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物 欲

物 欲

    物欲横流,说的是对物质追求的强烈程度,是对物质的欲望泛滥。物质欲望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正当的生存需求。一些哲学家将物质与人的关系的认知从理论上给予肯定并形成学派,称之为唯物主义,即强调事物的物质第一性。

    虽然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理论不是一回事,可唯物主义的理论很容易为穷人接受,因为穷人对物质的需求关乎其生死存亡,物质第一性,对他们来说,无可非议,他们并不想搞清物质第一性的本质含义。至于物质以外形而上的东西倒反而因看不见摸不着被摈弃。

    当然穷人的物质需求仅仅是生存,不可能像理论家那样上升到对事物发展的高度来理解,而理论家却可以以此鼓动穷人对于物质的暴力掠夺。于是就产生了物质财富私有还是共有(公有)的争论。

    我关心的是物质追求的是非,而不是那些深奥的理论。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物质促进了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追求物质或者说对于物质的欲望应该是常理。但物欲横流却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它描述了对于物质追求的泛滥和无序。所有贪婪掠夺和暴力都可以归咎为无序。过去的一些暴力等都属于对于物质的掠夺和占有,是在无序状态下发生的暴力事件。而由此建立的新王朝最终往往又是因对物质的过度贪婪和占有产生的腐败而倒台,周而复始,形成规律。

    可见,物欲是正常的,物欲横流却是可怕的。

    然而人总也满足不了对于物质的欲望,(所谓对金钱的欲望也就是对于物质的愿望)。《红楼梦》中有一句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说的就是世人的物欲,也叫欲壑难填。这其实是一句警示语,告诫人们物质欲望永不满足,满足的那天也就是闭眼的那天,闭了眼了,也就不知道了,所以无止境追求物欲的满足是无意义的。但世人并非能在物质欲望中清晰地把握尺度,多少金银物质是合适的,多少是不合适的,其实是没有尺度的。有人以为,够吃够用就行了。够吃还可衡量,吃得再多也就一个肚子,肚子是吃的容器,再大的肚子,也相当有限。所谓够用那就是个无底洞,如何叫够用?都是没有底的。所以对于物质愿望也就是一个无解的函数。为此,二十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兼社会政治理论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提出对于私有财产产权的保护,只要你是劳动创造所得的物质财富,都应得到保护,鼓励人们在有序的前提下不断的创造财富。这就避免了物质愿望无解的困惑。这是人们不甘心世界在物欲中毁灭的一个智慧的理论,这是对无续的贪婪的有效管控,只要你是合理或合法所得,都应予以保护。

    但物质愿望的疏解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人们还害怕物欲的泛滥虽然以有序的规则加以调节,但却无法解救灵魂泯灭的可能。一个天量财富的拥有者,如果灵魂泯灭,那就不是欲壑难填的问题了,他对社会的危害会更加急剧。那该怎么办呢?

    唯心主义哲学倒是提供了一个良方。她与唯物论恰恰相反,强调的是精神的第一性,也就是人的灵魂的主体性,并以上帝的名义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这在西方人面前就叫信仰。这种信仰本质上是适度的对于物欲的调节和抑制。比如在上帝面前人是平等的,既然平等,那就要限制掠夺,限制垄断,同时肯定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私人财产要得到保护,不能因为人的物欲而可以掠夺他人的财产,在此前提下,对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之后进行灵魂拷问。近代西方的许多慈善基金的建立,就是上帝灵魂拷问的进步!

    唯心主义并非因为强调精神第一性而否定物质存在,就如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而不否定精神第二性一样。但在有些极端情况下,唯物主义对于唯心主义是彻底否定的,并引申出一系列导致人类社会灾难性悲剧的理论。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仅仅是两个在不同角度对世界进行哲学认知的理论,他们的出现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起到了平衡作用。一旦出现失衡,人类就会灾难临头。这都是人类社会极其沉痛的教训。

    当社会物欲泛滥的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填空。精神填空与充实可以使人在物欲满足的情况下提升人生品质,这两者应该同步进行。世界万物此消彼长,平衡运行。物欲的适度调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智慧,调节的越好社会经济发展越好,人的精神面貌也愈加健康,人的积极性和智慧就发挥的愈加充分,调节的不好社会就会失衡,失衡就会停止,就会灾难临头。

    社会发展难的不是唤醒人们的物欲,物欲无须唤醒,它与生俱来。而精神却是需要唤醒,当物欲横流之时,恶也就与之相伴,此刻要唤醒的就是良善。法治的出现就是良善的唤醒,是人类精神意识层面最重要的成果,是社会运行最有序的保证。良善是对物欲的有效调节,她可以推动一系列的法治和平等,促进物质欲望的调节限制和再分配。同时,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在精神成长中促进文明的进步。

    我不懂唯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在懵懂世界里,听到了唯物主义强烈的声音,将其视为哲学中的最高权威理论,在脑海里形成了深深的偏见,一切乱象都成无解,盲目了几十年。当我睁开眼睛,观察思考时,方才知道物质的意义和唯物主义理论在被片面曲解之后的灾难性。

    然而使人悲观的是,当一个理论深入人心的时候,是否还能有新的理论进入他的视野,尤其是他能否从这一理论的对立面寻求到新的认知,这是最为让人感到无助的地方。今天有谁还会去寻求精神对于物欲的平衡?还有没有这样的期许和可能?我无法作出切实的回答。当我被唯物主义理论全副武装的时候,唯心主义的重要性能否有效进入我的头脑,都将可能是一个疑问。

    强烈的物质欲望如何引导,法律有一半的作用,剩下的只有等待上帝的福音。

    物生乱象由公民来立法

    人欲思邪请上帝塑灵魂