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少爷,威武 » 引子,徐家

引子,徐家

    徽多商,晋商,徽商无不家缠万贯,富甲一方。但如果评大楚第一富,必然是南都徐家。

    南都徐家,祖上曾官至左丞相。当年,大周无德,燕太祖起兵反周,周兵势大,加之军中内奸,无奈兵败,燕太祖被逼的如丧家之犬逃至陶县。而在陶县燕太祖遇见徐家老祖。

    当时燕太祖,缺兵缺粮,如丧家之犬。军中粮食极为缺少,无可奈何之下,楚太祖,只能一一拜访陶县名门,希望他们可以帮助军队,渡过难关。

    毫无意外,各名门,无不巧言推托,自言家中贫乏。但也有几家捐出了些许粮食,不过了那都是杯水车薪。最后来到陶县徐家,此时燕太祖已不抱任何希望,这几天尽受人冷眼,嘲讽,让他骄傲的心,不断坠落。

    到了徐家,徐宅牌匾高高挂着。但徐家老祖竞亲自在门口迎接,这让燕太祖倍感意外,说明来意,徐家老祖带着燕太祖径直走向粮仓,指着四所储粮穴,说“拿走三穴,剩下一穴,我要留给族人。”

    燕太祖震惊,三穴!他本意是想借一穴的粮食。但三穴,太令人震惊了,一穴的粮食足够军中食用十余天,乱世之中,粮食比金子,银子,宝贵的多。有了多的粮食,还能招兵买马。

    “老先生,此言当…当真”燕太祖有些不知所措的问。

    “当真。”

    “那老先生,您是否有什么条件,只要是我可以做到的,我一定完成。”燕太祖不是小孩,他深知天底下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

    “嗯,我有个小儿子,今年二十四了,他不愿经商,要是可以的话,我希望你可以留他在你军中做个账房先生,可否?”

    “这般容易?老先生我可否问一句,您为什么如此信我?”燕太祖越发疑惑。

    “老夫,生平有三大爱好,一是赌,二是下棋,三是酒。不瞒你,我赌这天下终是你的!”徐家老祖道。

    “这天下,终是我的?”这话连燕太祖他自己都不敢说。

    “无论如何,今日之恩,他日必报。”燕太祖向徐家老祖鞠躬并说。

    徐家老祖点了头。

    十一年后,徐家老宅前。

    一行人马停在门前,一人从马车上走下来,马车旁边人个个肌肉紧致,眼神犀利,每个人都井井有条的观察着周边环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马车上的男人,他看着徐家老宅,看着依旧高高挂起的徐宅牌匾,又想起了十余年前的一幕幕。

    “徐年,你到家了。”他对马上的青年说。

    “陛下,那臣先行回家,探望父亲。”那名叫徐年的青年说,他便是徐家老祖的小儿子,而那男子便是九年前,前来借粮的燕太祖。

    如今,大周已经不叫大周了,现在叫大楚,南都为京城。徐家老祖那句,这天下终是你的,成为了现实。

    他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东山再起,又用了四年时间与其它军队,一同推翻了大周,用了三年时间,一一消灭了其它势力,最终定都南都,国号大楚。

    “我与你一同,拜见你父亲。”燕太祖道。

    “谢主隆恩!”

    “不必多言,当年如果不是你父亲,我早已抛尸原野,你在朕身边也九年了,常常为朕排忧解难,无法尽孝,说到底,是朕亏待了你徐氏一门。”燕太祖略有些感摡道。

    燕太祖在前,徐年跟在身后,一齐走向宅子。

    徐家世代从商,在陶县也算是一方望族,但与真正的名门旺族,简直是云泥之别。但今日之后,徐家将以冲天之势崛起。

    名门旺族大豪宅门口,谁还没几个身强力壮,身形彪悍的门卫。一般人到了门口见了看门的门卫,还要低眉折腰,奉上几钱碎银,这才让你进门,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徐家没达到那般,又不是官宅,大门口,只有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徐年,燕太祖走大宅门口。那中年男子仔细的打量着两人。

    一个似乎有些眼熟,好像见过一般,另一个却是很面生,估计不是陶县人,一身衣着,都是上好的料子,左手上还有个玉板指,想来不是平庸之辈。他们俩人身后居然有十几个男子,应该是护卫,这种人非富即贵。

    “请问两位是要拜访,家主吗?”中年男子恭敬的问,这种“大人物”他可不敢得罪。

    在中年男子打量二人的同时,徐年也仔细看着中年男子。

    “阿酒?”

    “啊!”中年男人猛的一颤。脸庞上尽是不可思议。

    “四少爷?”中午男子问

    “是我。阿酒你这些年,你苍老了许多。”徐年笑了笑。

    一旁的燕太祖似乎看出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不浅,倒也不言询问。的确二人关系不浅,当初,徐年为少年时,老爷子就让阿酒跟着徐年,两人情感颇为深厚,不想现在已是物是人非。

    两人兴奋的交谈着,猛然,徐年想到天子还在自己身旁,自己居然把天子晾在一边了,若是不追究还好,若是怪罪下来,恐怕是罪名不小。

    想到这,徐年感到一阵后怕,看到燕太祖并没有恕气,才微微放下心来。

    “阿酒,快带我去拜见父亲。”这一行的最终目的,便是拜见徐老爷子,楚太祖想亲自感谢。

    “这,这个……”阿酒支支吾吾。

    “不瞒你,其实你走的第三年,老爷子就走了。”阿酒终于说了出来。

    “什么!”

    “走了?”

    徐年和燕太祖都是惊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作为一名政治家,荣辱不惊,心如古波,应当是基础。作为一名帝王,自己的情绪要隐藏的更好才行,因为只有这样,大臣,百姓们才会看不透你,才会怕你,惧你。

    而这时他的帝王心术,破了。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还差一个点,应该说是一滴救命之水,当涌泉相报。而徐老爷子当年的三穴粮食,便是救命之水。他忘不了这份恩情。

    徐年已是两眼赤红,他努力没让自己哭出来,对燕太祖讲“臣父,西去,望陛下允臣先行离开,吊唁家父。”

    “朕与你一同前去。”阿酒也是赶紧跑到侧堂,不久一群人走了出来。

    这群人便是徐年的哥嫂们,一群人无不是眼色发红,但脸上又洋溢着笑容。大概天底下的久别重逢都是这般。

    徐年很想冲过去拥抱,但他不行,他是臣子,他身边站着的是天子。

    他对哥嫂们说“今年陛下微服出访,这位是陛下,都跪下。”徐年从不开玩笑,虽排第四,他沉稳的很,他说的话,大家都深信不疑。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众人一齐跪下。

    “平身吧,不必多礼。”燕太祖回应。

    “谢陛下!”

    随后燕太祖在徐家兄弟的带领下,到了徐老爷子墓前,徐年放声大哭,燕太祖也颇为感伤。

    三日后,燕太祖离开了徐家,徐年留在了徐家,守孝一年,按礼制本应守孝三年,但徐年是他的左膀右臂,大燕也还不够稳定,他需要他。燕太祖走后,徐年却拿到了一封他父亲的亲笔信,落款却是三年前。

    一月后,一纸诏书从南都出发,直达陶县。

    “大燕皇帝诏书,徐氏一门忠君爱国,恪守……………………徐氏三子皆封千户侯,赐铁卷丹书。四子徐年,随朕十年。忠心不二,为可国之栋梁,封五千户侯,以陶县七郡为邑。官进左丞相。钦此!”

    “臣等接旨。”徐家一夜崛起了,从此刻起,它成了豪门,大燕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当天夜里,徐年将手中的书信,丢进了火盆,一瞬间,火盆燃起了明艳的火光。徐年冷笑,说“烧吧,烧吧,烧完了秘密也就没人知道了。哼哼!帝王心术,还是敌不过人老成精啊!一步十算,所有人都是棋子啊!”

    但不管怎样,徐家,不,徐氏一门的确是崛起了,这倒是与你的预测无二。“哼哼!”徐年又是冷笑。

    黑夜茫茫,几只夜枭在不停鸣叫,让人背脊发凉。可世间最可惧的不是黑夜,而是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