留下的。

    哈桑·布哈里引领我们来到撒哈拉沙漠深处聆听鸣唱沙丘。撒哈拉沙漠流动起来,会发出“怒吼”。无数沙粒流动发出的嗡嗡声,回荡在方圆数公里的空旷沙漠中,真是难得一听的天籁之音!

    在耐热训练中,我们邂逅了约1cm长的银蚁,哈桑·布哈里介绍说,它们能在表面温度高达70°C沙漠环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热的昆虫之一。一般很少有陆生动物可以在温度超过50°C的环境下长期生存,但他们却是例外,能够在表面温度超过70℃的撒哈拉大沙漠中生存,该属的物种通常在形态和生理上能够适应干燥和炎热的环境。

    撒哈拉银蚁会在中午阳光最强烈时在撒哈拉沙漠里觅食,沙漠表面温度高达70摄氏度,它们必须保证大多数时间自身体温低于热能极限,也就是53.6摄氏度。在它们大范围的觅食旅途中,蚂蚁会寻找昆虫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尸体,后者无法忍受沙漠恶劣的热能环境。在一天中最炙热的时刻活动使得这些蚂蚁可以躲避捕食性沙漠蜥蜴。研究人员一直都很好奇这些小型昆虫是如何在这一极端炙热和压力的环境里存活下来。不仅耐热,其爬行速度也相当快。如果将银蚁换算成人类的体型,它们可以达到每小时280英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时450公里。

    大成自嘲地说,“我这个南拳冠军真是徒有虚名,还不如一个蚂蚁!”阿香说,“银蚁自己能够长出太空服,启发我们人类应该从内在求突破来适应自然!”

    哈桑·布哈里说,“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撒哈拉这里的复活草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100多年,在没有水时,它就萎缩弯曲成一堆像干柴一样的球,随风滚动;遇到水源,它就迅速生根,经过雨水的滋润,几个小时内迅速长出幼苗,再经过几个星期,就长成了一株复活草;周围的水源干涸后,它又缩成一堆球型的“干柴”,随风到处漂泊,等待再次遇到水源。下次生根发芽要等到什么时候?在常年干旱的沙漠里,谁也说不准。或许下次生根是明天,又或许,是一个世纪以后。

    复活草告诉我们,人类在生活中,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要想一想沙漠中的复活草吧,坚持,忍耐,心中希望不灭,并为机会的到来而随时做好准备,还怕没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