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悠闲人生,我在山村搞建设 » 第6章 又大又白的馒头

第6章 又大又白的馒头

    早上十点多,韩宇骑着一辆崭新的豪爵摩托车,奔驰在乡间的土路上。

    急速掠过的风,让早上的头疼缓解了很多。

    路边绿油油的稻田很是养眼,耳边的许巍也很是动听。

    回到家里,他将后座的鸡笼取下。

    “二奶奶快来看!我买了好东西!”

    二奶奶在围裙上擦着粘满面的手,好奇的走了出来。

    就见韩宇从鸡笼里,拎出一只气宇轩昂的大公鸡。

    一撒手,大公鸡就顶着火红的鸡冠,高傲的在院子里转圈。

    “呀,这么大,得不少钱吧!”

    二奶奶咧着嘴感叹道,这鸡看上去就很喜庆。

    而且活力十足,扑棱着翅膀,眨眼间就飞到了柴火垛上。

    “没多少钱,这下子咱家的老母鸡就有伴儿了!”

    韩宇十分满意自己的眼光,在镇上敲定仓库的事情,正好遇见老乡挑着扁担卖鸡,他就急忙花一百二买了下来。

    有了公鸡,就可以孵小鸡,小鸡长大了就能下更多的蛋。

    回屋取了一些打碎的麦粒和麦麸,喂给它们。

    韩宇蹲在地上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一旁的何大爷走了过来。

    “小宇,要不要爷们顺手给你搭个鸡窝啊?”

    韩宇眼前一亮,二奶奶原来都是散养的,反正就那一只老母鸡,随便弄了个鸡窝。

    可现在有了大公鸡的加入,原本的小鸡窝就不够用了。

    “何叔,能不能稍微盖得大一点,这样以后孵出小鸡也能用。”

    何大爷点上一根烟,大手一挥,“小意思,就几块砖的事儿。”

    这时候,屋内的二奶奶喊道,“都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韩宇帮着往外面端菜,足足两大盆的烩菜。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上白菜和粉条,在阳光下闪着油花,浓郁的香味四散开来,瞬间就充斥了整个院子。

    青山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使自家日子再难,人家来帮忙干活的时候,也必须顿顿有肉。

    真正让韩宇惊讶的,还不是这盆色香味俱全的烩菜,而是接下来出锅的馒头。

    二奶奶足足蒸了有近五十个,是用系统里的小麦粉制作的。

    这些馒头,白的简直不像样子,个个冒着热气,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开。

    韩宇顾不得热,抓起一个馒头,就狠狠的咬了一口,他实在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系统出品的麦子,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入口那一瞬间,他就呆愣住了,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

    浓郁的麦香里,还掺杂着一丝丝香甜,松软的外表下,竟有着十足的劲道。

    韩宇毫不夸张的认为,自己什么菜都不用配,就能干吃两个!

    再抬头间,蹲在地上的众人,也都瞪大了眼睛,惊奇的盯着自己手里的馒头。

    何大爷站了起来,“二婶子,你这馒头是用的啥面粉,咋就这么好吃呢?”

    二奶奶是最后一个上桌的,并没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面粉是小宇拿来的,我也不知道是哪儿买的!”

    见众人的目光看过来,韩宇随口扯了一个谎,“面粉是我同学研发的,好像是他们农科院的新品种。”

    二奶奶这时候也掰下一块馒头,放在嘴里,仔细的咀嚼起来。

    脸上虽然平静些,但是内心却复杂到了顶点。

    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吃过这种带麦香味的馒头了。

    现在市面上卖的面粉,因为工艺复杂,再加上运输和销售环节。到手的时候,早就没了麦香味。

    而且面粉的分级很多,各种衍生品也多,很少有面粉,能有如此劲道的口感了。

    二奶奶时常怀疑,就是那帮子面粉厂,为了生产面筋啥的,将好好的面粉,洗的一点都不好吃了。

    此时咀嚼着馒头,二奶奶不禁想到自己小时候。

    那时还没有电磨,都是跑到村口的石磨磨面,似乎就是这个口感。

    那才是纯正的面粉,真的是啥都没有添加。

    不自觉间,小半个馒头已经进了肚子。

    一个汉子起身来拿馒头,二奶奶见状,急忙往他碗里又添了一勺子菜。

    他蹲下后立马问道,“小宇,能不能跟你同学要点种子?”

    青山村一些有男性壮劳力在的家庭,一般都会选择轮种,就是在水稻收割之后,马上种上冬小麦。

    虽说一年到头,得不到休息,但好歹收入能增加一些。

    韩宇点点头,“我回来问问,应该问题不大。”

    一亩地差不多要三十斤麦种,要是青山村有一半人家要种冬小麦,那就是一万五千斤左右。

    按照系统的生产速度,有个两天就够了。

    听到他这样讲,众人脸上皆是露出了喜色。

    种地收入如何,人出力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种子和土地。

    土地就那样,没法改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种子。

    若是有良种,不止产量高,关键是品质上去了,收入自然就会增加很多。

    人家好多地方的农民,之所以收入高,不就是农作物品质高,形成了品牌效应!

    有了名声,那收购价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这顿饭,韩宇足足吃了三个馒头,自打生病以后,还是头一次胃口这么好。

    肚皮鼓鼓的,躺在阳光下,别提有多舒服了。

    干活的汉子们吃得更多,人均五个不止。

    二奶奶看着被横扫一空的饭盆,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嘴里小声的嘟囔着,“天爷唉,你们这帮小子是想要累死我啊!”

    原本以为蒸这一锅,就足够一天的伙食了。

    哪成想,只是一顿,就消耗干净了。

    晚上要是再蒸一锅,自己非得累瘫了不成!

    何大爷笑着回应道,“二婶子,晚饭让我婆娘来蒸馒头,她手艺也不赖,您好好歇着。”

    “就是,就是,我婆娘也能来炒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将活计揽了过去。

    二奶奶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但是心中也不免感到些许难过,终究是老了,不中用了。

    这要是往前数二十年,别说这点人的饭,就是再多两倍,她也完全应付得过来!

    午饭后,众人休息的差不多了,继续开工。

    韩宇见没有自己什么事情,看了眼时间,就又跨上了摩托车,往城里去了。

    昨晚跟人约了下午见面,这可事关赚钱大计,万不能迟到。

    真实原因则是,一想到能见这个中学同桌,韩宇实在是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