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跟着鹿鼎记学习写小说 » 第十二章 情节的推进与演化—独立式矛盾冲突的情节模式

第十二章 情节的推进与演化—独立式矛盾冲突的情节模式

    在分析和拆解小说故事中的矛盾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情节的推进和演变。我们之前在定义中提到,情节其实就是矛盾主体双方对战的过程,也可以说成对立冲突的过程。那么这个情节发展过程我们还可以继续分类来考虑,主要包含以下情节模式:

    1.第一种情节模式是独立矛盾双方的对立冲突过程

    2.第二种模式是矛盾连锁激化的对立冲突过程

    我们来进一步解释其中的含义。所谓独立矛盾主体之间的对立冲突过程指的是在特定的矛盾中,只有对立双方才参与的对立冲突的情节过程。在第二种情节模式中,在矛盾双方的对战过程中,可能会激化矛盾主体双方与外界新的矛盾,而在处理新的矛盾过程中,又会激发起更新的矛盾,形成连锁式的矛盾的激化反应。这么说起来可能过于抽象,接下来我会举例进行说明。

    在《鹿鼎记》中,康熙与鳌拜这一主要矛盾的对战中就属于第一种情节模式。至始至终,康熙、韦小宝与鳌拜的对战过程中只有矛盾的双方。从最初试探性的摩擦,逐渐升级为大的冲突,从一方主体受到欺负,到另一方开始策略性的隐忍退让,到最后的决定反击,所有的情节设置都是围绕着这一矛盾主体开展,而这对矛盾主体的对战过程中也没有激化起新的矛盾。我们来看看情节在这对矛盾主体之下是如何推进演化的。首先,矛盾双方在开始对战之时,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应太大。如果对战之前双方实力差距过大,那么对战刚刚开始时,实力强大的一方将不费吹灰之力将对方置于死地,这种矛盾对战弱势一方在影视剧中不会超过第二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双方实力差距过大,那么双方不会无缘无故的挑起冲突,一方会选择继续隐忍,另一方则会继续的飞扬跋扈。只有双方实力接近之时,才有可能一方挑起冲突,而另一方坚决回击,双方你来我往,才有可能将剧情持续推向高潮。在康熙未成年,也就是康熙未亲政之前,双方基本上并不构成对对方的威胁。康熙年幼之时,无体力、无智谋、无法理的去争夺权力(在古代,只有皇帝成年以后才有资格去亲政治理国家),而鳌拜身为辅政大臣,代年幼的君主行使权力,治理朝政是顺治退位之后,孝庄太后以及皇帝宗室赋予鳌拜的权力,双方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基本构不成双方对战的先决条件。那么,真正能够成为双方真正对战的条件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皇帝成年;二是有人撑腰;三是本人要励精图治,有勇有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缺一不可的,我们看看康熙皇帝是否具备这些条件。首先是皇帝成年,此时满清天下已经初定,社会进入良性的发展周期。皇帝成年可以亲自治理朝政,这在当时的宗室法理中是绝对可以得到有力支撑的。那么第二个条件有人撑腰,那么给康熙皇帝撑腰的人又是谁呢,这样的人又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是四大辅政大臣吗?鳌拜本身狼子野心,而索尼年岁已大,遏必隆左右逢源,而苏克萨哈虽然刚直不阿,但是和鳌拜相比,毕竟胳膊肯定是扭不过大腿的。况且鳌拜掌权多年,满朝文武过半是鳌中堂提拔的亲信人物,所以康熙从宗室也好,朝臣也罢,想要挑出一个有力支撑者还真实挺难的。难并不等于没有,这个人就是孝庄太后。这个太后在历史上也是雄才大略,一代贤后。为顺利扶持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孝庄太后能够坚定隐忍,不惜下嫁摄政王多尔衮来保护幼年顺治,稳定朝纲。在顺治退位之时,中原未稳之际,她能够扶植康熙皇帝八岁继位,并在朝堂之内纵横捭阖,不断的巩固满清在中原大地的统治,就连四大辅政大臣都对他恭敬有加。有读者可能会问道,历史中是这样描述的,但是在《鹿鼎记》中,孝庄太后已经在神龙教毛东珠的制服之下,当时的太后是个假的太后,假的太后又怎能对康熙有巨大支撑作用呢。笔者认为,金庸先生这样来设置人物的思想行为还是合乎道理的,这里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虽然太后是假的,但是除了神龙教之外,朝廷内外是无人知晓的,所以太后的威名仍然具有震慑的影响力。纵然是假太后,以太后之名在宗室与朝臣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即使是权臣鳌拜也不得不忌惮三分,如果假太后与鳌拜翻脸,可能众朝臣在重新站队之时,鳌拜也不见得会得到很多便宜。

    其次,假的太后谋略水平也绝不逊色。先不说毛东珠本为明末一品大员毛文龙之女,虎父无犬子的出身身世,光看到她制服孝庄,害死荣亲王、董鄂妃和孝康皇后,成功逼走顺治皇帝的结果来看,此人谋略与手段绝非常人可比。另外,当康熙与鳌拜对战僵持不下之时,假太后告知皇帝应当选择隐忍,甚至不惜在隐忍之时建议康熙战略性放弃苏克萨哈,正是这个假太后的教诲让康熙明白示之以柔、赢之以钢,示之以东、击之以西的道理,最后正是通过这项策略打赢了对鳌拜最后的胜利。再次假太后本身有扶持康熙,力挺康熙的个人意愿。有读者可能会问道,康熙非假太后的亲孙子,爱新觉罗氏也与假太后无半点关联,而假太后的爹毛文龙与满清打了半辈子的仗,假太后又有何意愿能够帮助康熙、力挺康熙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假太后的目的就是潜伏宫中寻找八部四十二章经,毛东珠在太后的位置上对于偷盗经书能够提供很多便利。如果康熙倒台,鳌拜篡位,她这个假太后肯定时日无多,继续找寻经书更是痴人说梦了。因此,力挺康熙,稳定朝局对于假太后来说是符合逻辑的行为。

    从假太后对康熙的支持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于假太后的感激之情还是非常浓厚和深重的。即使毛东珠的身份被揭穿,康熙仍然念在多年的相处之情和危难之际的教诲之恩不忍心直接将其问斩,而是直接交给真的太后来处理。有的读者可能会继续问道,为了避免辅政大臣为上作乱,为何孝庄太后不亲自垂帘听政、亲自掌握朝政大权呢。在《鹿鼎记》的故事中,假太后也确实没有这个意愿,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八部四十二章经交给神龙教教主洪安通,以便顺利拿到解豹胎易筋丸的解药,而整顿朝纲,稳固大清权力对于毛东珠来说确实没有一点意愿。在真实的历史中,孝庄皇后为一代贤后,和后来的慈禧太后比起来,她本人并没有什么权力欲望,什么工作交给什么样适合的人来做,才是孝庄太后第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吧。

    在皇帝成年,有人撑腰的两个条件之后,第三个条件就是皇帝他本人需要励精图治、有勇有谋。历史上的康熙就是这样的人设,他力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拒抗蒙古,扩疆图、促经济、发展农业,建立了一世的丰功伟业。那么读者可能会问道,如果这三个条件有所缺失的话,是否还能够有资格去对战权臣鳌拜呢?笔者的答案是不可以的,我们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首先是三国时期的汉献帝刘协,虽然名为大汉天子,但是却由曹操全权把握朝政,他本人虽然还有忠于大汉的朝臣支持(包括刘备、董承、荀彧等人),但是本人谋略过于欠缺,搞了一个衣带诏最后也竟然败露,一生窝窝囊囊,最后只得落得一个被废的结局。再有就是刘备向诸葛孔明临死托孤的皇帝刘禅,虽然有诸葛神人的鼎力支持,但是本人过于孱弱,最后只有落得一个乐不思蜀的下场。最典型的例子是光绪皇帝,本人很有谋略,也励精图治,欲挽救中华于水火之中,但是托靠的康有为、梁启超都只是一群空有理想的文弱书生,而袁世凯更是所托非人,因为没有得到权臣的顶力支撑,在与慈禧太后的对战中败得一塌糊涂。

    当康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之后,他便具备了与鳌拜对战的资格,同时他也具备了和吴三桂对战的资格。当然,看到康熙具备以上对战条件的不只有读者们,还有鳌拜本人,那么我们看到康熙与鳌拜之间是如何开始精彩对战,从而又是如何推进情节的发展的。

    我们在之前矛盾主体双方的人物背景和人物个性中提到过,鳌拜本人虽为权臣,但是弑君篡位这种事情他还不是特别敢于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使同为宗亲血脉当上了皇帝,也同样会被当时和后世的文人唾骂和指责,何况是鳌拜这样的异姓权臣。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魏国为曹操一手缔造,在面对金丝雀式的毫无安邦定国能力的汉献帝刘协所在的帝位都不敢有实权之名,这样的事件在古代屡见不鲜。而在这样的封建社会时代背景之下,鳌拜的目标只能是继续掌握权力,他希望的是康熙皇帝作为傀儡,不图有皇帝之名,只图皇帝的权力。在已经成年的皇帝面前,他能够做的首先是威胁和恫吓,以期待皇帝能够服软害怕,我们来看看鳌拜是如何率先挑起事端的。一日,康熙与鳌拜在野外骑马射箭,偶遇一只雄鹰飞过,康熙的御马紫电因此受惊,瞬间惊慌之下,将康熙皇帝摔落马下,鳌拜以惊扰圣驾的名义要将紫电处死,而康熙皇帝却认为紫电因受干扰才惊扰圣驾,而不必因此小题大做,但是鳌拜却不依不饶,强行将紫电杀死后又对康熙讲了一连串的为官之道,康熙见此虽然怒火中烧,但是此情此景,他本人也无可奈何。

    在这个情节桥段中我们能够看到鳌拜初次挑事,杀不杀紫电本身已经并不重要。鳌拜所要向康熙展示的其实就是一个话语权,如果康熙此时言听计从,便会就此沉沦,被鳌拜玩弄于手掌之中,估计后续也不会再有什么精彩情节了。但是当康熙提出自主的意见时,鳌拜只能用杀马的方式来震慑康熙,话语权是矛盾双方初次交手的核心目标。

    紧接下来,矛盾开始逐步升级,之前杀的是马,而下一步杀的却是人,当然第二次所杀的人是康熙的护卫,总的来说还不算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而第二次冲突的焦点问题就是明史一案,康熙刚刚亲政,天下又已安定,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康熙主张以仁治国,对待明史一案希望从宽处理。康熙接受儒家思想在小说中已经有所体现,康熙在陈述自己的主张时好用到了汉人的《神童诗》“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但是出身异族,马背上打天下的鳌拜有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康熙见鳌拜根本不可理喻,便只能放任鳌拜自行处理,并警告其好自为之,鳌拜见康熙仍然不服,依然不依不饶,倭赫等护卫见鳌拜态度蛮横,目无君上,便在语言上警告鳌拜,鳌拜在怒气之下私自将皇帝的四个贴身护卫全部处死。击杀皇帝的御马不能让康熙服软,那么杀掉皇帝侍卫是否又能让皇帝彻底服输呢?答案是否定的,前两次鳌拜步步紧逼,但是仍然未见康熙退缩,鳌拜策划将冲突进一步升级,这一次他不杀动物,也不杀小人物了,而是把矛头对准朝廷重臣,进一步震慑年纪轻轻,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而第三步冲突所杀的人就是辅政大臣苏克萨哈。

    在接受鳌拜两次挑衅之后,年轻气盛的康熙也不会坐以待毙,在鳌拜击杀紫电之后,康熙意识到自己无法与鳌拜单独对抗;当鳌拜斩杀以倭赫为代表的护卫时,康熙意识到自己的贴身保镖也无法保护自己,要想与鳌拜继续对战,找到一个坚实的臂膀来协助自己是必不可少的。是的,在第三次交手中就引入了一位非常有实力的权臣,他就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当苏克萨哈以圈地和欺君罔上的罪名弹劾鳌拜时,满朝大臣竟然全部畏惧鳌拜的权势,没有人站出来与康熙、苏克萨哈一起对抗鳌拜。结论其实可想而知,康熙被逼杀掉了苏克萨哈,应该说,这对康熙实实在在的造成了巨大打击,对于年轻的康熙来说,一时也想不到该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他和鳌拜的矛盾。在这个被鳌拜步步紧逼,自己节节后退,甚至退无可退的境地之时,康熙想到了还有一个人可以求助,这个人就是孝庄太后(假太后)。假太后能够潜伏宫廷多年,自然也是精于谋略,审时度势,在康熙走投无路之时,她引导康熙沉着冷静,并给康熙开出了一剂良方—“忍,百忍可成金。”但是年轻不服输,而且易于冲动的康熙只是表面应允,背后却仍然想着在合适的时机予以反击。在前几次的较量中,鳌拜数次恫吓和震慑康熙也只起到了有限的作用,而真正打服康熙的年轻气盛和冲动,让康熙不得不进行理智决策,转换战略思维的却是下面的第四个冲突,而韦小宝在这第四次冲突的危机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第一次拯救了重大危局。

    康熙皇帝因公务下诏书召鳌拜进宫面上,但鳌拜与同党正在饮酒作乐,当着宣读诏书太监的面谎称身体有疾拒不进宫。康熙皇帝之后大为恼火,一时气血上头、头脑冲动、蛮力发作,亲自前往鳌拜府邸一查究竟。而此时鳌拜酒过三巡,竟然当着同党的面试穿龙袍,当得知康熙亲自前来后,一时措手不及、无处躲藏,只能以生病为由仓促上床。康熙看到鳌拜被子下面露出的龙袍一角,登时怒火中烧、青筋暴涨,盛怒之下掀开鳌拜床被,鳌拜龙袍尽现,此时鳌拜迅速拔出匕首,康熙御前侍卫和鳌拜府兵拔刀相向,一时坚持在那里不敢动作。应该说,在这个危急关头之下,有一方哪怕有着微小的动作都很有可能打破脆弱的平衡,陷入暴力对战的局面。而鳌拜府兵人数众多,真要动起武来其结果不可想象。此时的康熙汗流雨下,几乎可以说康熙几乎要为他的不理智和冲突付出生死存亡的代价。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韦小宝灵机一动,借用鳌拜献刀的理由缓和君臣剑拔弩张的气氛,而康熙顺势接刀,鳌拜更是顺坡下驴,康熙亲政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就此化解。可以说这第四个冲突对康熙的打击时非常沉重的。击杀紫电也好,斩杀侍卫也好,诛杀重臣也好,之前鳌拜的种种倒行逆施都没有直接伤害到康熙本人,这也是康熙一直都不被权臣打服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次康熙却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个人的生死安危,甚至让他感到了极大的恐惧。与鳌拜的第四次对战彻底打消了康熙正面冲突的冲动和意愿。在经历了第四次冲突之后,康熙才真正重新理解了太后那句“百忍克成金”的金玉良言,至此,康熙对待鳌拜的战略开始转向,表面示好,表面安抚,背后再做积极准备,抓准时刻给与致命一击。在这个关键性的节点上,康熙的政治头脑和政治素养有了极大的飞跃。

    那么康熙是如何表面示弱,而背后积极准备呢。说来也并不复杂,把想要的东西给与鳌拜,鳌拜想要的无非就是康熙彻底的听话臣服以及朝堂上的绝对权力。康熙首先采用语言示弱,表示鳌中堂时是开国元勋,满州第一勇士,劳苦功高,而康熙本人却年轻资历较浅,还需熬中堂多多帮助与教导。同时对鳌拜加官进爵,赏赐财物。而最关键的还是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让鳌拜全权处理朝中大事,而自己退居幕后,以游玩享乐麻痹鳌拜。而于此同时,鳌拜一方其实经过此事也吓得不轻。前面我们讲过,鳌拜欺负康熙年少无知,也只是想手握大权,但并不想明目张胆得弑君篡位。但是他没有想到康熙经过御马被杀,护卫被杀,重臣被杀之后,不但没有任何退缩,更能和鳌拜本人针锋相对,在鳌拜自己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出拔刀相向的大剧,差点被康熙逼成弑君谋逆,大逆不道的境地。多亏韦小宝及时化解,不但拯救了康熙,同时也拯救了鳌拜,甚至说拯救了朝廷,拯救了大清都不为过。在此之后鳌拜也收敛锋芒,在康熙的好言奉承和加官进爵的示好之下,顺势接纳了康熙的表面好意,也不怎么再轻易造次(其实鳌拜也不是看不出康熙在情势危急之下有意退缩,有意示好)。

    而康熙又是如何在背后进行积极准备呢,其实并不复杂,组织可靠的小太监练习摔跤,伺机引起鳌拜上钩,关键时刻给与鳌拜致命一击。从康熙与鳌拜对战的整个情节可以看出,对战的双方一直围绕着权力进行角逐。而在整个情节过程中,并未有新的矛盾被激化和产生。而双方的对战以一方的挑衅试探开始,不断的进行攻击,另一方在此情形下也进行坚决反击,到双方矛盾彻底激化,到其中弱势一方暂时收敛锋芒,以至于最后形成绝地反击,一骑绝尘,将对战最终画上了句号。整个过程逻辑自洽、层层递进、步步惊心,形成了非常合理的链条结构,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对战结束之后,经过矛盾双方深入思量而逐步推进的结果。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康熙、韦小宝和吴三桂对战的例子。当康熙亲政并剿灭鳌拜之后,信心大增,他开始意识到第二个敌人也已经显现,这个人就是吴三桂。吴三桂替满清平定大半个中原,并亲手勒死永历皇帝之后,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与吴三桂杀马为誓永不相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世袭罔替。而在康熙亲征之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互相勾结、同气连枝,而且独霸一方不受政府管辖,每年军响粮草消耗全占大清全年财政收入的大半。从各个方面来说,在康熙眼中,吴三桂已经不是那位立过赫赫战功,替大清驻守边疆的忠臣良将,现在的吴三桂已经成为康熙皇帝实实在在的威胁。而和鳌拜有所不同的,吴三桂坐镇一方,手握兵权,而且立国开过之功,其水平和实力超越鳌拜不只一两个档次。而与鳌拜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不同的式,吴三桂为人较为低调,而且对康熙皇权表面上恭恭敬敬,恪守君臣之礼,而且作为平西王镇守云南,治理边疆也是平安无事,井井有条。然而尽管吴三桂表面思虑如此谨慎周到,康熙却仍然执意要解决掉吴三桂,这里面其实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是吴三桂虽然没有表现出造反之意,但是以吴三桂的实力,如果他想要造反,他就绝对有造反的实力。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分别管辖云南、广东和福建,三省不但有精兵强将,而且当地税银拒不上缴,况且他们远在边关,康熙也没有现在所谓的长臂管辖。这样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不受约束、不受调配,实在会让当政者寝食难安。

    其次是吴三桂的汉人身份。康熙亲征之后亲手干掉鳌拜,而鳌拜这个曾经立下开国战功的本族第一勇士羽翼丰满之时都可以忤逆犯上,何况称霸一方的平西王吴三桂。所谓的打开关隘,平定中原,亲手勒死永历皇帝以示效忠的吴三桂,当时所真正效忠的是摄政王大臣多尔衮。而多尔衮已逝,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挖坟鞭尸,而面对这个刚刚亲政,有些乳臭未干的小皇帝,现在具有强大势力的吴三桂还会忠心耿耿吗?另外一点康熙所想到的是,即使是当年的吴三桂,其实也是无法信得过的。我们知道,当年李自成杀进紫禁城时,吴三桂还在山海关率领八万铁骑和满清对峙多年。而因李自成和刘宗敏抢夺陈圆圆之后,吴三桂才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城放满清入关并追杀李自成,应该说吴三桂为泄一己之私愤而引清兵入关的行为,可以说彻底得罪了所有大明官僚和大明子民,汉奸的帽子是无论如何都摘不掉了。怎么办?当时吴三桂也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彻彻底底的为满清效忠,替满清卖命。如果连满清都不相信他的话,对于吴三桂来说,明廷已经彻底回不去了,那样他将进入绝对的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他只能够拼命替清廷平定中原,甚至不惜以亲手勒死永历皇帝为表对满清的忠心。这样的吴三桂,心肠是黑的,是不择手段的,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弑旧主,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士大夫眼中,是绝对大逆不道,也绝对不可信任的。不光明末的士大夫这么看,学习儒家经典长大的康熙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无论你为大清开国做过多少贡献,只要你是背国叛主,你就是不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康熙也是容不下吴三桂的。

    再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贿赂朝臣,干扰朝局。自古朝廷内部结党营私不在少数,但是对比朝内的结党,对于皇帝来说更为可怕的是勾结外臣,如果庙堂与江湖势力合为一体,康熙真是会变成孤家寡人。

    最后康熙所考虑的问题是台湾,台湾郑氏被南明皇帝封为国姓,其一直以明朝国号礼制治理台湾,对满清自然是国仇家恨,这样一个政治和军事敌对势力孤悬海外,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便可以反攻满清,一定会让清朝皇帝心惊胆战,寝食难安。而云南、广东、福建却为台湾的天然屏障,不消除三藩隐患,是不能够有能力收复台湾的。况且如果三藩和台湾勾结,成为相互支撑的紧密的军事同盟,那就更够康熙喝一壶的了(其实这点倒是多虑,汉人都非常痛恨吴三桂)。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对于康熙来说,吴三桂是一个一定要处理干掉的对象。但是该怎样处理呢,虽然在干掉鳌拜之后,大权已经掌握,除广东、云南、福建和台湾之外,其他省的财政和军事权力都已经在手,其实力倒是可以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一教高下,但是此时还是不能够大动干戈,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平西王吴三桂虽为地方豪强,但是人家毕竟没有公开叛乱,也没有做过什么明显的欺君罔上的事情,总不能凭着自己的判断和猜疑就欲加之罪吧。康熙亲政不久,想以儒家仁孝来治理天下,然后没有对敌人动手却对自己人先动起手来,仁孝的精神岂不是不攻自破,轰然崩塌了。

    二是吴三桂以金钱勾结内臣,而鳌拜刚刚伏法,内朝与外朝大臣之前在康熙和鳌拜两大政治势力的斗争下左右摇摆,趋炎附势,很多人还是鳌拜的势力和帮凶。而敌对一方势力崩塌,政治平衡已经被无情打破,所有内朝外朝的政治都需要重新洗牌,整顿朝纲、万民归心才是当务之急。

    第三是三藩兵强马壮,一直在边疆平定骚乱,而内地已经平定将近三十年,新的满清子弟不但已经疏于战阵,甚至已经开始安逸享乐,当年满清的铁骑,虎狼之师到现在是否还一样的勇猛无敌(事实上,三藩刚刚开始造反时,满清八旗确是一溃千里)而未知晓。况且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将领选拔,军队组建和训练,调配钱粮,制定战争方案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善的。如果仓促作战,面对久战沙场,精于谋略的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失败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在康熙与吴三桂之间的矛盾中,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出于金庸先生的本人意愿,吴三桂、康熙之间都会有一场大的战争爆发。而在这场大战之前,面对称霸一方的吴三桂,康熙有几个重要事项需要提前准备,而这些准备几乎都是韦小宝替康熙完成的,这些准备包括以下几点:

    (1)三藩忠心爱国还是自私自利,只打自己利益的小算盘?

    (2)吴三桂是忠君贤臣还是老奸巨猾?

    (3)如果以上两点成立的话,那么如何找到吴三桂想要造反的证据来说服群臣,上下一心共同御敌?

    (4)如何能够获得吴三桂反叛的作战规划,从而康熙可以能够有所针对,提前布局,统筹谋划?

    (5)如何能够打掉吴三桂的七寸,抓住吴三桂的软肋,使吴三桂在反叛过程中有所顾虑,投鼠忌器?

    但是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大动干戈的康熙皇帝和韦小宝又是如何操作的呢?不能武力取胜还可以以智谋取胜。我们看看康熙和韦小宝(主要是以韦小宝为主)是如何在对战情节中逐步实现以上的目的。

    我们看看《鹿鼎记》中是如何进行情节推演的,首先是双方对战的第一个回合。康熙面对三藩矛盾率先挑起冲突,他采用的是和捉拿鳌拜一样的招数,这招叫做瓮中捉鳖。康熙以从未见过三藩之王,想要共赏国事为名招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入境,但是精明狡猾的吴三桂自然看破端倪,以抱病为由派自己的儿子吴应熊与其他两位藩王共同入京,而自己乔装亲兵共同赴京以便观察朝内局势,打探消息。在真实的历史中,吴三桂并未乔装改扮,在当时的政治形态之下,如果吴三桂依然坐镇云南,就可确保吴应熊及其他两位藩王的安全。而我们说,如果让康熙、韦小宝与吴三桂可以在小说故事中实现真实的对战,总不能让两方隔空喊话,而双方能够见面时矛盾对立冲突的基本条件,金庸先生所设置的吴三桂乔装入京既能保证三藩不被一网打尽,同时又可以让吴三桂亲自见到韦小宝进行面对面的较量。

    吴应熊、耿精忠、尚可喜第一次前来北京面见皇上,双方表面恭敬客气,但是语言之中你来我往却暗藏玄机。首先是康熙皇帝向三藩诉苦,大清立国不久,各地都需要发展重建,但是税银有限,国库常年捉襟见肘,以此暗示三藩是否可以减少输入的税银,以资国库。对于康熙的言语暗示,吴应熊回应建议向百姓增加税收,以充实国库。而康熙依然不依不饶,以不忍心增加百姓赋税,增添百姓疾苦为由否决了吴应熊的建议。而话说到这里,三藩才是彻底明白康熙用意,其目的就是让三藩减少输入,以达到削弱三藩实力的目标。而三藩也不白给,通过借力打力回应挑衅,直接抛出了裁撤三藩的建议,以强有力的方式回将了康熙一军。原本康熙只是想让三藩出让一部分利益,从而能够消减三番的一部分实力,而三藩却要自行裁撤,试验康熙到底敢不敢裁撤三藩,康熙此时才意识到三藩绝非等闲之辈,没有想到三藩会以如此傲慢和强硬的态度来回应康熙的试探与建议。而此时年轻的康熙还意识到三藩同进同退,强势立场的可怕,便以好言安抚,也打消了康熙通过消弱其实力的意图。应该说在第一回合的故事情节中,吴三桂奉诏却拒不进京,三藩同气连枝测试皇帝底牌的行为已经充分证明了皇帝所推测的内容,那就是三藩并非忠心爱国,而是自己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而吴三桂也不是光明磊落,而是老奸巨猾拒不进京,以防俯首就擒。

    故事情节进入第二个对战的回合。康熙与韦小宝对战的第二个回合是康亲王设宴款待吴应熊,同时邀请韦小宝一同参加。在这个场景之中,韦小宝、康亲王等朝廷重臣与吴应熊无任何对立冲突,相反却是吴应熊曲意逢迎,好礼送尽,好言说绝的个人毫无底线的人设一点不逊于韦小宝本人,双方都在官场潜规则之下尽显人性本色。这些朝廷重臣早就被吴应熊的阿谀奉承、金银珠宝所降伏,在这场对战之中,吴应熊算是赢了第一局。但是,没有冲突的情节桥段是不够好看的,虽然上层人物一团和气,但是底下的人物却暗藏杀机,康亲王的门客高手数次挑衅吴应熊的护卫,而在没有世子的命令之下,这些侍卫断不会进行任何的反击。这些门客高手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但是世子侍卫虽然恨得咬牙切齿,隐忍不发,而气氛变得越来越不友好。就在此时,韦小宝打破危局,不但夸赞了双方武艺高强,还给世子护卫买了帽子以示安抚,韦小宝的高超技巧缓解了现场的尴尬,其应急攻关的能力令世子高看一眼。至此韦小宝算是赢了第二局。在这个场景桥段之中,双方互相展示自己的智、勇和心眼。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同时也对对方的深浅和水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回合中,韦小宝对对方的实力水平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三藩的狡猾、坚忍和超强的组织纪律性绝不是鳌拜那样的对手可以相提并论的。

    对战进入第三个回合,韦小宝得理之后,开始主动出击挑衅。而在这个回合之中,韦小宝大获全胜。第三个回合的开展是这样进行的,沐王府进宫刺杀皇帝,而他们所穿的衣物和所持的兵器都有山海关总兵府的字样,以此来陷害吴三桂。而康熙一眼就看穿了内部的悬机,他把这个兴师问罪,同时还能借机发笔横财的机会给了韦小宝,韦小宝以这样的理由和机遇实在可以在吴三桂和吴应熊面前大大的耍一次威风。果然不出所料,当韦小宝拿着证物前往吴应熊王府问责之时,吴应熊吓得赶紧连忙解释,并献上大把金银,几乎是以哀求的口气向韦小宝求情在皇帝面前多说好话。韦小宝本人故作姿态,最后假意站在吴应熊一方,应允吴应熊在皇帝面前好言相劝,多多辩解,卖给了吴应熊一个大大的人情。同时,韦小宝偶然发现吴三桂假扮的亲兵后,为了给康熙皇帝出口气,不但让吴三桂帮助自己捏肩按摩,而且竟然要吴三桂留下给自己作为奴仆,最后只能在吴应熊的强硬要求之下就此作罢。在第三回合之下,吴三桂假扮亲兵入京试探的行为彻底暴露了其狼子野心,而韦小宝通过威胁和耍弄,有效的打击了三藩的嚣张气焰,在这个回合之中,韦小宝获得了胜利。

    第四个回合中,时空转换,韦小宝作为赐婚史,前往云南的平西王府,在吴三桂的招待晚宴上讥讽吴三桂生活奢侈,吃穿用度甚至比皇宫还要华丽;同时在吴三桂的书房之中,接连讥讽吴三桂当年主动开关投降,引清军入关,在缅甸亲手绞杀永历皇帝。虽然这些讥讽的语言令吴三桂火冒三丈,但是面对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却不敢随意发作,而是暗自对韦小宝痛下杀意。应该说第四个回合冲突的主体是讥讽。有的读者可能会说,耍弄也好,讥讽也好,固然可以增加剧情的戏剧化和娱乐化,但是这些冲突点对于双方战队来说好像看起来不痛不痒,历史中的人物在小说中完全变成了娱乐化的戏子吗?笔者相说的是,对于康熙、韦小宝与吴三桂之间暗藏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勾心斗角的关系,这些试探也好,耍弄也好,讥讽也好都是双方在目前状态下还没有彻底翻脸时能够做出的有限的攻击性行为,这些攻击性行为其实是向对方展实自己的势力和权威,同时这些攻击性行为的后果也是双方能够承担,而不至于擦枪走火。如果双方的攻击性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已经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程度,那么更为严重的对立即将到来。

    在第五个回合中,韦小宝发起了更大程度上的主动攻击,他的目的是要找到蒙古来的使者罕贴摩,这样一方面能够找到吴三桂彻底造反的证据,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吴三桂勾结蒙古共同反叛的战略规划。当吴应熊得知罕贴摩失踪,担心如果被韦小宝控制后所有反叛的计划将会败露,因此率领府兵放火之后假意救火闯入公主附中搜人。韦小宝将计就计将吴应熊引入公主闺房,公主实施阴谋诡计,成功将吴应熊变成太监,并嫁祸吴应熊对公主图谋不轨。在这一回合中,双方你来我往,围绕着蒙古使臣罕贴摩开展暗中争夺,最后从罕贴摩口中确认三藩想要造反的证据,同时详细了解了造反的战争计划,韦小宝在这一回合中又获得了完胜。

    紧接下来,在第六个回合之中,吴三桂遇刺之时刘一舟前来告密,吴三桂召韦小宝前来对峙,韦小宝在面临刘一舟叛变告发的危局之中镇定自若,巧舌如簧,最后成功扭转局势,并将刘一舟置于死地。吴三桂本想通过刘一舟的告发来撂倒韦小宝,但却不曾想差点落得了一个勾结反贼,图谋不轨的身份。在这样一个回合中,韦小宝成功化解了来自吴三桂的进攻,同时也扳倒了刘一舟这个反叛分子,也算是赢回了一局,而吴三桂与吴应熊在面对韦小宝强大的人设之下,节节败退。

    在下面第七个回合中,吴三桂完全被九难师太和韦小宝胁迫,韦小宝押着吴应熊作为人质,与建宁公主、天地会、沐王府上演了一场胜利大逃亡,不但成功的打探到吴三桂反叛的主要证人和叛乱规划,同时成功使得公主免于下嫁云南,而吴应熊这个驸马人质也是如获至宝。可以说整个云南之行大获全胜。在第八个回合,也就是最后一个回合时,韦小宝将吴应熊的云南马匹下了泻药,成功阻止了吴应熊的逃亡计划。至此,韦小宝与吴三桂的矛盾对战彻底结束,可以说在韦小宝与吴三桂这对矛盾的对战中,其获得的成果为康熙平叛吴三桂做了非常好的,非常扎实和有效的基础工作。正是因为韦小宝找到了罕贴摩这个可以证明吴三桂叛乱的铁证,使得康熙能够说服群臣共同抵御吴三桂的翻盘;正式因为韦小宝从罕贴摩口中套出蒙古与三藩的联合作战计划,康熙才能够早做准备,系统规划作战方案;正是因为韦小宝拘押吴应熊作为人质,才能够使吴三桂反叛过程中犹豫再三、投鼠忌器。可以说韦小宝在康熙与吴三桂的矛盾冲突中立下了大功,而所有的获得的这些成果,都是韦小宝与吴三桂双方独立作战过程中斗智斗勇中所得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