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凡骨逆天 » 第六十八章 朝歌

第六十八章 朝歌

    古木点了点头:“劳烦药王,可否将事情经过告知一二。”

    静愔微笑道:“言重了,事情是这样的,十天前......”

    十天前,静愔去往桐庐水潭采药。

    忽然,听到潭中有人喊救命,便顺着声音寻去,确实有一个人在水潭中心扑腾。

    她来不及细想,一个起落,便把那人拽了上来。

    低头一看还是个姑娘,随即问道:“姑娘这是?”

    “咳咳,多谢姐姐相救,我本来是去落雪山庄的,却不曾想路遇劫匪,情急之下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又不会水,汐若谢过姐姐。”

    说完,那姑娘躬身便拜。

    静愔赶忙相搀:“都是江湖儿女,姑娘不必见外,不知什么人,追赶你啊?”

    “我,我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个和尚。”

    “和尚?”静愔疑问道。

    汐若点了点头。

    静愔又问道:“你要去落雪山庄?”

    “是啊,我要去找绾青丝,他欠我一份人情的。”姑娘天真的说道。

    客套几句后,二人告别离去。

    静愔来到镇上,寻至一家酒馆,要了点吃的,自斟自饮。

    就听身旁有人说道:“听说没,最近有点不太平了,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前几天,张员外家的小翠被杀了,还有赵府的玉环。”

    其他几个人也附和着,有老王家的,老周家的等等。

    静愔听着紧皱眉头。

    旁边人继续说道:“据我所知,这些死去和失踪的姑娘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年阴时出生,还有,作案之人武功极好,没看清此人长相,据说知情人透露,应该是个和尚。”

    “又是和尚?”静愔心里嘀咕着。

    吃罢喝足,静愔顺着前路,向朝阳洞走去。

    约有两柱香时间,突然她感觉,前面有股强大的气息,便纵身一跃,上了树稍。

    只见一位身穿黄色僧袍,衣袖飘飘的和尚,大踏步由远而近,每迈一步就是三丈开外。

    “是他?”

    静愔认得此人,他就是南风古木的师弟,不戒和尚。

    此人也是一身大离心境。

    “见他行色匆匆,难不成,真如江湖传言那样?那我可得管管。”

    静愔思虑着,便一路尾随不戒和尚,又回到了桐庐水潭。

    不戒和尚,像是在寻找什么,嘴里嘀咕着:“哪去了?明明从这掉下来了,怎么就找不见了呢?”

    他抬头,看看耸入云间的悬崖。

    静愔还是没忍住:“你是在找一个女孩儿?呵呵。”

    “谁?啊,原来是药王啊,小僧失礼,正是在寻找一个女子,药王如何得知?”不戒问道。

    “我只是碰巧路过,见到潭中有人落水,救了上来而已,不知你不戒和尚这是?”

    “啊,我也是来找她的,此女子甚是可疑,我跟踪她好几天了,她身后应该有个不小的势力。”

    “哦?是她有问题,还是你不戒有问题啊?呵呵。”静愔微笑着说道。

    “这,从何说起啊,药王,我可是弘法寺古木主持的师弟,虽算不上得道高僧,但是清规戒律还是懂的,药王不要开这种玩笑。”

    “呵呵,果然是大庙堂的人,涵养颇深,静愔措辞不当,请不戒和尚见谅。”

    静愔感到不戒和尚,不像说谎,可是那姑娘?

    “如此,静愔就先行别过了。”说完,径直向朝阳洞掠去。

    看着静愔渐渐消失的背影,不戒和尚:“药王的话,好像有所深意啊?”

    他摇摇头,也是几个闪身,消失在群山之中。

    静愔回到朝阳洞,想想今天的事情,自言自语:“算了,这些都是小事,我还是研究研究,怎样才能突破境界,赶紧更上一层吧。”

    说完,便功行周天,进入忘我之境。

    其实,到了境界瓶颈期,差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已,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便可一念入逍遥,更上一个台阶。

    “今日是怎么了?心神不宁的呢。”一柱香不到,她便散去了功力。

    来到亭轩处,倒杯茶喝了下去。

    “这里可是朝阳洞?”有人大声喊着。

    静愔紧皱眉头,站起身来:“正是,阁下是?”

    “你不必知道我是谁,你只需告诉我,这个人是怎么死的就行!”说完,一道身影从远处飘然而至,手中,竟然提着一具尸体。

    静愔自然看得出来,竟然是自己救下的那个女孩儿。

    她不由得面色一凛,掠身来到近前,伸手搭着死者的脖颈之处,摇了摇头。

    “此人是被震碎了心脉而死,江湖中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屈指可数,阁下,你是不是高看我静愔了?”

    “你自己看,哼。”说着,来人拿出一角裙摆。

    上边赫然用血迹,写着静愔两个字。

    就在此时,远处又传来一个声音:“我说的有些不对劲吗?药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做了,就要敢于承担。”

    不戒和尚,竟然也飘身而至。

    静愔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她极力压住怒火。

    “你们二位认识?看来是有备而来的吧,呵呵。”

    不戒这才对那人说道:“敢问阁下是谁?江湖上好像没有你这号人物吧?”

    “哈哈,我自然是无名小卒,不足挂齿,可是你杀了这个人,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我朝歌,唯一的小殿下!”

    此言一出,静愔和不戒,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江湖之中,最大的暗杀势力,据说那绾青丝,最早便是在这个组织里。

    后来因为他不愿杀人,也从没杀过人,与这朝歌的当家人吕剑梁,发生争执,一怒之下,离开了这个暗杀组织。

    朝歌之中,有九大高手,身居大离心境,分别是南三通,北三冥,西三顾,当时绾青丝独当一面,换作判官东。

    南三通,则代表通天通地通九幽。

    北三冥,则是冥魂冥魄冥奈何。

    西三顾,是顾生顾死顾炎凉。

    那绾青丝一人独占东方位,可见他在朝歌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静愔,显然已经猜到此人是谁了。

    “原来是袖手旁观隋振礼,静愔失敬了。”

    不戒听到这,也赶忙拱手道:“原来是朝歌的二当家,不戒和尚这厢有礼了。”

    隋振礼,外号袖手旁观,实则最为冲动,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今天这局面,也就是在朝阳洞,换了别人,估计他早就动手了。

    “二位既然认得我,我就不绕圈子了,九天之后,桐庐水潭,二位请给我们当家的一个交代吧。”

    说完,抱着那个女孩儿的尸体,破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