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悠闲人生,我在山村搞建设 » 第1章 初回青山

第1章 初回青山

    老话讲,年老归乡,落叶归根。

    一个月前,韩宇还觉得这是句屁话!

    人都死了,埋哪里不都一样。

    但此时,他已经回到老家,准备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时光。

    一大早起来,他慢悠悠的打扫着卫生,空置了三年的房子,积累的灰尘之多,即使打扫了一遍,仍然是不太干净。

    好在一场暴雨刚停,天气十分凉爽。

    要不是查出了绝症,余下的日子已经不足一年,恐怕这辈子他都不会回来。

    “小宇,快来吃饭了!”

    院外的篱笆门被人推开,一个佝偻着的老太太走了进来。

    她上身穿一件褪色严重的偏襟褂子,下身则是一条绑了腿的黑裤子。

    韩宇打从记事儿起,老太太就是这身打扮,二十年来,似乎就没变过。

    “二奶奶,您慢点。”

    他急忙快跑两步,接过了老太太手里的碗。

    她的手有些颤巍巍的,虽然是双手端着,但仍有一些面汤洒到了碗沿上。

    “你吃完把碗放桌子上就行,二奶奶中午回来收!”

    老太太说完,便回了自己院。

    韩宇低头看着手里的面,一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清汤面,上面点缀着几粒葱花,还窝着一个荷包蛋。

    他瞬间就明白,二奶奶为何要将面亲自端过来了。

    她家里就一只老母鸡,每天也就这一粒鸡蛋的产出。

    再转过头,看向门口处角落里的那些小菜,他眼睛不由的有些湿润。

    青山村很穷,家家户户都是如此,能吃饱饭已是不易。但听说他回来以后,这些淳朴的乡亲们,纷纷热情的送来吃食。

    这种感情,在钢铁丛林的都市里,是根本体会不到的。

    匆匆的将面吃完,就见到二奶奶扛着铁锨出了门。

    青山村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要下地干活。

    毕竟能不能吃饱肚子,全靠土地和老天爷!

    韩宇急忙追了出去,“二奶奶,我跟您一起下地。”

    因为大雨的缘故,土路上满是小水坑,没走几步路,脚上的鞋就沾满了泥巴。

    “不用,你啥都不会,跟着干啥?”

    老太太连忙摆手拒绝,韩宇从小就在县城里读书,家里哪舍得让他下地务农。

    韩宇顺手将铁锨扛在自己肩膀上,笑着回应道,“我这不是还有一把子力气嘛!”

    话虽是这样讲,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怕是真不一定比二奶奶强。

    两人闲聊着,中途不断有人扛着农具同行。

    他与二奶奶是有些亲戚的,至于是什么样的关系,却是理不清楚。

    青山村的人家,大抵都是如此,彼此都能攀上点亲戚。

    但此时,众人根本没什么心情寒暄,俱都担心庄稼的情况,现在正值水稻抽穗的时间,这场雨简直就是灾难!

    到了田间,大家的心情就更加糟糕了。

    原本应该是绿油油的稻田,此时已经有接近三分之一被水淹没了顶。

    剩下的也都是泡在水中。

    没有时间抱怨,大家纷纷跑到自家地头,开始挖沟排水。

    二奶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加入了其中。

    水稻虽然是长在水里,但却也怕这种涝灾。

    土地水分含量过大,氧气含量就会降低,还会导致养分流失,水稻根茎极易腐烂。

    再就是被水淹了以后,稻穗没法传粉结果,容易造成大面积减产。

    青山村地势较低,稻田更是平坦,几乎没什么坡度。

    再加上排水沟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排水的效率十分缓慢。

    韩宇干了半个小时,就有些力竭。本就缺少锻炼,再加上患病,脆的很。

    “二奶奶,这样下去不行啊,速度太慢了,咱村里没有抽水泵吗?”

    他扶着铁锨,腰已经有些直不起来了。

    “村里那泵去年就坏了,你去旁边歇着吧!”

    韩宇抬头瞄了一眼,光靠人工,就算是干到天黑,也根本完成不了。

    若是没有机器的辅助,恐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批稻子被毁。

    低头间,他看见二奶奶用衣袖抹了下眼角。

    她家地本就四五亩,一年的收成,除了吃喝买药,根本就存不下什么钱。

    此时还有一大半被淹,今年的生活,只怕是要更难了!

    “二奶奶,我去镇上买台水泵,您别着急!”

    韩宇说了一声,就撂下铁锨,朝着村里跑去。

    青山村位置偏僻,离最近的镇上有将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出行只能乘坐过路的中巴车。

    村里能装货的,就一辆四轮子拖拉机。

    开车的人与韩宇年龄相当,名字虽然叫大壮,但左腿却因为一场高烧落下了残疾。

    外出打工没人要,下地干活也不方便,只能以养猪为生。

    到了农机店,韩宇打听了一下价格,两寸的大概五百多,四寸的则是要将近一千四。

    这还是裸机,算上各类配件,七七八八下来,一台流量在80到100的四寸机差不多要一千六的价格。

    “宇哥,就买两寸的就行,价格便宜。”大壮在一旁劝说道。

    在他看来,四寸的价格,都快能买三台两寸的了,明显不划算。

    韩宇则是没听他的建议,跟老板询问了一下四寸的库存。

    价格虽然贵一点,但效率高。

    田里的稻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早一分钟将水排干,秋天就能多一分收入。

    “我店里四寸的就两台,你要是要的多,我问问我兄弟。”

    镇上的农机店并不大,像是这种抽水泵,一年也卖不出去几台,毕竟这玩意不是一次性消耗品。

    韩宇在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便对着老板讲道,“老板,最好能凑够十台,时间紧,拜托您快一点。”

    老板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大生意,急忙抄起手机联系。

    一旁的大壮闻言,忙不迭的去扯韩宇衣服,“宇哥,你又不种地,买这么多干嘛,太浪费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村民借用根本不会给报酬,更何况青山村那么穷,哪里有闲钱去租机器。

    大壮生怕韩宇亏钱,毕竟,一万多可不是个小数目,都抵得上自己养猪小半年的收入了。

    韩宇则是没有过多解释,他的病没有告诉其他人,反正时日也不多了,钱不钱的也没了什么意义。

    与其便宜银行,还不如花在乡亲们身上。

    回去的路上,看着四轮子车斗里崭新的机器,大壮仍然觉得这钱是打水漂了。

    随着轰轰的发动声,稻田里的积水,在迅速的排出。

    十台机器同时工作,只是消耗些柴油,可比人工效率高多了。

    “小宇,可多亏你了!”

    “小宇,可太谢谢了!”

    众人纷纷上前,虽然言语简单,但那份感激之情全都写在脸上。

    韩宇心底生出一股子舒畅,做了这件善事,若是有来生,应该能投个健康胎。

    回家的路上,二奶奶依然是愁眉不展,韩宇急忙询问原因。

    明明水都排干了,怎么不见她老人家高兴呢?

    “水是退了,可是接下来要是不追肥,怕是秋天还是要减产!”

    韩宇没伺候过庄稼,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农村夏日的夜晚,能看见清晰的星空,能听见清晰的虫鸣。

    韩宇将手机放下,叹了一口气。

    自己手里的积蓄不多了,怕是没有能力帮乡亲们买化肥了。

    忽然,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传来,韩宇习以为常的一手捂着脑袋,一手去摸止痛片。

    一连抠出了三粒,顾不得拿水,直接咽了进去。

    刚查出星形细胞瘤的时候,吃半粒就能止痛,现在已经到了吃三粒才能勉强缓解的地步。

    开始时跑了好几家医院,他这病已经到了三期,目前没有治疗的手段,只能依靠放化疗来延长生存。

    但看到医院那些病友的状态,他果断的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遭罪多活两年,不遭罪活一年。

    其实也不是那么难选,看开了就好!

    这病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就是间歇性头痛,持续性嗜睡而已。

    迷迷糊糊之间,韩宇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块光幕,蓝色的进度条下面,写着【悠闲小镇】四个字。

    他并没有理会这些,只是在心中暗叹,看来病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因为这肿瘤是长在脑子里的,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带来千奇百怪的变化。

    医生说,可能会突然失明,也可能会突然失忆,当然了突然失智,意识混乱也是可能的。

    他只当此时的幻觉,就是自己失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