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易生安 » 第九十五章 太子监国

第九十五章 太子监国

    陛下醒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万南湘大约也能够猜到了云景帝为什么会晕厥,如果这个时候:“走,去龙吟宫。”

    软轿刚走了几步,身边小太监就跟了上来,说出的话让万南湘脸色又阴沉了几分:“那些人是怎么办事的。”

    “郑贵妃拿着簪子抵在脖子上,血痕都划了出来,奴才们实在是拦不住啊。”

    没想到那还是个能豁的出去的:“快走两步。”

    东宫离着陛下寝宫还有些距离,轿子还没到就听见了郑贵妃哭喊声,也是晦气的紧。

    外面不只是跪了郑贵妃一个,还有一些朝廷上的老臣,这是要孤注一掷了。

    “陛下,臣妾和皇儿冤枉啊,您见一见臣妾,臣妾伺候陛下几十个寒暑,臣妾和皇儿如何的秉性您是最清楚的,陛下。”

    万南湘一身碧空锦缎的长裙,裙摆绣着大片青鸾鸟,金丝摇曳,和地上鬓发散乱的郑贵妃一比还真有些尊卑分明的意味:“还不快扶着贵妃娘娘起来,你们这些奴才都是死的吗。”

    郑贵妃之前惯用的都被发卖了,如今这些都是内务府刚选出来的,见主子如此,哪里敢做些什么啊。

    “太子妃如今可是青云直上了,就连本宫这个陛下亲封的贵妃娘娘也要仰仗太子妃的鼻息了。”

    万南湘躬身而拜:“儿臣不敢,只是皇祖母择命贵妃娘娘在宫中修身养性,如今贵妃娘娘却违抗懿旨跑了出来,儿臣也只是担心娘娘而已。”

    郑贵妃整个人直接站了出来,面色分明有些狰狞,刚被关进去的时候她想不明白,如今可是都理整清楚了,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人到底是谁,皇儿被禁足,德妃被指下毒于陛下,太子监国,一时之间整个大禹都成了太子的天下了:“太子妃是不是以为本宫是个傻子了。”

    秋嬷嬷从里面走了出来,面色倒是有些放松的意思:“有劳各位大人在外就等,陛下身子还未好全娘娘说只请两位相国大人进来议事。”

    右相面色精明,反而一边左相倒是有些憨厚的样子,不过能坐上这个位子的有几个平凡之辈。

    “微臣遵旨。”

    秋嬷嬷继续说道:“娘娘还说,请郑贵妃和太子妃娘娘一同进去。”

    万南湘略略退后了几步正好站在郑贵妃身边。

    郑贵妃理了理额头散落的发髻,这个场合她自然要顾着体面只要能见到陛下就好,只要见到了陛下事情就还有转机。

    这个场合她们自然不能站在那些顾命大臣的前面,万南湘低声耳语道:“娘娘就没有想过靖王殿下的事情是如何被爆出来的。”

    郑贵妃冷笑:“除了太子还有别人吗。”

    “可那是整册的账簿,殿下就算是再有本事也搞不来,能够接触到这些东西的人,还能有谁呢。”万南湘笑容还是甜甜的,可声音如同一柄利刃一点一点戳进了郑贵妃的心脏。

    脑子里一下子蹦出了一个人,可下意识就被她自己踢了出去:“你别想挑拨离间。”

    万南湘只是抬眸就看见了郁峋川,那就没有必要陪着郑贵妃在这里闲谈了:“是还是不是,娘娘回去一查就清楚,有些事情啊,也是假不了的。”

    既然话已经说完了,万南湘也不屑得在郑贵妃身边站着,自然要走到峋郎身边,可是站在了那里,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

    云景帝醒了是不错,可那双眸子分明就是呆滞的,这是……

    郁峋川拍了两下万南湘的手,后者自然冷静了下来,这个时候还是一言不发最好。

    皇后眼角含泪,不断地拿着帕子:“各位大人也看见了,本后……本后实在是……”

    秋嬷嬷赶紧走了上来:“娘娘也要注意身体啊。”

    万南湘适时接过了一边茶盏:“母后凤体万不能有误。”

    皇后泣不成声:“还是太医令来说吧。”

    太医令上前走了一步:“禀各位大人,陛下经此一事以后只怕,只怕是药石无灵,是,呆症。”

    呆症,一国之君若是呆症还如何理事,右相左相同时变了脸色:“你说的可是真的。”

    “微臣不敢欺瞒。”

    皇后面容悲戚:“如今陛下龙体违和,朝堂之上还要有劳各位大人商量个对策出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后实在是没有心思多管了,无论是什么结果,本后都接受。”

    呆症,就是什么都完了,郑贵妃本就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晕死了过去。

    皇后赶忙站了起来:“还不快把人扶下去,怎么说也是陛下亲封的贵妃,找人好生调养,若是陛下看见了,说不定病也能好上不少。”

    万南湘也是一脸悲拗:“母后,若是父皇看见您这个样子如何能放心的下呢。”

    右相率先跪了下来:“皇后娘娘说的对,国不可一日无君,微臣请求太子殿下尽快登基,还我大禹千秋万代。”

    左相眯了一双眼睛:“我大禹从来都没有陛下还在太子即位的道理,右相如此难免有些着急了吧。”

    “虽然我朝没有先例,可未必就不能,如今陛下不能入朝理事,难不成左相有更好的建议。”

    是啊,还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四皇子豢养私兵,靖王搞得盐运一团乱麻,朝中适龄的皇子也只剩下了太子和安王。

    太子即位,名正言顺。

    左相拱手跪了下来:“微臣也是为了大禹的千秋万代考虑,陛下龙体违和,太子便即位,这坊间要如何传言,与殿下名声不利。”

    “相国说的有理。”郁峋川从来都不是一个急躁的人,也明白如今大局已定,是与不是又有什么区别呢:“父皇龙体欠安,本宫身为太子,也要侍疾于左右,再加上本宫初涉朝政,也需要相国大人多多提点。”

    没有被一下打死,左相脸色也好看了几分:“微臣叩谢殿下理解。”

    皇后暗自垂泪:“我是个妇道人家,这些事情都是不懂得,一切就有劳相国安排了,本后在这里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