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雍凉崛起 » 第十九章 举孝廉

第十九章 举孝廉

    “母亲,您和妹妹们先吃,我要和兴嗣一起去见一下老师。”李式起身施礼,急切地说道。

    张氏听完,心里有些不解,赶忙问道:“兴业,怎么回事?不是一切都好么?”

    李式赶忙解释道:“母亲,父亲在信中说近期要往南追击,让您再回信了往豫州方向寄。往南可就是颍川郡了,老师和师娘的家族都在那里,而且老师之前就提醒过我,如果有前方的消息要及时告诉他。我要赶紧给父亲写信,让他率军过颍川郡时,特别关照一下荀家和陈家。母亲,您需要回信吗?我想用父亲的传令亲兵。”

    “我这儿不用回信。兴业赶紧去写回信,写完后就让亲兵带着信简出发,再给他们多配马匹,马不停人不歇;张管家去厨房多准备肉食,让传令亲兵们赶快吃饭,多余的肉食就让他们带在路上吃;兴嗣先吃饭,一会兴业写完信了你们再一起回去吧?”张氏连声吩咐道。

    荀缉起身,恭敬地给张氏行了一礼,“多谢伯母,我吃好了,我想去给兄长帮忙。”

    张氏知道荀缉心里着急,也不勉强,就让他俩一起去准备。他们给张氏行了一礼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看着他们的背影,张氏也不禁感叹道:“这孩子,成婚的消息都还没有他老师家人的安危重要,竟然先跑去处理他老师的事了,看来这个荀先生一定有些能耐。”

    “母亲啊!大哥的媳妇又不会跑了,当然是荀先生家人的安危比较急,您这是关心则乱。”李瑜在一旁笑着说道。张氏仔细一想发现确实是这样,也欣慰地笑了起来。

    回到居住的小院,李式直接让周青拿来空白竹简,然后就开始给父亲李傕写信,荀缉也紧张地站在一旁看着。

    等李式写完信简,荀缉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深深地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此番多谢兄长了!”

    “兴嗣言重了,这次是正好是我父亲统兵,要是其他人统兵的话,就不好说了。你就放心吧!只要信传到我父亲手上,他一定会照顾荀家和陈家的。”李式扶起荀缉,安慰道。

    “周青,带上些银两,拿着竹简跟我们走。”李式看竹简上的墨汁已经干了,就吩咐周青道。

    周青收起竹简,用油布仔细地包裹后,打上封签,放到布袋里收好,又去里屋拿了些银两,准备好后就随着李式去找传令的亲兵。前院的餐厅,五个彪形大汉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饭菜,这会儿府上的下人们还没有开始吃晚饭,张管家特别给他们安排的餐食。

    “少主!”张管家看到李式后赶忙行礼,正吃饭的传令亲兵也都起身行礼。

    “都坐,都坐!你们几个继续吃饭,吃饱喝足了休息上一阵再出发!”李式说完,招呼他们几个坐下来吃饭。

    带头的伍长连忙说道:“少主放心,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李式也笑着说道:“没事,你们慢慢吃,不够了再加,吃完再带上一些肉食路上吃。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些银两,路上休意时,你们买点好的吃,马也得给我喂好。吃好喝好的同时,要把消息尽快送到我父亲的军中。”

    等传令的亲兵们吃完,张管家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马匹,一人四骑,吃的喝的一应俱全,也都提前放到了马背上。他们带上信简就出发了。

    李式则带着李傕传回的信简,跟荀缉和周青一起去了荀府。

    荀攸和陈氏也是刚吃完饭,两人在后院闲聊。当得知荀缉想跟着李式习武的真正目的后,陈氏不禁莞尔,但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荀攸已经答应了,也暗中警告过荀缉,那就应该不会出问题。

    “父亲,母亲!”荀缉急匆匆地跑过来,喊道。李式先是对着二人行了一礼,从怀里拿出信简,说道:“老师,师娘,从关东传来的。”

    荀攸接过信简,仔细地看了一遍,脸上的神色不停地变换着,一旁的陈氏也赶忙从荀攸手里接过信简,看到最后脸上布满忧色。

    荀攸又沉思了片刻,开口说道:“兴业,为师有个请求,希望你能给李傕将军传信,请他关照一下荀家和陈家。”

    荀缉赶忙说到:“父亲,母亲放心,兄长已经写过书信了。传令的亲兵已经出发,他们一人四骑,相信很快就会把信简送到李傕将军手上。”

    荀攸听后,赞赏地看着李式,陈氏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刚才担心家族安危,让兴业见笑了”

    李式连忙说道:“师娘不必介怀,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一旁的荀攸开口道:“兴业的来意我已知晓,咱们去书房详谈。”

    陈氏一脸笑意,说道:“你们先去,我这就去准备夜宵,今晚兴业就住在府上吧?”

    “诺,烦劳师娘了!”李式躬身行了一礼,就跟着荀攸向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荀攸当先坐下,又示意李式和荀缉也坐下,笑着说道:“兴业,李傕将军做事可真是滴水不漏啊!他直接把你成亲的事上报给董太师,表达了李家的忠心,又让你在家等消息,肯定也是猜到董太师不会再让你去军营任职。”

    李式也笑了,但想了想又感觉这不像是父亲李傕的做事风格,解释道:“老师,这很可能是贾先生的谋略!我父亲统兵作战一流,但处理这些事情他并不是很擅长。”

    “贾先生?”荀攸疑惑问道。李式赶忙解释道:“贾诩,贾文和。凉州武威郡人,初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县时,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前两年又派遣到我父亲的军中参谋军务,之后就留了下来。”

    荀攸不禁感叹道:“董太师麾下果然是卧虎藏龙啊!众人皆知李儒,李文优谋略过人,善理朝政。没想到还有贾文和这等才智超绝之辈。”

    “老师,我父亲和李先生的关系也很不错,我们兄弟三人的名字就是李先生给取的。”李式想了想又补充道。

    “那就更好了,看来这次加上李将军的战功,任命你担任郡守都有可能。凉州的诸郡里西边是马腾将军和韩遂的势力范围,不会派你去找不自在。只有武都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和北地郡可供选择。武都郡和陇西郡羌人、氐人叛乱不断,太过危险,应该不会让你去;北地郡是你们李家的宗族所在地,更不可能;汉阳郡和安定郡可能性最大。”荀攸分析道。“老师,这两个郡应该怎么选?”李式问道。

    荀攸笑着说道:“当然是汉阳郡,安定郡还不到三万人,而汉阳郡可是有十三万人,人口占整个凉州的四分之一还多,比安定郡多出整整十万人。凉州拥有12郡98邑,治所在汉阳郡的陇县,人口为10.8万户,47.7万人。地广人稀,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是兵家极其重视之地,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

    “汉阳郡是整个凉州的中心,可能性很小吧?”李式又接着问道。

    “恰恰相反,你别忘了凉州的治所在汉阳郡,凉州刺史韦端也在汉阳郡。董太师把你安排到地方上的话,汉阳郡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荀攸解释道。

    李式认真地想了想,发现确实是这样,现在董卓排他的方式只能是一些虚职。之前他和荀攸就已经计划好了,只要是朝中的职位就一概推辞,目标就是去地方上。现在父亲李傕又立了大功,安排个小官职已经不合适了,凉州各郡,只有汉阳郡守这个职位才符合标准----位高权轻,毕竟凉州刺史韦端也不是吃素的。

    “老师,董太师要是问我具体想干些什么,我该怎么回答,还是说去汉阳郡马场当苑令么?”李式思考了片刻,询问道。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嗯,还这样说。既不能展露太大的野心,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消极,要是让董太师起疑心就麻烦了。”

    “诺,多谢老师提点,我都记下了。”李式恭敬地回答道。

    荀攸又接着说道:“这两天你就和缉儿一起安安心心地读书习武,等待通知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讨论完正事,李式就跟着荀缉一起读书,荀攸则坐在一旁听着,时不时地打断两人,考问一番,有问题了就进行纠正,两人都获益良多。

    次日清晨,李式和荀缉吃完早饭一起到城外庄园练武。

    快到中午时,一名府上的护卫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兴奋地喊道:“少主,您被举荐为孝廉了,夫人让您马上回家。”

    李式的心里一惊,不禁感慨董卓办事的效率。他叫上荀缉和周青他们就跟着护卫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李式看了一下举荐信,内容不重要,无非就是一些他多么的孝顺,多么的有才能,是可以任用的人才之类的空话,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就是让他多了一个孝廉的身份,这就是进去官场的入场券。看到最后,举荐人的名字倒是把他吸引住了——司马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