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刘陈鹏诗集 » 我来说金庸:襄阳城破--一个金庸都不愿提及的往事

我来说金庸:襄阳城破--一个金庸都不愿提及的往事

    襄阳城破,金庸借灭绝的口简单的说了下,黄女侠在铸刀铸剑之前,和郭大侠两人穷一月心力,缮写了兵法和武功的精要,分别藏在刀剑之中。屠龙刀中藏的乃是兵法,此刀名为‘屠龙’,意为日后有人得到刀中兵书,当可驱除鞑子,杀了鞑子皇帝。倚天剑中藏的则是武学秘笈,其中最为宝贵的,乃是一部‘九阴真经’,一部‘降龙十八掌掌法精义’,盼望后人习得剑中武功,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周芷若睁着眼睛,愈听愈奇,只听师父又道:“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当然,郭祖师曾得父母传授武功,郭公破虏也得传授兵法。但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这件往事,金庸大侠也不愿意细写,受广大书友的要求,今日简单说下襄阳城破的前前后后。

    新五绝之后的十年,时间是南宋理宗绍定年间,大宋被蒙古攻得摇摇欲坠。眼看着大宋就要崩溃,可就像礁石被大浪拍打般虽动摇而不倒,而其关键在于襄阳城的守势。襄阳就是大宋的门户,要攻倒大宋就必须先攻倒襄阳城。

    襄阳城对蒙古胡来说,本来是简简单单就能拿下的事,可是有新五绝北侠的郭靖坐镇,黄蓉和丐帮的共同守护下。愣是叫蒙古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与蒙哥大汗都折在了这里。

    自从华山论剑后,本来郭靖黄蓉是居住在桃花岛的,可一来是为了寻找黄药师,二来是郭靖思想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果在这时候闲在桃花岛的话是不应该的,所以夫妇二人决定出来寻黄药师后就坐镇襄阳城,为大宋尽一份力。

    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夫妇二人自从寻到黄药师后就做一直守在襄阳城,而他们的女儿郭芙和黄药师居住在桃花岛,偶尔由黄药师带郭芙来看看夫妇二人,而郭靖新收的两个徒弟大武小武以及他们的爹武三通则和他们守在襄阳城,方便郭靖的教导徒弟。

    这一次蒙古又来进犯,郭靖与众江湖豪杰冲在最前面,第一仗,便把蒙古兵打得片甲不留。

    襄阳城的守城官吕文德为谢江湖武林豪杰而设宴款待,一直到很晚才各自散去。郭府书房,郭靖:“唉……”

    “怎么了靖哥哥,蒙古兵退了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啊,你怎么还在叹气呀”黄蓉温柔说。

    郭靖说道:“蓉儿,可蒙古兵是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

    黄蓉说:“靖哥哥,是这样说,不过到时候说不定咱们就有办法了呢,而且还有这么多的武林豪杰帮忙咱们呀”

    郭靖说“嗯,咱们襄阳城是不会这么容易攻破的”

    郭靖与黄蓉又商量了一阵守城的办法以及分析了现今形势。

    郭靖说“蓉儿,夜太晚了,回去休息吧。”

    黄蓉说“靖哥哥你也早点休息吧,别累坏了身子”

    郭靖说“嗯”

    武三通与修文、修武,也住在郭府中,郭靖素来深居简出,郭府的仆人也不多,而且还是朝廷派来服侍郭靖黄蓉郭靖推迟不过才接收的。

    第二天,大小武早早就送信去了。

    郭靖书房门吱的打开,黄蓉推门走了进来。夫妇俩又商讨关于排布士兵问题一阵子,到了午饭的时间。

    吃罢午饭,郭靖去了军营查看军队的训练情况,黄蓉也跟着郭靖去视察情况。

    黄蓉视察一阵,又和丈夫指点一会就回去了,郭靖也不想女儿家的多染指这些打打杀杀。

    郭靖训练了一会儿,便叫大小武指挥训练,他便去四处检查边防。

    蒙古兵第二波又来了,太阳落山,几抹昏暗的残阳笼罩着整座襄阳城,惨淡的阳光把这座雄伟的高城涂成一片死寂的暗灰色。

    郭靖、黄蓉就并肩站在城头,望着城下蒙古大军的重重帐幕,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二人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忧虑之意。

    正在此际,襄阳守将吕文德慌慌张张奔上城头,急道:“郭大侠!这次蒙古来势凶猛,不......不知郭大侠.......”

    郭靖一看,蒙古大军黑压压的一片,无边无际,心下大骇,郭靖道:“吕大人,蒙古大军想必是倾巢而出,看来对襄阳势在必得,国家存亡,在此一战,正是我辈男儿报效国家之际,成败不论,为了千千万万同胞的尊严而战,我辈即血洒疆场又有何憾!如若将城拱手相让,将来有何面目见千万被蒙古铁骑蹂躏惨死的同胞和为国牺牲的将士们于地下,到最后也能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吕文德本来是两个想法,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和郭靖商量开城投降,一听郭靖的言语,他甚感惭愧,低下了头。

    正在此时,只见城下蒙古大军已列好阵势,大汗忽必烈胯骑乌锥马,傲然立在大旗之下,朗声说道:“郭叔父,你瞧瞧今日之势,我蒙古百万雄师,要踏平这襄阳小小弹丸之地,实是易如反掌,叔父还是赶紧降了吧,识时务者为俊杰,须知天意难为,我蒙古入主中原乃天命也,叔父何苦逆天行事?”

    郭靖气运丹田,一声大喝:“住口!大宋国土,自有我宋人来管理,蒙古多次出兵,两国伤亡不计其数,谁才是罪魁祸首。”直如一声霹雳,声震九天,他已是七旬老人,虽然内功深厚,但大半生为这襄阳城操心,已是满头白发,但这一声大喝直震得城下百万蒙兵一齐变色,忽必烈身子一晃,险些从马背上摔落,幸亏他马旁一名万夫长伸臂一扶,这才坐稳,定了定神。

    郭靖续道:“蒙古大军攻城掠地,不知残杀了我大宋多少百姓,还说什么天命所归,郭靖誓与襄阳共存亡!”

    郭靖伸手拿过铁胎硬弓,弯弓搭箭,一箭便向忽必烈当胸射去,忽必烈身旁一条大汉忙举钢盾一挡,当的一声大响,长箭射在盾上,那条大汉是蒙古有名的勇士,两臂有千斤之力,但竟然身子向后飞了出去,哇的一声,鲜血狂喷,倒地毙命。

    忽必烈身后立刻涌出数十个盾牌手,分成三排,挡在忽必烈身前,忽必烈惊魂稍定。

    忽必烈喝道:“攻城!”他身后大军如风卷狂浪一般涌了上去,架云梯往上攻,城头上万箭齐发,蒙古兵被射死不少,但人人泯不畏死,毫不停滞,挺着皮盾踏着上面人的尸体往上猛攻。

    黄蓉和吕文德亲自督战,命将士们用滚木檑石往下猛砸,蒙古兵虽死伤不少,但攻势丝毫不减,反愈渐猛烈,饶是黄蓉智计无双,当此兵力悬殊的血战情景,竟是无计可施。

    蒙古攻势正酣,忽然襄阳城门大开,只见郭靖布衣布袍,胯骑汗血宝马,手挺丈八铁矛,率领数千丐帮弟子冲了出来,郭靖喝道:“兄弟们,当此国破家亡之际,正要我们放手厮杀,就算血洒疆场也不枉一世为人!”

    郭靖大喝一声,挺矛向忽必烈直冲过去,早有四名万夫长一齐催马迎上,郭靖大吼一声,一矛直戳入一人小腹,用力一挑,将那人直挥出数丈之外,身形一侧,避过一枪,一矛刺入使枪那人面门,直从后脑穿出,第三人正举刀砍来,郭靖右臂一压,已把矛上尸体甩到,砰的一声,撞个正着,那人大叫一声,狂喷鲜血,栽下马来。最后一人勇敢之极,见三名同伴相继毙命,竟毫不退缩,仍举刀攻来,郭靖一矛当头砸下,将他一颗头颅连盔击得粉碎。这四名万夫长都是蒙古国中身经百战的骁勇上将,哪知一个照面便被郭靖一举击毙,蒙古兵将无不心惊。

    郭靖挺矛直取忽必烈,他身后众丐帮弟子也一齐拥上,蒙古兵将如潮般攻上,将郭靖一干人围在当中,大杀起来。郭靖枪挑掌劈,顷刻间杀了百余人,但蒙古兵多将广,杀得一个又冲上十个,那数千丐帮好汉已是伤亡十之八九,余下的兀自死战。

    郭靖血贯瞳人,正自杀得兴起,偶一瞥间,却见蒙古兵已攻上了城墙,他心下又急又怒,大吼一声,一矛将一名千夫长刺于马下,拨马向回冲去,他长矛摆开,如猛龙入江,杀开一条血路,奔回城下,但听得身后嗖嗖连声,万箭齐发,郭靖左手扯下布袍后襟,贯上内劲,舞动得如同一面墙壁,护在身后,众箭尽给他真气弹开,却听得噗噗连响,汗血宝马已是身中数箭,这宝马虽是世间罕见之物,但毕竟年齿已增,脚力远不及壮年之时了,那马奋足了力,奔到城墙之下,终于一声悲嘶,躺倒在地,郭靖回首一看,只见自己带出的数千丐帮子弟已是伤亡殆尽,眼见最后一个幸存的只有十几岁的小叫化被一个蒙古兵一枪刺入胸膛,对穿而出,那孩子奋力上前一刀削去了那蒙古兵的半个头颅,回首向郭靖望来,脸上竟带着一丝微笑,随即淹没在蜂拥而上的蒙古兵之中。

    郭靖虎目含泪,最后看了一眼倒毙在地的小红马,飞身纵起,施展“上天梯“的绝顶轻功,几下借力已纵上了城头,人未落地,双足齐飞,已将两个蒙古兵踢得直飞出去,狂喷鲜血而死。

    黄蓉正施展打狗棒法,将一个个蒙古兵抛下城头,当下掌风呼呼,冲上去和她会合。

    目光向城下一扫,只见忽必烈身后有五条黑影扑出,只几个起落已到了城下,竟不停步,纷纷纵身而起,或施展壁虎游墙功,或用兵刃在墙上借力,直向上行,竟都是一等一的身手,顷刻间已上了城头,五人放手大杀,登时不少大宋官兵和丐帮弟子尸横就地,郭靖大怒,身形晃处,已截住了五人。

    但见这五人装束形貌各个不同:一个黑衣道人,须眉皆白,手持三尺青锋;一个胖大藏僧,高冠红袍,手提一柄紫金杵;一个灰衣老者,红面银髯,手持一根细细的铁杖;一个白衣秀士,轻裘缓带,神情潇洒,手拿一柄折扇;最后一人是个身穿黄布袍子的极高极瘦的老者,手持一柄四尺余长的镔铁判官笔。这五人个个目光炯炯,太阳穴高高鼓起,竟都是内外兼修的一流高手。

    郭靖赤手空拳,凛然不惧,喝道:“看你们身手不凡,都报上名号吧!”

    黑衣道人道:“昆仑上人。”

    藏僧接道:“大蒙古国国师。”

    灰衣老者道:“川西夫子。”

    白衣秀士续道:“夺命书生。”

    黄袍老人最后道:“地府判官。”

    郭靖道:“好!正要领教!”大踏步上前,左腿微屈,右掌划了个大圆圈,呼的一声,向崔迪当胸推到,正是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亢龙有悔”,四人没想到他说打便打,出掌如此迅捷威猛,刹那间但觉劲风扑面,已是不能呼吸,大惊之下,拼命向右一闪,不料郭靖精于左右互搏之术,右掌发出,左手跟着一招“见龙在田”,正击在昆仑上人胸口之上,立时将他二十四根肋骨生生击断,五脏尽碎,惨死当场。

    余下四人见郭靖一招就杀了几人中武功最高的人,无不心惊,各挥兵刃扑上,将郭靖围在当中,川西夫子一柄长剑展开,快捷无伦,但见寒光闪闪,罩住郭靖全身要害;国师把一柄降魔杵舞成一团紫光,狠砸猛劈,每一杵都含有摧筋碎骨的大威力;川西夫子的铁杖也是变化无穷,使出枪拐棍棒等诸般兵器的招数,妙招层出不穷;地府判官也把判官笔运转如飞,专寻郭靖身上各处大穴。四人竭尽全力,围攻郭靖。

    郭靖展开天下阳刚第一的降龙十八掌,真气向四面八方汹涌扑出,竟叫四大高手欺不近身,如此发掌实是大耗功力,但郭靖修炼九阴真经已有五十年,内力之深厚,较之当年恩师洪七公犹有胜之,实已不在昔年的王重阳之下,真气不但丝毫未见衰竭,反而愈来愈盛,以一双肉掌会斗四大高手的四般兵刃,竟是游刃有余。

    五人各运神功,方圆数丈之内劲气充盈,在几人身周布下了一道气墙,旁人哪能插手相助?

    郭靖手上与四人拆招,心中却一直挂念襄阳城的安危,余光所及,已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兵攻上了城墙,大宋官兵死伤惨重,节节败退,心下又惊又怒,脚下加劲,把全真派的天罡北斗阵法夹杂在掌法中施用,陡然间如同一个人化作七人一般。

    这天罡北斗阵乃当年武功天下第一的全真教主王重阳毕生心血,实为全真派最厉害的武功之一,全真七子便曾布此阵与一代宗师东邪黄药师斗成平手,郭靖勤修九阴真经,武功已至化境,竟能一个人施用此阵,这一下四人哪里还招架得住?

    又斗片刻,郭靖一声暴喝,伸手抓住铁杖杖头,奋力一送,川西夫子哪里及得郭靖的神力?给杖尾重重撞在胸口之上,大叫一声,鲜血狂喷而死。

    昆仑上人心下虽惊,手上剑招丝毫不缓,长剑向郭靖脖颈划到,与此同时,国师奋起神力,一杵向郭靖左腰扫到,郭靖斗然间施出一心二用之术,右手中指弹出,左手五指如钩,硬夺国师金杵,只听“铮”的一声急响,郭靖右手中指这一弹正弹到昆仑上人长剑剑尖之上,这是他岳父桃花岛主黄药师授他的“弹指神通”绝技,这门功力既可发射暗器,也可用来点穴,更可夺人兵器,昆仑上人手臂一麻,长剑脱手向天飞去,这时国师的金杵已击中了他的左掌,国师大喜,暗道这一杵所含力道少说也有千余斤,郭靖的手骨必然碎成碎片了,哪知郭靖左手这一抓用的是周伯通传授的“空明拳”劲力,国师这一杵犹如击到水中,竟无着力之处,郭靖变招奇速,吐气扬声,一招“震惊百里”,双掌齐发,右掌击在昆仑上人胸口,左掌拍在国师金杵之上,昆仑上人立时五脏尽碎而死,国师的金杵也脱手飞出,郭靖飞起一腿,正中国师小腹,国师身子直飞出去,正撞在身后两个蒙古兵身上,三人一齐毙命。

    地府判官见同来五人已有四人死在郭靖手里,哪敢再斗,虚晃一笔,转身展开轻功便奔,只奔出数丈,突见白影一闪,一个容颜俏丽的白衣妇人已挡在身前,正是黄蓉。

    地府判官虽久闻黄蓉大名,但想她一个女流之辈,统领丐帮这天下第一大帮数十年,不过是具聪明机变,再加上她丈夫郭靖和父亲桃花岛主的威名而已,讲到武功,自己无论如何不会输了给她,当下一言不发,判官笔直点她华盖要穴,黄蓉侧身避过,挥竹棒接架相还。

    两人一交上手,地府判官大吃一惊,黄蓉棒法之精妙神奇,竟为自己生平仅见,只拆得十余招,手中判官笔已被黄蓉的竹棒逼得施展不开,又斗数招,黄蓉左手斗然伸出,拇食二指搭在一起,余下三指张开,姿势美妙之极,向地府判官颈上天鼎穴拂到,正是桃花岛的“兰花拂穴手”神技,地府判官忙侧身相避,黄蓉右手竹棒施出打狗棒法中“粘”字诀,一圈之下,地府判官的判官笔脱手飞出,黄蓉左手一翻,“落英神剑掌”,一掌印在地府判官心口,这一掌似软实刚,蕴含了上乘功力,地府判官鲜血狂喷,身子软倒在地,黄蓉右手竹棒往她腰间一挑,将他身子抛下城头。

    此时已经接近日暮,残阳被血光染得通红,城头的旗帜碎成了丝缕倔强地飘在空中,宋军的大纛也已倒下,被干涸的血浸成了黑色,郭芙亦和破虏领一队人马在城外拼死血战。

    到处都是焦尸与辨不清部位的肉块,粘稠的血液让马蹄都感到滞涩,郭芙吸了一口气,觉得肺腑中都是血腥味,不知道是空气中的还是自己的。她努力拉满弓,三支连珠箭发出时箭头接着箭尾却又在半途中分开射向不同方向,一箭接着一箭扎进围攻郭破虏的蒙古卒子们的后心。

    这拉弓救援的空隙就有敌人砍了她的马腿,她一个踉跄从马上跌下来,赶紧矮身一滚躲过迎头劈下的大刀,还未站稳身形就提剑去刺敌人。

    再优美的剑法在战场上都没有用,郭芙一次一次挥剑砍杀格挡,全无章法,只有杀敌这一个念头。她身上已有了不少伤口,左肩被连皮带肉削下来一大块,鲜血不间断地涌出,染红了铠甲,染红了泥土,染红了被践踏的花朵;鲜血也带走力气,带走温度,带走思绪。

    这发连珠箭的本事还是齐哥教给我的。她又想起了耶律齐手把着手教她射箭时候的场景,和那时喷在耳边的温热的呼吸。唉,齐哥总是待我很好的——她想,她和齐哥到底是缘分不够。她的思绪纷纷杂杂,似乎什么都在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爹爹的箭术比齐哥还要高明,等我死后可要让爹爹好好教教我,有妈妈在爹爹一定不会太凶,她想到这甚至笑了一下。

    这些思维碎片像滑溜溜的鱼,在她脑海中迅速游动,驱也驱不走,抓也抓不住。

    对面的蒙古士兵看见这个漂亮女人恍惚地笑了一下,以为她分神,举起狼牙棒向她头顶砸落。或许是因为失血,或许是因为父母灵魂庇佑,郭芙的五感在此刻异常灵敏,风声才动她已横剑格挡,剑顺着狼牙棒劈过去带起一路火花掠过了那个人喉头。她微微瞥了一眼,剑已经卷了刃,暗道可惜,如果是倚天剑的话一定不会这样。一边凭着本能去劈杀一边放空思绪在想:襄儿此刻在干什么呢?倚天剑到她手里没有?千万别回来呀。

    围拢过来的敌人越来越多,郭破虏把重刀舞成一片光影,艰难地靠近郭芙对她道:“大姐,我护你后背。”

    郭芙点点头,与郭破虏背靠着背各自专心于自己面前的敌人,郭芙机械地砍杀敌人一边想:破虏真的长大了,当年襁褓中的小娃已经有了这么宽厚的臂膀。

    他们在骑兵阵中落下马来全无优势,郭芙现在心下却一片澄静,只有眼前的敌人和背后郭破虏传来的温热,郭破虏粗重的呼吸让郭芙分外安心,让她还有个念头活下去。

    郭芙刺向敌人的瞬间背后突然传来一声闷哼,软猬甲的刺也扎进了她的后背——她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不受控制。她赶忙回头看郭破虏,数根长矛刺穿软猬甲搠进郭破虏的胸膛,郭破虏慢慢倒在地上,努力冲她咧出一个笑,想安慰姐姐几句却只能发出嘶嘶的气声,血沫不断从他的嘴角溢出,他的眼神开始涣散。郭芙抹一把眼泪,满手是血,对他笑道:“别怕。”就好像从小到大她无数次安慰他一样。

    她又决然转过身来继续杀敌,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出郭破虏的影像,襁褓中瞪着一双乌漆漆眼睛的婴儿、蹒跚学步时冲她伸开手索抱的幼童、越发稳重敦厚的少年、已为人父还带着傻气的笑的沉毅青年,一幕一幕泛着泪花回想。她没有孩子,这些年她和齐哥既把破虏当幼弟又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而现在这个山一样沉默的青年倒下了,她再也没有了牵挂,再也没有了希望。

    郭破虏眼前的景象都开始模糊,他望着天空中的一只飞鸟,飞鸟翅膀尖上的毛羽都清晰可辨,他含笑看着那只飞鸟飞翔,一路向西,飞到太湖,飞到钱塘,飞到桃花岛,直至世界一片黑暗。

    郭芙胳膊有如灌铅,视野里是血红一片,各处伤口已然翻起、发白,这时候战争已接近了末尾,越来越多的蒙古士兵有余力来合攻她,她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到最后举起剑来都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她知道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她自知貌美,担心受辱,绝不肯活,举剑划烂自己的面颊,满脸血痕又向敌人砍去。她此刻披发浴血双目赤红,仿佛地狱里爬出的罗刹,举剑的力道却越来越小,敌方一名主将长刀一挑割断了她右手手筋,剑因脱力掉落,瞬间数根长矛刺穿了她的胸膛,她微笑起来——前尘往事已经向她涌来了。

    她含笑慢慢后仰,天边的火烧云美得像桃花岛连成片的桃花,生平事一桩桩一件件在她眼前上演,走马灯一般,苦辣悲欣、离合聚散,谁欠她的她不再计较,她欠谁的她用命偿还。

    算得清清楚楚,好无挂念的奔赴来生,来生啊,一定要好好的,不让爹爹妈妈失望。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她感到生命在一寸寸流逝,朦朦胧胧看见了十三年的某一天,她与齐哥携手从校场回来,爹爹妈妈破虏襄儿早已等在了饭桌前,打趣她们老夫老妻还蜜里调油,她也笑话爹爹妈妈,促狭襄儿,襄儿不依,追着她跑,齐哥温和地笑着将她护在身后,破虏傻气地笑着看他们闹。那本是最寻常不过的一天,寻常到记不起它的日期,却在此刻珍重得成为了她的死亡幻象。

    她迷迷蒙蒙天真地笑了起来,透过沾血的睫毛看到天空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扭头笑看着她,她挣扎着伸出石膏般枯瘦苍白的手努力去抓住那个影像。

    那只手最终重重委顿进泥土里,却至死紧紧合拢着,像握住了什么稀世难得的珍宝。

    城墙上的宋旗降了下来,城门开了。

    蒙古铁骑终于攻破城门,杀进城内,大宋官兵抵挡不住,死伤惨重,吕文德亲自督战,也死在乱军之中。郭靖和黄蓉对视了一眼,他们心中虽早知会有这麽一天,但数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心下悲凉之极。郭靖大吼一声,掌风呼呼,当者披靡,奋力杀敌,但蒙古兵纷纷杀上城头,又怎杀得干净?忽听城下众蒙古兵齐声喝道:“郭靖!你看这是什麽!“郭靖呼呼数掌,将身周众兵逼退,向城下一看,只见忽必烈身前有人用长杆挑起一物,定睛一看,竟是郭破虏的头颅!

    郭靖大叫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却听得噗噗数声,已有数枝长矛从他背后刺入,从前面穿了出来,原来他身后几个蒙古兵趁他悲愤之际,持矛穿透了他的身子,郭靖一招“神龙摆尾“,右掌反手横劈,那几个蒙古兵被掌风所激,皆直飞出去,狂喷鲜血而死,他身边众人一齐向外退开数丈,不敢上前。

    黄蓉适才见到郭破虏的人头,已是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突然间见到郭靖长矛穿身,满身鲜血,她陡然间如同焦雷劈顶,实是不敢相信眼前一切竟是真的!她不顾一切扑了上去,郭靖身上的几枝长矛都刺进了她的胸腹之间,从她背后穿了出来,但她终于抱住了郭靖!两个人抱在一起,没有人能分开他们!鲜血从黄蓉雪白的衣裙迅速扩散了开去,但黄蓉已没有任何感觉,在她眼中,只有她的靖哥哥。郭靖低头看着她的脸,见两行清泪挂在她如玉的脸颊上,他的脑子一下回到了数十年前,眼前的蓉儿似乎又变成了张家口的那个衣衫褴褛,满脸黑煤的小叫花,想起那时自己说要把小红马送给她,她伏在桌上哭了起来,抬起头来时也是这般,两行眼泪垂在脸颊上,洗去煤灰,露出雪白的两道肌肤。郭靖忽道:“小兄弟,你也来吃吧。“黄蓉轻声道:“任我吃多少,你都做东麽?“两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这正是两人在张家口初遇时所说的话,黄蓉的思潮也回到了数十年前,眼前的靖哥哥又变成了那个穿着蒙古衣服的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两人身上的鲜血流得很快,但两人的思潮动得更快,两人想起了张家口的初遇,想起了赵王府的历险,想到了归云庄,想到了桃花岛,想到了铁掌峰顶,想到了黑潭沼泽......

    这一生坎坎坷坷,因为多次误会险些不能在一起,但终于误会冰释,成就了一世夫妻,想到当年如果真因误会而离散,那真是毕生遗恨了。好在这一生不论遇到什麽大风大浪,夫妻俩总是携手而过,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郭靖眼前出现了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看到自己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郭靖的一生就此完结。

    本作品由创文网首发,只在QQ阅读与起点中文网上发表,其他平台均为盗版抄袭侵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新书上架《大明王朝恭愍太子朱文奎传奇》,QQ阅读每章结尾,都有推荐票,这个是免费的,每天都可以投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