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把如初写在心中 » 第67章 记忆宛如昨

第67章 记忆宛如昨

    傍晚的时候,冯悦和刘虎来找小九。

    冯悦说道:“殿下,您现在也已经在这里安顿好了,而且还结识了不少朋友,想来以后在燕国也并不会出什么岔子了,我们也是时候该离开了,今天就是来跟您告别的,此去不知道多久还能再见,还望殿下多多保重。”

    小九诧异道:“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吗?为何不多呆些时日,多了解了解燕国的风土人情,总归是好的!”

    刘虎解释道:“殿下您也听说过了吧,外国士兵在燕国不能停留超过三个月时间,我们如今来了已经快五十天了,若是在启程回去,怕是再没出燕国国界,我们的人头就要被兑换成黄金了。”

    小九思忖片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厉害,说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便多留你们了,只不过冯悦身上的伤虽然已无大碍,可还是要多加小心,这样吧,你们先去京城再找个郎中看看,明天早上启程也不迟。”

    冯悦本想拒绝,无奈小九执意如此。

    于是,小九也向素素姑娘请了假,便同龙阙一起回到了龙城。

    在回去的路上,龙阙说道:“我知道哪里有最好的大夫,你们听我的安排准没错。”

    马车进城之后,龙阙隔着帘子交代了车夫几句,那车夫听完,应了一声,便拉着众人来到了一处药店,这里门面很大,门牌上写着“蓝氏药店”。

    此时天色已晚,药店里的人并不多,小九四人下了马车,就直接来到了大堂之中,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伙计,见有人到来,立马凑上前,询问道:“几位是看病呢?还是抓药?”

    冯悦见问,答道:“看病!”

    伙计听闻,立马喊了一声:“看病一位,陈大夫接诊。”

    说完,这名伙计就欲引着小九几人,去往内堂三号房间。

    此时,正好一名身穿蓝色长衫的大夫从一号房间出来,好巧不巧的,正好和小九几人撞了个对面,随口问了句:“你们谁要看病呢?”

    只是他的问话并非燕国本地口音,而是一股浓浓的吴国代地之音,小九完全就听不懂,反而是冯悦心里怪道,这是遇到老乡了啊。

    冯悦心喜,用同样的方言答道:“是我之前受了伤,过来看看有没有留下后遗症。”

    那位蓝衫大夫也是很意外,他原本只是觉得对方的穿着长相不像是燕国之人,反倒像是吴国之人,不料在自己问出话时,对方竟然说出和自己一样的方言,这就让他有了一种大喜过望的感觉。

    于是,吩咐了伙计一声,说道:“这几位是我的老乡,就不用麻烦陈大夫了,我亲自来给他们看病,你去大堂守着,不可让其他人进来。”

    那伙计奇怪,平时蓝大夫一脸刻板,就连达官贵人们找他看病,他都不会多说一个字,今天却对几个外乡人这么好,他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来到一号诊室,蓝衫大夫又用方言,向冯悦问了句:“其他人都可靠吗?”

    得到冯悦肯定回答后,蓝衫大夫这才放下心来,说道:

    “我姓蓝,你们叫我蓝大夫就可以了,老家本是代邑的,家里世代以行医看病为业,二十年前随家父搬到燕国,后来就在这里稳定下来,说起来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了,还真的很想念家乡的鳜鱼和粳米啊!”

    “哦,光顾着回忆了,来来来,小兄弟,让我给你号号脉。”

    说着,蓝大夫就将手放在冯悦的脉搏上,闭上眼睛,仔细听诊,过了一会儿,说道:“你的脉象很是艰涩,短而洪大,血气亏损,溢于浮躁,此乃病后伤愈之状,应是不久前流血过多导致,需要吃些滋补品,多多休息就好了,已没什么大碍了。”

    冯悦听了,也是无奈摇头,说道:“休息怕是不能了,明天就要启程回国了,若是明天再不回去,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刘虎又把之前对小九说的话,给蓝大夫解释了一遍,这难题无解啊,众人都没办法。

    蓝大夫说道:“你们若是明天回去的话,可否带我一个?我要去一趟雾连山,采一些药,咱们正好顺路。”

    冯悦一听,当时就有些诧异,说道:“蓝大夫,您当真要去雾连山吗?那里最近可是有些不太平啊?”

    刘虎点头,表示他可以作证,此言不假。

    小九说道:“蓝大夫可是急用什么药吗?我们刚从雾连山过来不久,死伤了很多弟兄,您若是独自进山,恐怕会遇到危险的啊。”

    蓝大夫随意看了眼小九,便把视线迅速移开,笑着说道:“无妨,无妨,我经常去山上采药,那片地方只有我熟,别人找不到那里,而且,就算是让别人去帮我采药,我也不放心。”

    冯悦见蓝大夫执意,也不好再劝,只得告辞而去了,回到龙阙的王府里,住了一夜。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冯悦和刘虎就想早早启程,他们不想打扰小九的清梦,不想把背影留给最重要的人,他们只想悄悄地离开,只想不辞而别。

    可他们哪里知道,小九本来就敏感的神经,早就有所察觉,等冯悦二人来到后门时,却发现小九早早地等在那里。

    此时,龙阙也出现了,说道:“你们也别见外了,都是大老爷们的,大家也都别矫情了,谁还没经历过离别,谁还不曾挥泪说再见,你们快点啊,话说完了,就赶紧走吧,我还要回去睡个回笼觉呢!”

    冯悦和刘虎,听了龙阙的话,却是毫不在意,朝着他拱了拱手,又与小九攀谈几句,便就此别去。

    小九并没有送出太远,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是他们都知道,这龙城之中不太平,盯着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冯悦二人如约,来到了蓝氏药店,带着蓝大夫,三人两马一马车,从南门出城而去,向着雾连山奔赴而来。

    自他们走后,小九和龙阙二人也是打扮一番,从西门出城,去往城西农场,又开始了他们简单重复的劳作生涯。

    三天之后,冯悦三人来到了一处亭子前,亭子名为“水云亭”,上有一副对联:“休说行到水穷处,尚可坐看云起时。”

    蓝大夫拱手一拜,说道:“我的目的地到了,咱们就此别过,祝你们一路顺风。”

    刘虎下意识的就是拱手回礼,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分别之后,冯悦则是有些纳闷,问道:“虎子,你有没有觉得奇怪,那位蓝大夫不像是位大夫,倒像是位江湖人士。”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临别时,他拱手的样子,还真的像是一位绿林人士。”

    刘虎见冯悦依然一副若有所思地样子,大笑道:

    “哎,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管他是那一路好汉,只要不妨碍我们就是,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因为没有了护送小九的任务,冯悦两人的回程快了不少,不到一个月就到了寒山,此时刘武也已经班师回朝了,所以刘虎也没有耽搁,二人又是马不停蹄地向着京师出发,又经过十多天的赶路,终于回到了宿安。

    齐王亲自接见了他们,说他们是大功臣,并且带着他们直接进了宫,吴帝也对他们作出了口头上的奖励。

    齐王回到王府,此时雨妃和如音早就等在书房了,齐王见到雨妃,立马说道:“爱妃啊,你可以安心了,如音呀,你也可以放心了,小九已经平安到达燕国,并且已经在龙城立足,还交到了不少身份尊贵的朋友。”

    尤其着重讲了耶律楚楚和龙阙二人,在讲到龙阙时,齐王的眼神里还浮现出了一抹回忆。

    那是二十年前,齐王当时还在军中任职,他老爹却突然去世,皇兄仓促间即位,那时,他的姐姐辛钰还在宿安,只不过她并不是一个文弱的姑娘,而是一手掌控着鬼面的女强人。

    后来,随着燕国的强势崛起,吴国被逼无奈,不得不答应通婚的耻辱条件。

    当时吴国新立,国力微弱,辛钰以大局为重,选择远嫁燕国,这时鬼面的大权才回到吴帝手中,后来吴帝因为身体原因,又将鬼面的权利全部交给了齐王。

    龙阙,正是辛钰的孩子,也就是齐王的外甥。

    齐王陷入思绪,不禁叹了一句:“老姐啊老姐,你现在还好吗?”

    如音呆呆地看着入了迷的齐王,上前一步,一把就揪住齐王的胡子,嘴里还发出咯咯的笑声,齐王吃痛,立马便从回忆被拽到了现实。

    如音问道:“爹爹,你是不是有一个姐姐?她是不是也在燕国?”

    这是齐王心中的秘密,同时也是他的耻辱,不仅仅是他的,也是整个家族的,乃至整个国家的耻辱,所以其他人都不会在他面前提起,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整个国家的忌讳,如今却被如音这么一提及,齐王眼中的怅然就更深了。

    他为不能保护姐姐更深深的自责,如今又亲自将儿子送往了燕国,这是耻辱柱上写耻辱,耻辱到家了。

    齐王看着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眼中的爱更为深切,他明白真正的爱,不是自己无微不至的保护,而是让她真正的成长,直到最后可以独当一面。

    于是,齐王在心里对之前所作的一个决定,更加的认为是是正确的,那就是要让如音成为下一任鬼首。

    “丫头,爹爹的确是有一个姐姐,他的名字叫辛钰,如今远在燕国,她还有一个孩子,名字叫龙阙。”

    如音听闻,恍然大悟,明白了龙阙这么帮助哥哥,应该就是姑姑授意的吧,紧接着若有所思,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如此,这样就可以去往燕国了。

    还好雨妃了解如音的性子,立马说道:“丫丫,你可不能想着去燕国那种虎狼之地,娘亲是不会同意的。”

    如音有种心事被看穿的感觉,只能嘿嘿一笑,来掩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