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家外挂没那么强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收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秋收

    宋玉和大黄在房后的路灯下,目送肖明拐弯进了回家的路,才招呼大黄回家去了。

    月光依然很亮。

    宋玉进大门,正好看见宋爸爸在院子里经过,好像是上厕所刚出来。

    “小明走了?”

    “嗯。”

    “啧啧,你看咱家阿花,还真没糟蹋菜园,而且天黑还自己主动回鸡窝睡觉,真省心。”宋爸爸夸奖道。

    “是啊。”

    两人边聊边回自己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宋玉吃过早饭,想来也没有什么事情,就准备好好在家窝一天。

    但,吃过饭,宋爸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说轮到家里收割玉米了。

    原来前几天预定好的联合收割机,现在已经收割到宋玉家的玉米地了,正好宋爸看了一眼,就准备收获。

    其实不止相比二十年前,就是相比几年前,秋收也更省心省事。

    几年前收割玉米是要带白色的玉米苞壳的,回家还要自己剥苞壳。现在直接扒的干干净净的,甚至可以直接在地里打成玉米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然,打粒机会造成一些玉米粒的浪费,不好再捡起来,所以宋玉家采用的基本上是只去了苞壳的收割方法。

    待将黄黄的、长长的玉米用收割机扒出来,就要用车子从地里运出来了。

    一般人家的院子小,运回来的玉米会选择晾晒在公路上,这导致了每年秋收、夏收,公路上挨家挨户的占位晒玉米,没抢到位置的大有人在。

    当然,这也导致了公路上车辆的拥挤,不过农村嘛,还好啦。

    宋玉家以前也是要抢位的,但现在家里有砖块铺就的院子了,整洁又干净,所以直接拉回家晾着,简直不要太方便。

    因此,原本打算好好歇一天的宋玉,被迫去玉米地参加秋收了。

    好在收割机提供运输车,不到2个小时,运了4趟大的燃油大三轮车,就将宋玉家的4亩地的玉米全部拉回家了。

    待‘轰轰轰’的收割机离去,宋妈开始带领宋玉和宋爸一趟趟的捡拾那些没被收割机收走的幸运儿。

    因为机器总没那么仔细的,一些倒伏的玉米,或者方形田地角落里的玉米是收割不干净的,就需要人工找到它们。

    不然它们就会在田里发芽变成杂草,这不仅浪费了粮食,还增加了劳动量。

    用了一个小时,捡拾了整整一小车,将宋爸爸骑来的电动小三轮都装满了。

    这就是秋收的前奏了。

    吃过午饭,宋爸就又出门了,这是要去找秸秆粉碎还田机了。

    粉碎还田机过后,不论站着的、趴着的、甚至玉米的地下部根系都能给粉碎的很细。

    而且兼之有耕地功能,所以直接将碎碎的秸秆和耕起来的松松的土壤均匀混合,将地上部的秸秆大部分转移进了地下,这还阻止了一些有害虫卵的再生。

    显而易见,可以作为肥料的秸秆在还田的技术下,还避免了焚烧它们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

    粉碎机耕这么一遍,使得原先还有着玉米秸秆的田地,变得平平整整了,再撒点肥料,浇一遍水,待渗水一周,就可以播种小麦了。

    整个秋收在一天中就能结束,而秋种,也是有专业小麦播种机的,甚至几个小时就能搞定。

    吃过午饭,望着院子里光溜溜的玉米,宋玉感慨小时候和父母花好几天去地里掰玉米,回家剥玉米苞壳的艰辛。

    “还是科技改变世界啊!”

    希望我也可以用科学知识,改变未来。宋玉默默想到。

    之后,在宋妈和宋玉两人的通力合作下,花了3小时,才将这4车玉米摊成薄薄的一层,铺在院子里了。

    若是像这么好的阳光天气能持续个几天,再加上勤翻一下铺开的玉米,那它们晒干的就差不多了。

    到那时候,要么选择找个玉米脱粒机,将干玉米粒脱出来,直接卖掉;要么堆积起来,等来年玉米涨个几毛钱再脱了卖。

    其实这一套程序看着简单,但每一处都是要花钱的,就比如收割机一亩地就要收100元,还有种子、肥料、浇水的电费,不算人工,一亩地净收入也就几百元。

    所以,宋玉家4亩地,一年两季,纯收入就3千多,也就宋玉现在一个月的补助。

    这也就是为什么村里大量年轻人宁愿背井离乡,也要出去打工的原因。

    宋玉随手在砖地上里拿起一个玉米,用手轻轻的剥出玉米粒,将它们丢到了菜园边,那里站着的小野鸡早已经两眼放光了。

    自从玉米被放置在院子里,阿花和小鸡仔就都看到了,在阿花极力告诫小鸡们的情况下,它们才没有一拥而上,来抢食新鲜的玉米粒。

    而宋玉和宋妈也是一直再忙,根本没空管它们。

    直到宋玉忙完,坐在院子边休息,才看到在一旁努力维持秩序的阿花,它用自己伟岸的身躯阻止了一个个忍不住跑过来的小鸡仔。

    这一幕,看得宋玉都想笑。

    手里的玉米还有些湿,有的玉米粒剥破了,黄稠的汁液都粘在了宋玉手上,但他还是给小鸡仔们剥了整整一个玉米棒槌。

    吃完,它们就去自己找水喝,去松软的土地上刨东西吃,也是很悠闲了。

    大黄呢,上午跟着去收割玉米了,还朝‘轰轰’叫着的收割机犬吠了几声,显示自己的兴奋。

    下午,宋爸在大黄不注意下自己出门了,留下的大黄只能在院子里,时不时看看阿花,时不时喂喂小奶狗。

    宋玉洗洗手,拿出电话,找到宋源的号码拨了过去。

    “哥,咋了?”宋源大声问道。

    宋源那边声音有些嘈杂,好像很热闹的样子。

    “我看咱村玉米都收割一半了,肥料宣传的事情得抓紧了!”宋玉也大声回复道。

    收了玉米,就是撒肥料浇水了,这正是卖肥料的大好时机啊。

    “知道哎,我的哥哥。”

    宋源见宋玉问这事,他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又回复道:

    “这不,我特意招了几个口才好的人。今天除了咱们村一个点,还有附近三个村的在同时宣传。都带着我们的有机肥来的,现场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