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路远无期 » 第四十五章 线索

第四十五章 线索

    京城这几日很不太平。

    死了好几个人,都是青年,还都是与董子健同样的死法——靠在一个巷子里的墙上,脑袋被击碎一部分……

    最近一次的行凶者,被路过的醉汉撞见。追杀醉汉的时候被巡逻的兵丁抓捕。

    人被送到了大理寺的大牢拷问了一番,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在掮客那拿的任务。

    大理寺不敢马虎,还是带人连夜抄了那间客栈,能抓的都抓了。

    只有掌柜的和几个小二,老板自始至终没有露面,之后恐怕也不会再出现在这了。

    平时对这些人大多是放任的态度,既然现在牵扯到大人物,自然直接抓了了事。

    也不听那些人的狡辩,都是先叫人上刑伺候一番。

    最后送到大理寺卿手里的供状就是——一个相貌寻常,衣着普通的人拿钱找到他们,给了掌柜的一个信封。里面只要他们找人随便杀些年轻人,都要在巷子里、死后靠墙、脑袋被击碎一部分,再无其他。

    至于那送信的人,一点线索都没有,按照描述弄了一幅画像,只能试着去四处盘问一下。

    就连那两块作为定金的银块都被收缴来,此时正放在一旁。

    大理寺卿放下手里的供状,拿起一旁的银块。

    没有在上面找到什么特殊的标志,更别说铭文了。

    放下银块,就连一贯老好人的他都气得起身“嘭”的一声拍了桌子。

    外面候着的人吓得急忙进来查看,见自家大人无事,他有些不知之后该如何,就在那看着大人,请他示下。

    大理寺卿摆了摆有些生疼的手,不耐烦地让他离开,自己则气咻咻地坐了回去。

    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就好似那背后之人在对他们说:你们不用查了,我连搪塞百姓的借口都为你们准备好了,随随便便结案不就行了。

    压制住怒火,大理寺卿知道要找其他人商量一下了。

    这幕后之人已经是公然挑衅朝廷了。虽然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但事实摆在眼前。

    朝廷这边也是不遗余力了,就连那个发现董子健尸体的乞丐后来都被抓了起来。

    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问话,一个乞丐而已,抓了也就抓了。

    后面随着案情变得复杂,没有什么线索,干脆从他开始拷打,现在不知道人还活着没有……

    董子健死前的行踪成了谜,干脆那些查案的就把时间往前推。于是他们就了解到了秦尚书家的小公子余几天前与董子健有许多来往。

    他们这次不敢直接抓人了,从仆人那里打听到两人私下交谈了几次,还都支开了其他人……

    于是,几位查案的官员直接找到了秦尚书,将事情的原委一一告知。

    虽然这些人没有多说什么,但对于他们怀疑自己儿子这件事,秦尚书还是极为不满的。

    这些人嘴上说的好听:“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近年来脾气越发暴躁的老头子也不给他们什么好脸色,直言让他们自己到府上去问。

    之后什么也不管了。

    这可苦了那些查案之人,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秦府。

    到了秦府,找人通传了一下,直接到了会客厅。

    毕竟没有线索指明秦少安与案子有直接联系,况且他的身份摆在这里。

    他们也只能尽可能了解一下情况。

    秦少安听下人说有官员找自己还有些纳闷,不过他也不在意,径直来到了家里的会客厅。

    与里面的人见完礼,他来到几人对面坐下,询问道:“不知几位大人找我有何事?”

    那几人互相看了几眼,最后有一人说道:“不知秦公子是否知道董子健遇害之事?”

    秦少安愣了一下,之后神色又有些悲伤。他低头叹息一声:“我自是知晓。前先时日,因为一些事情,我还专门去找过他。”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精神一振。

    先前提问那人又问道:“可否告知我等何事?”

    秦少安有些踟蹰,犹豫片刻后还是咬牙说道:“还请诸位对外保守秘密,事关家姐清誉。”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几人连忙答应。

    秦少安有些无奈,缓声道:“我找董兄是为了让他出面,邀请杨沐一到一酒楼见面。”

    见几人面露疑惑,他继续说道:“我将我家姐姐也骗到了那里,想要撮合他俩。”

    之后他就不再多言。

    其他人也恍然大悟,当年那些知道的人还真不少。有头有脸的都听说过。

    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秦尚书与杨太傅的针锋相对持续这么多年,大致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这事确实不能明说,杨家公子回京他们也才知道,只能说杨沐一回来后太低调了。

    有一人忽然问道:“不知秦少爷可发现董子健与你接触之时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这个……”秦少安思索片刻,眉头都微微皱起。

    其他人也不打扰他,就静静等待他的回答。

    “到还真有。”

    众人精神又是一振,急忙问道:“哪里不寻常?”

    秦少安纠结道:“我常与董兄一起饮酒。不过有一日他对我说在街上好似看见了杨沐一,不过太远不敢认……”

    “我听了之后去打听,才知道杨沐一真的回京了。之后才有了我拜托他那事。”

    “我当时打听的时候还是到了杨府问了家丁才知道他已经回京,外面根本没有消息。杨府的下人也说他归家后一直没有出门。”

    “当时虽有些疑惑,但我又没有多想……”

    说完他脸上表情疑惑更甚。

    “我找董兄帮忙的时候,他也是格外的热情。我想他与杨沐一早年也有些交情,所以也没有多想。”

    “现在想起来……他好似有些过于积极了。”

    那几个来调查的官员已经是满脸的喜色,线索现在不就有了吗!

    虽然可能也没什么大用,但之前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现在最起码有了一个方向。

    虽然现在又牵扯了一个太傅之子进来,但现在他们已经无所谓了——先是侍郎之子,后是尚书之子,现在出现个太傅之子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告别了秦少安后,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各自的衙门,把今天的收获一一告知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