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三十四章 姗姗来迟

第三十四章 姗姗来迟

    竹枝城被围已有半月,燕军也没有一鼓作气将其吃掉的意思,刘武此刻正端坐在将军府的大堂之上,议事厅里群情激奋,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和燕军当面故对面罗地直接开战,有人则主张坚守寒山城才是上上之策,刘武对于众人的议论,不置可否,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了了,燕军之所以将竹枝围而不攻,就是逼着刘武派军队前来支援,燕军则以逸待劳,早就做好埋伏,守株待兔,只等吴军到来,再冲杀出来,杀他个片甲不留。

    每天都有从竹枝逃难而出的居民,一开始赵忠也是严防死守,坚决不允许军民有逃亡者,一则怕军心涣散,被敌人不攻自破,二则怕燕军趁火打劫,采取以多打少地战术,各个击破。

    然而,当他看到大量的难民逃走,燕军却听之任之的时候,他的榆木疙瘩脑袋竟然也会转动起来了,寻思着是不是可以让士兵们化妆成难民,等全部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之后,留一座空城给敌人,岂不美哉!

    但是,赵忠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就在竹枝城被围的的半个月之后,燕军也并不再是随便就放任难民离开了,而是无差别的开始屠杀从竹枝城逃难而出的人,这下,赵忠的计划就彻底化为了泡沫,而难民从竹枝大部队逃难的场景也再没有出现了,只是燕军仍然没有要攻打的意思,他们还在等!

    又是半个月过去,寒山这边往竹枝城的运粮部队也总是被劫,偶尔会有一两支运粮队可以“平安”到达竹枝,这就让本来贫困的寒山委积更加雪上加霜,反过来再看燕军,他们完全就是故意放任那么一两支运粮队过去,而他们则是收获了八九成的物资,他们也并不随意屠杀运粮的兵民,反而还放他们回去,因为他们知道多一张嘴就会多吃一份粮,乐晨这招“因粮于敌”的计策,真可谓是十分毒辣,就看刘武怎么拆招了。

    这一日,风和日丽,初春嫩寒轻薄,饮马河上水汽氤氲,河两岸树丫新绿,树底下草色遥看近却无,饮马桥边,齐王早就等候于此,因为他早就得到消息,说是萧国公今日将率领玄衣军来到此处,而齐王则是奉命前来劳师的!

    话说,那天萧国公领了副帅北伐的命令,非得亲自回到南疆准备才行,因为玄衣军不见他本人,无人可以对其发号施令,就连他的三个义子都不行,也因为他有腿疾,所以在赶路上也是做足了文章,能有多磨蹭就有多磨蹭,而且每走十里就写一道奏折,把能想到的赏赐分批次列举出来,叫人递了上去。

    这不终于在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动员了五万人马,又用了半个月的的时间,才领着人马来到了宿安城外的饮马桥畔,齐王也没惯着萧敬天的意思,直接无视他,高举着圣旨,就来到了玄衣军军营正中间的点将台上,打开圣旨,正准备读起来时,他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儿。

    点将台下,一众人马即使见到了圣旨,也是一脸满不在乎,表现得无动于衷,丝毫没有见圣旨“如朕亲临”的感觉,齐王见状,扭过头来,悄咪咪地看着萧敬天,眼神玩味,嘴角阴笑。

    只见萧敬天这边也是不慌不忙,大喊一声,臣接旨,随着萧国公开口,台下众人这才纷纷跪了下来。

    齐王有一丝不屑,冷哼一声,接着又打开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贼猖獗,屡次犯我边关,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萧国公以身作则,不辞辛劳,出师远征,朕心甚慰,今,令齐王代朕慰劳大军,钦此!”

    齐王宣读完,将圣旨交给萧敬天,然后他示意底下的士卒起身,但他们仍旧是不为所动,只等萧国公大声说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他的声音结束,底下的士卒这才起身,动作整齐划一,山呼万岁,震耳欲聋!

    齐王一阵尴尬,拿出礼单交给了礼部侍郎裴好义,裴好义顿时明白,接过礼单就大声读了起来:“赐玄衣军将士,皇家禁苑良驹五千,肉猪两千头,佳酿五百桶,钱十万贯。”

    齐王与萧国公相视一笑,彼此又都给对方下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定义——“老狐狸”!

    不久,齐王就离开了玄衣军军营,回宫复旨去了,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回禀了吴帝,吴帝听完,眉头皱起,心头若有所思,这玄衣军是国家每年出那么多钱粮养着,却被萧敬天培养成了自己的私家军了,这等隐患不可不防啊,吴帝又与齐王商议一番,只看玄衣军这次的战场表现了,若无功,直接解散,若有功,那就有点难办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等齐王走了之后,萧敬天的两个义子就来到了帐前,如果冯悦在此,一定可以立马认出,其中一人正是那天与他在长安街上互殴三百回合而不落下风的萧敢,另一人则是萧闯。萧敬天有义子三人,如今随军出征者有两人,还有一人没有出征,而是镇守着南疆的武道城。

    萧敢说道:“父亲料事如神,那吴帝果然派了齐王过来劳师,可他万万没想到,我们玄衣军就是铁打的一块,岂是他们能够收买的?”

    萧闯接着说道:“吴帝送来的酒食怎么办?还请父亲示下!”

    萧敬天神色玩味,似笑非笑,说道:“把钱财全部分给部下,你们也不要留一分,为将者要处处为手下人着想,猪肉分而吃之,酒直接倒掉。玄衣军也很久没有经历大战了,我也是想借此机会,考验考验你们还有没有当年那种视死如归的气魄,你们都下去准备一下,今晚改善一下伙食,两天后启程,三日内到达寒山。”

    萧国公说完,神情也不再是松松垮垮的状态,两子看在眼里,明白萧国公这是认真了,他们更不敢怠慢,拿出了玄衣军本来的作风,军纪蹬时严明一清,是夜虽有狂欢,却无人敢言饮酒,因为军令,饮酒者死…

    两日后,玄衣军出师北征,第一站路过宜城的时候,万千民众自发前来送行,只见一支玄衣黑旗全军上下整齐如一的黑色之师,快速、整齐、毫无半分喧闹的经过宜城而去,小九几人此时也混在人群中,看着军队最前面的萧国公,威严庄重,不怒而威,雨雷已是心旌神摇,无限崇敬,萧国公无意撇了一眼送行的人群,正好与小九目光对接,一秒而过,萧国公已跨马远去,而他心里却不自觉地浮现出了齐二的样子,心里暗道:“他应该就是辛如初了!”

    又过了两天,不足二十里就可抵达小观,过了小观再急行军二百里便是寒山,可就在玄衣军行军至一处宽阔的平野上时,突然就有一队三四百人的骑兵映入眼帘,他们正在劫掠运往前线的粮草,而运粮士兵还在拼死抵抗,运粮的士官眼看着手下一个个倒下,他也是已经看清了自己的结局,情感被死亡的恐惧支配,内心里害怕至极,两股战战,双手发抖,和余下的十几人背靠着站立,命运德终章就在眼前!

    突然一阵呐喊声响起,萧敢一马当先,率领一队百十人的玄衣军就冲杀了过来,只是一轮冲杀,劫掠之人就倒下了一多半,战斗持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结束了,百人对战四百人,玄衣军却还能完胜,伤亡也才仅仅十余骑而已,玄衣军的战力可见一斑,运粮的士官见自己得救,嘴里感激不尽,身体却顿时瘫倒了下来,他已经没有站立的力气。

    萧敢问道:“兄弟,你没事儿吧,我们是南疆玄衣军,奉命支援寒山,你们是往寒山运送粮草的吧,跟着我们的后续部队,他们会帮你们一起运送的。”

    也不等那名士官回答,萧敢就率队继续赶路,他的终点是寒山,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他要先赶在天黑前抵达小观,好给后面的大部队找到安营扎寨之处,以及跟小观守将索要给养!

    原来玄衣军为了完成萧国公三天抵达寒山的命令,他们除了带上必备的辎重,只带了三天的饮食,其他物资全部丢下,一应其他补给全部找地方守将索取,这也是战时状态才可以如此,而且事急从权,也有例可循,当年刘武在镇守寒山时,就曾如此,所以在吴军中也就有了这条不成文的规定。

    三天后,玄衣军全体抵达寒山城下,刘武亲自出北门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