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终是司马家之天下 » 第十五章 雨过天晴

第十五章 雨过天晴

    “殿下,您怎么又是一个人来。”

    “顺总管呢,有些时日没看到他了。”

    对比谨小慎微的盛王,冯奇简单的问候,都显得有些大胆了。

    “他在燕城,暂时让他去北城处理难民的事了。对了我昨晚特意提醒的事,你们做了吗?”

    “已经吩咐下去了,已有大半的船主转让或者购入了。”

    “那就好。对了,你父亲不在吧。”

    “他估计还在忙这事,但几家人也动手了。估计效果不会像早上那般好了。”

    司马亮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那我们去城北转转吧,我想把那些难民招做船厂的工人。技术方面的话,有宁王那边的老师傅把关。他们只要负责体力活,应该没啥问题。”

    “行吧,那我有幸和您同乘一车吗?”冯奇点了点头,试探的询问。

    “可以,这样快去快回,我还能赶上晚膳。今天又是起晚了,别上早膳了,午膳都没轮上。长此以往,怕是会有胃病了。”

    司马亮有些惆怅,想着以后不能这样堕落了。这温香软玉虽好,但这样整也不是个办法。

    “殿下,多注意身体吧。毕竟依仗您的人,可多了。”

    冯奇并不知晓其中门道,只觉对方是因为燕城之事忙碌,所以耽误了休息和吃饭。

    “是啊,人多了比较麻烦。”

    “殿下,辛苦了。”

    两人没有想一块,可奇妙的说到了一块。

    见对方如此心心相惜,司马亮有些感动。心想:冯奇挺上道的,以后可以多锻炼一番。说不定是个可用之人。

    等两人坐上马车后,车夫再次驱动马儿。

    燕城的天说变就变,刚刚还在下雨。现在又雨过天晴。

    “殿下,是刚去过别处。”冯奇注意到了,那把用过的纸伞。

    “去了盛家,聊了一下。以后,你们可要多交流了。”

    “好说,盛家我们先前就有交往。算是比较合得来了。”

    “那就好。”

    见司马亮不愿多说,冯奇也没再追问。心想:回去后,得告诉父亲这事,然后去盛家通通气。日后,也好有个照应。

    由于难民主要居住在北城靠西的位置,为了避免城中拥堵,马车直接绕着城墙前往。

    燕城的城墙伤痕累累,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和战争的磨砺。

    “雨后的燕城,别有一番风光啊。”

    经过雨水的滋润,树林和草地,都被洗去了粉尘。未散去的雨雾,翠绿的林间,配合雨后蟾蜍叫声。让司马亮轻松了一些。

    “殿下,真是会欣赏啊。想我这个俗人,就欣赏不来。”冯奇想拍马屁,但词汇量实在是有限。加上外面的风景,他怎么看都看不出花,只能贬低自己来衬托对方了。

    “不用这样恭维我,我只是初见有些新鲜罢了。”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殿下呢。”

    ……

    两人就这么尬聊到了,难民的聚集地。

    从聚集地周边残留的森林来看,这边以前应该是一整片林地。但在燕北难民大量砍伐修建之后。

    这片树林,硬生生的被砍出一个缺口,然后在其中形成了一个小村庄。

    靠近之后,司马亮看到了一些派发物资的人

    “看来他们不是没做事啊。”看清那些人是衙门的人,他有些惊讶。

    燕城之内其实是有衙门的,不过由于是藩王属地,加上油水太大,权利基本上都被分干净了。与之想对的,地方税收他们也几乎收不到多少。

    没有钱什么事都做不了,这也是为什么燕城这边的衙门,无力处理难民的原因。

    但现在看来,即便这么难,这些人还是在尽心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这比起那些只玩自己口袋塞钱的大家族,可好太多了。

    “燕王殿下,您怎么来了。”一个官员样子的人,认出了司马亮。

    这也难怪,官员其实也去迎接了他。

    只不过对方太平常了。以及这边衙门基本形同摆设,司马亮根本没印象。

    “啊,你是那个什么大人是吧。”

    “在下,姓柳,名东扬。是燕城的郡守。您叫我柳知州,或者东扬即可。”这个东扬还挺聪明,一下缓解了尴尬。

    “东扬你做的挺好的。”

    司马亮暗暗记下了这个人,觉得将来可能用的上。

    毕竟做到郡守,说明对方还是有点本事的。至于为什么分到政治荒漠的燕城,那估计是得罪什么人了。

    “只可惜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帮到这么多。”东扬有些难过的看着难民村庄。

    从真挚的眼神中,司马亮看出对方是真的想帮助难民,可力小声微无法做到太多。

    “你做的不错了。接下来,我会帮助他们的。你们以后可以去做别的事了。”

    “那就劳烦殿下了。”东扬无奈的叹了口气。

    随后,他组织手下发放完了,今天的赈灾物资,离开了城北。

    “好人啊,不出意外,他这个位置要做到死了。”冯奇感叹。

    “你了解他?”

    “放盐日见过几次。了解的话,都是道听途说的。”

    “说来听听吧。”

    “听说是燕北来的,在中都受到排挤,然后被下放到这里来了。人的话挺好的,做的也是实事。只不过混迹燕城的,背后都是皇亲国戚,或者朝廷要员。他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知道了。”司马亮看了一下,东扬离开的背影。

    两人进入村庄后,毫不费力的找到了小顺子。

    此时,他被一群孩童团团包围,看上去挺受欢迎的。

    “小顺子,玩的挺开心的啊。”

    “顺总管好啊。”

    “殿下,冯公子,您俩怎么一起来了。”小顺子有些意外。

    “主要来看看你这边,顺不顺利。”

    “和一部人说过了,现在他们应该在村中,通知剩下的人。”

    “好吧。”

    司马亮迈出脚步,往从村中走去。

    “殿下,里面脏别进去了。”

    “无妨。”

    司马亮依旧我行我素。

    经过一场雨,毫无排水的棚户区,遍地泥泽和水坑。

    配合泥土和生活垃圾的味道,司马亮眉头微微一皱。

    看着他的衣袍渐渐变脏,小顺子眉头紧皱。心想:早知道让那些人来村子外面了,这种糟糕环境,殿下怎么能习惯呢。

    冯奇苦不堪言的拉着衣服,小心的跟在两人后方。

    “真有那么好的事?”

    “不会是骗子吧。”

    “试试吧。”

    “那还有的选。”

    ……

    一群衣着破烂的青壮年围成一圈,讨论着小顺子给他们说的条件。

    看得出来,他们被燕城的人伤的不轻。有些不相信,这种好事的降临。

    村子不大,但泥泞的道路,三人走了好一会。

    有可能是因为下雨的原因。

    村中人都躲在房中,看着衣着光鲜的三人。

    这些人的眼神不像在外面那般躲闪,而是透过门窗,直勾勾的盯着几人。

    被人盯着的感觉很不好,司马亮如芒在背浑身都不自在。

    “都是老弱妇孺吗?”他注意到一个躲在窗后的少年。

    想来小顺子说的那部分人,只通知了能干活的劳动力。

    “小顺子,船厂造起来后,伙食打杂的小事,也给这些老弱妇孺做吧。你再请几个书生,让他们教愿意学字的人。”

    尽管这些人过完冬可能会走大部分,可至少还会有部分留下来。如果有人喜欢学习,后续自己也可以给一些,好点活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不用单纯的出卖劳动力了。

    有上升通道,干活也会卖力点。况且这样过来的人知根知底,司马亮用起来也放心一些。

    “是,殿下。”小顺子神情有些复杂,不知为何。

    “殿下,仁慈啊。”冯奇嘴上这么说。心想:这些难民能有什么大用,给份工都不错了。还教识字,他们会去吗?

    “是那几位大人招工吗?”

    一个难民注意到了几人的到来。

    “想来是了。不然能穿得起这种衣服的,哪会来这种地方。”

    “这衣服得很贵吧。”

    “前面两人,面色挺善的”

    ……

    估计是习惯了普通交流,这些人的话毫不避讳。

    小顺子和司马亮倒还好。

    冯奇则是一脸无语。心想:我就不善了吗?前面俩主要负责动嘴,以后干活的事,主要是我看着你们。

    “这位是燕王殿下,你们休得议论。”小顺子摆出姿态,强调司马亮的身份。

    “燕王?”

    难民难以置信,一些机灵的也不顾地上泥泞脏乱,直接跪拜下去。

    “不用了行礼了,在这边生活难为你们了。”司马亮瞟了一眼小顺子。

    没有下跪的人纷纷感谢,下跪的则是带着一身污秽起身。

    “您俩是那天面馆的善人?我记得还有个两个漂亮的姑娘。”

    或许是托了漂亮姑娘的福,有人记住了两人。

    司马亮有些尴尬。心想:提什么漂亮姑娘,说完前半句不就好了。

    小顺子则是脸色一沉,看来不喜欢对方的说话方式。

    漂亮姑娘?沐雨吗?还是说别人?冯奇疯狂思考。

    气氛就这么尬住了。

    “那天面馆的是我们,燕王是我,要你们做工的是我们,以后看着你们干活的是他。”

    司马亮指了指一脸疑惑的冯奇。

    “冯奇,你想什么呢?”

    “没什么。”冯奇一脸惊慌。心想:总不能说,我在想漂亮姑娘是谁吧。

    “行吧,这次来不为别的。混个脸熟,顺便让你们更相信我们。活的话是真的,许诺的报酬也是真的。当然你们还需要在这边一些时间。搬走的具体时间,根据船厂那边生活区建造进度来。……”

    司马亮发表了长篇大论。他身旁的两人,被点到名还不时附和。

    周围的难民,则是听得非常入神。毕竟这事关他们后续生活。

    “船厂干活的具体细节,冯奇会派人和你们说清楚,工作方面的问题找他那边的负责人就行。生活方面的事情,小顺子会派人过去协助,有需要就和那些人说就可以了。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需要的,我现在可以直接做决定。”

    这一番话说下来,司马亮有些口干舌燥。其实这些可以让小顺子代劳。

    不过,他还是想真诚一些,毕竟燕王身份做这些,效果这么说都比传话人好很多。

    “殿下,您为什么要这么帮我们。”人群中传出一个声音。

    “是谁乱说话。”小顺子很生气

    “殿下是好意,你问这个干什么。”冯奇帮腔。

    果然还是不放心是吧。司马亮暗想。

    他没有追究说话人,而是沉默了一会,细想过说辞后。

    “第一,燕城本地工人价格会高许多,船厂技术活我已经花大价钱了让工匠来了。剩下的活,我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力。而雇佣你们不需要太多钱。”

    “第二,我是皇帝的儿子,代表的是朝堂,加上这本就是我的属地,于公于私,减少流民,都是我的责任之一。”

    “第三,我希望你们中有些能用的人,可以成为我以后的班底。我初来乍到,用人的地方还很多。如果能从手下培养起,我放心。”

    这番逻辑缜密的发言,让难民引起了讨论。

    看着场面乱糟糟的,小顺子反而面带微笑,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主人被说服。

    冯奇则是一脸崇拜的看着司马亮。心想:先是贬低对方,再是抬高自己,最后再是许诺好处,这驭人之术我要多加学习了。

    “愿听殿下差遣。”

    这些难民本就没有太多见识,这种朝堂惯用的攻心术,直接击碎了他们最后一丝顾虑。

    在一群人的簇拥中,司马亮一行被送到了村庄门口。

    “殿下,实在不好意思,弄脏了您的衣衫。”

    “无妨,又不用我洗。”司马亮自以为很幽默。

    哈哈哈。

    全场都是尴尬且不失礼貌的笑容。

    “小顺子,我这笑话,真的很冷吗?”

    “只能说效果不是很好。”

    两人窃窃私语。

    也许是一群人的笑声,让一些孩童好奇。

    一个刚从城中回来的少年,挤进人群,想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

    可这水多地滑,挤到中间的时候,摔了一个狗啃泥,牙齿都豁掉了两颗。

    “好痛。”

    “先起来吧。”

    一只白净的手出现在少年面前。

    他难以置信的抬起头。

    “这就是圣人吗?”

    在少年眼中,背靠黄昏面容干净的司马亮。就是从内到外闪闪发光的人。

    “小伙子,还挺会说话。”小顺子很满意对方的说辞。

    “就你会说话,把手帕拿来。”

    司马亮见对方不愿被自己拉起,拿来手帕为对方擦去脸上和手上的污泥。

    “有伤口啊,牙都掉了。以后走路要小心点啊,不要太冒失了。”他提醒的话语,配合温柔的行为,让少年落下两行清泪。

    “男人哭什么啊。”

    “没哭。”

    “行吧。”

    “你我也算有缘,叫什么。”

    “没名字。”

    “啊?”

    司马亮稍加思索后。

    “算了,今天我心情好,给你取个名字。你是北方来的,现在战事休了。但保不准,那天又重燃战火。讨个吉利吧,你就叫朔永宁。”

    “殿下,好名字啊。”

    “厉害厉害。”

    ……

    两个狗腿子一顿彩虹屁。

    “朔永宁?我的名字?”

    “你不介意可以叫这个。对了有纸笔吗?”

    “可以写伞上,就是没笔。”

    小顺子上马车翻找了一番,最后拿着一把纸伞出来。

    看着手中的纸伞,司马亮微微皱眉。

    随后,他撑开伞。用泥土在上面写下了“朔永宁”。

    将撑开的伞收起后,司马亮将其递给了少年。

    “这是你名字的写法,这把伞也送你了。小顺子给点银钱吧,让他能去买点跌打药。”

    “是殿下。”

    不等少年拒绝,司马亮继续叮嘱。

    “别拿这些银钱买食物了,食物后续我会让人定时送来的。记得找点活水,清洗一下伤口。不然这小伤感染了,也麻烦。”

    说完他从小顺子手中接过银钱,放入了少年手中。

    “谢谢大人。”少年有些手足无措。

    “是燕王殿下。”小顺子提醒。

    “无妨,这天也晚了。我一天就吃了盛家的几个糕点,可饿坏我了。”

    “殿下,您怎么又不好好吃饭。是不是我不在的这些天,你都这样。你要老是这样,我不走了。”小顺子有些着急。

    “今天是有意外,意外,知道吗?”

    ……

    这主仆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坐上马车。

    这种话题,冯奇拍不了马屁,也插不上话,只能尴尬的跟上车。

    当马车渐渐远去,围观的难民也回到了村庄中。

    只留下一手握伞,一手拿钱的朔永宁,呆呆的站在原地。

    “燕王殿下吗?真是面善心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