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三十九章 兵临城下

第三十九章 兵临城下

    “紫煞尝遍千人血,罗兰开处战地香。

    漫天霜色浸晓雾,大江流过山苍苍。”

    苍衣鬼面之人念着诗句,来到紫衣女子身边,说道:“你是紫鬼,紫罗兰,我知道你,你放心好了,消息已经传到宿安,你可以在这里安心养伤了!”

    罗兰本就没有受到致命伤,稍稍恢复了些体力,已是可以坐起身来了,不确定的问道:“你是苍鬼?”

    “苍鬼,苍江流!”

    “青涯怎么样了?可有五殿下的消息?”

    “青涯沦陷,五殿下生死未知!”

    罗兰听苍鬼如此说,眼睛顿时一沉,身体也随之毫无力气地重重倒下,她再一次陷入了昏迷。

    同一时间,寒山城内,刘武独自在大将军府的后院里踱步,他还不知道燕军已经在青涯登陆的消息,他还在为不知道敌人的真正意图而发愁,若是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敌人还没打来,吴军的军心怕是就会散了,此时他的内心更是万分焦急。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突然多了一个人,此人一袭黄色袈裟,手持罗汉降魔杖,伫立于庭中,弥勒笑容,一言不发。

    正当刘武转身那一刹那,才大惊失色地看到此人,他顿时警觉起来,大声喝问道:“你是何方神圣,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大帅勿怪,我乃游方的僧人。”

    “你即为僧人,所来是为何事?”

    “齐王派我来此,为将军解惑!”

    刘武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你丫知不知道老子很着急,你要是能说出个一二三,老夫还可以饶你,你要是说不出来,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老夫也要以大欺小,非打的连你妈都认不出你!”

    这话风转变太快,和尚赶忙说道:“大帅可曾听闻:吃斋念佛黄袈裟,风波棍法伏魔杖!”秃子说着,还不忘从兜里拿出了一个黄色鬼面具戴在脸上。

    刘武见状,心里的戒惧也是渐渐消退,强装镇定,笑着说道:“哦,原来是黄鬼啊,您大驾光临,有屁快快放来,老子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

    黄鬼见刘武生气,自觉无趣,也不再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恭敬一拜,随后严肃说道:“燕军五万水师,从青涯登岸,正一路杀向宿安,皇都此刻已经危在旦夕,请大帅即可回师救援!”

    刘武听完,如同遭到了十万伏特暴击一般,呆呆地伫立在原地,他千算万算,竟然没有想到这燕军还敢从水上发起进攻,不是他没想过,而是燕军一群“旱鸭子”,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水师,他却无从得知。

    当他从震惊中回到现实,这才发现黄鬼早就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不敢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立马来到点将台敲鼓聚将,人还没有到齐,他就已经开始在心里暗暗谋划:

    “如今吴国能打的士兵都在这里了,国内如今一片空虚,就算是宿安还有御林军守护,可那才一万多人啊,如何能够应对燕国的虎狼之师,必须要立马回援才行,可是这边如果抽调了人马,保不齐乐晨就会立刻大军压境,到时候两线作战,必败无疑,哎,这可怎么办呢?难道只能把命运交给时间了吗?”

    想到这里,刘武心中已是一片清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此时众将士也已经到齐,刘武当即说道:“燕军有五万大军已经从青涯登岸,正一路杀向京师,我已经决定,亲自率军驰援,将这里的一应军事指挥大权交由萧国公,还请萧国公切莫推辞,也请众位将士齐心协力,守护好寒山。”

    刁成听刘武如此说,赶忙接道:“大帅您不能走啊,您若是离开,乐晨定会趁虚而入,而我军一旦没了您坐镇指挥,也会军心涣散呀,大帅,您就让末将率军前往支援宿安吧。”

    此时,台下将士更是异口同声说道:“请大帅三思!”

    刘武看着台下拜倒一片的众位将士,又看了一眼纹丝不动的萧敬天和一旁看热闹似的明远楼,他心里明白,此时若是多耽搁一分钟,宿安就会多增加一分陷落的危险,于是说道:

    “诸位将军请起,如今形势万分危机,不是多做解释的时候,我只说一点,我走之后,你们一定要守住寒山,只要能守住七天,我定能剿灭国内燕贼,若是这七天内寒山失守,那时我们才是真正的面临两线作战,吴国也将万劫不复了!”

    刘武交代一番之后,只带着来昊和老龙王二人,率领两万骑兵连夜出发,他还下了一道死命令,三天时间必须到达宿安,违者军法从事!

    再来看龙博这边,自从在青涯登岸,就一直战斗不断,大大小小的战役已经打了二三十场,甚至在行军的路上,还会有一些农民自发的拿着农具来跟他们拼命,这就让龙博极为恼火,徒步行军,本来就慢,就算是最快的急行军也得七八天才能抵达宿安,这下耽搁来耽搁去,指定会误了预定的作战计划,他心里也很是郁闷,不禁又想起了乐晨的交代。

    原来在想出这条海上进攻妙计的时候,龙博也是得到乐晨支持的,只不过乐晨深刻了解吴国的民俗风情,深知若是徒步行军,必然会遭到层层阻力,所以他当时建议龙博从青涯登陆,取小道直奔寒山,在两面夹击之下,一举便可攻破寒山,而后挥师南下,天下可定!

    只不过,龙博跟他的伯父龙傲一样,自大而且固执,执意要进军宿安,乐晨也是拗不过他的意思,只能在寒山北边搞些小动作,来配合龙博的行动。

    寒山城中,自从刘武抽兵走了之后,乐晨也不再演戏了,下令让猎豹军团一天之内吃掉竹枝,然后配合雄狮和猛虎两大军团向寒山发起总攻,萧敬天见此情形,也是按照刘武的龟缩战略部署,将所有将士聚拢到城里,就这样坚城高垒,抵死不出,看乐晨能奈他何!

    两天后,刘武来到了宜城城外,下一站就是宿安了,经过了两天不眠不休的急行军,此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了,刘武于是便下令全军,在宜城外安营扎寨,整顿休息。

    正在账中闭目养神的刘武,突然听人报告说有人来访,还没等他传唤,此人就已经来到了大帐内,刘武见到来人之后,立马抱拳一拜,说道:“参见齐王!”

    “刘国公,你我之间就无须见外了,我此行还带来了一个人,就在外边。”齐王说着,便向帐外喊了一句:“进来吧!”

    那人刚一进来就跪了下来,说道:“大帅可还认得小的,小的是王德柱啊,在您手下当过几年的兵呢!”

    刘武一见来人是王德柱,心里也很是高兴,说道:“怎么不记得,你小子现在出息啊,做了宜城守备司令了,好不威风啊,前些日子还听一个叫程度的运粮官提起你,说你现在负责转运粮草,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好好干,少不了你小子的好处!”

    一阵寒暄之后,刘武也清楚当下事态危急,不是互相问候的时候,于是说道:“齐王此来,可是有了御敌之策?”

    齐王闻言,看了一眼王德柱,王德柱也是不卑不亢,一副铮铮铁骨的样子,这让一项豪迈的齐王都有些于心不忍了,转念又想着自己身后可是吴国的万千百姓,举国安危系于一身,总得有人牺牲才行,这就是战争啊!

    思绪过后,齐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把他与凉生事先制定的计划,对刘武和盘托出,刘武听后也不禁对凉生大材赞誉有加,但在看向王德柱时,内心却泛出一抹苦涩来。

    王德柱见状,说道:“大帅切莫介怀,大丈夫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日,我王德柱为江山社稷而死,死得其所!”

    三日后,在经历了大小数十仗之后,却依然眼冒精光的燕军,终于看到了通往宿安前的最后一站,看着辉煌巍峨的宜城,龙博立于三军之首,怒吼道:“七天的急行军,兄弟们累不累?打下前面的城池,今夜咱们就在这里逍遥快活!”

    话一说完,龙博就一马当先,向着宜城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