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元宇宙:惊蛰之战苏醒人类 » 第56章 人类四协者

第56章 人类四协者

    “浴魂”时代,让元宇宙风靡,扩大了市场规模。

    爱玛希不计成本,为加快扩大终生沉浸者的规模,启动系列优惠活动,迅速将终生沉浸用户,提高到几十亿。

    这里也有很多,是将体验用户,强行变成终生沉浸。

    当月球基地建成,圈养方案正式启动,无数本体胶囊被送往月球。

    这就是叶双恒祖母所画。

    本庄宇佐满,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喜欢工作在一线,自然也去了月球。

    刚去时,每半年能回地球,放假两个月。

    后来主星人疯狂殖民地球,地球上未沉浸的人,发起了反抗运动。

    这部分反抗者,被定义为匪军,爱玛希等协作的公司,为阻止匪军的暴力,成立了协者,协助主星人。

    协者与反抗者之间,爆发了局部战争。

    很快在主星人的帮助下,协者就占了优势,帮助主星人,占领了所有宜居地区。

    反抗者成了小众,被迫转入戈壁、沙漠、山区和寒冷的北方。

    对主星人来说,反抗者就像蟑螂一样顽强。

    主星人尽量不针对人类,进行大规模杀戮,依靠协者和人工智能战术单位,镇压反抗者。

    由于科技的差距巨大,反抗者消灭一个“人工智能战术单位”很难。消灭主星人就更难,很多年也没消灭过一个主星人。

    在主星人的占领区,防御科技很高,基本上难以靠近。

    在主星人看来,地球人用的是,抛壳弹丸类武器,包括弹道武器,都是发射弹丸,只是弹丸有大有小,速度有快有慢而已。

    只要是弹丸,就不是光速,就无法接近主星人的聚集区。

    对射线型武器而言,即便是音速数倍的弹丸类武器,在光速面前,也是蜗牛,太易于拦截。

    弹丸包括导弹、炮弹和子弹,都无法对付主星人。

    地球上所有的导弹,在主星人那里,都跟乌龟蜗牛一样慢,没用,全被拦截、干扰。

    一部分反抗者,后来放弃了反抗。

    在主星人圈定的区域内生活,那些区域,主要是主星人不喜欢的寒冷地区,包括西伯利亚、格林兰岛、北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瑞典、芬兰、南北极等地。

    与地球人相比,主星人更喜欢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他们将反抗者向北驱赶,反抗者们的危险级别,对主星人来说,就如同家里的蟑螂,很烦人,但并没有太大的安全威胁。

    消灭地球人,如同消灭虫子一般,只是不能灭而已。

    主星人作为第一批“收信文明”,被认定是有星际侵略能力的。

    反抗者,是地球上反抗主星人入侵的武装力量。

    顺从者,是放弃了反抗,生活在主星人指定区域的地球人。

    西伯利亚、格林兰、加拿大的顺从者聚集地,更像是集中营,只是比集中营自由。

    在圈定的范围内,只要不出圈,可以任意活动。

    只是食物匮乏,主星人让人类协者管理聚集地,并提供维持生命的口服药剂,以此提供人类生存的维生和热量。

    顺从者每天服用维生剂,就不会饿死。

    如果要食物,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聚集地的顺从者,也会种粮食,由于气候原因,产量有限。

    因为反抗者存在,武装起来的协者越来越多,他们称反抗者为匪军。

    反抗者叫他们为伪者。反抗者将一部分对外星人的仇恨,转移到了伪者身上。

    人类协者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服务协者”。

    主星人在地球占领了很多城市,也按照自己习惯,建立了很多城市。

    服务于主星人的城市运行,为主星人提供服务,是服务协者。

    包括轻体力劳动者,以及脑力劳动者。

    如,研究地球人的文化历史的,帮主星人进行生态恢复的。

    第二种,管理顺从者的聚集地。吸收顺从者加入,是顺从者的一个出路。这类协者基本被武装,经常与反抗者作战,所以也叫“地球武装协者”。

    第三种,“劳动协者”,主要是分布在外星球行采矿、生产、建筑的协者,虽然大量的工矿和建筑业,主星人智能无人采矿和智能化制造,协者主要负责管理智能机器人。虽然属于重体力劳动者,其实也没有太多重活可干。

    以本庄宇佐满为代表的爱玛希员工,是元宇宙系统的维护人员。

    他们分布在月球,被称为“月球协者”。

    爱玛希的员工数量庞大,被允许与其他协者,或者是顺从者通婚。

    由于月球协者,是元宇宙的技术人员。相对来说,资源供应较充分,不会挨饿。

    起初他们在地球,还有块自留地,算是层次较高的技术型协者。

    这类协者,代代繁衍后,规模数量逐渐增大。

    后来由于守卫月球基地,月球协者内又成立了武装协者,区别于“地球武装协者”,他们叫“月球武装协者。”

    本庄宇佐满作为早期的技术领袖,主星人的设计人员,共同面临算力挑战。

    这就是,宇宙深空的孪生难题。

    既然是宇宙,就要将所有事物,虚拟化和数字化,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以及宇宙中的一切。

    这就是“全孪生”、“全镜像”。

    问题就在这个“全”字上。

    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包括星系,数量太巨大。要将它们,以及它们的运动,全部虚拟到元宇宙里,单纯是庞大的数量,所需的算力,就接近于无穷的,更不要说还要虚拟出运动。

    好在,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有限的,对无法观测的宇宙,可以忽略不做虚拟。

    简单的说,看得到的,就虚拟,就孪生,看不到的,就放弃,就偷懒。

    可是人类的科技是进步的,现在看不到,不代表未来看不到。

    即便如此,要虚拟可观测的宇宙,其所需的算力,是主星人都无法解决的。

    主星人的方案是,建立宇宙天体的运行基本模型,生成所见宇宙的所有天体。

    这个方案,短期内解决了问题,但随着人类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增大,算力资源,再次枯竭。

    本庄宇佐满的方案是,主星人在近地轨道,放置“宇宙深空探测器”和“星际射电望远镜”。

    元宇宙设置,人类的观测设备,其观测距离,无法超过这两类设备。

    通过两类设备,观测深空,将所有星体实时运动,转录至元宇宙系统。

    相当于,将现实的宇宙深空,直播到元宇宙中。

    这个方案,被爱玛希通过,也得到了主星人认可。

    不得不承认,在当时情况下,这的确是个近乎于完美的方案。

    转播的算力开销,是模拟宇宙深空的,千垓分之一,相当于亿亿……分之一,垓是比亿大的单位。

    主星人按照方案,在近地轨道,发射了64颗射线型望远镜和“宇宙深空探测器”。

    从不同角度,将实宇宙的实时画面,传回元宇宙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

    64颗射线望远镜,互为备份,运行的相当稳定,百年来没有丝毫破绽。

    原来,元宇宙中看到的宇宙深空,竟然是从本宇宙里,直播来的。

    这种直播剔除了所有,宇宙运行的非自然物体。

    就是说,这个直播里,你不会发现,某个文明的太空飞船。

    越趋于完美的,往往其要害,越致命。

    就像阿喀琉斯之踵。

    这个要害,就被“人间点子王”猜到了。

    宇宙深空的恒星光,是经过了弥漫体的。由于是直播,星光经过弥漫体,就被直播到了元宇宙里。

    但在元宇宙,用普通光源测,无论如何,也测不出弥漫体。

    光源和星光,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不但证明了,弥漫体的存在,还揭发了,元宇宙。

    否则,怎么两个实验能不一样。

    这就是矛盾,就是漏洞,就是元宇宙的,阿喀琉斯之踵。

    叶双恒的实验被称为,宇宙星光版的“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是真的获得过诺贝尔奖。

    也是唯一个,没找到目标,却获奖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