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那少年 » 第1章 江湖

第1章 江湖

    在一个破旧的草庐之中,寒风四处乱窜,这些突然刮起的冬风,让原本就破旧的草庐显得更加的萧条,草庐之中有一老一少围着一个火盆相对而坐。

    “我说师父,您老人家就真不觉得冷嘛?”少年率先说话,打破原有的沉默的氛围。

    为了御寒,少年里三层外三层,将自己包得像粽子一般。

    “算了,为师也劝不动你了,你终是长大了。”一身素衣的中年人看着面前的少年无奈的摇摇头。

    “少年白马,仗剑天涯。本就是我心之所向啊!”少年紧握着腰上挂着一柄长剑,继续道“再说师父,你的武功太差,也教不了我什么了,况且你还打不过我,师父你说,练剑那么久,不去江湖看看那多可惜啊!”

    “小云,为师即便不用武功也能抽你,信不信。这江湖人心险恶,远非……”。

    “师父,我每一日练剑,你可知为何?”林云打断了他师父的话,因为这话实在熟悉不过。

    每次少年欲离去,他师父总要说什么江湖人心险恶,远非这紫云城可比之类的话。少年也毫不客气地回怼“你个老头懂什么,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最后连这小小子云城都不敢迈出。”

    “小屁孩,懂个屁。”

    “书上也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师父啊,有些事是命,逃不过的。”

    “九死一生啊,小云,为师失去了一位挚友,不想……”。

    “我是林云啊,少年自有凌云志的林云啊,我才十七岁,这么年轻,老天是不会舍得让我死的。”林云笑嘻嘻打断他师父老人家的话,因为实在太啰嗦。

    “命里有时终须有啊,我的命可以逃,我的命逃不过啊!”。

    “我说不过你,不过,你打不过我,就别想踏出这紫云城。”最后一句加重了语气。

    而就在前几天,师徒俩比剑时,那个平时不争气的弟子赢了师父一剑。这个弟子还不忘嘲讽“师父,你武功也忒差了吧。”。

    “少年白马,仗剑天涯,一袭红衣,名震江湖。”林云高声道。

    那中年人无奈的笑了笑“当年你父亲也是如此说的,甚至比你还豪气几分。当年的事我所知不多,为师只希望你不要过于执着。紫云城里诸葛庐,卧龙先生天下知,当年卧龙先生智绝天下,身边更有绝顶高手护阵,可终究还是难抵这大势,你又能改变什么呢?”中年人欲言又止望着坐在对面的少年长叹了一口气。

    “师父,你这草庐也该修整一下了,昨晚我都冻了一夜。”眼前这位少年并没有理会他师父所说这番话。

    中年人四处望了望到处漏风的草芦笑道“你小子懂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么说倒也颇有风雅。”林云笑道。

    金陵城,是南唐的国都“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是对金陵城先人的评价,自古以来无论城号如何变换,无论历朝历代是否建都于此,唯一不变的是繁华。

    金陵城是无数儒生,求取功名的地方,是天下读书人向住之地。金陵也像是一座无形的囚牢,将许多有志之人,囚禁于此。

    元嘉十五年正值冬日,金陵城中飘着零落的雪花,一个身着白衣的年轻人在骑着一匹白马欲冲出金陵城,能在这金陵城中踏马而行的人不多,而眼前这个年轻人身着白衣,腰间挂着一柄玉剑,肤色也是白白净净的,貌如美人一般。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是当世诗仙李长亮对这位白衣少年的评价。

    一身贵公子的扮相的年轻人吸引人无数人驻足观看,金陵城中几乎所有人都认识这位少年。

    南唐皇帝陛下信赖的皇弟南阳王的二公子,李九思。

    南阳王有二子,世子殿下深居简出,扬言要读遍圣贤之书,找寻治国平天下之法,而从小便在金陵城中四处游玩的二公子被人们所熟知,在金陵城里的人第一次感得到原来王公贵族也可以这么平易近人。当然平易近人跟挥金如土有莫大的关系……

    南阳王并没有对这位二公子有过多的约束,再加之皇帝陛下的宠爱,所以才有了这白马踏金陵。

    那匹白马刚踏出城门时,身后便传来一个声音“二公子,这要去哪啊?”

    另一名少年牵着一匹黑马高声对着城门喊道,与二公子殿下相比相对黝黑了点,不过身形倒是魁梧,与这位南阳王府的二公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公子李九思彻底无语了,终究没能逃脱这跟屁虫,这位名义上的伴读从小与这位二公子长大,平常二公子在这金陵城饮酒寻欢少不了他的身影。

    “你怎么又跟过来了?”李九思喝住马回头望着身后这位平常鬼混一起的少年道。

    “王爷,不放心二公子一人出这金陵城。”书童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这位父亲大人,就这么不放心本公子,只是出趟城而已。”

    “依二公子平日行事,换谁都不放心吧。”

    李九思若有所思点点头,表示赞同,不理会眼前的这个家伙,用力一甩马绳“驾”的一声扬长而去。身后的少年也顾不了那么多,急忙上马道。

    “李九思,别摔死了,我可担当不起啊!”书童无奈地上马追上去。

    紫云城,位于南唐的西边的一座小城,传说中的名动天下的卧龙先生便在此受高祖皇帝的三顾茅庐。

    清晨,在一条宽阔的街道旁,小贩们正在各自忙碌着准备开市。酒楼、茶楼也准备着开门迎客,各种吆喝声充斥着这条街道。

    一袭红衣的少年牵着一匹白马和一身素衣的师徒俩人正在并肩走着。

    此二人便是林云和他师父诸葛义

    “小云,江湖人心险恶……”诸葛明转头看着林云语重心长地道。

    “师父,我定会让诸葛庐重新名扬天下的。”林云还是选择打断他这啰嗦师父的话。少年继续笑道“师父,希望下次见面时,你就把我师娘找回来。”

    “小云啊,真的要走吗?在这紫云城里平稳度过此生不好吗?”诸葛义眼含热泪地望着林云微微的说道。

    “师父啊,你老人家才四十多,怎感觉如闺中老妇一般。我又不是不回来,你至于嘛?”林云无奈地摇摇头继续道。

    “少年本就不知天高地厚,年少本该轻狂,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

    “我说不过你,也打不过你了,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啊,去一下天问城吧,那里才是你们少年该去的地方。”

    “嗯,天问城,九歌塔,总该闯闯,去学那绝世的剑法,去找寻一个答案,成为名震江湖的大侠,最后再去那金陵城再闹一上番。这样才算闯过江湖!”林云大笑地说道,随后便跃上那匹瘦弱的白马“师父,您老人家多保重。”

    望着远去的少年,诸葛义长叹了一口气心里默想“曾经的诸葛庐,卧龙先生未出门便算尽天下事,可如今,我连我那徒儿的路在何方都算不到。”

    天问城,天下第一武城,吸引了无数练武少年前往,不管绝世的高手,还是绝世的武功,都不是江湖其它门派所能比拟的。但能够入这天问城少年却总是百里无一。

    天下三势一分为三,而这天问城便居于三国之间,却能凭借天下武势独立于三国之外。

    天问城里有一条流经城里的河名叫弥罗江,有一座塔叫九歌塔,而九歌塔更有十一层,分别对应

    “山鬼、河伯、少司命、大司命、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东皇、礼魂、国殇。”

    前九层皆以上古神灵为名,唯后二层江湖中人也知之甚少,其传言如今天问城城主白希,少年时首次闯塔便闯到第十层,虽然在第十层便被打了下来,但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少年白希也从此成为少年第一人。

    传说中前朝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灵均,在国破之际,投入这弥罗江,与国殉葬。其赤诚感动上天,传说中的仙人下凡想把灵均之魂带回天上,可灵均不愿离开故土,便化为这九歌塔,继续留在这人间。据说闯过最后一层便可向天一问,一个答案,或长生之法,或武林绝学,或致富之道。这也只是一个传说,因为无事实可究。

    在幽静的官道上,一匹白马,一匹黑马正在路中奔驰,黑马上的那位少年对着白马上的少年喊道“二公子,都出来一个月了,该回去了。”

    李九思牵住马,箫杰也跟着停了下来。

    “我说,箫杰,是本公子叫你跟着我的?要回去自己回,我要闯江湖了。”

    这俩人便是从金陵城出来的主仆,萧杰一身书童装在李九思强力要求下,换成了黑色。

    一个月来一黑一白两位少年一路向北四处游玩,途中揍过拦路的恶霸,又被恶犬追过好几里路,与初出金陵城相比,多少有些许的狼狈。

    “王爷早就猜到以二公子的少年心性,是不会乖乖听话的,所以你什么时候玩够了,就什么回去吧,王爷不责怪你了。”

    “公子就公子,哪来的二。”

    “是,公子。”

    “箫杰,我们要闯江湖了,别死了,没有你衬托本公子的优秀,是件憾事。”

    “呸”

    “江湖我们来了!”李九思拿起马鞭“驾”一声,两位少年再次开始江湖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