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家外挂没那么强 » 第三百二十章 实验汇报

第三百二十章 实验汇报

    周末,宋玉还是早上过去绿船那看一眼,然后才回来学习。

    船上过滤仪还在正常转动,周围的几百米的小颗粒垃圾差不多都被吸附过来了。

    据小叶说船已经开动过了,不在原来位置,但没有参照,他看不出来。

    而且进水口还堵塞过,被小叶的小伙伴们解决了。

    宋玉曾问,要不要给她小伙伴一些好处?

    小叶说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家园努力,是自愿的,不需要奖励。宋玉也只能作罢,甚至内心还有种身为人类的自责。

    而学习上,宋玉这两天就是在专心准备PPT了。

    宋玉的导师——张老师,毕竟是大牛,自己天天忙得不行,对他们这些学生就都是放养的心态。

    除了一年前转博的时候,导师就再没有听宋玉汇报过实验进程,所以这次他便将自己做了的培养实验和盆栽实验都压缩在PPT里,准备讲给导师。

    .........

    周一上午9点半,实验楼3楼。

    “张老师好,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接下来我将汇报我的实验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盐碱土的障碍因子很多,盐分高、碱性强、有机质低、土壤团聚体结构不好、微生物活性差,这些因子严重影响了土壤的地力。

    但我国盐碱土类型所占的比例很高,如东北以及沿海地区。而如何解决盐碱土地力低下的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大问题......”

    “第一部分实是腐植酸铁生物肥的提取参数,经过长达半年的提取,我找到的参数如下......”

    “第二部分是该肥料在实验室内培养箱内的培养实验,温度固定为25℃,两种盐碱土的含水量为70%......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出腐植酸铁生物肥可以大幅度提高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增强微生物活性......”

    “第三部分是在温室里种植玉米的盆栽实验。这对比图片,前排是没施加该肥的常规对照,后排是施加该肥并配施秸秆的不同处理。可以看出,施加该肥的玉米植株长势非常好,最后的玉米籽粒数高出常规对照的三倍......”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内容,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请批评指正。”

    大导师盯着宋玉的PPT像是在思索,许久没有发话,所以整个屋子一阵沉默。宋玉也尴尬地整理自己的面前的稿纸。

    “咳,宋玉这个工作做得还是很不错的!这结论比去年得出的也多了些。这里边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土壤就两种,肥料提升地力的效果,不具有普适性;还有......”

    毕竟是大牛,张老师提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宋玉也觉得倒是说得很有道理,边记录边思考着。

    张老师发话道:“那,看你这边的实验也差不多了,但作为一个博士,这点内容还是不太够的,反正你还有两年时间,就将你这肥料运用于大田实践吧。”

    “盐碱土,我们东北正好也有试验田,这小麦也一个来月就收割了,下一季你就过去挑几亩地,种植小麦。”

    宋玉倒吸一口凉气,有种被发配边疆的感觉。

    导师见宋玉流露出不愿意的表情,便劝说道:“博士不像硕士,对自己要求要高一些。你这肥料的效果你自己也看到了,不应用于田间又怎么知道效果是好使坏呢。你要拿实际效果来说话,人家才会认可你这东西......”

    “好的,张老师!”宋玉乖乖答道。

    接下来,几个小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宋玉一一作答。

    .........

    说实话,反正这边也忙好了,带着数据去写论文就是了。

    而去做大田实验好像也更自由,在那随便传送个什么地方去捡垃圾,别人也不会注意自己了。

    结束汇报,也就十一点钟,以前帮助宋玉设计实验的程佳师姐过来祝贺宋玉,说他能得出如此好的结论,讲报告的能力也已经如此强了这些话。

    宋玉抱着笔记本,笑容灿烂:“师姐,当初多亏了你帮我设计的方案,不如中午请你吃饭吧。”

    程佳先是高兴一下,然后丧气下来:“等我答辩结束吧,5月25号的,还有半个月。”

    由于出国待了一段日子,程佳的毕业也就延迟了一年,到了现在。

    关键悲催的是,由于竞争激烈,她没有考上导师的博士,就连隔壁所的也没考上,所以只能含泪调剂到外地学校了。

    反正宋玉师弟对自己也没有那个意思,不如离开吧,省得尴尬。

    “那就毕业季吧,我请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吃饭。”宋玉爽朗一笑。

    程佳惨淡一笑,觉得自己这段感情肯定是无望了。

    下午,宋玉就开始安排去做田间试验的事了。

    这要过去做田间试验去验证肥料的效果,首先要大批量生产这种肥料吧。

    他带着自己的专利,花了一周时间,谈拢了一个厂子,帮他生产腐植酸铁,只是最后加微生物的部分由宋玉自己搞定。

    宋玉估计了一下,肥料大约半多月才能全生产好,再加上特殊的包装,一个月吧。

    反正时间够用,自己在收获小麦之后再过去也就行了。

    除了找人生产肥料,去海上垃圾的事情也没耽误。

    5月10号,宋玉早早就传送去帆船那。

    还是如此艳阳高照的样子,看来这里日出比古都早了好几个小时。

    站在甲板上,宋玉背对镜头,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这就是第一处海面垃圾带了,除了咱这条船,可就没有着陆点了。所以要想过来的,可一定想好啊!”

    {想了三四天了,没问题。}

    {我在盆里能憋气十分钟,是不是特别厉害!}

    {游戏通关了,海底世界好漂亮啊,我想亲自去看看。}

    看着这些适应方法,宋玉觉得大家肯定是没有准备好。

    {主播,报名,我想去看海。}

    {想去啊,我不怕水的。}

    {这帆船好复古啊,想去看看。}

    [来自‘波浪’的打赏1000币。]{波浪:如名,想去看大波浪!}

    {主播,我们过去是不是有个适应阶段,不能下水还可以回来吧?}

    {上次说有精神赔偿,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