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百年征服 » 第三十二章 养心殿

第三十二章 养心殿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第2颗龙珠在一年前得汉武帝发现了,这是韩城故意放出去的,但同时在居延山里面找寻的洞穴里也流出去一把宝刀,就是韩城之前打造好的苗刀。

    一个游侠拿到一柄好刀,自然是大杀一片,前来阻击的金吾卫可是死伤不少,但是游侠终究是比不过正规军的,被远程的弓弩直接穿成刺猬,宝刀自然被金吾卫拿到了。

    但是汉武帝的身体可是一天不如一天,此时燕王和邑昌王的争斗也是愈发的激烈,而公子弗陵也从一个孩童长成了一个少年。这几年的好肉好菜的供养,还有就是练武带来的好处就是身体愈发强健,现在的公子可以开三石之弓,但是开弓归开弓,他不能连续射击。

    韩城也随着食肆的日益壮大,最起码翻修宫殿的钱是有了,公子的宫殿也可以把翻修提到日常上了。风声传出去之后,很多大商人还是囤积木料,他们认为宫殿的翻修还是要土木结构的,毕竟这是汉代建筑的常规设计。

    只不过韩城培养的工人也都渐渐的入了门,那些工人并没有完全遣散,而是保留出一部分大匠,用作日常的维护以及新的公共浴池的建设。

    此时在长安城内,韩城开的浴池总共有13家,低中高消费都有。低端一点的浴池取消了休息大厅,没有提供食宿这一类的服务,每个人只需要10个大钱,就可以在里面洗澡泡澡,如果要搓背,还需要另加钱。

    高端一些的则是50个大钱起,再多花10个钱可以提供住宿,如果要提供吃食,还需要另加钱,只要能点那么食肆就能做。

    毕竟这里是长安也是山西省,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煤,露天的煤矿给韩城带来的利润可不止这一点。

    “公子弗陵的宫殿要翻修了,这是我们的机会。”

    “上一次食肆的钱我们一分都没赚到,那批木材在库里积压了几十日才消化完,亏了不少钱。”

    在桑弘羊的府邸这些大商们议论纷纷,毕竟这个消息是从桑弘羊这里出来的。

    “大农令,您这边也可以跟公子说一说,考虑一下我们这些人的木头,在整个长安来说,能提供足量木材的只有我们这些商人。”

    桑弘羊则是神秘地笑笑,对于这些商人,他已经拿捏的非常准确了,现在宫内的一些建筑,很多都已经悄悄改成了混凝土,带来的好处就是雷击之后不易起火,而且房间内干爽不反潮。

    “这个事情你们就不需要去考虑了,宫内即便是要木头,也不过是少量的木材,市面上完全可以购买得到。这一次要坑的,不是咱们,而是和你们经常做对的人。”

    桑弘羊对于汉武帝的一些决策,自认为摸的还是很透的,虽然自己这个大农令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了,是大的决策方向,还是汉武帝来掌控。戾太子之死,汉武帝整个精气神儿都没了,但是他已经在韩城和这些幕后之人的争斗中,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

    技术革新带来的前景是远远高于现代技术,部分宫殿采用了混凝土制墙和地面,里面在铺设上烧好的瓷砖,无论是舒适性还是干燥性,都比之前的宫殿要好上很多。

    “难道是那些朝中大员?”

    “不错,过些时日,公子弗陵陛下建造养心殿祈福,要用到石料和石砖,这些东西才是大头,韩侯已经把规格尺寸都交于我,你们只需要按照上面去做,宁缺毋滥。”

    韩城要给皇帝陛下建养心殿,其实就是为了让汉武帝能够活的时间更长一些,他能够腾出手来慢慢的教导公子弗陵,现在的弗陵公子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白了,韩城的介入让他提早接触了政务,虽然不如戾太子,但比起燕王之流,要好上很多。

    钩戈夫人和霍光都是明则保身,他们很清楚如果弗陵公子太过突出,那么朝堂上的两股势力就会变成第三股势力,就会让燕王和邑昌王击中攻击势力较小的公子弗陵。

    而桑弘羊是属于保皇党的,皇帝陛下是谁他不在乎,只要他效忠的依旧是皇帝就行。

    韩城要联合的不单单是桑弘羊的商人势力,当然也包括军方的势力,只不过军方他暂时插不进手,没有办法为未来的汉朝地笼络更多的政治资源。

    苏武和霍光的关系还不错,但是霍光已经不属于军方的代表人物了,此刻军方的代表人物正是皇帝的金吾卫的长官金日磾,这是从卫青死后,唯一一个能够指挥大规模作战的匈奴将领。

    在下面还有很多小的一些军事门阀,但是他们已经和世家联合在一起了,这不是韩城应该团结的政治力量。能出世家的绝对不能是军方的人,可以说他们已经抛弃了他们本身起家的一些军事上的才能转投儒家了。

    至于黄老派和其他的派别,已经在朝堂上打压的销声匿迹了,现在朝堂上为儒家独大。

    这如果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封建王朝来说这种势力是不可控的,哪怕是有汉武帝如此作风强悍的皇帝,儒家的人依旧是勾心斗角的。但是此时的儒家还是相当有进取心的,但是在朝堂上一家独大,这不是儒家应该做的事儿,而且现在的儒家开始保守了。

    像是充实边民,对一些匈奴地区进行战争的掠夺,儒家从开始的论战,到后面的反对,足以证明他们开始享受剥夺汉朝现有的利益了。

    对于他们来说地盘越大他们就越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他们手下就有不少的田亩土地和牲口,没有人当自己的佃户,怎么来产生收入怎么赚钱?怎么压迫呢?要是天底下每个人都有土地,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当官呢?

    儒家的发家也就是从此时开始的,汉武帝提拔了太多的儒家子弟在朝堂上当官,他们本身就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人,陡然乍富,肯定就想小富即安。

    韩城这边则是对养心殿进行的构图和构思,毕竟他想要做出来的东西,还要通过系统来进行力学的设计。混凝土是肯定要用到的,然后就是。对养心殿周围的排水进行重新设计,因为所用到的土地是旧宫殿的,皇宫本身的地基就高,而且还是用的夯土,本身有一定排水功能,但是很容易积水。

    韩城首先就要是对周围的一些地方进行排水设计,不管是地下暗渠还是明面上的排水沟,都要保证万无一失。

    同时大规模的矿渣已经准备就绪,对于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不花钱就可以买来的废料,但是要经过重新的磨碎高温处理,才能够得出非常合适的罗马水泥。

    养心殿不单单是一个宫殿,还是一个包含着浴池,大大的落地窗户,还有完善照明系统的宫殿。宫内烧的都是牛油蜡烛,这玩意儿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像这样的蜡烛也仅仅够皇宫使用普通人家用的还是油灯。

    蜂蜡这个东西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即便是大规模应用,能够用到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因为造价太过昂贵。

    即便是现在有石油,怎么提取其中的石蜡,这也是一个难题。韩城已经通过西域商人得到了一部分希腊火的材料,基本上可以确定那种黑色的物质就是石油,但是中国是个贫油国,汉朝更是个贫油的汉朝。

    煤炭这玩意儿是最多的,但也是韩城最为头疼的,这东西不能够转化为照明,所以在宫内主要大规模应用在室外的就是火盆,室内的则是油灯和牛油蜡烛并用。

    这些就需要用技术去把光源扩大,所以选择上好的东海水晶进行打磨,打磨成合适的镜片来把光源进行放大。

    汉武帝的身体此时已经各种症状频出,人家吃仙丹吃到现在能保证身体,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宫中方士就比较惨了,他们每一次炼的仙丹都不能够很好的治愈汉武帝。

    韩城则是拿这些方式做反面例子,目的就是给公子一个警告,你可以吃药,但是不能乱吃,就比如那些仙丹,那是万万吃不得的。

    而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把这些东西寄托在龙珠上面了,龙珠可以实现一个人的愿望,而汉武帝只是想要这个愿望,能够让自己永生不死。

    青铜龟甲还在制作当中,但是不适合现在抛出,现在朝堂上下都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消息,也是能够实现每个人的愿望的。凡是得到那些彩色玻璃珠的人,都已经发了大财,求购的人络绎不绝。

    日子就这么过去,消息也就随之传出去,汉武帝要建养心殿祈福。动起来的就是大商人,只不过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石材石料,韩城这边则是主体的柱子,用混凝土加竹筋,围墙用石头和罗马水泥结合,外面再贴上一层石板。

    能用到木头的地方就只有房顶,这个东西韩城也想用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结构牢固程度还是不行,最后的结果还是要落在木头上。目前来说,混凝土这个东西还是韩城的独一份秘籍,至少依靠着这种工程上面的钱,韩城可挣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建立府邸找的韩城。

    但是房顶的木头你又能又能用多少呢?已经不再依靠版筑建围墙了,对于木头的需求量大大的降低。

    门阀世家们则是大规模的囤积木头,因为他们觉得现有的建筑还是木头最为合适,用泥土和胶水建造的房子还是不够结实,尽管他们是韩城食肆的常客。

    具体的工程建造材料需求还没有发出,就已经有很多人找上来了,市面上的木头价格涨了两成,看样子他们都囤积了不少,只不过现在需求的木头只不过是之前的九牛之一毛而已。

    一个月后正式的需求报告被朝堂上的有心人传递到了民间,这些大商人们现在手里囤积的木材,一下子就没了什么大的作用,他们发现养心殿所需的木材,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多,反而比一般的建筑要少很多。

    “陛下,这是养心殿的图纸,您看一下,这边要给养心殿上上的瓦,是我们特殊烧制的琉璃瓦,每个瓦片都是金色的,在顶上则是用了完全透明的琉璃当瓦片,在白天您就在养心殿里可以不用油灯和蜡烛来照明。”

    韩城这边也是兴高采烈的找到汉武帝,毕竟他还是要表现一些少年人的心性的。

    “嗯,看来桑弘羊之后,你就可以当大农令了。”

    汉武帝则是给予了韩城肯定,这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就是想办法把这些东西都造出来。

    于是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世家们则是捶胸顿足的看着仓库的木材,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