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残局毕生 » 一章 离乡之人,也知失乡之痛

一章 离乡之人,也知失乡之痛

    断毫城,纵横学院。

    阴云静默,无声的向天边奔走,且聚且散,变幻出万般奇巧模样。

    湖心岛上,百尺高的桃树下落英不断,花瓣粉白,片片微卷,被气旋鼓动,在半空中随意飘飞。

    远远看去,像是一副无框的泼墨画卷,被高人指点,随意的抹上了七分色彩。

    浅淡的笔锋下,既有着阴阳两色的磅礴气势,又蕴藏花花世界的生机盎然,交融互纳,包含两家所长。

    “北地的事,你应该都知道了吧?”

    一席白衣的苏慈两眼微闭,弯着腿,躺在主干旁的侧枝上,悠闲的模样,丝毫没有顾及背后擦到的大片树藓。

    他握起一颗婴儿拳头大的鸟蛋,一抛一接,挑衅似的朝着不远处的鸟窝比了个中指。

    “师尊有令,要我等尽早回归,但昨日王司到飞雪阁聊了聊,那批人里,好像没有你。”

    他一边逗弄着那头被拔光了羽毛的禽鸟,看着它缩着脑袋,一对金瞳中满是怨恨的躲在角落,敢怒不敢言。

    一边又和树下的苏牧交谈,脸上含笑,说话间却尽是些平平淡淡的语气,像是个给人念家书的写字先生,辨不清其中情感。

    “没有就没有吧。”

    苏牧闭着眼,脸上古井无波,好似梦游一般,在树下的石桌旁站得笔直。

    他穿着一身及地的黑袍,上下无绣,只在胸口的位置,镶了一块铜铸的薄片。

    那是个一寸见方,刻有交错棋盘的印记,有如图腾一般,代表着他自己的归属。

    “什么叫没有就没有?”

    苏慈眉头一皱,睁开眼,差点没控制好力道,把手里的东西给捏爆了去。

    “依我看,他们留在这才是最好,特别是王司那小子,巴不得醉死在酒铺里。”

    没毛的禽鸟发出半声嘹亮的叫喊,在后代的存亡威胁下,仿佛恢复了往日的神气。

    但只被苏慈冷冷一瞪,它便又焉了下去,吓得往里缩了再缩。

    一双肉翅伤痕累累,盖在鸟头上,委屈得像个受欺负的小媳妇。

    “我不能走。”

    苏牧没有太关注头顶的争斗,好像浑然不知,又或是全不在意。

    他只是静静的站在沾满水汽的草地上,抬首远眺,望着略显阴沉的天气,面色安然平和。

    “我是苏家名义上的少主,也是新法定义的北侯长子。”

    “当初来的时侯,我是以使臣的名义,顺便入学,而不是和你们一样,以入学的名义,实为质子。”

    “换而言之,我就是北地世家给断毫留下的脸面,你们几个人离开无伤大雅,从法理上也说的过去。”

    “但如果我再离开,那就相当于和他们撕破脸,不给出点什么,都说不过去。”

    他不急不缓的解释着自己留在这里的缘由,但眨眼低头间,心情也不可避免的略微低落。

    毕竟,谁也不喜欢被人当做弃子。

    还是一枚要为棋手辩护的弃子。

    少年苦苦一笑,伸出手,随意的抓上一片飘到身旁的花瓣,捏出点点湿滑。

    “总是说些什么大道理。”

    树上的苏慈稍稍一叹,叉开话题,心里已是接受了苏牧的说法。

    他毕竟不是个小孩,察言观色,也知道自己的兄长现在心情不佳。

    但,作为一个“非弃子”,在这件事上,苏慈并没有什么安慰的权力。

    说出口的话,不论好赖,都像是插上心头的长短尖刀,带着一种隐约的刺激。

    “去。”

    他摇摇头,像是要把渐渐深入的思索甩出脑海,然后直起身子,朝着没毛的禽鸟短促一喝。

    待后者警惕的放下翅膀,刚刚看向自己的时候,苏慈勾勾手腕,朝着它,将鸟蛋轻轻掷出。

    “!!!”

    没毛的禽鸟愣了一瞬,然后尖声厉叫,慌张的铺开翅膀,两条腿一缩一蹬,像是要跃飞一段,扑向鸟蛋的落点。

    但它身上的羽毛早已被苏慈拔了个干净,原先的记忆和现如今的条件全不对等,悬在空中的躯体有如一块实木,只飞去一尺左右,便重重的砸落在地。

    “!!!”

    鸟蛋在它瞳孔中的倒影越来越近,眼见着那枚子嗣就要被扔到跟前,它只得用翅尖支撑,顾不得被自己弄乱的巢穴,慌张的扑腾向前。

    但,还是慢了。

    即便禽鸟疯狂的挥动着足翼,将建设了一年的新巢撕开了几道又长又深的裂口。

    但,还是慢了。

    “嗒。”

    只听闻一声细微的脆响,那枚鸟蛋便已立在了禽鸟面前,像是一道魔咒,按住了它疯狂乱动的身躯。

    清亮的黏状物从碎裂的蛋壳下端流出,划过硬硬的鸟喙,慢慢渗入巢内,造就了一片湿滑的污地。

    苏慈饶有兴致的盘坐在原地,看着它全身发颤,狼狈的用喙尖触碰着已经落到眼前的鸟蛋,失魂落魄的张张嘴,陷在糟糟的木巢内,叫不出一声浅浅的哀鸣。

    “可惜,没接着。”

    他的嘴角依旧是微微抬起,配合弯弯的眼眉,呈现出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好像让一只鸟断绝子嗣,是一件很轻巧的事。

    “……”

    没毛的禽鸟没有理会苏慈的嘲讽,许是听不懂,又或是没有听的心思。

    它轻轻的挥动翅膀,一点点,一点点的挪步上前,然后猛的昂起头,向下一凿!

    “啪!”

    蛋壳碎裂,下面的缺口在压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原本还算完好的上部也被鸟喙弄出一方孔洞,被它清理后,勉强能看清内部的模样。

    禽鸟又向前挪动一点,然后顿了顿,向下俯看。

    一只还未长全的雏鸟张着嘴,挣扎在渐渐流空的薄膜内,气息微弱。

    很明显,它已经活不长了。

    “……”

    禽鸟低着脑袋,沉默不语,好像在思索对策。

    但它只是一只鸟,并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手段。

    于是,它抬起头来,然后——

    “啪!”

    深埋巢中的利爪抽出一道残影,阻挠它的细枝枯草被暴力的分成两半,眨眼间,禽鸟的左爪便已深入到了蛋壳之中,然后一勾,一握。

    虚弱的雏鸟被直接碾成了一坨血肉,最后那点微弱的生机,也消散于自己母亲的脚下。

    “真是果决。”

    苏慈哈哈一笑,仿佛在西市的店里看了一场大戏,对其中的主角赞誉有加。

    他并没有在意那只没毛鸟的目光,即便它凶狠得好像要把自己千刀万剐,剥皮抽筋,再塞入不周山下,受万世碾磨之刑。

    他就像一个合格的看客,开场后安安静静的坐着,时不时配合一下台上人的互动,又在演出结束后,准备安然退场。

    “!!!”

    显然,那只没毛的禽鸟并不愿意。

    但这没什么用处。

    就好像它无力挽救自己的子嗣一样,它也不能阻止他拍拍手,带着那副不变的面容,从树上一跃而下。

    “呼…”

    苏慈的衣袍被疾风吹起,像一把被掀起的大伞,又在落地前猛然一收,变成了端端正正的模样。

    “再会啦,牧哥。”

    苏慈的面色微微肃然,翘起的嘴角被压到了下唇边线。

    他望着苏牧的侧脸,眼神直视,一言一行,自然得就仿佛刚刚那一段相互无言从未发生。

    “不着急。”

    苏牧收束了一下涣散的心神,朝着自己的弟弟微微一笑。

    他的手里还捏着那片飘落的花瓣,直到开口,方才垂下小臂,让它归尘归土。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被定住的台上伶人,随着一阵敲敲打打,才恍若大梦初醒一般,接着未完的剧目继续演出。

    “师尊的消息,后天方能送至残局城,极北封城,天目的情报不一定比这更早。”

    苏慈点点头,顺从的附和道:

    “这倒是。按你这么说,时间的确充裕得很。”

    然后话锋一转,又笑着说道:

    “只不过,我们之前和不书先生打了个商量,他建议我们,还是趁早离开,最为妥当。”

    苏牧心中了然。

    他摇摇头,也不打搅苏慈的归乡兴致,转而问道:

    “计划好了?”

    苏慈笑笑,朝他身后扬了扬头。

    但见重重阴云下,一道长虹划破长空,从天边飞掠而来,带着滚滚音涛,传响四周。

    “禀学首!罪徒王司,违背号令,于禁闭期间私逃而出,现已到那飞雪阁中,寻花问柳去了!”

    苏牧挑了下眉毛,眼里略有些意外的神色。

    这计划,未免太过于简单直接了。

    “你们就打算直接走?”

    “事多则乱嘛。”

    苏慈在传音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溢出的自信,又好似成竹在胸。

    苏牧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苏慈!”

    “在!”

    “拿着月影珠,你去陪他,对准了脸,寸步不离!”

    “是!”

    长虹止步,走出一位红脸青年,孔武有力,一身白衣。

    他先朝着苏慈一拜,后又朝着苏牧一拜,问侯两声后,在苏牧无奈的眼神中急匆匆的向苏慈伸手拉去,就好像是过年在市场上买了个牲口,兴奋的恨不得当场给他两刀。

    “张余你过分了哈。”

    苏牧暗地里向那红脸青年传音道。

    “对不住对不住。”

    张余笑了又收,收了又笑,往复几遍,最终露出了一副严肃的面孔。

    苏牧心里明白,这确实不能怪他。

    毕竟,回家的诱惑对游子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他又不是和苏慈一般,主修无情道,难免有些抑制不住雀跃的心情。

    思及如此,他不免神伤一瞬,又立马调整过来。

    “去吧。”

    他挥了挥手,放苏慈离开,看着他们向自己深深一拜,然后一步踏出,化作长虹离去。

    “再会了。”

    苏牧望着消失在天边的两点,把这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埋在心底,面上略有些空落。

    他回过身,正想着要去树下坐坐,看看自己借来的古籍要典,耳边却听到“扑通”一声,好像有什么重物落水了一样。

    苏牧的脑袋向左一偏。

    一只死鸟在水上漂浮,随着暗流涌动,渐渐移向院外。

    ----

    老身,郭李氏,祖籍断毫城御下李县,因嫁娶之故,二八年纪,便移居到了城中百里之外的郭儿庄。

    那地方山路陡峭,行走不易,直至终老,也难归几次家乡,到了而立之年,便再也没回去看过。

    但好在,儿孙孝德,常于膝前伺候,使得老身淡忘了思乡之苦,夫妻恩爱,相扶相持,日子虽是清贫,但也算别有乐趣。

    直到那年,妖禽筑巢崖间。

    夫家两代单传,祖辈居于此间百年有余,曾有仙人妙法,御气往返,一日可达千里之外,但几代之前,早已落魄,只留有两道祖传技艺,一者采药,二者猎狩,靠着庄边群山,勉强糊口。

    那妖禽说是西边恶客,与那些异族牵牵扯扯,见此地风光秀丽,报备了仙门朝廷,就此驻于此间。

    开始几年,还算过去。

    即便那畜牲四处猎捕,搅得山里的野兽奔逃,但正因为如此,没了那些虎狼困扰,庄里猎户们的收获愈发丰满,家中也多见肉食。

    子孙茁壮,钱财渐多,我等念及其恩德,为之修庙,时常祭拜,侍奉也颇为费心。

    直到它诞有子嗣后,一切便截然不同。

    妖类成长多缓慢,但,所食甚多。

    它渐渐不满足于捕杀狼豺虎豹,把目光转向了林间的兔鼠。

    十二头子嗣狼狈为奸,将树下树上的生灵几乎灭绝。

    万籁俱寂的大山,就像一座死人坟。

    我等多次向县尊上书,但每次都无疾而终,白白的被衙役要走了一笔“告上钱”。

    最后被逼得没有办法,族长召集全宗,选出了三名青壮,准备上到西州府,状告妖禽恶行。

    这其中,就包括了老身那苦命的大儿。

    他们出发十天后,庄里的人就在出山的大道旁,发现了他们被挂在枯树上的尸体。

    开肠破肚,脏器全无。

    熏天的臭气伴随着蝇虫嗡嗡作响,昭示着他们早已死去多时的真相。

    大家都慌了。

    老身还未料理完大儿的身后事,便有一批庄里的人拖家带口,拿着刀叉棍棒,准备一起逃到他处。

    听说,族长的二崽,也在其中。

    他们沿着那条大路一直向东,平平安安的过了关口,没有落到当初我儿那般凄惨的境遇。

    老身当时还以为是那畜牲怕了,却不曾想,为何过去半月,山外却没传来半点消息。

    直到庄里的人只出不进,连最有经验的猎手老黑被吓成了疯子,大家才意识到,庄里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五百户的地界,白天的主道上,都只有零散几人匆匆而过,无事的老人坐在树下,见不到往日熟悉的面孔。

    人心惶惶。

    我家主事的按不下胸中恶气,拉着二崽一起参加了庄上的决死队,跟着年过半百的族长往宗祠走了个来回,然后在中午前,叫老身做了一顿饱饭。

    他难得的夸赞了老身的手艺,虽然只有“好吃”、“劲道”这样的白话,但这,也是往日里所没有的。

    老身干完活,拿着碗蹲到门口。

    他敲了敲桌子,叫老身上桌,按在了祖宗的牌坊下。

    老身还记得,那天,他给老身添了一碗满满的白饭。

    米都是族长发给他们的,只有一口袋,软软的,很香,特别粘牙。

    “等我回来,再给我搞一顿罢。”

    他没有像戏里那样,与老身推推攘攘的道别,只是端着一盆的碗筷,拦住老身,与二崽一起把它们洗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在祖宗的牌位下,点上三炷香。

    他拉着二崽,一起跪倒在地。

    磕头,磕头,磕头。

    跨过门槛的时候,老身已是泣不成声。

    他们到了庄里的祖地,没多久,天上便聚起了阴云。

    血红色的大雾,从那里开始漫延,然后在某一刻,渐渐收拢成了一道指天的柱子。

    细细长长的模样,就好像是小时候听阿爹讲的故事里,仙人们补天用的绣花针。

    老身看到西边的悬崖那飞来一道漆黑的影子,越变越大,一直到了庄上,张开的翅膀可以覆盖七八座大宅,后面还有十几个像雕一样的大鸟,像是它诞下的子嗣。

    那一战,打得天昏地暗,老身被地上突然裂开的口子吞下,摔在了一片突出的断石上,就此昏昏醒醒。

    迷糊的眼神里,满是泼天的暗沉之色。

    直到被人救起的时候,老身已是进气不如出气,奄奄一息。

    幸亏那位恩人给我喂下一枚药丸,顺水服下,过了片刻,终于舒缓了一些。

    他说他来自北地,先年征战,受伤垂死,是郭家的一位先辈救下了他的性命,这才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血柱拔天时,他已有感应,但身负要务,只得先行交接,再极速赶来,却还是晚了一步。

    庄上的青壮,早已在献祭大礼中死伤殆尽。

    如今,他已斩了那头妖孽,走断毫城的路子,上告了此地县尊渎职的罪行。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老身已是孤家寡人,眼见没多久可活了。

    即便斩了那县尊,我家一门三口,也不能从地下回来。

    更何况,按照恩人所说,这种级别的懈政懒散,顶多也只是府主自查,再重再重,不过革职而已。

    按正常流程来说,远远达不到问斩的标准。

    真是…太可笑了。

    就好像庄上的千口人丁,还比不上一条修士的命。

    老身轻闭双眼,脸颊上,划过一条迅速干涸的泪痕。

    恩人似是有些愧疚。

    他说…

    老身已是血气尽失,服下的药丸,也只够吊命半日。

    郭家先祖对自己有大恩,老身如若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他可以代为补缺。

    老身自是想那县尊立刻去死。

    但老身也知道,这事,可能会给恩人带来极大的麻烦。

    知恩图报,明理懂事。

    老身不是那种偏执的性子,自然不会选一条绝路让他去走。

    于是,老身向恩人另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那畜牲虽已被恩人斩灭,但后代仍有遗存,老身要它们尝遍人间真情,再一一遭受绝嗣之苦,体验一下,这种“哀莫大于死”的绝望。

    第二,今日以后,郭儿庄恐将名存实亡,愿恩人费力,收一收这满地尸骸,一同埋入祖地之中。

    恩人答应了。

    老身,也瞑目了。

    ——《酆都中土西城司人族丙府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