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四十二章 和谈

第四十二章 和谈

    齐王终于如释重负,他知道只要燕国太子在手,就相当于扼住了燕国的咽喉,自此,战与不战,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可是一张王牌啊!

    回到齐王府,齐王难得今日如此放松,就径直来到雨妃的小院里,别后几月余,那里依旧是:花色冷偏佳,香气院外闻,置身此境中,仿若入仙门。

    远远地就听见小九和如音的欢声笑语,他们在宜城学了不少精致的淘气,正在与雨妃插科打诨,逗得雨妃也是轻喘不断、娇笑连连。

    雨妃也并无丝毫怪罪他俩不学好的意思,反而是无限爱惜流转,从眼角处浅浅的几尾鱼纹,便可以看得出来,雨妃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她多么想,接下来的余生里都可以如此这般美好,也许,不再错失与孩子一起成长时的美好,才是每一个母亲此生最大的心愿!

    齐王站在院门口,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却没有人发现自己的存在,一阵无语,只得强装镇定,尴尬的轻咳一声,雨妃听到声音,知道是齐二个没良心的来了,也没怎么理会,仍和两个小孩儿谈笑风生,十分开心。

    齐王见此,也不以为意,径直走进了雨妃的卧房。

    “小九,丫丫,你们俩过来,让爹爹好好看看,有没有想爹爹。”

    “咦,咱家姑娘越来越漂亮了啊,这个小伙子也不错,长高了,也壮实了,不错不错!”

    如音见齐王还想要亲自己,连忙一把推开,说道:“爹爹讨厌,男女授受不亲,你快走开啊,再不走开,我可要叫人了!”

    齐王听如音如此说,也是一阵懵逼,紧接着也是一跺脚,假意生气道:“吆喝,小棉袄长大了呀,还知道男女授受不亲了,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你亲爹啊,哼,不给我亲就算了,反正我也不稀罕!”

    说着,齐王就来到雨妃身边,一把搂住其细腰,不由分说,就往雨妃的薄唇上吻了下去,这场景,雨妃始料未及,小九和如音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雨妃赶紧挣脱了齐王,说道:“小孩儿们还在面前,你怎么就这么猴急?”

    齐王却得意说道:“丫丫,看到了吗?你不让亲,我就亲你娘亲!”

    说完,齐王又从腰里拿出一块玉佩,说道:“丫丫,你要是让爹爹亲一口,这块玉佩就给你玩三天,怎么样?”

    如音看着这块发着淡红色微光的玉佩,甚是漂亮,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全部的注意力都被玉佩吸引了去,嘴里还称奇不断,满眼都是惊奇之色。

    齐王正在得意于自己的奸计得逞,却不料如音立马就扑了上来,一口朝着齐王的脸上就亲了下去,回身时,又顺手夺过了玉佩,那玉佩冰凉温润,还有点沉重,简直跟同等大小的金子还要沉重。

    小九凑到如音身边,细看之下,那玉佩上还有一个字,线条弯曲,他却不大认识,只知道那是用篆文书写。

    齐王知道那玉佩坚硬无比,所以也不怕被如音摔坏,只是嘱咐了一句:“丫丫,玉佩玩腻了,要记得还给爹爹哦!”

    小九拿着玉佩,好奇道:“这东西怎么这么沉呢?这个字又是什么字?”

    齐王得意一笑,显摆说道:“这块玉佩可不一般,是你爷爷亲自给我的,据说是天外陨石打造而成,坚硬无比,而且还不怕火,即便是放在烈火里也烧不化,那上面的字就更厉害了,是个魁字,怎么个厉害,你们以后或许会知道。”

    切......

    小九有些不屑,继续和如因去玩耍了。

    晚饭时候,雨母也来了,一身朴素,却气质雍容,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雨母也没想到,晚年风烛之身,还能享受如此天伦之乐,心中感慨,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燕国御书房内,燕帝勃然大怒,把桌案上的文章奏牍高高举起,重重地摔得满地都是,他面前的几位军机大臣也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生怕一不小心,眼前的燕帝就会把怒气撒到自己头上。

    燕帝此时正在气头上,忿忿说道:“这次攻打寒山时,夏军好像出力不少啊,我看明子渊个老王八蛋是不想再见到他的宝贝小儿子了,既然你不仁,就莫怪我不义了,我这就送你娃上路!”

    宰相裴迟听闻,立马站出来说道:“陛下息怒,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屁快快放来,别搁那憋着吓人!”

    裴迟顿时脸上气得紫了一块,好不容易摁下发作的冲动,平缓情绪说道:“陛下,老臣听闻这次夏军,之所以这么能打,是因为有太子明远楼坐镇之故,而明远楼一项视其弟明远山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他这是想借刀杀人啊,如果我们遂了他的意,岂不正中他下怀,而夏帝必会将这笔账算在我们头上!”

    龙道宗听了裴迟的分析,也变得冷静下来,过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那依宰相的意思,你打算如何处置明远山?”

    “此事不难处理,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把他养成我们的人,这可是一国的王子,奇货可居呀!”

    “一来,有他在手,我们还可以时不时勒索一下夏朝;二来,若是天天给他洗脑,说不定可以让他为我们所用,将来再助他拿下夏朝大位,那对我燕国岂不是好处多多!”

    燕帝听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裴相妙计安天下,不愧是你,想得这么远,这事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众人见燕帝龙颜大悦,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可还没等他们放松下来,燕帝却又板着脸说道:“我儿如今深陷敌境,众位可有什么对策?”

    “裴相你可有什么妙计么?”不等众人开口,燕帝就开始点名了。

    裴迟耷拉着脑袋,躬身一拜,说道:“启禀陛下,老臣有一招以退为进之计!”

    “愿闻其详!”

    “如今,吴国国内一片萧条,可谓是民不聊生。去岁,吴国东南洪涝灾害,致使其产粮区颗粒无收,西部又发生大地动,居民死伤不下十万之多,现在又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我想他们也是已经到了快要破产的边缘了,臣还听闻,前些日子乐晨大将军已经率兵攻上了寒山城头,只要一鼓作气,吴国的万里江山,指日可下!”

    “老臣的意思是,咱们不如退一步,只要吴国愿意缴纳岁币,送来质子,并归还我朝太子殿下,咱们就可以撤军,甚至还可以承诺十年之内,不进攻吴国。”

    燕帝听完裴迟的话,心里虽然已有了定夺,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此事明日朝堂再议,朕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你们都回去吧!”

    燕帝知道,如裴迟所说,这可能是唯一解,或者说是最优解!

    翌日,燕国的朝堂上,所有大臣众口一词,达成一致,那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救回太子殿下,先不说,太子之于一国意味着未来的储君,再来看,龙博可是皇族中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年纪轻轻,就已经战功彪炳,甚至连乐晨都自叹弗如,所以,燕国上下要将其救回的决心,不是随便说说的。

    朝会临近结束时,燕帝开口问道:“众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能够替朕分忧,出使一趟吴国!”

    裴迟听闻燕帝此话,思绪回想起昨夜的风雨之欢,那倩丽的吴夫人事后还央求着,让他提携提携他的娘家人,这倒是一个机会啊,若是达成目标,可谓是大功一件,而且还能攀上太子这棵高枝。

    犹豫了一下,裴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举荐礼部员外郎吴显贵,他为人谦和,做事细致,且对外交礼仪烂熟于心,是出使吴国的不二人选!”

    听闻此话,礼部尚书何澜,心领神会,有意无意的看了裴迟一眼,接着说道:“臣附议,吴显贵处事得体,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是个难得的人才,请陛下准许,让吴显贵出使吴国!”

    底下一干大臣不明所以,只见大佬们都发话,一个个地都附议起来。

    燕帝听闻,也不怀疑,决定让吴显贵出使,当下说道:“晋升吴显贵为礼部侍郎,即日出使吴国,不得拖延!”

    与此同时,吴国的朝会也在同时进行,吴帝龙颜大悦,说道:“这次擒获燕国太子,齐王功不可没。两国交战已经半年有余,而我们却能取得此次胜利,这就说明,敌虽强,却也不是不能战胜的,今日,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对时局的看法!”

    齐王身为宰辅,参赞军机,率先答道:“此战全胜,智擒燕太子龙博,全赖陛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臣只是跑跑腿,出出力,算不得什么功劳。”

    齐王缓缓,继续说道:“陛下,依臣看来,燕国想要再大动干戈,实已再无可能,他们顶多是,一方面,会派大军压境,引而不发,另一方面,会派人过来和谈,而且条件定是极为苛刻!”

    齐王说完,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都齐声附议,别无其他声音。

    齐王此言也与吴帝所虑不谋而合,就看对方会派谁前来和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