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信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信

    进入腊月过后,数九天气越加寒冷了。俗语有话: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南方没有火炕这一神器,年轻人也不好意思捧火笼子。

    所以,林川这次回家带来了一床已经老旧板硬的被褥和一件拼接的,奶奶说只适宜在家穿一穿的杂棉袍。

    所谓杂棉,里面包括旧棉花、芦苇花、鸡毛、旧碎布、收集的蜘蛛网、野蚕布。

    林川也不怕同窗取笑,今年实在是太冷,即便有一身浩然正气,单靠一件不是很厚的棉衣撑不住。

    回到居仁斋房舍后,他就着手添加褥子,并将衣箱中的一些衣服拿出来,准备晾一晾再穿,里面能够多穿一件是一件。

    奶奶说,冬天了,里面多穿一件破衣,也多挡一分寒。

    就这样忙活到了申时正。

    同房舍的李默还没有回来。

    过对面去约兄长们一起到食堂吃夜饭时,发现乙字三号房的袁驰和二号房的李海鹰秀才也没回来。

    袁弛是因为家中劳力少,无父母双亲,他爷爷老迈,作为分家了的长房长孙,需要帮忙料理家中的后续诸事。

    而李秀才,虽说自家的田地不多,但老丈人家却是田地不少。

    听说他老丈人是他们村的小地主,因为住的近,所以遇上大小事情,他老丈人都要喊他帮忙张罗。

    想来现在正在山野田间督促请来的帮工肥田翻地,需要多耽搁几日才能回来。

    林川看着瓦脊和山上的白雪,山下越加空荡荡冷清清的县学和县城,张嘴就是一阵白烟,呵着手,不由生出一丝感慨,想起一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虽然不至于“独钓”,但意境氛围如此。

    即便人多几个,在屋外也无人愿意说话。

    想想人李秀才,在雪中监督农人做事,可能更有诗情。

    他曾受丈人恩惠,如今百倍还之。虽说“贵”为秀才,但人情世故还得遵循。

    哪怕功名再高,在碰到老丈人家需要帮忙的时候,也是要站出来尽一份力的。

    这一点虽说是知恩图报,无可厚非之事,但林川还是觉得,老丈人家太多事情找女婿,是种麻烦。

    虽然说人不能忘本、也不能不记恩,但凭林川所知而言,李秀才多多培养他小舅子的办事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才是真的报恩。

    林川即便是很喜欢这种夹带着些烟火气息的乡村生活,很认可肖雅这个未婚妻,也不会多管肖家的大事小情。

    有舅子嘛,男儿顶门立户的,又不是只有女儿,需要女婿顶岳家的门户。

    林川认为,当女婿的,太过插手岳家之事,容易惹人非议不说,还容易养成无能的舅子。

    天阴阴地沉沉,匆匆忙忙吃过晚饭回来,既然李默不在宿舍,林川便不管仪态了,卧在床上背书。

    写字的事情一律放在下午,午饭后的那个时辰,刚吃饱了的时候不那么冷,下午的光线更好。

    抄书写字,必不可少。

    字,是一个人的脸面。

    无论是考场还是官场,写得一手好字都是无可置疑的加分项。

    而一日不写字,手生疏。想要脸面好看,想要提升竞争力,平日就得勤练不辍。

    室外北风呼啸,雪花簌簌,被窝里渐渐有了热气,寒冷的夜,能够躺在被窝里背书,幸福无比。

    《穀梁传》是《春秋穀梁传》的简称,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穀梁子,穀梁子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

    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

    《穀梁传》的书写方式是问答式,用这个方式来注解《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内容有伦理史、教育史、妇女史、文化史的宝贵资料。

    它是研究儒家从战国时期到汉朝的演变的重要文献。

    《穀梁传》一般认为属于“今文经”。

    重点在阐述《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风格类似,但在许多义理和考据问题上又有歧异。

    《穀梁传》的解经风格比较平实,与惯说高言大义的《公羊传》形成对比。

    汉武帝时“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汉宣帝时则重用《穀梁》学者,立为学官。

    这是由于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少壮诏受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穀梁》”。

    东汉以后,《穀梁》之学日渐衰落。唐代将《穀梁传》列为“九经”之一,又列为《十二经》之一。

    这些属于经学传承脉络,也需要学子了解。

    “元年,春,王正月。

    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

    林川背完二万三千多字的《春秋谷梁传》,更夫打二更了。

    闭眼休息之前,他回忆了一下另一时空,清人钟文烝的《穀梁补注》。

    林川认同东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看过范宁本人搜辑诸家训释著成的《春秋穀梁传集解》,认同他标榜的“兼采众说、择善而从”。

    想着想着,便意识朦胧,很快呼吸绵长起来。

    酣畅一觉,醒来时又是卯初。

    一日之计在于晨。

    无论天气如何冷,林川于朝早都是早早起来背书复习四书五经。

    午时初,快速吃过午饭后到仁义堂写字至未时六刻。

    也就是下午二点半左右,听宋教谕讲解一个时辰《尚书》。

    眨眼的工夫,课时结束。

    宋教谕出教室时念叨了一句:“看这天色灰蒙蒙的,还有雪。”

    果不其然,风很快又大了起来,黄昏时停了半天的雪又开始在空中飘舞。

    林川回宿舍点燃蜡烛,对窗而坐,趁肚子不饿,手不僵硬,再写二章数学书。

    二章完毕,已是戌时正。

    林川便从一摞书籍中抽出《左传》,上床看了起来。

    本经既为《春秋》,那二传习读完之后,背这部《左传》便又是睡前的必要功课。

    《左传》篇幅巨大,不仅是部历史著作,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称为先秦散文著作代表。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魏晋时期名臣贺循曾评论它: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林川前世就读过几遍,虽然不是如文史学者那样精研它,但研读后发现,贺循的评价很是中肯。

    当然,《左传》的内容虽艳而富,但其失也巫。

    巫,就是鬼神一类之玄事。《左传》是史作,但叙述鬼神之事却有些多,这是它的一个硬伤。

    相对而言,《谷梁》则是清而婉,缺憾则在于太短;《公羊》辩而裁(叙事明白,剪裁得当),但情绪过于流俗。

    《公羊》主张的大复仇主义过于情绪化,广受同为儒者的同行们的批评,当然其“大一统思想”却是为历朝所推崇。

    《谷梁》与《公羊》都不如《左传》全面。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因此,说它是春秋时期的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

    接下来的几天,因季考岁考临近,返家的秀才陆陆续续全都回来了,学宫的教学秩序也井然有序。

    因腊月中是季考,腊月下旬中是岁考,故所有学子返校后都铆足了劲想要展现一番。

    最起码季考后,谁也不愿成为被申饬的一员。

    这日下午,林川、林江、林潭为一派,与李海鹰、陈有良、郑泉三人为一派的,正就“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还是“刚日读史,柔日读经”一题展开辩论…

    古代以干支纪日,又以奇数(单数)为阳,偶数(双数)为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刚日;乙、丁、己、辛、癸五日属偶数,故称柔日。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史指史书(正史)。

    林川认为,“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只是个人的一种读书方式和态度,对其意思不能刻板理解。

    认为“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表明读书已成习惯,即无日不读书,无论刚日还是柔日。

    其次,他认为古人讲究“读书要和季节时日结合,便于理解和修身养性。”的说法,乃情绪问题。

    另一派则是认为,必须遵循先贤学者的教导来读书。

    二派各抒己见,四人你一句我一句,正为了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之时,就见学宫的一名斋夫推开房舍的门走了进来。

    “先生……”

    注意到斋夫进入,林川等人忙起身朝他见礼。

    斋夫虽不及教员,但也是学宫的教工,属于师长身份。

    此时进来的斋夫姓胡,乃是学宫六名斋夫中资格最老的。

    无人会小瞧斋夫,他们虽无功名在身,但在学宫内外,有不少事指定了斋夫来操办。

    生员们想在学宫内诸事顺遂,斋夫的作用非常大。

    故而,对于他们,自然就是无人不敬。人情世故,如此而已。

    “仲平、明德,收发所那边有人找,说是你们的族人,专程来找你们的。”

    胡斋夫近至跟前,和颜悦色地看着林江和林川二人告道。

    “找我们?”林川愣了愣,心里升起一丝担忧,莫非家里出了啥大事?爷爷奶奶…

    又见没说找林逑和林潭,那么应该不是爷爷奶奶有啥事!

    “是啊,是个二十七八的年轻男子。你们快些过去吧,莫教他久等了。”斋夫笑着道。

    “噢,好的。”

    林江和林川齐齐朝斋夫行礼表示了一番感谢,遂即朝诸位同学赔罪,便转身朝着县学正大门边上的收发所跑去。

    也顾不得啥礼仪不礼仪的了,不快快弄清楚,心里不安稳!

    到了收发所,兄弟二人大老远就看到一个皮肤黝黑、身着褐色短打旧棉衣的高个年轻人正坐在收发所门口的木质条椅上。

    “聪族兄!”林川、林江都惊讶地看着中等身材,比较壮实的年轻人。

    他们没想到,来学宫找他们的居然会是三房的林聪!

    三房的林聪、林智是双胞胎,是林氏几对双胞胎中,唯一全部活下来的一对兄弟。

    他们今年二十七岁,较之林川大了十五岁,较之林江也大了七岁,但三人同辈分。皆因其父祖更早婚早育的原故。

    “小江、小川!”看到林江林川出来,林聪当即站了起来,神态有些拘谨。

    “聪族兄,你到县学里来找我们,是族里有事还是…?”

    林江笑着将他带到收发所的屋内,这里面不吹风,随便问收发所里的门子要了碗热茶,递给林聪。

    林聪接过热茶一口气干掉了大半碗,抬袖一抹嘴角的水泽道:“我今天是与族里几个兄弟一起来县城卖碳的。

    临到出发的时候,林大兵来找我们,是二婆喊我们顺道给你们捎口信。”

    “捎口信?”

    林川林江都一怔,他们这才离开没多少天,也给家里说过要季考知岁考,等放假才回,家中居然托人捎信,难道出了啥变故不成?

    想到这,林川心中一紧,赶紧问:“可是我们家中出了啥事?”

    “哦,是这样子的…这里面是二件事情…”林聪憨憨的,要笑不哭,表情奇怪。

    “捎给小江的是件好事!”林聪咧嘴一笑,随即拱手道喜:“小江,恭喜你,明年要当父亲啦。”

    “当……父亲?!”林江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就是咧大嘴…

    林川很快反应过来,这是说,二堂嫂……怀孕了!

    难怪家里这么心急火燎地托人捎信,这果然是顶顶重要的大事!

    原来小吴氏昨日早上开始孕吐,于是请肖二郎中过来诊断,肯定是怀上了嘛!

    小吴氏身体健康,安胎的方子都没开,只让孕期吃好些就可以。

    这下子林家四老开心放心了,小吴氏早十天就是和婆婆一样的保护动物,家里人都呵护着。

    林爷爷林奶奶情绪稍定后,便想着找人给远在县城的林江传信,也好让他早些知道这件事。

    但是,肖二郎中同时又透露了侄女肖雅生病的消息。

    这让即将又添丁的喜悦打了折扣,肖二郎中虽说不用通知林川,但林家真能不通知?

    正巧林聪与族里几个大小子要来县城卖炭,就托他来传信了。

    林江一想到自家媳妇这会儿怀孕在家,心里就忍不住一阵躁动,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缓过劲来。

    他看一眼林川带愁的双眸,很快收敛表情,恢复自然,淡定地拱手对林聪道:“聪族兄,这次多亏你过来传信了,另外,捎给小川的消息呢,你快说吧!”

    “哦,是这样,小川的未婚妻生病了,听说挺严重。二婆让给你说一声。”

    “啊?”果然是坏消息。

    “怎么办?”林川有些心焦,但这时候也不可能回去,后日马上要进行季考了。

    林江拉着林聪,小声问:“中饭吃了没,要不跟我去学宫里面随便对付一下?”

    林聪摇了摇头:“不了,我们在外面一人买了个热馒头吃的,阿树他们还在东巷,我要赶着回去跟他们会合,然后赶回家呢。”

    听说县学里的饭菜很好,可惜这回没有口福享受。

    他们来县城一趟比较赶时间,天气又冷,黑的又早,可没多少工夫消耗在这学里。

    “这样啊,还是正事要紧。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留你了,代我跟族兄弟们问声好……”

    林江想了想,也不强求,大不了自己下次回家,专程去大河家表示一下感谢好了。

    “好勒!”林聪憨憨地笑了,便边往出走边朝林江和林川挥了挥手:“小江小川,那我就先走了。你们还有话要捎没得?”

    “嗯,一路保重。拜托族兄告诉肖家,我过三日考完季考回去看看肖雅。”

    林川追上几步,小声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