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第二章:面对集体指责自己的老师们

第二章:面对集体指责自己的老师们

    周一,宁宁踏着忐忑来到齐齐学校,走进了余老师的办公室,发现4个任课老师都坐着。

    “齐齐的英语完全不懂,你们家里一定要重视,每天陪他读读,其实小学一课下来没几个单词,每晚读读是可以记进去的。”

    英语老师无比忧心地说道。

    “这样下去真的要考不及格了。”

    宁宁倒不是特别在意孩子是否能及格,但当她意识到孩子的不及格意味着可能会牵连到老师的考核时,她久完全不敢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了。

    “这个孩子很聪明,可惜真的被你们家长耽误了。你们家里对他太放任,学校再管也没用。”数学老师快退休了,以长辈身份评价到。

    “虽然孩子不一定要学习好才行,怕的是,等他慢慢长大,哪天他突然想学习了,却发现连基本的字词都不认识,那我们不就把孩子耽误了吗?”

    语文老师一句话让宁宁瞬间破防。

    宁宁想起自己小时候,班里有好多调皮或木纳的同学,考试永远不及格,留级一年又一年。老师对他们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哪有如今老师对孩子发自内侧的担忧?

    有一次一个同学因为上课讲话,老师刚好心情不好,就把他扔进了一个废弃的猪食缸里,那孩子的高度差不多和猪食缸一样高,被扔进去后充满恐惧,一边大哭,一边一句手扒着缸沿,不断在猪食缸里往上跳,每跳一下虽然不可能跳出来,但可以看到一下缸外的亮光。猪食缸壁都是发黑的猪食渣,经多年沉积氧化,就像涂满了碳。那同学经过多次蹦跳,再加眼泪的粘性,很快脸上就布满了黑渣,特别是那鼻子,恐怖下居然有了滑稽感……

    同学们都和老师看着“戏”,不用学习的片刻,除了那同学的尖叫,所有人居然都有了不走神的安静。戏剧的是,世上大概真有母子连心的事,那同学的妈妈居然挎着篮子上山干活路过学校,孩子的叫声大概是真的有了毛骨悚然的穿透性,她妈妈本来想附到教室门口看一下,结果就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那妈妈过来抱出孩子,牵着他的手去学校水井边洗脸。洗好后孩子又回来上课,他妈妈跟老师道了歉后又上山干活去了。

    但并不是所有老师愿意这么费事,大部分老师会采取直接扇巴掌,卡喉,鞭打头部。有时兴致好,就让上课走神捣蛋的学生站着,弯腰90度,两手下垂,坚持一节课。如果中途那学生弯得实在太累了,用双手撑了下膝盖,老师看见的话,会补偿几个耳光。

    宁宁算是好学生,所以除了有一次被老师抓着头发撞过黑板外,基本没被老师打过。那次因为宁宁的看图写话,写了句“XX听到了小羊咩咩叫的声音”,老师觉得图画里是不可能有声音的。宁宁太小,当时并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教导,补写时又写了声音,于是激怒了老师。因为被打得少,那次就成了终身记忆。

    还有次,宁宁因为上课睡着,被老师用鞭子在头上轻轻提醒。老师的提醒极尽温柔,但就那轻轻的提醒,还是有点痛。宁宁想到那些被老师甩着鞭子提醒的同学,他们的头怎么这么经用?

    老师的鞭子大都是同学供奉的,宁宁也参与了一次鞭子的制作。

    有一次宁宁和村长的女儿领花去山上割草,看到一簇小竹子,她们就在那里找小笋。突然领花发现了一件宝贝,一根竹节很密,却很直的小竹根。领花兴奋地招呼宁宁去帮忙,两人一起把那竹根挖出来,再用镰刀当锯子,慢慢锯断它。竹鞭有韧性和弹性,领花和宁宁永手没法折断它。

    回到家后,领花又叫上宁宁,到她家门口捡了些枯枝败叶,凑在一起点了️火,把竹鞭放在火里烤一下,把稍有弯曲的地方用脚踩得直一些。

    “这下张老师有新教鞭了,他那根已经打歪了。”

    领花怎么献教鞭宁宁已经忘了,老师有没换教鞭,宁宁也忘了。但宁宁知道了老师们手上人手一根的教鞭的来历,也许只是小部分的来历相同。

    而现在,宁宁的孩子,也成为了当年老师教鞭下那些孩子的样子,只是,他永远也不需要体会,也不会知道,那些教鞭的样子。

    宁宁的内心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感激的正确化身应该是感谢。但宁宁却走了调,跟老师诉说起了自己的“苦”。

    “我打也打,骂也骂,关门外,不理他,所有手段用完了,还是没效果。”虽然有点假,宁宁说的可是催人泪下。

    “他在学校很听话,老师让他补作业,速度很快,也愿意配合。讲了也能懂。”

    老师俨然在描述一个优秀的孩子。以此来凸显宁宁的疏于管教。

    “我很抱歉孩子的表现,自己确实没管好,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好好管我又怕自己会血压升高,影响生命。所以请老师们能否给孩子减轻些学习负担,他也许真的不太擅长学习。”

    “你们家长有什么诉求我们肯定配合,前提是,需要一个足够的理由,这个理由最好是带孩子看一下心理科,有一个医学诊断,这样可以申请孩子学习上的宽松政策。”

    “我马上去!我觉得自己虽然没管好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一切正常,他每天学校里正常学,回家那怕一点作业不做,也应该能考及格。”

    “我们问过跟学校结对的专家,说齐齐的问题一定是存在的,就是你们父母是否愿意去检查,是否会接纳诊断结果。”

    “我这点开明和勇气都没有的话,就不配做妈妈。请老师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