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 第1章 梦话

第1章 梦话

    (本文是平行宇宙架空文,人名、企业、剧情等,均与现实无关。)

    “我再也不创业了!我再也不创业了!”马骥在噩梦中又惊醒了!

    曾几何时,他也是个光荣的互联网创业者,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却被狠狠的拍在了现实的礁石上。

    屡创屡败、屡败屡创。

    岁月蹉跎,年近四十。

    只能唯唯诺诺,靠着送外卖,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再有几年,就能把创业拉下的饥荒,给还完了吧。

    在孔孟之乡的东山省,这个二线省会泉城市里,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倾尽所有的。

    这些年他连给孩子报个书法班、兴趣班、辅导班的钱都没有。

    马骥整天忙着送外卖赚钱,只能把孩子交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的成绩一言难尽。

    又做互联网创业的噩梦了,马骥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这些年,总是不时做这种噩梦。

    虽然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让他感到毛骨悚然。

    宿舍里的人,有磨牙的、有打呼噜的、还有说梦话的。

    比如马骥自己,一做噩梦就会说梦话!

    等等!

    我孩子明年都中考了,哪有时间睡觉躺平?

    他对不关心自己在哪?

    而是关心现在几点了,如果能早起一点,就能赶上早晨的订餐高峰。

    只要能再勤劳一点,说不定,能给孩子报一个冲刺班。

    让孩子有个高中上,班主任不是说了么?

    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就在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边缘,最好能给他报个辅导班。

    想到这里,马骥再也躺不住了,开始翻找起自己的手机。

    但是几乎把床上和床头的衣服里,都找遍了。

    依然没有找到手机。

    拍了拍旁边躺着的人,小声道:“嗨,兄弟,能借你手机用用吗?我手机找不到了,打个电话,让它响一声,就还给你。”

    王帅眼都没有睁开,迷糊道:“马大头,大晚上的,你说什么梦话呢?明早还要跑操呢?抓紧睡吧?愚人节马上结束了,你这样一点也不好笑。”

    马骥只感到这个声音,无比熟悉。

    好像是自己认识的一个同学,但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太尴尬了。

    他这些年,连个同学会也没有参加过。

    一是没脸,二是没时间。

    群一直在那里,信息也是一直有收到。

    但他混的不好,连一句话,都没在群里说过。

    远离这些同学,会让他好受很多。

    他现在活着的意义,只有两件事,一是还钱,二是给儿子报个辅导班。

    希望孩子能跟上别人家孩子的脚步。

    千万别跟他爸似的,一辈子都没有本事。

    他曾经读过《闰土》。

    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的主仆。

    最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要是有一个过百亿的大老板同学。

    心肠能像周叔人一样善良,自己给他打工,那就太好了。

    工资应该不少开,领导和同事也不会欺负他。

    想着,想着,他有点羡慕闰土了。

    收回思绪,马骥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叫不出名的同学,有点尴尬。

    “兄弟,我真有急事,你先把手机给我用一下,马上就还给你。”

    遇到熟人,熟人能叫出你的名字,而你又不记得他。

    应该怎么称呼,才能不那么尴尬。

    叫一声兄弟,至少能缓解下。

    当然,不认识的人,也可以这么叫,来拉进双方的关系。

    他满意度第一的外卖员称号,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除了低三下四的卑微,还有人际交往的智慧。

    “马大头,你够了。你不睡,别人还得睡呢?”王帅有起床气。

    “几点了,马大头,你再这样,我告班主任了。”舍长刘成,也被吵醒了。

    磨牙声、呼噜声、梦呓声,都消失了。

    巴掌点的宿舍,住了8个人,有点动静,就都被吵醒了。

    “对不起!我开灯找一下。”

    马骥已经意识到了。

    这些熟悉的声音,应该是他的高中同学。

    难道是昨天的同学聚会信息,自己回复了,而且参加了聚会。

    导致喝多了,因此断片来到了这里,回忆青春。

    还挺有创意的。

    听着熟悉的称呼,看着熟悉的宿舍,马骥泪水溢出了眼角。

    但他注定要辜负这一番好意了。

    该死,好多年不喝酒,才会这么容易醉,断片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但是,挣钱给孩子报辅导班,才是当务之急。

    这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他只能对高中同学们说声抱歉了。

    马骥终于借助走廊和窗外透来的微弱光亮,找到了门旁的电灯开关,按了下去。

    “我找到手机,就关上灯。”眼神扫过众人,表示歉意。

    熟悉的一幕,映入眼帘,他立刻就愣住了。

    这几个,确实是自己的高中同学,还是一个宿舍的舍友。

    但,为什么这么年轻?

    他记得,前几年,发在群里的聚会照上面,其中的两个人,不就已经秃顶了吗?

    只一刹那,一个荒诞的想法,从脑子里蹦了出来。

    马骥在舍友们“神经病”的咒骂声中,立刻关上了灯。

    穿着一个黑裤衩子,跑出了宿舍。

    后面传来了宿舍人的交流。

    “说谎也不动脑子,他怎么可能有手机这么贵重的东西?”

    “他是一天被咱们骗迷糊了,大半夜给咱们也来上个谎言。”

    “他也太不会挑时间了,让人烦。”

    马骥来到了一层一个的卫生间里,看向了镜子中的自己。

    他那已经后移的发际线,又重新占领了前方高地。

    男人的头发,几乎都跟压力有关。

    程序员尤为明显,十个码农九个秃。

    当然,还有一些压力大的老板!

    马骥互联网创业,两者都占了。

    所以他的头发,比同龄人,掉的更多一些。

    脸依然还是那么的瘦,一辈子都没有胖过。

    但是眼角的皱纹,饱经风霜的脸蛋,都消失了。

    那个帅小伙,他又回来了。

    现在的他,充满了信心。

    如果再送外卖。

    他相信,只要抓住黄团的初始阶段,他肯定能给孩子,报上中考冲刺辅导班的。

    黄团外卖刚上线的时候,送一单,加上补贴,有十块钱呢?

    凭着他单王的实力,一天送100单,可不在话下。

    那一个月,能赚多少啊?

    十元一单,一天送100单,一天就是一千块。

    一个月就是三万块。

    这辈子,他还从没赚过那么多钱呢?

    说完,嘿嘿傻乐起来。

    上辈子,无论什么事,马骥都是后知后觉,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一开始做互联网,门槛很低。

    但后来,就变了。

    互联网创业,成了烧钱创业。

    互联网等于烧钱。

    印象中,这好像是从免费打车开始的。

    不像上大学那会,随便一个会写代码的大学生,就能做出一个网站来。

    很轻松就能把网站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