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影 » 185谈话

185谈话

    赵构走到回廊坐下,问道:“驸马,长公主逼我出兵,你如何看?”

    张伯奋并不回答,反问了一句:“陛下真打算放过明教了?”

    赵构默然半晌,才道:“你想让我出尔反尔吗?想让朕在天下人面前成为失信之人吗?那如何再做大宋皇帝?”

    张伯奋摇头道:“那次招安是被逼的,不是陛下自愿的,就算背盟也合乎情理,不算背信弃义。孔圣人也说过:要盟也,神不听。相信天下人都会体谅官家,更不会把你当成出尔反尔的小人。”

    赵构苦笑一下道:“落人口实必是难免。就算如你所言,天下人都站在我这边,你认为就能立刻改招安为剿匪了吗?”

    张伯奋不解道:“官家的意思是?”

    赵构眼望天边,缓缓言道:“方腊何等狡诈,岂会不防你事后变卦?明教现今摇身一变已从人人喊打的魔教变成了国家承认的正教,并接收了大片土地,当地百姓也信了朝廷的招安,不再视之为反贼而对其听命顺从。明教早已非昔日的笼中困兽,几乎自成一国了。再想灭它谈何容易?除非有上次数倍的兵力才有可能,朕能调集到那么多军队吗?何况金人在旁虎视耽耽,要灭掉方腊必须全力以赴,且难保短期必成,抗金谁来做?一旦剿匪旷日持久陷入僵局则危矣!所以就算如今反悔也失良机了。”听了这番分析句句在理,张伯奋无辞以对。

    赵构又道:“先不说这个,长公主要北伐,你认为呢?”

    “北伐?”张伯奋笑了笑道,“嬛嬛太天真了。明眼人都知道金强宋弱,金在攻,宋在守,能守住就很不易了,那来的实力北伐?”

    赵构长叹了一声,道:“驸马是明白人。北伐是朕的夙愿,但实力还没到那个时候只能忍耐。当今内忧外患,国内盗贼四起,尤其以明教为心腹大患。朝廷根基未稳之下,北伐就不可能是首先要做的事。我任命岳飞担任新军统帅训练新兵,这些日子来进展神速,看来确是个能担重任的将才。将来或许会让他做北伐先锋出师中原,但这没个两三年准备想必是不可能的。”

    张伯奋道:“臣恭喜官家得此良将。”

    赵构笑道:“那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张伯奋略一沉吟,便道:“陛下是想让我去劝说长公主?”

    赵构微笑道:“毕竟你是我的妹夫,不找你还能找谁呢?”

    “陛下放心,想嬛嬛也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二圣在北边恐怕等不了两三年,这会让她无法释怀。”

    “哎,妇道人家就是见识浅,不会权衡利弊轻重,只会意气行事,还要靠驸马多多费心开导了。”赵构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张伯奋只能领命。

    “朕还有一事,你还记得张邦昌吗?”赵构又道。

    “当然记得,那次官家领皇命出使,陪同的一是在下,还有便是他。听说那时被金人拥立为了楚帝。”张伯奋道。

    “是呀,与他也算是共患难过。金人立他为帝时,听说当时反对最激烈的便是秦桧等人。这次秦桧回来一直弹劾张邦昌,定要将其正法,以儆效尤。”

    听闻此言,张伯奋不禁忆起了他们在金营时那个胆小怕死的张邦昌,便说道:“此人虽软弱,却绝非奸人。臣那次救长公主回到汴梁时,听到不少百姓议论他的事迹,无不是理解感激,无人对他痛恨。皆说金人要立他为帝时以屠城相威胁,众人皆来相劝,求他委屈求全以保全阖城百姓,这样他为了免生灵涂炭才不得不做了伪帝。”

    “那次他跑来给朕献上大宋国玺时,也说过之所以接受,全是为了减少国家灾难百姓苦痛的权宜之计,相信这是实话,也令朕甚为感动。又想到他护国还政立有大功,也实在狠不下心治罪于他。”赵构道。

    “臣还听说他在做伪帝之时,从来不敢以皇帝自居,更不许他人对其行跪拜大礼。龙袍也只在与金人见面时不得不穿。还向金人求情,免了许多杀戮破坏和搜刮,汴梁百姓无不对他感恩戴德。臣当时听到宗泽老将军都称之为救民于水火的英雄。秦桧容不得张邦昌曾经僭越称帝,虽是情理之中,但事出有因,不可纯以叛臣罪之!”

    赵构道:“驸马此言深合朕意,自张邦昌来归顺之时,我便赦免了他,还重赏封他做了郡王。但以秦桧为首的众臣喊杀震天,也是一件为难之事。”

    此番谈话后不久,张邦昌便被贬往外地,没多久还是被一道圣旨找个罪名赐死,以塞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