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 第73章 回家

第73章 回家

    马骥在燕京的每天晚上,都会跟马志国和孙秀兰他打电话。

    说说见闻,昨天看了海淀的清北大学,今天看了旧宫博物馆。

    等下次带你们一块来燕京旅游一次,马骥做导游。

    马志国和孙秀兰听着儿子还去看了升旗仪式。

    不仅是一种视觉体验,更是一场心灵的震撼!

    让人满怀信心,去追逐梦想。

    马志国和孙秀兰听着听着就落泪了。

    马志国对身旁的孙秀兰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咱孩子出席了,出去这么一段时间就能成长的如此之快。

    说话也感觉不再畏畏缩缩,看来以后还是要经常出门啊。”

    孙秀兰在电话里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妈,明天就回家!”

    “好的,等你回来,妈给你做好吃的。”

    孩子要想在燕京上学,不是光买套学区房就可以的。

    还要有燕京户口。

    好在2005年之前,燕京有一条政策,在燕京投资超过40万,可办理燕京户籍。

    马骥第二天一早,先去户籍所开了一张户籍转入证明,交给泉城的户籍所转出户籍,再回来办理迁入就可以了。

    要是2005年之后,就需要积分什么的。

    马骥买燕京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既然有这么好的政策,他又符合,肯定是要办理的。

    难得来一次燕京,上辈子没机会,这次马骥单独来了。

    肯定要给家中的父母捎点燕京特产的。

    幸亏马芸把n买走了,银行卡里还剩下七万多,不然连燕京特产都买不了。

    空着手回去,父母肯定不会说什么。

    但是马骥觉得那样有点不当人子了。

    马骥又去最正宗的燕京烤鸭店——全聚德,买了一份烤鸭。

    燕京烤鸭是燕京的一张特色饮食名片,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

    稻香村,买了最热门的糕点,有萨其马,自来红,牛舌饼,自来白,蜂蜜蛋糕。

    ……

    六必居,买了甜酱萝卜、甜酱黄瓜、糖蒜、什锦菜、酱姜芽等酱菜。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六必居。

    六必居的名字来源于柴、米、油、盐、酱、醋,生活中六个必需品。

    它是燕京酱菜中的天花板,始于明朝嘉靖九年,距今已有490多年的历史,主要经营酱腌菜及调味品。

    吃油条、喝米粥的时候,来上一小碟酱菜,鲜香美味,开胃下饭,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中。

    ……

    内联升,按照父母脚的尺寸,买了两双布鞋。

    老燕京人有句口头禅:“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戴马聚源的帽子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缎做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最富有,有腰缠万贯之意。

    内联升是主做鞋业的,他家的老燕京布鞋,从工艺风格到原料,都有严格把控。

    一分钱一分货,最便宜的一双也要上百元的布鞋,纯手工钠底,不沾油,易打理,那穿起来真叫一个舒服。

    马骥也给自己买了一双。

    他原来那双有点露脚指头了。

    马骥有钱,但为什么还穿的如此寒酸?

    因为他炒期货挣的钱,没法给家里人解释。

    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

    忽然花上千块捯饬自己,穿的溜光水滑,跟整个建筑厂家属院的氛围很不搭配。

    到时候回家,还得先找地方把昂贵的行头换下来,再回家。

    很不方便。

    要是在泉城的街上遇上熟人,回头给父母一说。

    马骥还得解释半天。

    纯纯的花钱找麻烦。

    虽然现在这身衣服很便宜。

    但都是父母用劳动和汗水给他买的。

    比起用炒期货赚的钱买个阿玛尼。

    马骥还是感觉一直穿在身上的这件凝聚父母汗水和辛劳的衣服,更加珍贵。

    在马骥的心中,父母的感受可比只有短暂接触的陌生人,要重要太多了。

    这就是马骥不愿意换掉身上这件衣服的原因。

    马骥出火车站的时候,马志国已经在火车站出站口来接他了。

    “你在燕京待了快半个月了,怎么还有钱买特产回来。”

    马志国虽然嘴上埋怨,但脸上的笑容却出卖了他。

    谁不想挂念的孩子远道回家,给老人捎点什么呢?

    老人根本不在乎你买什么回来,晚辈有一份孝心比什么都强。

    当然,啥也没有带,人平安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马志国帮马骥接过礼物,两人坐着18路公交车回家了。

    公交车上,马志国的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马骥知道,马志国为了接他,估计整个下午都没有休息。

    忍不住的一阵心疼。

    母亲孙秀兰早就做好了晚饭,哪怕他们晚上八点到家,也没有动筷子。

    全家人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起来。

    孙秀兰问:“儿子,燕京好玩吗?”

    “名胜古迹比较多,爸妈你俩有时间真应该去看看!”

    马志国和孙秀兰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他俩何尝不知道燕京好玩呢?

    但是钱呢?

    钱是人的胆。

    马骥上大学的花销,已经够用了。

    他们还得省吃俭用给马骥存钱娶媳妇呢?

    马骥知道父母在想什么!

    他们的观念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

    “爸妈,等你孙子孙女出生之后,要上学了,咱们全家去那里住怎么样啊?”

    马骥算了算,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12年。

    马志国道:“嗯,好是挺好,我也很想去,但是在泉城住了一辈子,你的大爷、二大爷、姑姑们,他们也都在泉城。”

    “等我挣钱了,我就在那边买房子。

    孩子暑假没事的时候,咱们可以回泉城找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找咱们去,顺便带他们游玩游玩燕京的名胜古迹,还有下好吃的馆子。

    过年的时候,咱就回来。

    爸妈,你们看怎么样?”

    马志国道:“你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你才刚买了一套8万块钱的房子,就就琢磨去燕京买房了,

    年轻人要脚踏实地,

    不要好高骛远。

    你不要以为去燕京旅游一趟。

    你就能成为燕京人。

    爸爸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有梦想当然是好的,

    但是年轻人更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梦想。”

    马骥试探道:“爸如果给你200万。你会怎么做?”

    “那当然是存起来慢慢花了,我估计到孙子那代都花不完。”

    马骥心道:没告诉父亲自己拥有200万,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钱放在银行卡里才是最稳妥最保险的。

    但是物价的贬值是非常快的。

    马骥小时候,5分钱一只冰糕,两毛钱就能买一盒烟。

    到了2023年,雪糕没有下两块钱的,而烟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把钱继续存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消费了还能体会到乐趣?

    但是存着只会感觉到痛苦,除了给人内心中一点满足感,其他什么也获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