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第十九章:拧巴孤独中第二次生娃

第十九章:拧巴孤独中第二次生娃

    再一次怀孕的宁宁,少了以前的忐忑。她依然坚持每天上班,但把工作安排到尽量佛系。

    阳子每周出差,周末回来。慢慢的,宁宁也接纳了独自处理一切的现实。她独自产检,独自烧饭,独自上班下班。

    宁宁有时想,如果以前有现在的心态,何至于对陆俊还有不满?那个当年虽然没钱却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男人,总是被宁宁发脾气,埋怨。

    怀小雨时,宁宁基本没有不适,几乎没有感觉到胎儿在腹中的调皮捣蛋,这一次却反应强烈。宁宁总是见什么食物都想吐。

    随着孕吐的好转,宁宁感觉腹中的胎儿开始各种“打拳”。这应该是个活泼的孩子。

    宁宁去产检时医生总是说:“你营养不够啊,贫血,应该让你老公加强营养。”

    宁宁没放在心上。过来人总有带着经验的自信:以前怀小雨时也没讲什么营养,医生就喜欢危言耸听。后期宁宁的血糖也高了,医生说这是妊娠性糖尿病,一般孩子生了后血糖会恢复正常。宁宁依然没有任何注意。

    宁宁每天会吃大半个西瓜,丝毫不知道控制血糖。怀孕后期一次产检时,医生神情严肃地告诉她需要立即住院,羊水太少了。

    住院需要人陪。阳子当然不可能陪,他是一个特别勤恳的员工。宁宁也完全不需要他陪,更不会对他提陪的要求,因为宁宁早早安排了保姆住进来照顾自己。

    宁宁是个依赖性特别强的女人,属于那种有得依赖就会依赖,有人依赖就恨不得依赖的人。如果出行,只要旁边的人能开车,她就会立即让出来让别人开,自己睡觉打盹;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宁宁也会让别人帮忙烧,自己打下手。人的幸福莫过于可以依赖,宁宁总是这样说。“我们家宁宁要多懒就有多懒,被我们宠坏了。”宁宁妈妈也经常这样说。

    过年过节,宁宁的姐姐妹妹总是会在厨房帮妈妈,只有宁宁会被赶出来,越帮越忙的宁宁基本就是安心等吃的份。即使已经工作,宁宁拿一下锅盖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一样叫:妈妈来,你会烫着的。

    后来,陆俊代替了妈妈的位置,宁宁懒到连脚趾甲都不会剪。以前妈妈剪,后来陆俊剪。和阳子一起后。宁宁习惯性请阳子帮忙。阳子愣了下后,突然想到宁宁腹中的宝宝,于是拿起剪刀帮宁宁剪。但宁宁很快意识到有被剪痛的危险,立即制止了他。

    依赖会带给宁宁幸福,却并不会剥夺她独立的能力。

    阳子特别喜欢烧菜,每个周末回来,可以自由在家里烧菜似乎成了他最大的动力。烧菜的人特别希望有人与自己共享,如今有宁宁,后来又有保姆,大家一起吃饭,阳子特别有成就感。

    喜欢烧菜的阳子,只喜欢烧自己喜欢的菜,却很少问宁宁喜欢吃什么。好在宁宁也并不挑剔,何况阳子的厨艺也不差。而宁宁烧菜讲究的是速度,她总是基本能在半小时搞定烧和吃。所以阳子总是嫌弃宁宁的敷衍,宁宁却总是被阳子的慢速度搞得失去耐心,阳子烧饭,中午基本能烧到2点,甚至2点还没好,他沉浸在烧菜的乐趣里,基本不会顾及孕妇和保姆是否饿。阳子觉得宁宁没品位,宁宁觉得阳子又慢又不会照顾人。但是以前和陆俊,陆俊做的不到位,宁宁会发牢骚会发火,和阳子后她不会。

    陆俊也是大厨。遇到宁宁时,他总是把各种菜放一起乱炒一番,经常菜是生的或者过熟。宁宁不动手,却不影响她品尝。

    “这个太咸了。这个没烧熟啊。这个煮烂了吃不了了。这个肉怎么有点臭味?这个汤应该放点葱花就好了……..”

    只要宁宁说不好吃的,陆俊会端到自己面前,“还好啊,我吃。”他把宁宁不嫌弃的菜给宁宁,宁宁嫌弃的自己吃。然后不断改进厨艺。宁宁的姐姐妹妹来做客时,陆俊烧了一大桌菜,惊呆的她们夸赞不已。这是一个被宁宁的埋怨培养出来的大厨。

    有一段时间,怀孕的宁宁特别想吃红烧肉。“阳子,我想吃红烧肉,什么都不要,只要红烧肉。”

    阳子烧了肉炖笋干。

    “我想吃红烧肉,不想要笋干。”

    “那你就吃肉好了,笋干不吃。”

    “我想红烧。”

    第二天,阳子烧了红烧肉煮油豆腐。

    “我想吃纯的红烧肉,不想加任何东西。”

    “现在哪还有人只吃肉,烧菜讲究的是搭配,你不会烧不懂。”

    那几天,宁宁天天想吃糯糯的红烧肉,想的不行,只好求助妈妈。宁宁的妈妈知道后,炖了一大锅红烧肉过来,又糯又香。有妈的孩子,永远是个宝。但阳子永远不懂,别人的真正需求比自己的厨艺更重要。

    当宁宁意识到,和阳子一起需要独立时,她就做好了各种自己独立处理的安排。羊水太少,宁宁立即在保姆陪伴下住了院。及时度过了危险期。后来才知道,孕妇大量吃西瓜容易导致羊水缺少。宁宁后来经常把自己的经历跟孕妇们说。

    这次住院后,宁宁决定不上班安心在家养胎,不上班太无聊,于是宁宁把小雨接过来,每天陪他一起看书,一直把一本长篇小说读完。为了满足小雨在宁宁大肚子里画画的想法,她买了无毒画笔,把自己的大肚子当画板,让小雨对肚子里的孩子一边说话一边画画:“小老弟,你在妈妈肚子里要乖哦,否则打屁股。”小雨再宁宁的肚子里写到。小雨总说希望妈妈生个妹妹,但对着肚子一称呼,就叫出小老弟。

    没多久,宁宁要生孩子了。宁宁让陆俊接回了下雨,但内心特别舍不得。对于坐月子,宁宁基本忽略了阳子的必要性,但生孩子时需要阳子,因为有可能要各种家属签字。

    宁宁的情况一直不是很好,医生给宁宁手臂扎进了一根特别粗的针管,也准备了各种婴儿抢救设备。因为宁宁一胎剖腹产的疤痕偏薄,医生建议二胎提前剖腹,一怕疤痕引起大出血,而怕提前生产孩子不够“成熟”,可能需要抢救。各种告知引得宁宁紧张不已,进入温度比较低的手术室,宁宁忍不住人抖起来。

    这一次怀孕的经历让宁宁决定此生不再生娃,她早早跟医生提议,剖腹产后就直接给自己结扎,免得以后要放环之类的手术。

    于是宁宁的手术进行得比别人更久一点。宁宁的爸爸妈妈和阳子在手术室门口紧张等待,医生一次次跑出去要求家属签字。事后保姆说:“你老公真的不错,每一次签字,他都说一句,你们觉得好的就用上,钱不是问题。”

    这一次从手术室搬回病房,宁宁几乎感觉不到痛。甚至可以主动轻微转身。第一次生娃时为什么那么痛呢?后来宁宁知道,这一次,医生征询家属意见时,给宁宁用了镇痛棒。

    第一次宁宁不知道医生有没提议,是没提议还是陆俊不同意,还是自己觉得没必要用。时间过去太久了,如果回到过去,宁宁一定会让医生给自己用镇痛棒,虽然那时没什么钱。

    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要减少痛苦,减轻痛苦也是追求幸福的重要方法。

    住院期间需要家属陪伴。阳子虽然请了“产假”,但在医院里睡不好,人太累,所以只能由保姆陪。宁宁特别感激自己找的保姆,淳朴又不计较,虽然没有保姆经验,第一次从乡下来城里,但对于宁宁来说,她成了自己重要的依靠。

    躺在医院里的宁宁特别想小雨。因为妈妈生弟弟,小雨不能再跟妈妈一起看书,因为妈妈生弟弟,小雨只能先回爸爸这里。小雨爱妈妈,妈妈却把他需要的爱撕裂。宁宁闭着眼,想着小雨,突然听到耳边有“妈妈”的声音。她睁开眼,站在床边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小雨。

    “妈妈,你痛吗?”小雨摸了摸宁宁的脸。

    “你怎么来的?”

    “爸爸带我来的,他在外面。”

    “你要爬妈妈床上来吗?”

    宁宁恨不得一把抱住小雨,但刚剖腹的肚子不允许。

    “我先跟爸爸回去,等你出院了再过来。”

    出院那天,阳子的哥哥嫂子和外甥外甥女一起来接宁宁出院。乡下保姆看到这么多人,一下子怯怯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到家后,保姆不知道如何招待这么一大堆人,就躲进房间理东西。阳子的嫂子建议大家一起去饭店吃,然后给宁宁和保姆打包回来。嫂子走时,对保姆各种叮嘱,就像对一个三岁孩子一样,怕她什么都不懂。宁宁知道嫂子的好心和各种不放心,但她知道,在这个家里,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找的这个保姆。

    “阿姨,你辛苦了。”宁宁总是这样说。

    阳子不敢抱孩子,他总是像旁观者一样看看孩子,然后晚上睡客厅沙发去。

    孩子还没起名,阳子的嫂子花了几千块钱去请大师取名。宁宁一看五个备选名字,都有一个字重复了自家的亲人,有个名字里的字还和自己的名字某字同音。于是宁宁自己根据那大师的取名改了一个字,名字就这样定下了。孩子小名齐齐。

    宁宁心疼嫂子取名花的钱,也感激嫂子的用心。所以用上一个字,觉得自己终于珍惜了这份好心。

    宁宁的嫂子给了孩子一大笔钱,其他亲戚也跟着一个个给了大笔的钱。

    以前陆俊的亲戚给钱,陆俊收了,宁宁觉得就是自己收了。因为陆俊会把所有的钱用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这一次,宁宁让阳子把钱拿走,她知道,拿走就是拿走了。

    如果让宁宁再给离异的人建议是否要再婚。宁宁会说:你想借精生娃可以,但真的没必要结婚,现在政策允许未婚生子。但如果遇到的人特别好,让你发自内心地爱,那么,就结婚吧,再婚和初婚都一样,都有概率不好,也有概率好。世上本没有完美的婚姻生活,也没有完美的单身生活,人生很短,除了不断咨询,还可以亲身体验。人生可以走错,但千万别有太多徘徊不敢的遗憾。

    为了催奶,阳子发挥了他大厨的极致。于是,齐齐基本可以纯母乳喂养,不像小雨,一直要靠奶粉的配合。

    阳子觉得自己在尽力做好一个好丈夫。满月酒时,阳子醉了,醉了回来后的阳子幸福地叫着:“老婆,老婆,老婆你真好,所有人都说你好。”

    他从来不会表达,但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爱老婆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