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二十八章 写歌

第二十八章 写歌

    闲处光阴易过,转眼两年时间稍纵即逝。

    一日小九正在屋内饮茶,如音突然来到背后,轻拍小九的后背,毫无防备之下,小九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偷袭吓了一跳,猛回头时,却看到如音冲着自己做了一个鬼脸,旋即冰释,开心一笑,忙询问如音来是何事?

    如音笑道:“没事儿就不可以来吓唬吓唬你吗?小九哥哥怎么现在这么金贵了?难道说是越长大胆子越小了吗?看来以后还得我照顾你了呢!”

    小九看着一脸淘气相却装作一本正经的如音,也跟着变得严肃起来,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幽幽开口道:“非也非也,你眼前的我可不是真正的我,我可是会吃人的怪兽哦!”

    话还没说完,小九就猛的张牙舞爪扑向如音,如音也是猝不及防之下,就要往后逃去,而小九也是紧追不舍,在你追我逐的“斗争下”,最后竟演变成了二人围着桌子转圈圈,这下桌子却有些吃不消了,晃动中,桌上的杯子倒了,眼看茶水就要打湿信纸,如音离得近,一把抓过信纸,才发现原来有字,小九见状,立马来夺,却追不上如音。

    如音见小九穷追不舍,就打算羞一羞小九,于是,一边跑一边念纸上的内容:

    “待与君同老时,我作诗情,你添画意,逍遥日夜,缤纷四季,可欲与夏花争辉,而玄同秋叶媲美,如之冰雪奈何,直令桃李羞敝。

    羡溪而钓,无求长生而不殆;养花为乐,唯欲永伴以相佐。

    年华不再,稳心态以和为贵;岁月无恙,任天命息欲则久。

    谈笑间膝下生风,常知足满面红光。

    天运昌隆,应保善者之福;神祉灵通,可全愚人之家。

    子孙绕前堂嬉笑以逐,儿女伴左右唯命是从。

    德高而声自远,心静则名欲达。

    龙在其身,百毒不侵,凤鸣祥和,令行其珍。志高于天,微天知之,心下于地,夫地鉴之。

    嗟乎,少年游,老来陪。微斯人,谁吾知之?

    鸿雁鸣于天,托书焉辞远,

    秋风散朝露,两人一念牵,

    年轻不知惧,老来怕孤单,

    冬雨不再冷,风声使人颤,

    久别音信无,轻言莫相嘱,

    寒冷要添衣,莫惜春归去,

    月圆有人思,切勿长孤独,

    美景当留意,时过不辜负,

    君命似我命,珍惜休相轻,

    枫叶曾记否,风吹满地红,

    老朽已无能,累体不可用,

    尚且任回忆,公子也多情。

    世有三千疾,相思不得医。

    一瓢饮已足,弱水更何惜。

    君自瑶台来,应知相思意。

    聊赠一枝花,白首不分离。”

    小九无奈,所性也不追了,一来怕如音受伤,二来也不怕被人听了去,但面上还是装作不依不饶的样子,他可不想放过这样的好筹码,别看现在如音好像是得了意,殊不知她现在理亏着呢。

    等如音读完,小九问道:“丫丫,你偷看我写的信,你说我该不该罚你呢?”

    没想到如音不慌不忙,反将一军道:“咦,奇怪有谁看到了,我怎么不知道?”说完还把两手一摊,表示自己手里什么也没有,还一副被冤枉之后却又很无辜的样子,甚是楚楚可怜。

    如音接着说道:“哥哥有时间写情诗,怎么会忘了要给我写一首歌呢?奴家可是等了两年多了呢!”

    小九一时羞愧,连忙应承,说着有空便写的一些套话,见如音也没揪住不放,他心里也是明白,每次如音快要落败时,都会拿出此事来说,最后反败为胜。

    心里暗道:“小九呀小九,早知道写歌这么难,当初为何要那么利索的答应啊?”

    如音得意一笑,拿着小九写的书信,一蹦一跳的出门了,小九本想说些什么,可还是没有开口。

    如音来到盛婳住处,正巧意桥也在,三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天,等如音拿出书信来,还没等他读来,就被意桥抢了过去,盛婳也凑近来看,细细品来,不知怎么地,突然就感觉一阵辣眼睛,赶紧夺过信纸,还不允许意桥读了。

    如音跑过来拉着盛婳的胳膊道:“咦,嫂嫂还没过门呢,就开始护短了呀!”说完就跑,盛婳哪里肯依,于是,一个人在前面跑,一个人在后面追,欢声笑语,如同画里。

    不一会儿小九和雨雷也来了,盛祎也刚从铺子里回来,三人在门口相遇,一起走来,正好撞见三个女孩儿玩乐的一幕,也是一阵无语,雨雷却是一脸高兴,忙问:“你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也要玩!”

    如音说道:“我们在玩抢相公的游戏,你也玩吗?”

    盛婳一听这话,更加不依了,如音见状连忙躲在小九身后,嘴里还略略略地挑衅着,盛婳见状也只得作罢,转身走去,回头还不忘白了小九一眼。

    众人一起来到大厅,临场就坐,一本正经,宛如成人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商量着什么大事,知道的人却说他们只是随便聊天呢。无意间,小九抱怨了一句:“写歌怎么那么难,每次都把墨研好了,却总感觉无从下笔。”

    盛祎听闻说道:“这有何难?我可以帮你呀!”

    小九疑惑地看着盛祎,不解问道:“你会写歌?这么久了,我怎么不知道!”

    “这有啥新奇的,怡红院里有一位奇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过些天我介绍你认识认识,等你知道了谱曲,写歌还不是手拿把捏吗?”

    雨雷听闻,一阵后怕,本想提醒小九一下,不料小九却因为写歌而烦恼了两年多,见事有转机,竟然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下来。

    “过些天就是中秋节了,你把她请来,咱们中秋赏月,弹琴写歌。”

    盛祎含笑同意,只等中秋月满人间这一天的到来。

    金秋菊意浓,丹桂月下逢,不知几人无事来,做个富家翁。

    不得不说中秋节这几天,天气都还算不错的,按照往年一样,盛祎三人都被邀请至雨府来共度中秋,可不论如何身处欢闹,却依然难掩孩子们的思家之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从雨府归来,盛祎便邀请怡红院的头牌湛冰儿来到府上,因为和小九约好了,所以没过多久小九也来了,后面还跟着雨雷和如音。

    月下抚琴,其境清峋,哀婉思忖,皆是身世之音。

    一曲终了,湛冰儿对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原来她本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小姐,家道败落,才沦落至此,众人听后也是一阵唏嘘,不禁有些惋惜起来,小九拉过盛祎到一边,搂着肩膀说道:“这么好看的美女,你也下得去手啊,你还是人么?”

    盛祎连忙说道:“她可是头牌啊,只卖艺不卖身,你想哪里去了?”

    “信你个大头鬼!”

    如音听着美妙的琴音,如痴如醉,竟然有了身世同悲之感。她入道了,她想学琴。

    从那以后,如音就缠着盛婳和意桥,想和她俩一起学琴,三人情味相投,一拍即合,盛祎也被骚扰得不行,只得央求湛冰儿闲时来府上教授,只是一来二去的,这湛冰儿就长住了下来,她本就岁数不大,二八芳龄,这下好了,这几个女孩子竟然以姐妹相称起来。

    话说小九那次也是受到启发,也开始尝试着写了一首歌,拿给如音看时,如音念道:

    “把一首小歌轻弹唱,

    韵味化作了流云意悠扬,

    清脆的声音三绕梁,

    碰到了璧炉惹檀香,

    雅致的歌声万里长,

    遇见了鸿雁飞向何方?

    /

    把我的心声传天下,

    心中为伊有牵挂,

    歌里描绘的是一幅画,

    一对银丝照月华。

    四季汇到了我们家,

    冬雪融化了发枝芽,

    一江春水流到了夏,

    浣过了衣裳浣彩霞。

    /

    雨后的天空水墨色,

    诗意的季节桂花落,

    点点梅花飞上雪,

    一弯春水似新月,

    美人的秀发美如河,

    笑着的样子带梨涡,

    发如河,凤凰于飞送秋波;

    带梨涡,六宫粉黛无颜色。

    /

    燕儿归、鱼儿肥、蜻蜓贪玩轻点水;

    枫叶飞、莲叶萎、月牙耍赖圆又亏。

    石生寒,柳生烟,风筝手中线,桥在远处见。

    雪如盐,冰如帘,相思挂窗前,抬头月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