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四宝 » 第十四章,匿名信

第十四章,匿名信

    这栋楼是运输部的黑大楼,也就是古老的那种筒子楼,门口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有几颗大树,还有草坪,平时职工啊家属啊都可以在这里休闲。对面是运输部办公大楼,下去五百米远的地方是运输部第三产业,也就是忠福初来水钢的时候,上班的地方。

    从运输部到学校,需要先下一小坡石山路,再穿个整个调车场,到上水线(铁道),才能跟水泥瓦房那里走来的路线会合,这就意味着,不管四宝从这里去上班,孩子们从这里去上学,路都要比水泥瓦房那里去要远得多,比那里更危险。所以每天孩子们去上学时,都要嘱咐,注意安全,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这单身楼里面,差不多是个难民营吧,因为里面住着很多的单身汉,因为水钢不景气,连媳妇都找不到,也有个别住家的,也跟四宝家差不多,也差不多只有一个人上班。所以四宝认为这里顶多算是一个贫穷的城市。

    四宝离开了厂内战,离开她的经营地,又想起了九年前离开家,离开老爸老妈时的情景,那天是三月三,刚好种完玉米,婆婆给忠福十块钱,给他一床线毯,对于四宝来说这是珍贵的,最起码能得到婆婆认真给的一床线毯,而且十块钱能解决大问题,可以坐车到水城。

    哈哈,想不到这十块钱,一床线毯,就把四宝的终身给贱定了,

    从老妈家出发,离开家时,老爸老妈目送四宝翻过垭口…

    不知道两个老人回去以后,看不见四宝身影的老爸老妈,会不会掉泪,会不会想起四宝小的时候,差不多死去,到今天是不是很欣慰…

    他们以为四宝是到水钢去做家属工,反正觉得四宝去水钢会有前途。老妈如果知道四宝怀起大肚子,去水钢是为了避嫌,是为了不想让公公食言,没有等到忠福顶替工作,就喊要结婚,是为了去生孩子,生了孩子还想要回来在老妈身边当个大姑娘,老妈此时会着何感想,会不会把四宝打死去到…

    那天四宝一路哭到纳雍,又或者哭到水城,在动力山,馆子里炒了一盘猪肝,做了一碗三鲜汤,婆婆给的十块钱几乎花完,吃完饭,再去公公的住所,也就是现在对面的这栋楼,名叫新大楼…

    今天的四宝只剩下回忆了吗,怎么了呢?孩子们上学去了,忠福上班去了,是不是无聊至极?四宝想要大喊,老妈,四宝对不起你,四宝无以回报,唯有好好的生活,励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来报答你,老爸,老妈…

    这不,你看,别人家是一个人读书,两个人上班,四宝家两个人读书,一个人上班,四宝没有活干了,说起来也就是因为四宝是一个正直的人,才让四宝没有活干的,可是四宝能怎么办呢。

    那是因为,四宝干活的厂房搬到轧钢厂线材车间旁边去了,经理换成了刘福华,这段时间以来不拉废材,不用把钢筋废材拆开,不用重新打包,专门拉成品,而且都在星期六星期天拉,拉来了,四宝这帮人,只需把这些所谓的“废料”,抬到后面的暗房藏起来就行了,工资呢都是十五块一吨,有人买了就抬出来装车,装车也有技巧,就是先把成品装底下,然后装一点废料在上面盖着,装车费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样的…

    一段时间过去,刘经理,都是这样的操作,四宝觉得这不是在挖水钢的资源吗,四宝相信这些所谓的废料,肯定来路不明,这还得了,水钢本来就不景气,才调来一个董事长叫朱继明,朱经理来了还这样,这还不是换汤不换药,不行,四宝不能坐视不管,个人俏俏的给朱经理写了一封匿名信,四宝不能为了自己一个月微薄的收入,四宝虽然很需要钱,但是四宝也不能视而不见。

    信的内容,“尊敬的朱总经理,有一辆废钢厂拉废料的车,每逢星期六,星期天,都会从线材车间拉好几车成品到一墙之隔的第三产业厂房内,每逢星期六,星期天再拉出去卖,卖的时候底下是成品,上面一层才是废料,就是重新整理过了的,望朱经理,彻查此事,”匿名信寄出去以后。四宝担心朱经理看不到信,这水钢,哪时才走入正轨,又怕朱经理看到信,他根本就不管,水钢更是前途无望,但是四宝打定主意,如果没人来管,最多一个月以后,四宝还是同样的,还会寄出同样的信,直到有人来管为止。

    结果还没到一个月,果然这个信凑效了,四宝正在上班的时候,来了几个人,这些人很显然不是以往来买钢筋的那些老板。

    “这里有好钢筋吗,”四宝很热情的赶快领人到“暗房”。

    “看看,老板就这些,够不够”,因为四宝心里有数…

    四宝心里突突突的跳,四宝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活,但是就现在,四宝觉得就是没有活干了也是值得的,四宝仿佛看到水钢在朱经理的手里从此走向辉煌,四宝骄傲的竖起大拇指,唉,忠福,水钢的今天有我四宝的一份付出…

    是,没有活干了值是值得,就今天的四宝,一贫如洗,一个人在家里,很无聊,也很无奈,思绪又飘向,以前跟忠福来水钢的初衷,忠福跟四宝写的信,让四宝坐着一辈子就行了,可是囊中羞涩啊,而且象这样不一定是,老爸老妈希望看到四宝的样子啊,

    所以接下来四宝干过很多种工作,但是都不长久,即辛苦又还拿不到钱,做过小生意,背鸡蛋卖,打破了一箩筐鸡蛋,把四宝心疼的要死,不知道老爸老妈,要是看到四宝这样,会心疼的什么样子,会怎么说呢。

    背皮鞋赶乡场,又被人家混去了好多双,也是亏的不得办法,还是跟三弟家关系有点好,找他家借了两千块钱,在自己的家里开了个小商店,这个小商店还算争气,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还算稳定,四宝这个人和气,他知道哪个的钱都不好挣,所以做生意童叟无欺。

    四宝为了节约钱,通常去拿货都是自己去背,忠福有时候也帮着去背,背货回来为了节约钱,都舍不得坐公交车,背货到家满身满脸都是汗。

    时间长了,后来认识了批发老板,可以送货上门,省下不少力气,再后来,还可以先卖货后拿钱,,四宝虽然穷,但是也不贪小便宜,,有一次,老板结账的时候,少算一车货的钱,四宝也记账。

    “老板,你少算了一车的钱呢”老板再仔细核对,还真是的,老板说,…“唉,你这个人”从此,老板对四宝另眼相看,好多货对四宝比起别人又是另外一个价。

    四宝常给孩子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穷志不短…

    每当这个时候,女儿就会把话接过去,“人可以穷,不可以志短,是吧妈妈,”女儿每天放学回来都很开心,唱唱跳跳的,话又多,“妈妈,在大楼里住,心情就是不一样,”

    四宝看到女儿的变化,心心念念惦记的班长没有当上,心情也没有那么糟糕,儿子到是沉得住气一些,也还是三三两两的同学往家里带,但是没有女儿的话多,那么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