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十九章 赏梅吟诗

第十九章 赏梅吟诗

    半天的忙活,如沐猴而冠,空惹人笑话,李闻达无奈只能领着残兵败将铩羽而归,可是回家之后却发现,家里的门户大开,所有家仆东倒西歪躺了一地,只听哎呦呻吟之声响彻云霄,李闻达见状,心里暗道不好,这是被人抄了老家了。他马不停蹄立刻赶往李苾住处,只见门口一个丫鬟倒地,汤匙菜肴散的到处都是,他迅速窜去,一眼就看到病床之上的李苾,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他急声大喊,叫人去请郎中,决眦欲裂,悲痛欲绝!

    “雨家、盛家这仇算是结下了,我与你们不死不休!”

    李闻达悲愤交加,竟吐出一口鲜血,倒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鸟声啁啾,院子里的银杏树上挂满黄叶,清风吹过,一片叶子悠扬飘落,屋檐下的风铃婉转成歌,鱼儿跳出水面翻起浪花,嘤嘤成韵,身处其中,感受这美好近在身边,美得仿佛一首抒情诗!

    小九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脸上露出久违的舒心一笑,想起昨日依然惊心动魄,同时他也学会了面对大事,心态要平和,不能受他人情绪影响,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此事还太难,他要走的路还长。

    几日后的宿安,齐王府里,如音正围着雨妃百般讨好,她希望放假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去宜城,她已经一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哥哥了,她很期待,她不想错过分秒的陪伴!

    雨妃连口答应,心里却是浮想联翩,旧日种种,浮上心头。她的爱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却是不得相见,唯一的寄托就是每月的一封书信,但这又如何能聊以慰相思?

    雨妃来到齐王书房,齐王连忙笑道:“爱妃怎么过来了,我还正要去找你呢,你就过来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快过来,让本王瞧瞧,怎么就瘦了呢,坐在腿上都没感觉了。”

    “如音下个月就放假了,她想去宜城找她哥哥,此事还请你同意呀。”雨妃说完,低眉眼横波,语罢声缠绵。

    齐王听说此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搂着雨妃纤细的腰肢,轻拂雨妃的秀发,在她额头轻吻,爱意流露,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少顷之后,齐王沉声说道。

    送走雨妃,齐王想起昨夜鬼首回复,宜城混乱,南方萧家已经按捺不住,前几次还是蠢蠢欲动,昨日竟然直接出手废了宜城李家的长子,欲要嫁祸给小九,齐王眼神中充满厉色,当年刺杀之事,有人欲杀他,他可以忍受,可如果有人敢动他的亲人,他绝不会轻易放过。

    李翰家里,这老头退休之后倒是会享受,每日读书写字,吟诗作赋,闲来弈他一局,有美酒佳肴常乐,有歌姬美妇常伴,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有诗为证:

    闲来赋诗琉璃尊,淡酒三杯字如神。

    舞姬清喉曲曼妙,丽影别似王昭君。

    此时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驶来,停在李府门口,齐王下了马车,左右看了看,几个箭步就进入府内,门是虚掩着,看来早有人通禀过,径直走到后院假山处,湖边小亭,李翰一头银发,风吹过,格外飘逸,不像儒生做派,倒像是一个修道多年的老神仙。

    “宜城李家之事,你已经听说了吧?”齐王道明来意,他不惯藏头露尾,他喜欢直抒胸臆。

    “听说了,李闻达之子李苾已然残废,以后能否行走还要看他的造化了。”李翰抬头看了齐王一眼,又低头直愣愣地盯着鱼漂。

    “此事有人作妖啊。”齐王只说了这一句,见李翰毫无反应,就悄然离去,他已经亮明了态度。

    齐王走后,李翰抬头看着齐王伫立过的地方,有些出神,许久说道:“自古皇权多血腥,萧家想拉我李家下水,齐王今来,此番已是不能再明哲保身了!”

    李翰起身,回到书房,伏案疾书,他要修书一封,将宜城之事分析,差人送给李闻达。

    半个月后,学院放假,小九也收到一封来自宿安书信,信中说到,如音一周后会随着盛家的商队来到宜城。

    等待中的时光过得极慢,日子一天一天的度日如年,终于等到如音要来的这一天,小九一行人早早就等在宜城南门,又外出十里,此处有一亭,名为风雨亭,迎来送往皆在于此。

    小九来到风雨亭,此时风飘小雪,车马困蹇,正有人送别,是一对兄妹,大人在侧,二人低语,多少依依不舍,深情爱意离别,愁情化作呜咽,寒林亦染行人色,更添风声哀不绝。

    从清晨直到中午,从中午直到黄昏,终于看到一队商旅,摇曳着铜铃,伴随着赶路的吆喝声,姗姗来迟。

    小九远远看到车队上飘着的旗子,只有一“盛”字,心里暗道,这么明显的标志,早知道也就不用见一队马车就上前询问,害得雨雷这一天下来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如音听到小九的声音,挑起帘幔,未语先笑,只见一个可人身影,青云轻压淡蛾眉,两水远送寒山斜,樱桃一抹朱玉红,靥上春城开梨花。

    小九迫不及待,在看到如音的第一眼,就直接窜上马车,雨雷不敢上去,只在马车后面跟着,可是当小九看到马车上还有两个模样一样精致,打扮也有类似的女孩子时,他立马傻眼了。

    其中一个女孩儿小九认识,正是曾有一面之缘的盛婳,而另一个他没见过。

    如音见状,连忙介绍彼此,原来另一个女孩儿名字叫意桥,她是盛府丫鬟的一个孩子,与盛婳一起长大,名为主仆,情同姐妹。

    盛婳见到小九莽莽撞撞的,正与她的第一印象符合,脸上微红,眼睛却是气鼓鼓地说:“谁家的野孩子,这是我们女孩子的马车,这里不欢迎你!”

    小九连忙低头,不敢出声,他的玩伴从来都是男孩儿,只有如音一个女孩儿,所以不知道如何跟女孩子打交道,更何况今日是他莽撞在先,自知理亏,唯有低头不语。

    如音忙笑道:“哥哥你不要介意,盛婳表姐一向如此,刀子嘴,豆腐心,别看她对人言辞严严,可她待人却是极好的。”

    如音接着说道:“表姐她们现在也在学诗,教诗的先生你也认识,正是陈之为那老头,前些日子,你填的那首《满庭芳》,表姐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最后一句,诗雨与烟青,她总是赞不绝口,还夸了好多遍呢!”

    盛婳听此言,精致的小脸更红了,意桥也在一旁掩嘴一笑,只有小九尴尬的摸了摸头,被人这么夸,他还是头一次。

    回城的路上,四人渐渐熟悉,时闻欢声笑语传出,其乐融融,其情纯纯。

    马车一路行驶到雨府门前才停下来,盛祎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小妹的马车停在雨府大门口,他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是何原因,过了一会儿,只见小九他们三人都下了马车,在看到如音后,他才明白,原来是如音妹妹借着自家马车,暗中来到了宜城。

    一时相见,又顷刻分离,小九和如音回府,盛婳二人也来到了盛府,各自安顿,不在话下。

    如音到来,雨母早就吩咐下去,消息封锁,除了有心之人,再无人知。

    晚饭毕,寒意浓,雪下转大,庭中积雪深。

    小九正在房中睡觉,突然一双冰凉的小手伸进被子中,小九睡得浅,又冷的一激灵,翻身一看,却是如音穿着薄衣,立在床前,脸上还笑盈盈的。

    小九见状,生怕如音冻着受凉,一把搂过如音,将她拽到被窝里面,两个小孩儿从小就睡在一个被桶里,一年未见,当有不少情思,说了很久很久的话,才沉沉睡去,一觉睡到日高起,雨母见如音未在房中,找了好久,才在小九屋里发现,一时又好笑,又好气。

    二人刚梳洗装扮完毕,就接到了来自盛府的请柬,是盛祎发出的邀请,说是昨夜雪深,园中梅花多盛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想邀请小九他们仨去赏梅!

    小九见是盛祎所请,自是万分同意,唯有如音知道,应是盛婳表姐才有这般雅致,在她看来,盛祎表哥就是个钱蠹子,跟她的姨夫是一个德行。

    盛府极大,后院有一座十亩大的假山,山下傍湖,湖中有舞榭歌台一应俱全,山上有亭,名为待客亭,山中豢养着野物,有鹿有兔有狍子等,从山下到山顶有三条路,山虽不高,情味倒足,胸中无笔墨者,也是造不出来的。

    小九受邀,且距离不远,没过多久就和如音、雨雷一起来到了盛府,稍候了一会儿,只见张德帅也来了,一时七人就绪,游山玩水,撑篙划船,沿径就山,拾级而上。

    等到了待客亭,时间已近中午。此时早有人备下饭菜,七人饮食一毕,稍作休息,盛祎说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今日风阑雪霁,梅花盛开,我们不妨学学古人之雅兴,上午赏梅,下午作诗,大家以为如何?”

    小九五人皆点头道善,唯有张德帅一脸古怪,他认为自己是命里注定是要做大将军的,舞文弄墨的,他不喜欢,读书写字也只是为了能多识几个字,以后能看懂兵法就好了。

    六人目光看来,迫于无奈,张德帅也只得含泪同意了。

    盛祎接着提议道:“咱们乘兴而来,就不限格律了,作诗填词皆可,以雪中红梅为题,大家以为如何?”

    其余六人皆同意。一时吩咐下去,笔墨纸砚早已备齐,如今被拿上来,每人一桌一椅,各自构思起来。

    盛婳是第一个有的,不一会儿众人纷纷停笔,雨雷写完搓了搓手,抬头看着亭子外的梅花,眼中余光却不时看向意桥,这是他第二次见这个小女孩儿,身形瘦弱,楚楚可怜,眉目中自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自从昨日第一眼,他却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再去看看众人所写之作,汇在一处,且看第一首是盛婳作的《蝶恋花·雪中红梅》:

    舞榭歌槛通三径,沿味寻清,拾级待客亭。小野放身花间丛,意态微醺乐其中。

    氤氲水汽怜蕊冷,枝头含苞,偏向高处生。晚风轻拂伊人袖,吹落残雪花更红。

    接着是盛祎作的《定风波·雪中红梅》:

    昨日一夜东风急,忽然梅花开满枝。今日又雨小雪粒,如镝,沙沙织布声渐密。

    俶尔静时飞屑舞,轻盈,红妆肩头披白衣。风阑雪驻近薄暮,隐去,梅花不见雪香溢。

    意桥的《鹧鸪天·雪中红梅》:

    莫向桃李羡东风,不争仙界瑶台种。问君何事恋凡尘,为了相思一诺承。

    迎君来,知君情。几多前世到今生?人人尽说严相逼,不知有个白头盟。

    雨雷的《瑞鹧鸪·雪中红梅》:

    雪梅有情缘分薄,看梅开时雪飘落。

    几许雪挂花枝柯,却见梅花满头雪。

    多少爱慕情切切,无奈分离与苦涩。

    非是人人皆似雪,送君琉璃一片洁。

    如音的《千秋岁·雪中红梅》

    小池亭边。弱梅红初展。疏影瘦,香味衍。昨夜风雪至,今日乐游园。芬芳清,数朵红衣笑开颜。

    素手探雪枝,盈盈一握间。起轻风,似爱怜。摇摇欲落时,添得几缕寒。梅花雪,占得冬月又一年。

    小九的《虞美人·雪中红梅》:

    梅园昨日一夜雪,梅花迎风坼。一如美人有愠色,白里匀红、不惯轻丝遮。

    三九小寒天气冷,温和有雪晴。应知四九天更寒,梅花开处、无风便是暖。

    最后是张德帅,他是绞尽脑汁才琢磨出了一首《绝句》:

    大雪满山坳,将军血沾袍。

    不屈傲然意,竟也比天高。

    众人各自欣赏彼此的诗作,盛婳扫了所有的作品,唯独在看了小九所作时,更加留意,默记在心,不明于意。

    雨雷看了意桥所作的《鹧鸪天》,也是默背下来,更是心有同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